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7692|回复: 52

读淡若春天《逍遥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9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结句:我和春天也算是老熟人了,不仅在红颜共事过,且私下也交流,虽然我们的环境不同,家世却有相同之外。或许这就是无形之后为我们建立了一座桥梁。在我读她很多诗中,我并没有看好这首《逍遥游》,其实她有很多诗比这首好,而我是奔着精华榜去的

1.通过现象看本质与心理素质

任何问题总是首先以某种迹象表现出来,再以头脑而透视,即处理问题所具备的能力。就像庄子他寂静、保守,以精神在肉体之外形而上学中徜徉;那麽本文作者在《逍遥游》中表现的又是什么呢?她说“这时候,阳光多余,我将给予天空,滚烫的浮云……”“我们相互吹拂,与生不紧不慢,从起点到终点/需要再沉浮若干年/高原上的鹰,/不背负青天,也不背离自己,/如一篇瘦削的文章/生出草芥与大河,在顽石间/粗鄙地蛇形,方于灯芯之上/盼来黎明/要飞多远,才能远过蝉鸣/要飞多高,才能与一个春秋平起平坐?/我的白云,因为辽阔而迷茫/多么深刻的意象,仿如慢版纪事/将绿色,植入体内/谁站在那里,都是一棵树/那么自在,却又无处可去/那些宽广啊,不能一语道破”它展示了这时候的阳光和天空滚烫的浮云,这样一个精神境界,那麽何为逍遥呢?它们相互吹拂,不紧不慢,从起点到终点,同时又阐述了一个目的行为:需要在沉浮若干年。在追求这一精神境界中,它把草原上的鹰放在不背负青天,也不背负自己之间,以客观条件高原受制于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意识,姑且搁置而放松,显现一个领域和境界。表现从现实超脱,再回归自然的状态,也就是说它进入了一次思辨和洞察过程,以物的无存在为标准与之相对,其实是非常纠结和矛盾的状态,在世变的角度中去探寻价值重构的方向;意理上是无争议的,实则是进行了一些反思。它假设了一篇文章,如果有草芥和大河,且在顽石之间,在灯芯之上盼来黎明,那麽要飞多远才能远过蝉鸣?要飞多高才能与一个春秋平起平坐?她说,我的白云辽阔而迷茫,又是多么深刻,就像慢版纪事,将绿色植入体内,不管谁站在那里,都像一棵树,那麽自在,而又无处可去。生命就是欲望,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比如说我希望,或者要去完成我的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但从所处的环境来看,我的这个想法本身就不太现实。而如果我的角色是帮助人们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时,那我就不能一味只是按照我的感受从事,而是要更多考虑他们的感受和现实处境。。。。等等,尽管如何的去努力,我总要分析工作状态、环境、人际关系、钱财、机遇的问题。在此本文作了一个明显的对比。白云也好,树也好,看着自由自在,始终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它们又能去向何处呢?感知的扩展和深化改变了虚拟性态,使本原在自身与其对象之间进入,而生活的规律不可违背原则,客观事物与心灵是等对的,不可偏执。它在目击中构成了世界的诸多元素,而所有的事物中,它的精神存面和状态面对现实的存在,它必须抵制意识形态垄断的信念和索取真理的勇气,所有的一切纠结和矛盾只是滞留在历史的景象中,而现实的冷漠。从正反角度,又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这一社会形态的后果。把自然景物作为一种工具、媒介来稍许的表现人的情愫,在人世无常的悲叹同时糅合进自然景物,通过它们来倾吐人生的际遇和人心的欢乐忧愁,在自然生命中领悟人生,并指向对于宇宙人生的悲剧性体验与认识,增强了情感的深度和精神境界,从而获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2.意识抗争与审视

