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温经天

凡尘的修士(八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2-2-27 13:09 发表
不说,读了。



从实招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7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明白了,只要温兄写出来的诗歌都是好诗歌,推荐加精,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颠闲 于 2012-2-27 23:21 发表
我看明白了,只要温兄写出来的诗歌都是好诗歌,推荐加精,呵呵

我看你确实闲,有这般口才 好好读我的字 赞批皆可,来点干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7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句的美在于哲思,你做到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8 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颠闲 于 2012-2-27 23:21 发表
我看明白了,只要温兄写出来的诗歌都是好诗歌,推荐加精,呵呵

这话说的,好像他的很多,我连灯都没亮过吧,(他的那种境界,转身,基调。。。确实很棒,)。挂起是由大家来评定的,不是取决于某个人。。。。你可以说出他不好的理由来,不要在这里阴阳怪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9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思想境界所引发的效应,那就是精神实质,同样一个占据他全部心灵东西存在于他和他被观察的东西之间,给生命带来高品质,且很唯美,有结构合成因素,并强调一种强音省略而暗示了“者”与“者”的形式关系,以在场而表现缺席,就像一个爵士乐家,只是倾听和期待内行的听众所充满期待的倾听,而这种期待同时充满了它的功能,和一种对话,我看到了重叠的乐句,既有说服力的细节勾勒了批判意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9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艾略特曾说:“诗歌在尚未被理解之时就会传达自身意味。”某种意义上,温经天的诗歌中,最迷人的部分,恰恰是他,许多不被人理解和揭示的晦涩之处。正是他和当今诗坛,不相协和的自我独特风格的呈现,不走寻常路,不走现在时髦的还没有路过繁复,就开始宣扬简单、质朴的返璞归真。要返璞归真,首先要走过繁复的道路,才可以去宣扬和展示。

我们最喜欢的诗歌,或者说最喜欢诗歌的某些部分,恰恰是诗歌文本中,最晦暗难解的部分,有时我们困惑于这种词语和词语组合之后,形成的旋窝和魔力,由于作者独特的体验或体悟,形成的自我词语的排列,构造出的神秘气息,恰恰是不容抗拒的一种席卷和掠夺。

弗里德里希,在他的《现代诗歌的结构》一书中,第一章就指出了这两个关键词:不协和音和反常性。这也是对现代诗歌的展望。一种费解和迷人的并置,可以称为不协和音。它给我们理解诗意,诠释诗歌内涵,设置了种种障碍、谜团和迷途。

有时候,诗歌的晦暗是有意而为之的。波德莱尔曾说过:不被理解,这是具有某种荣誉的。而蒙塔莱也曾经明确表示:“如果诗歌创作的难题就在于如何让人理解,那么就没有人会写诗了”

我们可以看到,现代诗歌,都在努力地摆脱“单一性内涵”的传递,由此构成现代诗歌神秘的、玄隐的内部诗核,简约的言说表达、错综复杂的言说方式和构架、语言的圆融、内涵和意义的张力、悬疑,从精确到荒诞,微观细节的呈现、宏观架构的掌控等等。

作为读者的我们,一旦深陷其中,必然受到这些元素的祸害,有人是逃跑和害怕,因为阅读的喜好、经验值的积累等等,都会制约他的进入。晦涩会带来两重感受,一是神秘的美感,一是茫然的失措。

我们必须容忍文本自身存在的事实,半可解的诗歌和不可解的诗歌,总是会有被发现和认识的某种途径的。但是按照艾略特的话,来理解,其实一些诗歌成为文本之后,早已无形中摒弃了一部分读者。它以拒绝的方式,在一个读者先入为主的观念和经验中,首先拒绝他们的眼睛。

用艾略特的原话就是不让:“某些读者的习惯得以满足”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苦李子 于 2012-2-27 23:50 发表
长句的美在于哲思,你做到了,问好!



谢谢苦李子的鼓励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2-2-29 06:57 发表
这是思想境界所引发的效应,那就是精神实质,同样一个占据他全部心灵东西存在于他和他被观察的东西之间,给生命带来高品质,且很唯美,有结构合成因素,并强调一种强音省略而暗示了“者”与“者”的形式关系,以在场 ...


强调一种强音省略而暗示了“者”与“者”的形式关系,以在场而表现缺席——这句话很称心。以不同身份和侧面的在场而表现理想和价值的缺席以传递精神和身体的缺盈。

谢谢沐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2-2-29 09:54 发表
艾略特曾说:“诗歌在尚未被理解之时就会传达自身意味。”某种意义上,温经天的诗歌中,最迷人的部分,恰恰是他,许多不被人理解和揭示的晦涩之处。正是他和当今诗坛,不相协和的自我独特风格的呈现,不走寻常路,不 ...



学了一课。 不协和音和反常性。我还在探索中,而且最近放下来了在读在思考,以便更好的转身与前行。穗穗的话很好,给我带来了信念。再三细读体会。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下来,感觉太沉重、太疲惫,不是诗歌不好,而是渲染那种氛围让我呼吸困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昊飞泓 于 2012-3-1 09:15 发表
读下来,感觉太沉重、太疲惫,不是诗歌不好,而是渲染那种氛围让我呼吸困难。

哈,可爱的领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综上所观,红颜对修士蛮好滴,热爱吧,他弹奏流水……而先生或者绅士们,不说了,大约雷峰塔,大约会水漫金山的。

诗歌是精神不知觉的修为,其实本无所谓性别的。

[ 本帖最后由 花有容 于 2012-3-1 17:3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推:)呵呵,我怎么感觉,似乎要把老温推进了黄河了~~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9 23: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