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12|回复: 2

诗歌基本问题之管见(二,浅谈诗歌的审美及相关名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1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歌基本问题之管见(二,浅谈诗歌的审美及相关名词)


  在谈过了诗歌定义之后,本应就定义的内容进行展开,但思之良久,以为无

论我们从哪个方面继续诗歌基本问题的话题,都避免不了一个如何去认识和解读

和欣赏的问题。多年前,我在写《细说新诗》(未完成)的大纲里把诗歌的审美

的内容安排在了诗歌的特性分类形式语言音韵创作等一系列问题的最后,现在看

来我是完全错了。如果想把诗歌的基本问题搞清楚,除了了解什么是诗歌之外,

我们应具备的条件与前提便是我们的审美能力。正因为我们事先有对事物的美感

的预知和判断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我们才可能在对诗歌进一步了解的路上走得

更远一些。因此,应该把诗歌的审美放在第二位来谈。


  当然了,审美是个内含外延都非常宽泛的词汇,而且有关的著述也是多如牛

毛,很多的大师级人物都有过详尽且深刻的论述,我在这时老生重谈无疑是不可

望其项背的,所以只能就前人已经提出过的大量的观点和论证中择其重点罗列出

来,意在提请现代爱好诗歌的人们加以重视而已。(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出

诸如王朝闻、朱光潜、李泽厚等位先生的著作做深入的学习。)


  我认为有四个方面值得我们重新去认识和思考。一,美的概念性描述;二,

审美构成要素;三,诗歌的审美;四,泛诗歌化。


  什么是美?这是个哲学概念,不多言,只说一下多年前我自己为之所作的一

个解释:美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通过人类的感觉所达到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愉悦

