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071|回复: 51

读青蓝格格《2011年我自己喜欢的自己的十首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结句

认识青蓝姐也有两年了,她给我的映像就是一个拿着绣花针缝制文字的人,她在我的思想里一直保留了一个位置,而这个位置就像她说的一样“我常常喜欢一个人在诗歌中独自与万物对话。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拥有一颗什么样的心,丁香的、蚂蚁的,还是凌空的紫燕的……或许,我不需要知道,我只需真实地拥有着它,像枝头拥有叶子,像水面拥有倒影,又像是大海拥有波澜……”

一“色”与“相”

我读青蓝格格的诗,不多,但也不少,我把她的诗分为“色”与“相”,它们包涵了范式进行的反思行为,一种逆叛和可行性拒诉行为。这些行为在突然转身时,总是让人惊讶和审视。现实观念有时也是束缚人的锁链。比如语言、民主制度、管理者;其次是大脑与行为的根本区别。即欲望的本身,为色;而意识和意识活动与扮演者,即精神自觉性和目的性,为相。再次是方向,或意识形态的自由模式。在《碎的本质》中,它体现了欲望本身和意识精神的反思行为“面对一块易碎的玻璃/一场大雪无话可说/雪像无数乱臣贼子,搅乱了明媚的生活/在白色的威逼下,玻璃唯有/拒绝/它拒绝平均主义骨子里/不平均的真相,与弱肉强食差不多/这古老的野性,让我想起/清水煮白菜的步骤,我必须忽略水的假相/才能认清白菜的真面目”一块易碎的玻璃,一场大雪,搅乱了生活。它把它们作为团体的声音而出现,以一种辩证逻辑,通过雪对乱臣贼子再思考,对平均主义作为真相的基础来挑战,它拆开弱肉强食,野性、以及水煮白菜,向无序打开批判盒子。何为官?何为公仆?我记得某市委书记。他在提出工业现代化、农业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同时,他受到官僚阶层,与家族官僚势力的抵抗,险些丧命。一位普通的工作人员的来到这个社会,首先是面对金钱和权力,他挣扎、迷惘。最后走向因贪污被捕。我们如何认清自己的方向把握住自己,本文以清水煮白菜,阐述了这个道理:它必须忽略水的假相,才能认清白菜的真面目。无形中水表现了一个历史意义,其根源就存在于边缘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反抗意识,同时它被这个潮流煮来煮去。它讨厌虫子,因为安稳地爬过。它不愿意形象了情欲,因为情欲也是白的。比如梨花、雪花、白菜,它们都是白的,且这些具有相同基因的魂魄,都在被碎玻璃冒然。它在阐述这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同时,也辩证了自然态的常规。人的行为意识完全出于自然本能,但它不限定在某一种自然规则之内,一旦某种关系被颠倒,生存意识必然会随着物象人相而变更,那麽所谓优质又从何而讲呢?“——碎的本质,其实就是转基因的/“白”,?/色而不色” 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会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处于形而上的形式,它在现代式中宣布了存在的“色”与“相”的矛盾,用戏仿意义制造例子,把注意力转向碎本质的意义上。作为另一种不可预测的方向,它仅仅是以水煮白菜这一观点保持在一种可疑的世界观中,它充斥了她的内心,面对社会那些尔虞我诈、真真假假,它会不由自主以暗喻来表述特定群体,带着一种朦胧的,却又肯定的,或许还有暧昧的引喻方式,达到它的揭示目的

比如《卒年》“我梦到过。我再也穿不上/长筒靴子的脚/挡住了许多许多像鸟儿的纸钱/恍若的香烛/恍若,倒置的虚空容器/它听任,我的肺腑之言在异处重生/它听任,我最后一次/咬紧牙关/以后啊,失效或不失效的/橡皮擦/再也寻不到/我的笔。哦,栀子花繁/我梦到,我张开毛孔的皮肤正为/为我送行的/一缕一缕烟岚,勾勒坦然/我梦到”这些拿人的小句子,无一不在表现“色”与“相”从细微的情节引发联想,以暗示表现象征,再揭示事实的真相,于欲望本身唤起情感,而这些情感有故意行为,且在转身时,别出心裁,从思维度说,它的思维路线的倾向性是非常丰富的,对于所接触的某些事物有一种极强的敏感度,从而促使在形象创造中借助想象力,这种思维方式,我可以说是“炮弹思想实验形”1是自由性,2是原型性的铺展3是理想性的感觉意识。即在创作中运用自由思维方法,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构象、抽象。比如:长筒靴与鸟儿的纸钱,香烛与容器,肺腑之言与橡皮擦。最终揭示梦在现实中的可能性。从“相”的精神层面说,有种实践和被实践的行为意识目的性,比如:我梦到,我再也,为我送行等等,以调动为表象,进而对各种形象和事物的特征和意义加以思考和筛选,不造作且自然生发

