《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162|回复: 0

酒、茶、琴、月等见物品的别称/网上搜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6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酒的别称】
1、三酉:酒的造字,《说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从酉,酉亦声”,并说“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逐疏仪狄;杜康造秫酒。”《说文解字》:“酉与酒训略同,本为一字”。隶书的“水”旁写成“三”,故“三酉”构成酒的隐语。明田艺衡《留青札·酒名》:“今人称酒曰三酉,皆言三点水加酉也。”周作人《谈酒》:“我既是酒乡的一个土著,又这样喜欢谈酒,好像是一定是个与‘三酉’结下了不解之缘的酒徒了。”
2、琼浆:指美酒,《楚辞·招魂》:“华酌即陈,有琼浆些”。宋杨万晨诗:“偷将缺吻吸琼浆,蜕尽毛骨作仙子”。元白朴《阳春曲·题情》:“慵拈粉扇闲金缕,懒酌琼浆冷玉壶”。明史谨《雪酒为金粟公赋》:“碧落无声散玉尘,片时盈尺拥离根。扫归银壅浑同色,酿出琼浆不见痕”。《镜花缘》第二回:“登时歌停舞罢,王母都赏赐果品琼浆”。
3、琼液:指美酒。唐温庭筠《兰塘词》:“东沟劳回首,欲寄一杯琼液酒”。元王沂《次吴产晖望月寄张孟功韵》:“螟珠看欲湿,琼液饮还曛”。清汪懋麟《绮罗香·七夕前一日爱园夜集》:“劈新鲜,菱角鸡心,抵多少,霞觞琼液”。
4、玉液:指美酒。南朝梁刘潜《谢晋安王赐宜城酒启》:“忽值瓶泻椒芳,壶开玉液”。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四:“开瓶泻樽中,玉液黄金脂”。《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玉液斟来晶影动,珠玑赋就峡云收”。
5、流霞:泛指美酒。北周庚信《卫王赠桑落酒奉答》:“愁人坐狭邪,喜得送流霞”。明徐祚《投梭记·叙饮》:“雪花酿流霞满壶,烹葵韭香浮朝露”。
6:琥珀:指美酒。唐李贺《残丝曲》:“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沉琥珀”。宋赵令畴《侯鲭录》卷一:“ 张文潜诗 ‘尊酒且倾浓琥珀,泪痕更著薄胭脂’。”清康王宣《拟将进酒》:“何如小槽滴沥琥珀红,浇胸顿使金垒空”。
7、绿蚁:亦作“绿虫岂”,借指酒。《文选·谢眺,〈在郡卧病呈沈尚书〉》嘉鲂聊可荐,绿蚁方独持”。张铣注“绿蚁,酒也。”唐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又《雪庭对酒招客》:“帐小青毡暖,杯香绿蚁新”。宋李清照《渔家傲》:“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明沈采《千金记·践别》:“再进杯盘,重斟绿蚁”。清唐孙华《时世公子行》:“翠蛾十样流苏帐,绿蚁千杯琥珀醪”。
8、浮蚁:亦作“浮虫岂”,借指酒。唐郑谷《自适》:“浮蚁一杯难暂舍,贯珠一曲莫辞听”。唐刘禹锡《酬乐天衫酒见寄》:“动摇浮蚁香浓甚,装束轻鸿意态生”。宋黄公度《好事近》:“还家应有荔枝天,浮蚁要人酌”。元仇远《题溧阳市》:“欲是旗亭浮蚁美,杖头能费几青蚨”。
9、素蚁:借指酒。三国魏曹植《酒赋》:“或云拂潮涌,或素蚁浮萍”,晋张华《轻薄篇》:“浮醪随觞转,素蚁自跳波”。唐岑叁《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玉瓶素蚁蜡酒香,金鞭白马紫游缰”。
[上述“绿蚁”、“浮蚁”、“素蚁”是指漂浮于古代酒浆中渣滓,状若蚂蚁,十分形象。 ]
10、杜康:《书·酒诰》:“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孔颖达疏引汉应劭《世本》:“杜康造酒”。唐皎然《诗式·语似用事义非用事》:“如魏开呼‘杜康’为酒”。元伊世珍《琅记》卷中:“杜康造酒,因称酒为
杜康”。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明许时泉《写风情》:“你道是杜康传下瓮头春,我道貌岸然是嫦娥挤出胭脂泪”。清方文《梅季升招饮天逸阁因吊亡友朗三孟璇景山》:“追念平生肠欲结,杜康何以解吾忧”。
11、欢伯:酒之别名。汉焦赣《易林·坎之兑》:“酒为欢伯,除忧来乐”。唐陆龟蒙《对酒》:“后代称欢伯,前贤号圣人”。宋杨万里《题湘中馆》:“愁边正无奈,欢伯一相开”。清钱谦益《次韵徐叟文虹七十自寿》:“浮生作伴皆欢伯,白眼看人即睡香”。
12、白堕: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喻于千里。”后来说把“白堕”作为酒的代称。宋苏辙《次韵子瞻病中大雪》:“殷勤赋黄竹,自欢饮白堕”。
13、曲生:唐代《开天传信记·曲秀才》,说的是秀才曲生化酒的故事,后世遂以“曲生”作酒的别称。宋陆游《初春怀成都》:“病来几与曲生绝,禅榻茶烟双鬓丝”。
14、青州从事与平原督邮:南朝宁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恒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齐(脐);督邮,言到鬲(膈)上住”。意谓好酒的酒气可达到脐部,差劲酒的酒气只能停留在黄膈之上。从事、督邮均官衔,后以“青州从事”与“平原督邮”代称好酒与劣酒。唐皮日休《醉中寄鲁望一壶并一绝》:“醉中不得亲相倚,故遣青州从事来”。宋苏轼《真一酒》:“人间真一东坡老,与作青州从事名”。又《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从今更踏青州曲,薄酒知君笑督邮”。清钱谦益《方生行送尔止还金陵》:“冯君鉴我区区意,却寄青州从事来”。
15、圣人:清酒之别称。《太平御览》卷八四四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太祖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以清酒为圣人。”《三国志·魏志·徐邈传》:“时科禁区酒,而邈私饮至于沉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此处“中圣人”为酒醉的隐语。唐陆龟蒙《添酒中六咏》之五:“尝作酒家语,自言中圣人”。
16、贤人:浊酒之别名。唐柳宗元《从崔丞过卢少府郊居》:“昔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室值贤人”。宋陆游《对酒》:“气衰成小户,醅浊号贤人”。唐杜甫《对雨书怀走邀许主薄》:“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宋王安石《春曰》诗亦有类似佳句:“室有贤人酒,门无长者车”。元吕止庵《后庭花·怀古》:“儒冠两鬓皤,青衫老泪多。满酌贤人酒,相扶越女歌。”

