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空气

哲学思考系列(组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和佩 于 2012-3-16 16:58 发表
最喜欢最后一首,确实很精彩!欣赏,学习

问候和佩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1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存在的意义和审美距离消解为人带来的危机
——————读空气的《哲学思考》和《假想》

      空气一直是我比较看重的诗人,究其原因大概是空气愿意把诗歌交给作为生存的理念,即把诗意当作生存最核心的问题加以思考和实践。理念只有和现实的生活样式获得一致性后,它才能被抽象的世界所通知,所对话,所实现和所丰盈。存在的赋形也只能以自我的特殊性在现实层面的相对消解,才能为生存(追问)所友好,所谅解和所包含。

      这算是客观世界和个体,在现实和精神关系中最为微妙的悖论了,即当个体解除了和现实绝对关系,他便和另一层更抽象化,更广袤的生存理念,获得了个体和时间在孤独中同构的意义。作为人的有限性,放在现实层面和放在理念层面去理解,所得出的实践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这里才是哲学对诗人的全部指导意义,也通过它拔除来自现实的黑暗。那么当我们面对其能够获得的全部烂漫,当那个梦呓者坚定在一条孤独的路上,已然获得了其自我的丰足感,就好像你不能否认有些人总是能在诗歌中,呈现出其心灵的较为完整的一面。(《思考之一》)


      我想这种审美范式是很难被改动的,只要人依然是有限的,那么理想的价值就务必会被诗歌的自我所追求,所和平和所放牧。但人必须洞彻到人的有限,才能对世界和生命的本质有所听从,诗歌并不预示着你在现实和他人的光荣中,甚至也不在于人和世界间就矛盾达成过怎样的征服。因为当光荣被光荣实现,光荣同样解构了它自己,一切价值的幸福感都可能会被归缪的。

      但对于存在而言,人全无可能实现这种绝对的光荣,因此你永恒着并远被世界所抛掷。而一个自我的听从是能使你据有生存的阵地的,哪怕命运已显得漂泊,但对世界的谦虚将庇护在你生命的感动、弱小和敏捷中。相比很多蒙昧,我想就这点对于一个诗人的意义是怎么都不为过。你还可以保有那颗鲜活而安静的心,并把自我从更黑暗的现实中驱离出去,而使得爱不再呈露一种被异化了的特点。(《思考之二》)


      实际空气所要求的生存,是不需要为之所解答的,他只要感到存在便就以存在的方式回答了生存。因为存在是不创造其自身的,作为抽象和先验,它终极的目的不过是提供发问的机器。我想空气已经通达了存在于这个层面上的意义,诗意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就在于它以合目的性而无厉害。

       正是这个觉悟,使得空气并非以科学态度看待诗意。他通达了美在历史和当下生活中的意义和状态,如此被空气的诗歌所构成的事物,存在作为命题便一次次地返还给存在。他即不解答“另一个人来到河边”的人,和你之间究竟会有怎么样的故事和命运,也不解答“被遗弃在另外的空间”究竟是些什么,而同样对于对各种自由和世界的关系,他同样不赋予科学的构成和态度,而仅仅以个体的有限体认所揭示,所化解。在那里他自足于发问仅仅是作为一种有限的需要,这是一次更为彻底的对功利性的消解。作者并不要求自我去解决自我和世界之间的丰富性原因,便合目的性地获得了人和世界在生存中的同构意义和创造情感,并栖息于此。(《思考之三》)


      而人一旦获得了对事物的揭示,同时的审美距离也被消解,于是美陷入疲劳。美越来越依赖人对美的剥现,这里我有力地回答了现代诗歌在蕴藉性中的合法和必要。审美在现代诗歌中,作为创造已经极大地赋予了对象化功能,因为人化的世界已经在历史累计起一种解构美的知识力量。现代的世界美学转让给艺术美学,其本质上就是要在技术中维护人的美感功能,我保管说甚至当今任何一个美学家在这方面的创建,也是更多不自觉地参与到历史的进程中来。

       当你对着一片神秘和具有难度的诗篇突然说出,哦原来不过是如此,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你和美之间的悲哀。我们很容易被审美理解所膨胀,我们对审美理解的信心在一个突然时刻落空了,究竟是它把我推进到荣誉,还是把我遗留到可怜和精神匮乏的境地。当人的意识只剩下可感和还不及被证实的黑洞,那么我已经再无可读了。

       而如果一个人已经对人保有了谅解,那么美转让给审美过程。我相信即使同样一个不断被重复的人生,它依然是可以感动的。一个人的一生在他人中实现,人的繁衍生生不息,我去了你来。即使命运亦然被所有人所通达,所通达的不过就是人和人之间,在追问中所收获的感动而已。于是美给予了一片被净化起来的心灵,它要作出态度上的筛选。

       那么美的价值依然是春天的,正是各种象征性、戏剧性和神秘性的人生剧幕,实现了我们对审美的渴望,并又提升了你在美中的突破和成功。即使你已经超然起来,但千万不要认为已经被你理解的事物,究竟对你是怎么的幸运和低级,因为最早背叛不过就是你自己而已。美必惩罚你,并通过你和它之间的距离,并最后落实到审美态度中来,那么《假想》所揭示的事物,命运就非常残酷了。我实在不知道失去了美的功能性,你还能多活几天有意义的日子,我希望你不要被迅速地催眠了。如此空气不解释存在的本质在诗歌中无疑是对的,科学和美早就分家了,那不是美的任务,停在各种时间的妙悟中就可以了。(《假想》)