春天有着多面性,她爱玩,且很稳重和细腻,可她更多的时候是在思考,从她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 “终有一天,没有浮华可抛弃,我会弃马弃岸,甚而卸下面具/归于莫大,在白雾里沉浮,做一束光/且用母语说话,脱离小小的刺/与尖利的柔软/此时,却在堂前/覆水,以爱为舟/这样的呓语,与篱笆紧贴/用蝴蝶的方式,慢慢接近土地/我知道,他们一直在等我/斜阳迟暮,尾随的影子/在晨风里跌倒过许多次,因此坚硬,因此温软/有时候,我亦不知晦朔/异乡很近,家乡很远/来去数载,用尽华发/鸟儿还在树梢,脚下的泥土,已长不出炊烟/那些年老的暮气/却如阳光,开了很久/一些终点近了,需要重新出发”在萌发景物主体化意识中,相对于审美主体,作者始终是作为情感表达的一种工具和媒介而出现,而存在可以说是意识抗争,充满经验在激发一种审视的态度。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导致情景由工具化到对象化,再到主体化的某些微妙的变化,不仅呈现了情景交融,且有了悠远深长的意境意识:终于有一天,没有浮华可以抛弃,它将放弃一切,甚至摘下面具,回归本真,愿意做一束光,用最真诚真实去说话,用爱去行动,用呓语和篱笆和蝴蝶的方式去接近土地,在我们的体内,有一种潜藏的强大力量,它聚集了纯朴、善良,来唤醒这种力量,且接收来自斜阳的影子,她要像它一样坚强温顺,尽管有时候不知悔朔,但是在这些日子里它感受到生活,并从生活中慢慢的解脱出来,要重塑自己的命运,来表现它的心灵觉醒,把深层里注入的一种生命本体的忧思,即对于人生短占、生命有限的体验,作者在穿越过程时进行了分离,以及心灵照应的机能,将审视的一面视为直觉的自我。这是我们最深、最聪慧的部分。来自体内深处的内在激励、是真实的感受和形象!也就是直觉与我们的意识抗争的联系。然后随景物的分裂去统一精神形态,我们选择了生命的状态,并依照这种形态创造最终的目标,去充分体现美好的一切事物。而这个过程就需要审视的态度。人生来来去去,无非是生存力、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切事物是在变化中而变,相对人生这一客观存在的规律,它是取决于个体生存状态而言的。无论是伦理、道德、阶级等等,都是取决于心理、社会、历史。生命需要去体会,这短促而短占的真实意义。无论是身在家乡还是身在异乡,本文从境由心生,境随心转。进一步强调了一切现象在本质上的区别,是流水的无情,是个人自心的投影。切不可荒废自己和时间,无谓说喜怒哀乐,无谓说是爱恨情仇,因为人活着就是在物质和精神之间必然存在的一种平衡力。只有打开自己,才能看到外边精彩的世界。鸟儿还在树梢,脚下的泥土,已长不出炊烟,美好大自然同样象征着。你若不置身于干净的大自然中,不去开垦一片天地,生命怎能保持对美丽的奢求?对未来幸福的信心?这里从欲望的审视中,回馈到促使我们不断地向自然索取、反省而思考的状态中。强调了生存本身的价值,以及感官、外界事物的因素,从知性到象征它没有过分去说理,而是借物抒情,制造抗争和审视的角度,进入人生理想还应整首诗的情感、思想。以致从感知形象的外部形态上升到理解形象的内在意义。

3主心理机制制约及规律

我记得格木说过:“她的天赋及性情,将她放到了一个家居与原野之间,恬适与玲珑,对话与复制都独具匠心但又不见其匠气。”我非常赞同。那麽这种心理形式是通过情感体验和想象而作用于心灵再创造的。情感受到了震动,感觉中心必然会受制于制约而发散,从而在精神上唤醒和获得“我一边敲打春天的土地,一边写下艰深的排比/给自己一个礼物,落下终身的此致,敬礼/然后画只白鹭,不去想西山高远……/最后,击缶而曰:“去到哪里,那任何地方/都将是岸!”勿须逃脱,也勿须休止/没有什么可引领,可成为此生的参照/我,便是自己的悖论/于是从东城进入,从西城出去/于你身上,看见自己/并不停更换尺度,摆脱霞光/方进入,这镜中。”在这样一种心境中,它敲打春天的土地,写下生活,加以比较,给自己一个礼物,一份忠告,用“画白鹭”“不去西山”的心情,用民间形式告诫自己,去到哪里都是岸,从而引出她的玄理,不必逃脱,不必休止,也不必比较,较真。本真才是最大的财富,在热爱自然与感悟自然的形而上巧妙的结合,使得她的玄远的思致回归到田园生活中,还原本土的真实。我们可以体会到对于自然山水的忠实客观的描摹,不仅是陶醉,同时渗透着诗者之心实现意境的创造和个人情感,以及承载了诸多内心情绪,以淡泊名利,守拙归田表现了言外之意,味外之旨。我们将会看到,从东城进来,从西城出去这个场景,自发诱导去实现自我审视,只有在不停更换尺度,摆脱霞光的经历那份宁静。才可以实现这个境界,在蕴涵这个意识领域中,万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着的,然,对于万物彼此间的生存模式,对于灵魂与精神,她有着敏锐的观察与觉知,并对生存与生命的哲学有着深刻的体验和追求,这是一种想要更亲近大地、想与万物和谐平衡生活的追寻。即使是众多的象征物,也仅仅是诗人高品质的印证,其功能和意识意义与景物是吻合的,仍然有着互渗思维的类比。心理机制是引发情感想象力的动力,它驱使着本文作者对表象深入的透析,沿着主客体互补交融而升华,托物言志,以叙述为主去展现意蕴。以逍遥游这个主题提炼,在发生作用,凝聚生活历程的结构,将生活浓缩,设身处地的体验思考。说白了,无非是她的的一些感悟罢了。