【茶的别称】
1.苦荼 古代蜀人茶的方言。《尔雅·释木·槚》:“槚,苦荼。”郭璞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名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陆羽《茶经·七之事》引华佗《食论》:“苦荼久食益意思。”
2.荼 只“茶”的假借字或古体字。清代郝懿行《尔雅义疏》:“诸书说茶处,其字仍作荼,至唐陆羽作《茶经》,始减一画作茶。”清代顾炎武《唐韵正》:“荼荈之荼与苦菜之荼,本是一字。古时未分麻韵,荼荈字亦只读为徒。梁以下始有今音,又妄减一画为‘茶’字。”《说文解字》:“荼,古茶也,从艸,余声,同都切。”北宋徐铉等校曰:“此即今之茶字。”指早采的茶叶。
3.茗 指茶芽。《说文解字·艸部》:“茗,荼芽也。从草名声,莫迥切。”指晚收的茶叶。晋代郭璞《尔雅·释木·槚》注:“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名为茗。”指茶的别称。指茶的嫩叶。《魏王花木志》:“茶,叶似栀子,可煮可饮,其老叶谓之荈,嫩叶谓之茗。”
4.蔎 指茶的别称。古蜀西南方言。陆羽《茶经·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又《茶经·七之事》引杨雄《方言》:“西蜀南人谓茶曰蔎。”
5.荈 指茶的别称,常与茶或茗合称。参见“茶”。唐代陆德明《经典释义·尔雅音韵》:“荈,尺兖反。荈、*、茗,其实一也。张辑《杂子》云:茗之别名也。”指老的茶叶。《太平御览》引《魏王花木志》:茶,叶似栀子,可煮可饮,“其老叶谓之荈,嫩叶谓之茗”。
6.茶 荈复合茶名。晋代陈寿《三国志·吴书·韦曜传》:“密赐茶荈以当酒。”左思《娇女诗》:“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打不出来,是金字旁过来个厉)。”
7.水厄 魏晋时,北方人不习惯与饮茶者对茶的戏称。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时给事中刘镐,慕王肃之风,专习茗饮。彭城王为镐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苍头水厄。’”《太平御览》卷八六七引《世说》:“晋司徒长史王濛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
8.茗饮 指茶汤。三国魏张辑《广雅》:“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菰稗为饭,茗饮作浆。”唐代杜甫《进艇》:“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指以茶为饮料的简说。宋代苏轼《问大冶长老乞桃茶茶栽东坡》:“周诗记苦荣,茗饮出近世。”宋代陈渊《同魏李修雪中闲步》:“携手望春同茗饮,小坊灯火自相亲。”
9.茗汁 茶汤。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王)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
10.酪奴 茶汤的别称。南北朝时,北魏人不习惯饮茶,二号奶酪,戏称茶为酪奴,即酪浆的奴婢。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王)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卿中国之味也,羊肉如何鱼羹,茗饮如何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常云: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唯茗不中,与酪作奴。’彭城王勰谓曰:‘卿明月顾我,为卿设邾莒之食,亦有酪奴。’”
11.花乳 茶汤别称。唐宋饮茶多将团饼研末煮泡,汤面浮沫渤如乳,隐现变幻如花。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欲知茶乳清冷味,须是眠云跋石人。”
12.茶茗 茶汤。陆羽《茶经·七之事》引《夷陵州图经》:“黄牛、荆山等山,茶茗出焉。”引《茶陵图经》又云:“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
13.涤烦子 茶的别称。因茶有去疲劳、除烦恼之效而得名。唐代施肩吾诗:“茶为涤烦子,就为忘忧君。”