思考之一

你有在河边行走的权利
你有在行走的过程中闭上眼睛的权利
当你闭上眼睛
你有把一粒沙子想象成宇宙的权利
那无数的星辰如同闪亮的沙子
铺展在银河两岸
你有清点它们的权利
你想象自己在真正的河里洗澡
而另一个人来到河边,她望着你
你想象着把她变成自己的爱人
现在,你想象两个人在河边散步
你不知道接下来将发生什么

思考之二

我多想雨点可以根据大地的需要进行降落
树木可以根据春天的需要进行生长
颜色可以根据季节的需要进行调配
你看大地上泛起的新绿
我多想把它们装进瓶子里
我多想把阳光装进瓶子里
我多想......但我无法实现它们
谁的手中持有画笔
他握笔的手只能根据手的本质进行移动
他画出的风景只能出现在时间中
而时间绝不会倒流
就像他手中的笔绝不会离开他的手
独自在原野里奔跑
我们很快被遗弃在另外的空间
对此,我们一无所知

思考之三

这些人从哪里来
这些悦人眼目的事物从哪里来
这些好听的声音从哪里来
我们张开耳朵
我们因为什么而听到它们
我们在心中打拍子
给它们谱上曲,将它们变成音乐
我们开始享受美妙的艺术
一只只大鸟在虚无的天空飞翔
我们看到的乌鸦全部涂上了墨汁
这些黑色从哪里来
在我灵魂的最深处
潜藏着一只白色的苹果

假想

当有一天,我死了
你活着
那时候青草生长,江河流淌
我不知道这些

春天永恒的绿
与秋日永恒的黄,被时光收藏
我不知道这些

一些闲人在我屋子里
走来走去
打探着我生前的消息
我不知道他们

我的灵魂在寺庙里
潜伏,穿行
寻找进入的洞口
或于漫长的钟声里
随着灰尘一同起伏

我的躯体如同信仰般
被供奉
深沉的感动凝聚成
一块碑

那时候,我不说什么
你也不说什么
我们面对面站立
我们的思维被对方掏空

[ 本帖最后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3-22 10:4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1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评可单独发。问好夏日的果。
这组诗歌,我推荐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1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 紫穗穗 的帖子

让它这样吧。

[ 本帖最后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3-21 19: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3-21 17:07 发表
存在的意义和审美距离消解为人带来的危机
——————读空气的《哲学思考》和《假想》

      空气一直是我比较看重的诗人,究其原因大概是空气愿意把诗歌交给作为生存的理念,即把诗意当作生存最核心的问题加以 ...

问候夏日!非常喜欢你写的评,如果你不介意的话,以后出书我想将你的诗评收入到集子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2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 空气 的帖子

空气,我还要强调一点的是,审美距离消解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历史逻辑的话题,这个逻辑没有任何人可以自主地控制住它,换句话说,对于命运人总是在不自觉中的。因此我对无立场、无观点和无中心意义和结构的后现代折中主义的互文概念,从来不给予肯定的评价。世界的本质在人学的任何一个范畴都远未被解决,因此后现代西方的折中主义所暗藏不过是人的无能。诗意对于生存的追问而言最后仍是在揭示的,也只有揭示通过投入而最终失败于“存在”,那么诚挚性的才能获得建立。

我不希望这个评论把你带到无厉害之后的游戏、不严肃和策略化的态度当中,如果存在的对象化已经使你对无限性感到审美疲劳,则诗歌可以转让给作为文化经验和实体的自由和审美趣味的,但它依然是严肃和具有责任的。这层辩证的关系,如此理性中心的逻格斯的不确定性,不会把你带入到虚无。任何阅读不过是审美理解通过文学重构,无限地靠近作者的最后解释权,文本也只有在作者中拥有一种最后和明确的解释权,交流才可以被纳入秩序。否则交流在多元化中,必明显地陷入混乱、无效和被戏弄的状态。这和误读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点你可以翻看天放在《个人的知识和经历与诗歌的阅读和鉴赏之关系》的帖子,对这种情况就会一目了然。

很明显我对这个评论保有担忧的,它究竟是否会把你的写作带入不利的方向。诗人对存在和生存(追问),既是有效的也是无效的,无效对于投入只是一种被命定的结果,但不是作为一种有意识的生产和产物。我希望你对迷惘确实具有一种担当的精神,而并非是为了迷惘而从阅读中闪躲了。因为读诗就是读人,当人不被信任,那就得不偿失和聪明反被聪明坏了。目前我尚未看到你对不确定性有意运用,依然要强调是任何文本都可以被解释的,不是通过作者,就是通过读者。因为人的无限性正是基于它的有限性,任何有限性的人都可以被人在不同的层面和时间上所交代、所确证和所发现。对我的评论,你采取任何一种方式,我都是乐意的。

[ 本帖最后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3-22 11:0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2-3-21 17:33 发表
诗评可单独发。问好夏日的果。
这组诗歌,我推荐精华!

问候穗穗,祝你春天吉祥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3-22 09:46 发表
空气,我还要强调一点的是,审美距离消解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历史逻辑的话题,这个逻辑没有任何人可以自主地控制住它,换句话说,对于命运人总是在不自觉中的。因此我对无立场、无观点和无中心意义和结构的后现代折中 ...

问候夏日快乐!你的评我收藏了,我会认真阅读认真思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9 22: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