【逍遥游】

这时候,阳光多余,我将给予天空,滚烫的浮云……

我们相互吹拂,
与生不紧不慢,从起点到终点
需要再沉浮若干年

高原上的鹰,
不背负青天,也不背离自己,
如一篇瘦削的文章
生出草芥与大河,在顽石间
粗鄙地蛇形,方于灯芯之上
盼来黎明

要飞多远,才能远过蝉鸣
要飞多高,才能与一个春秋平起平坐?

我的白云,因为辽阔而迷茫

多么深刻的意象,仿如慢版纪事
将绿色,植入体内
谁站在那里,都是一棵树
那么自在,却又无处可去
那些宽广啊,不能一语道破

终有一天,
没有浮华可抛弃,我会弃马弃岸,甚而卸下面具
归于莫大,在白雾里沉浮,做一束光
且用母语说话,脱离小小的刺
与尖利的柔软

此时,却在堂前
覆水,以爱为舟
这样的呓语,与篱笆紧贴
用蝴蝶的方式,慢慢接近土地

我知道,他们一直在等我
斜阳迟暮,尾随的影子
在晨风里跌倒过许多次,因此坚硬,因此温软

有时候,我亦不知晦朔
异乡很近,家乡很远
来去数载,用尽华发

鸟儿还在树梢,脚下的泥土,已长不出炊烟
那些年老的暮气
却如阳光,开了很久

一些终点近了,需要重新出发

我一边敲打春天的土地,一边写下艰深的排比
给自己一个礼物,落下终身的此致,敬礼
然后画只白鹭,不去想西山高远
……
最后,击缶而曰:
“去到哪里,那任何地方
都将是岸!”
勿须逃脱,也勿须休止
没有什么可引领,可成为此生的参照
我,便是自己的悖论

于是从东城进入,从西城出去
于你身上,看见自己
并不停更换尺度,摆脱霞光
方进入,这镜中。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有限,小评了一下,若有问题,春天姐姐给我指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啦,我忘了这个月还有29号,积极的来交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9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评是很累的事,喜欢这种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9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半辛苦了,我下载收藏,并挂起来,让大家继续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9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好评,严重的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9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细品读、学习,问好二位美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9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脑袋里怎么能装这么多东西?评一篇篇不断,诗一首首一不断,妒忌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9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提,问候两位美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9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居然没坐到沙发。谢谢面面,非常用心和专业!

这首诗是个人感悟与道家的无我、淡泊名利、出世,崇尚自然,万物依存等观点互相糅杂在一起,由于本人功力不够,所以显得有些纠结难解。
我曾放在不同的论坛,也有人提出过,面面也看出来了,所以直性的她说不看好,其实就是不咋喜欢!嘻嘻。希望,下次,你不要拘泥精华,写自己所爱,那样会更自然、舒畅:就像格木评你,你评格木一样。

但尽管“不看好”,面面还是很认真地读了诗,还用专业的术语深入地解剖我写作时的心理。

我们俩家世的确有相同之处,且自身经历可能也有相似,所以,对处理事情的态度等都差不多,一旦责任在身,会全力以赴,非常认真。
庄子说:外重者内拙。也所以,有时,我们难免会把一些本该不纠结的事做得纠结了。因此在开篇的时候,面面有些许拘谨,可是越到后面越深入、自然,笔势也越发亲切,我也愈发喜欢。
而且,我认为,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如今这世上,执着更是一种美德!

说实在的,每个人对别人的用心,都应心怀感激。这世上,我们缺少的东西已经太多了,心意是自己独有的,应该不吝啬把它交出来。
那么,我就再次谢谢面面如此用心的评说。

读诗不易,读评亦不易,而写评则是不易中的不易!深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9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博客和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佛山采墨 于 2012-2-29 08:20 发表
写评是很累的事,喜欢这种阅读。

不给我提提意见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2-2-29 09:28 发表
半半辛苦了,我下载收藏,并挂起来,让大家继续讨论~~

咦,下载啥,只是写了个大概,等有空我还要整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洛阳寒雪 于 2012-2-29 11:48 发表
好诗好评,严重的欣赏!

姐姐够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洛阳寒雪 于 2012-2-29 11:50 发表
细细品读、学习,问好二位美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9 23: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