14.隽永 唐代是称呼煮茶时第一泡出来的茶汤,以备曾味和止沸,有时也直接用来奉客。陆羽《茶经·五之煮》:“第一煮水沸,而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饮之则其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永,或留熟(盂)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是书《六之饮》:若坐客数“六人已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
15.月团 图饼茶的喻称。唐宋时茶作团饼状,诗文中常以月喻其形。唐代卢仝《走笔谢盂谏议寄新茶》:“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宋代王禹偁《恩赐龙凤茶》:“香于九畹芳兰气,园如三秋皓月轮。”宋代秦韬玉《采茶歌》:“太守怜才寄野人,山童碾破团圆月。”
16.甘露 茶的赞称。唐代陆羽《茶经·七之事》引《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17.瑞草魁 唐人对茶的赞称。魁即第一之谓。唐代杜牧《题茶山》:“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
18.金饼 古代对团茶、饼茶的雅称。唐代皮日休《茶中杂咏·茶焙》:“初能燥金饼,渐见甘琼液。”宋代黄儒《品茶要录》:“借使陆羽复起,阅其金饼,味其云腴,当爽然自失矣。”
19.嘉木 茶树的赞称。陆羽《茶经·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着,伐而掇之。”
20.茶旗 亦称“旗”。茶初展的叶芽。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其精者在嫩芽,取其初萌如雀舌者谓之枪,稍敷而为叶者谓之旗。”唐代皮日休《奉贺鲁望秋日遣怀次韵》:“茶旗经雨展,石笋带云尖。”宋代赵佶《大观茶论》:“茶旗,乃叶之方敷者,叶味苦。旗过老则初虽留舌,而饮彻反甘矣。”
21.茶枪 亦称“枪”。未展的茶嫩芽。唐代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 “酒帜风外肢*(左危右支),茶枪露中撷。”自注:“茶萼未展者曰枪,已展者为旗。”宋代赵佶《大观茶论》:“茶枪,乃条之始萌者,木性酸,枪过长则初甘重而终微涩。”
22.草中英 茶的赞称。五代郑遨《茶诗》:“嫩芽香且灵,吴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23.苦口师 茶的别称。宋代陶榖《清异录》:“皮光业最耽茗事。一日,中表请尝新柑,筵具殊丰,簪绂丛集。才至,未顾尊罍,呼茶甚急。径见一巨瓯,题诗曰:‘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众噱曰:‘此师固清高,难以疗饥也。’”皮光业,五代人也,晚唐诗人皮日休之子。
24.蝉翼 古代茶名,产自蜀州(今四川一带)。为极薄嫩茶叶新制上好散茶。因嫩叶薄如蝉翼而得名。五代蜀人毛文锡《茶谱》:“蜀州蝉翼者,其叶嫩薄如蝉翼也,皆散茶之最上也。”明代张谦德《茶经》上篇论茶:“蜀州之雀舌、鸟嘴、片甲、蝉翼,其名皆注。”
25.片甲 古代茶名,产自蜀州的散茶。茶嫩而薄的芽叶制成,成茶因薄嫩芽相抱如片甲而得名。品质上乘。五代蜀人毛文锡《茶谱》:“又有片甲者,即是早春黄茶,芽叶相抱如片甲也。皆散茶之最上也。”
26.鸟嘴 古代蒸青散茶名,产于今四川一带。该茶采摘嫩芽制成,因其形似鸟嘴而得名。品质为蒸青散茶之上等。五代蜀人毛文锡《茶谱》:“蜀州其横源雀舌,鸟嘴、麦颗,盖取其嫩芽所造。其芽似之也。皆散茶之上也。”
27.麦颗 古代蒸青散茶名,产自今四川一带。为嫩芽所制。因其细嫩纤小形似麦颗而得名。五代蜀人毛文锡《茶谱》:“蜀州其横源雀舌,鸟嘴、麦颗,盖取其嫩芽所造。其芽似之也。皆散茶之上也。”宋代赵佶《大观茶论》:“凡芽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品质最好)。”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四杂志一:“茶芽,古人谓之雀舌、麦颗,言其至嫩也。”
28.泸茶 古茶名。泸州(今四川泸州市)产的茶的通称。五代蜀人毛文锡《茶谱》:“泸州之茶树,毎登树采摘茶芽,心含于口,待其展,然后置于瓢中,旋塞其窍(很快将瓢口塞上)。比归,必置于暖处。其味极佳。又有粗者,其味辛行酸,彼人云,引之疗风。通呼为泸茶。”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泸茶,《四川通志》:泸州出。通呼为泸茶。”