感以及具有这种属性的客观存在。表面上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拗口,实质上它说明

了两个观点,前者等同于美感,后者指可以带来美感的客观事物。这两者的关系

,主要是前者是后者存在的基础,后者是前者发生的依据。简而言之,有了美感

才会有具有美感的客观存在,没有了人类的美感作用,客观存在只是客观存在,

不是美。


  如此,审美就很容易理解了,审美就是人类为了获得美感而发生的行为过程

。它的构成有以下几个方面:审美主体,即人类自己;审美对象,客观存在以及

人类自身;审美过程,由审美注意到审美判断再到审美享受的过程。以上关于美

、美感、审美主体客体、审美过程等概念的扩展性阅读可参照上列几位先生的著

作。下面就具体地谈谈诗歌的审美问题。


  我们知道美感是一个源于客观存在(包括人类自身),通过感觉以达知觉的

过程。因此,诗歌能够给我们带来美感的就有这样几个方面:可以悦目的形式,

可以悦听的音韵,可以悦心的情感,可以悦意的语言以及由语言所表现出来的可

滋想象的意境。这也就是我多年前提炼出来的诗歌四要素——形、音、情、意。

审美本身是个自觉又不自觉的过程,但无论是哪一种,在我们把诗歌这一艺术形

式当作我们的审美对象时,诗歌的每一种特性(也可以说成属性)都是我们可以

审美的具象,并且这一过程贯穿于我们欣赏诗歌具体文本的整个过程,我们对于

诗歌文本的所有研究与探讨都无外乎是诗歌的审美,而它的具体形态也就是与我

们自身的感觉相关的所有可以达成我们的美感的诗歌的要素,当然,每一个要素

在诗歌文本中所体现出来的美都可以让我们形成美感,但不是完整的美感,忽视

了任何一个要素都使得诗歌文本成为有缺憾的美。尤其是我们知道诗歌是一种主

情的文学体式,也就是说诗歌的最终目的是抒情,或者说诗之以歌,因此情感在

文本中的缩减甚至隐藏都是对诗歌的本意的一种违背。隐喻与象征等类似修辞手

法的运用无可厚非,但让文本变得深奥晦涩不能直接达观以生情愫,这本身就是

诗歌文本的一种失败的表现。


  现代诗歌又被称为自由体诗歌,它所谓的自由就是形式上的自由,语言上的

自由。这种自由的推广本身也没什么不好,但是形式上自由到不注意诗句的停断

与分行的恰当处理,使得诗歌文本中自由的长短句毫无规律地排列,散文化的倾

向使得我们何以从现代诗歌文本中获得悦目的美感。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作为一

种艺术形式,诗歌最先让我们感知的是什么,不就是它的形式吗?如果形式不美

,我们又能产生多少冲动去欣赏文本的其它方面的美呢?其次是语言上自由到口

语打油粗俚尽入或者不问节奏韵律只顾着散文化的语言叙述,使本可以诗之以歌

的文本如何让我们悦耳呢?现代诗歌再怎么自由,都还应有一定的规律和共性,

如果为诗者自由到高喊诗是个性的论调的时候,没有了共性的认识,我们还能用

什么去审视诗歌的美呢?不在乎诗歌的形式与音韵节奏,只能说明现代诗歌的作

者们没有能力在诗歌的形式与音韵节奏上表现出诗歌应有的美,只好用模棱两可

的语言再造成含混不清的所谓意境以掩盖其诗歌创作能力上的缺乏。我在一些回

复中也曾说过,如果不看重诗歌的形式,只是披着分行的外衣,不注重诗歌的节

奏音韵,只是任意妄为,不以抒发情感为主,反以思想为重,这样的作品就只是

借着诗歌的名义所做的哲学论文或者散文小品或者侦探小说罢了。因此,诗歌作

为一种流行了千百年的艺术形式,在这一漫长的形成过程中一定有其被人类认识

和欣赏以及进行创作的共通特性存在,不论是大家们规范出来的也好,也不论是

在实践中约定俗成的也好,只有被大众接受可以让大众去欣赏的美的具体形态的

存在,诗歌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作用于大众的意义。也因此,诗歌到了现代如果

真的成为某些人自我欣赏或小范围的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工具,那么诗歌离它的死

亡也就不远了,因为它的美在逐渐地缺失,它的艺术功能也在逐渐地降低,那么

诗歌的存在也就没那么大的意义了。所以,挽救诗歌于颓废之中,挽救诗歌于迷

茫之中,应是喜爱诗歌的我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最后,我提到了一个泛诗歌化的问题。所谓泛诗歌化指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

中经常能听到的几个与诗相关的词语,如诗性、诗意、诗境等。这几个词我们应

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它们的本意亦即从狭义上理解,诗性应指诗的特性,

诗意应指诗的意味,诗境应指诗的情境意境。而另一方面,从广义的角度来看,

诗性的生活,诗意的说话,诗境般的描述等,已经不单是指诗歌本身,而是泛用

于生活中的很多方面。而所谓的诗性诗意等,实际上就是美的美感的,诗性的生

活就是美好的生活,诗意的说话就是话说起来听上去都很美,因此诗性的就是美

的,诗意的也就是有美感的。究其原因,是诗歌这门艺术形式具备了很多种艺术

形式的主要表现手法,比如音乐、绘画、建筑、雕塑、舞蹈等均可以通过语言在

诗歌这种体式中加以体现,可以说诗歌是一门综合性的文学艺术,所以我们才会

把诗歌置于所有艺术形式之上,提到诗歌就能令人想到美,因此,在生活中美也

就被诗化了。既然诗歌是如此可以深入大众的生活,那么我们不应该让诗歌远离

人群,远离大众的生活而变成某些人私家的收藏,只顾曲高而不顾和寡,只顾个

人的所谓陶醉(是不是真的陶醉尚不可知)而不顾大众的审美趣味与审美感受。

如果一个为诗者心中不怀有天下,不怀有大众民生,那么他的作品也不会好到哪

里去,美到哪里去。什么才是一个为诗者真正的欣赏与创作的态度呢?那就是从

细微处见真情,从诗歌的每一个可以发生与进入的角度着力表现其能够引起审美

冲动的特性,并且让它去适应大众适应社会而不只是任意妄为愉悦自己的工具。


完成于2012.03.20
发表于 2012-3-21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你是一个很专业的关注诗歌的人,学习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柏相评诗亦很有味道,且看出你知识渊博,对诗歌发有深思,也比较赞同你在你的评诗中的很多观点,希望我们能一同为现代诗歌能够走上正途做出努力。虽然我们切入诗歌的角度可能不同,但也可以殊途同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9-21 17: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