29.斗 指茶名。宋代黄儒《品茶要录》:“茶之精绝者曰斗曰亚斗。”指制茶工业。有些地方,茶事起于惊蛰前,“其采芽如鹰爪。初造曰试焙,又曰一火;次日二火。因称其造一火曰斗,二火曰亚斗。”
30.水豹囊 茶的别称。宋代陶榖《清异录》卷四《茗蕣》:“豹革为囊,风神呼吸之具也。煮茶啜之,可以涤滞思而起清风。每引此义,称茶为水豹囊。”
31.不夜侯 茶的别称。宋代陶榖《清异录》卷四《茗蕣》引胡峤《飞龙涧饮茶》诗曰:“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年不夜侯。”
32.余甘氏 茶的别称。参见“不夜侯”。
33.江茶 宋代对江南诸路茶的统称。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江南在东南草茶内,最为上品,岁产一百六十四万斤,其茶行于东南诸路,士大夫贵之。”
34.冷面草 茶的别称。宋代陶榖《清异录》:“符昭远不喜茶,尝为御史,同列会茶,叹曰:‘此物面目严冷,了无和美之态,可谓冷面草也。饭余嚼佛眼芎,以甘菊汤送之,亦可爽神。’”
35.苍壁 亦称“苍龙璧”。宋代“龙团”贡茶的别称。宋代黄庭坚《谢送碾赐壑源捡芽》:“矞云从龙小苍璧,元丰至今人未识。壑源包贡第一春,细奁碾香供玉食。”《谢公择舅分赐茶》:“外家新赐苍龙璧,北焙风烟天上来。明口蓬山破寒月,先甘和梦听春雷。”
36.香乳 茶汤的的赞称。唐宋人饮茶以茶汤沫多为佳,沫白如乳。宋代杨万里《谢符尚书惠茶启》:“远饷新茗,当自携大瓢,走汲溪泉,束涧底之散薪,燃折脚之石鼎,烹玉尘,啜香乳,以享天上故人之意。”
37.茶水指“茶汤”。宋代吴自牧《梦梁录·茶肆》:“又有一等街肆衙兵百司人,以茶水点送门面铺席,乞觅钱物,谓之龊茶。”宋末元初周密《武林旧事·诸市》:凉水有“甘豆汤、椰子酒……茶水、沈香水、荔枝膏水。”
38.森伯 茶的别称。宋代陶榖《清异录》: “汤悦有《森伯颂》,盖茶也。方饮而森然严乎齿牙,既久四肢森然。二义一名,非熟夫汤瓯境界者,谁能目之。”
39.粉枪 有白茸的茶。茶芽初期,坚挺如枪;并带白毫,故名。宋代叶清臣《述煮茶小品》:“粉枪牙旗,苏兰新桂,且鼎且缶,以饮以啜,莫不沦气涤虑,蠲病析醒。祛鄙吝之生心,招神明而达观。”
40.清人树 茶的别称。宋代陶榖《清异录》:“伪闽甘露堂前两侏茶,郁茂婆娑,宫人呼为清人树。每春初,嫔嫱戏采摘新芽,堂中设倾筐会。”
41.酪苍头 茶的别称。宋代杨伯岩《臆乘·茶名》:“主岂可为酪苍头,便应代酒从事。”参见“酪奴”。苍头,古代私家所属奴隶。
42.漏影春 指古代特制茶名。以茶为主,加以其他果物,堆塑成花卉形。宋代陶榖《清异录·蕣茗》:“漏影春,法用镂纸贴盏,糁茶而去纸,伪以花身别以荔肉叶,松石、鸭脚之类珍物为蕊,沸汤点搅。”
43.凌霄芽 茶的别称。元代杨维桢《煮茶梦记》:“铁龙道人卧石床,移二更,;月微明及纸帐。梅影亦及半窗,鹤孤立不鸣。命小芸童汲白莲泉燃槁湘竹,授以凌霄芽为饮供。道人乃游心太虚……白云微消,绿衣化烟,月反明于内间,予亦悟矣。遂冥神合元,月光尚隐隐于梅花间,小芸呼曰:凌霄芽熟矣。”
44.葭萌 茶的别称。明代杨慎《郡国外夷考》:“《汉志》:‘葭萌,蜀郡名。’萌,音芒。《方言》:‘蜀人谓茶曰葭萌,盖以茶氏郡也。’”
45.葭茶 茶的古称。
46.芽以 少数民族对茶的称呼。清代陆廷灿《续茶经》:“《百夷语》:‘茶曰芽以;粗茶曰芽以结;细茶曰芽以完。’”
47.茶生 茶的别称。即茶鲜叶。广东方言。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珠江之南,有三十三棵,谓之河南。其土沃面人勤,多业艺茶。春深时,每晨茶枯涉珠江以鬻与城,是曰河南茶。好是者或就买茶生自制。叶初摘者曰茶生。”
48.离乡草 茶叶的俗称。清道光末年,粤商在荆莞一带大量收购红茶外销,因此四山俱种茶,山民借以为业。所制均采嫩叶在暴日中揉捻,不用火烧,雨天用炭烘干。茶商以风柳木做箱,外封加印,提上嘉名。同治《崇阳县志》:“茶出出则香,俗呼离乡草。”
49.渲草 茶的别称。中原方言。清代陆廷灿《续茶经》:“《中原市语》:茶曰渲老。”
50.老婆茶 旧时浙江茶叶俗名。流传于宁波一带,指立夏节采制的茶。请光绪《鄞县志·岁时》:“清明后,近山妇女结伴采茶,以谷雨前所采曰雨茶,以立夏节所采曰老婆茶。”
51.茗柯 茶树枝干。文学著作中比喻语言简短,文风朴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简文云:刘尹(刘惔)茗柯有实理。”注曰:“谓如茗之枝柯虽小,中又实理,非外博而中虚也。”

【琴的别称】
1.七丝。以琴七弦之故。宋赵拚《游青城山》:陟险齐双屐,逢幽鼓七丝。
2.七弦。古琴有七弦也。三国魏嵇康《酒会》:但当体七弦,寄心在知己。
3.凡桐。佳琴多为桐木所斫,一般木料所作名"凡桐"。宋苏辙《大人久废弹琴比借人雷琴以记旧 曲十得三四率 》:久厌凡桐不复弹,偶然寻绎尚能存。
4.玉振。古琴弹时金声玉振,故名。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古琴名:冰清、春雪、玉振、黄鹄、秋啸。
5.玉琴。琴以玉饰,乃名。唐常建《江上琴兴》: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6.玉徽。琴徽每以玉制。《梁书文学传.庾肩吾》:故玉徽金铣,反为拙目所嗤;巴人下里,更合郢中之听。
7.丝桐。古琴以丝为弦,多为桐木所制。三国魏王粲《七哀诗》: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
8.孤桐。峄山南坡所产桐木,制琴质好,声音清亮,故称。《尚书.禹贡》: 峄阳孤桐。传:孤,特也。峄山之阳,特生桐,中琴瑟。
9.鸣丝。古琴拨弦丝而后得声,故称。唐李白《邯郸南亭观伎》:歌鼓燕赵儿,魏姝弄鸣丝。
10.鸣琴。古琴拨弦而鸣。晋陆机《拟东城一何高》:闲夜抚鸣琴,惠音清且悲。
11.峄阳。峄山南坡,称"峄阳",所产之桐是造琴的上等木料,故精美之琴代称"峄阳"。注见上"孤桐"。晋葛洪《抱朴子.擢才》:峄阳云和,不为不御而息唱,以竞显于淫洼。
12.弦桐。古琴桐木为制,练丝为弦,故称。南朝宋谢庄《月赋》:于是弦桐练响,音容选和。
13.桐君。桐为斫琴佳材,拟称为"桐君"。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人生亦何须,有酒与桐君。
14.珠柱。对琴的美称。北周庾信《小园赋》:琴号珠柱,书我玉杯。
15.流徽。古琴以十三徽为志,故琴音为"流徽",代指琴。南朝梁张率《相逢行》:堂上抚流徽,雷罇朝夕施。
16.清英。古琴桐制,音色清悦,故称。《文献通考.乐十》:相如之绿绮,蔡邕之焦尾,以至玉林、响泉、韵磬、清英、怡神之类,名号之别也。
17.绿绮。琴之别称。西晋傅玄《琴赋序》:齐桓公有鸣琴曰号钟,楚庄有鸣琴曰绕梁,中世司马相如有绿绮,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
18.焦桐。汉蔡邕以烧焦桐木制琴,故称。《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19.落霞。古琴别称。唐陆龟蒙《幽居赋》:著名聚雪,仍招死草之讯;琴号落霞,尚被枯桐之说。
20.舜琴。五弦古琴为舜发明,故称。《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21.虞弦。虞舜制五弦琴,见上条。明高明《琵琶记》:强对南熏奏虞弦。
22.槁梧。古人以干枯桐木制琴,故称。《庄子.德充符》: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
23.瑶轸。琴轸玉制,泛指琴。唐李白《北山独酌寄韦六》:坐月观宝书,拂霜异瑶轸。
24.瑶琴。对琴的美称。南朝宋鲍照《泥古》:明镜尘匣中,瑶琴生纲罗。
25.鹤轸。相传师旷鼓琴,玄鹤来舞。唐王勃《与员四等宴序》:古今惜芳辰者,停鹤轸于风衢;怀幽契者,伫鸾觞于月径。
26.爨下余。典出《后汉书.蔡邕传》,上详。唐韩愈《题木居士》: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余。亦称"爨下残" 、爨下薪"。
27.三尺桐。传说神农桐木制琴,长三尺六寸六分,故称。宋苏轼《戴道士得四字代作》:赖此三尺桐,中有山水意。也称"三尺琴"。
28.峄阳友。琴的别称。见前述。明黄一正《事物绀珠》:李建勋称琴为峄阳友。
29.清英居士。对古琴拟人戏称。元罗先登《文房图赞序》:焦桐字良材,号清英居士。

【月的别称】
1.白兔(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2.白玉盘(呼作白玉盘。大明夜已残)
3.半轮(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4.宝镜
5.冰壶(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6.冰鉴(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7.冰镜(团团冰镜叶清辉)
8.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
9.冰盘(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10.冰魄
11.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
13.蟾宫(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14.蟾光(仰首望蟾光, 无踪亦无影)
15.蟾盘(共看蟾盘上海涯)
16.嫦娥(嫦娥出复还, 似诉无限情)
17.方晖(方晖竟户入,圆影隙中来)
18.飞镜(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19.飞轮(飞轮了无辙,明镜不安台)
20.顾菟(阳鸟未出谷,顾菟半藏身)
21.挂镜(台前疑挂镜,帘外似悬钩)
22.广寒(深守广寒内, 时思海上生)
23.桂宫(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
24.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25.恒娥
26.金波(月穆穆似金波)
27.金镜(何人玉匣开金镜)
28.金盆(墙西云正黑,趾趾堕金盆)
29.明镜(飞轮了无辙,明镜不安台)
30.清光(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31.琼阙(细雨蒙琼阙, 浓云蔽玉京)
32.秋影(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33.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
34.素月(太阴妙果素月天尊神位)
35.太阴(太阴妙果素月天尊神位)
36.兔影(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卢照邻)
37.悬钩(台前疑挂镜,帘外似悬钩)
38.瑶台镜(又疑瑶台镜)
39.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
40.银盘(月从海东来,径尺熔银盘)
41.银阕珠宫(身游银阕珠宫,俯看积气蒙蒙)
42.幽阳(徽月生西海,幽阳始化升)
43.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44.玉弓
45.玉钩(春晚妆初罢,遥天系玉钩)
46.玉京(细雨蒙琼阙, 浓云蔽玉京)
47.玉镜(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48.玉栏(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49.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50.玉盘(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51.玉盆(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
52.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免,何人张幕遮银阙)
53.圆蟾(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54.圆影(方晖竟户入,圆影隙中来)
55.月桂
56.月轮(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其它别称】
(1)笔:别称“管城子、中书君”。古时人毛颖,封成管城,累拜中书令,与用管做成的笔能书写有联系。   
  
(2)砚台:别称“石虚中、即墨侯”。石虚中被封过即墨侯,又为人器度方圆。   
 
(3)墨:别称“松使者”。传说唐玄宗用的墨土,有一道士是墨精,号松使者。   
  
(4)纸:别称“楮先生”。传说纸是由楮叶造的;又称“剡藤”,浙江嵊县剡溪产的藤枝能造纸,故又名:又称“玉版”,成都尝花溪制造出来的纸如同玉片一样而得名。   
  
(5)剑:别称“干将莫邪”。因春秋时铸剑名家干将莫邪得名。   
  
(6)扇:别称“仁风、便面”。仁风,系晋朝袁宏因谢安送他扇子,称是“当奉扬仁风”;便面,传说汉朝张敞走马章台街,以扇挡面,故得名;   
  
(7)小船:别称“蚱蜢”。小船很轻快,像小虫一样,所以叫蚱蜢;   
  
(8)镜子:别称“菱花,专指女性用”。菱花本是水里开的一种花;   
  
(9)竹箫:别称“玉参差”。因姜白石两句诗“剪烛屡呼银凿落,倚窗闲品玉参差”而得名;   
  
(10)手杖:别称“鸠杖”。老年人用的手杖叫鸠杖,因鸠是一种不噎的鸟,取其老人安全的意思;   
  
(11)钥匙:别称“鱼样”。传说周穆王时造的一种门锁,样子同鱼一样,因为鱼在水中昼夜不闭眼,取其能守夜意;   
  
(12)琴:别称“绿绮、焦桐”。绿绮系汉司马相如的琴名,焦桐是汉代蔡邕的琴名;   
  
(13)香:别称“龙涎、鸡舌”。以珍贵材料得名;   
  
(14)弓:别称“繁弱”。繁弱系地名,以出弓闻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7 08: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