比如《误春光》“太多饱满的意境折断象声词/太多偷渡的盐粒与白色自成一体/太多女子没有了清澈的性欲/太多男人出卖了自己/春光,一闪一闪的,它目睹/太多的诡秘,如何装订成一本背也/背不完的书籍/形容词不是一个好东西/它裹胁风的长尾巴甩起桃花细细/它呼出戾气,水便重生了/春光啊,它像一个似男又似女的/形容词。它是/空气形成的一股强劲张力/它是狮子吼,它是时间的/双眼皮” 色的欲望本身存在趋向代偿效价,即存在的可能性,相的精神向度存在于形成有偿,或无偿的格局,即存在的维度,无论对于抽象的存在势态,还是具体的存在事物而言,都包涵了色和相的合成状态:盐粒+情欲+出卖+风+气+水=春光,这是代偿的可能性存在着:象声词+形容词=春光,这是维度存在的格局;最后合成它像、它是这一状态(当然这里存在一个物理学概念,题外话了)。它从这里面走出来,进入《误春光》阐述圈,对幻想意识提出了挑战行为

《碎的本质》

面对一块易碎的玻璃
一场大雪无话可说
雪像无数乱臣贼子,搅乱了明媚的生活
在白色的威逼下,玻璃唯有
拒绝

它拒绝平均主义骨子里
不平均的真相,与弱肉强食差不多
这古老的野性,让我想起
清水煮白菜的步骤,我必须忽略水的假相
才能认清白菜的
真面目

我与白菜相似,被
形而上的水和形而下的水煮来煮去

我讨厌虫子
安稳地爬过。像,假相目不暇接
像,闪电吮吸天空,那种一滑而过的快慰
形象了情欲

情欲也是白的
它在瘫软如泥时,还没忘记
反复实践:如何,以碎的孱弱击垮梨花的
颜色

梨花多白啊
雪花多白啊白菜多白啊情欲
多白啊我多白啊……这些具有相同基因的
魂魄,都在被碎玻璃冒然
拒绝

——碎的本质,其实就是转基因的
“白”,色而不色

二。形象性与心理规律

形象思维成为一种自觉心理活动时,我们的抽象思维是直观的,也是幻化的,它不仅有理性的一面,也同时形成了感性,个体传达的意识形态。正如列宁所说“人的认识活动,是对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深化的无限过程”因此,形象性具有代表性,折射着生活的本质的形象。 “上弦月中,还没有我/我独自为你/——苏醒半生/——患病半生/我不知余生是什么样子/但我知道,你的到来/让我久病的身子细密而光亮/此刻,我露水般的心扉/有足够的轻/从感受到你的呼吸开始/我便,不再发声/我的声音,喊出来是一丝一丝/春意,它不紧不慢地/染绿了上弦月/噢,我的月亮/我的干净……”在我的映像中,青蓝格格一直是个默默写诗的人,就像它的这些句子一样,沉稳而赋有感染力,且表现了一种关切:强有力的声音,是随着心理活动而变化着,同时似乎放弃了形式上的追求,和身份意义上的澄明.,它在对立的建构,又在悄悄地雕绣那些微妙的情节:我不知余生是什么样子,但我知道,你的到来让我久病的身子细密而光亮以及满腔挂念情衷却无处可诉的悲伤无奈。音调和节奏是明显的书信体,意向也是普通而自然的,主旨却是在交流中来完成的,激发了发思考的过程。将一个内心穿越在苏醒和患病的半生的征途上,为了你的到来,它饱受不再发声的一种似乐观的状态,以及窥见千丝万缕的前缘,所有的时空如同一丝一丝的春意, 染绿了上弦月一般,将所有心性重新串在了一起。仿佛在塑形了,即便不开心、无奈,没有盼头,也会这一刻保持我的干净,这是它正在寻找最能表现本质的心性。空间和时间的距离,最能令人的感情日渐平淡。当某个人或记忆突然消失,不再和过去联系。感情受伤期,往往会不断在心理回放一些形象(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天赐予于自然美景,还没有我,独自为你。。。也许生长和爱已沉浸在生活的节奏中,而那种缓慢的、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依然还在继续,这种知觉包涵了理性、心理因素,不仅体现了思考,也体现了感官探测和思考,把丰富思想内化为自身的直觉本能。形象性包含了思辨认证能力,除了知觉、直觉,就是五官和身体。在这种综合感受之间,它们介入了心理定向特征,正是从感受到你的呼吸开始,我便不再发声,通过器官渗透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个性情感

比如在《寄月笺》二中“一把剪刀,剪断了我的从前/你是天空的尤物,而我/只是一个娇艳的躯壳你必须拯救我,就好比/你必须拯救,夜夜陪伴你的/星宿和天堂”表象的情感性及意识的观念在雕塑过程中,目光的集中是另一种表情的神态,在静思中充满个性和情感的心理指向,而形象的特定关系形成心理定势结构,并激起情感喷发和感应:一把剪刀,剪断了我的从前。你是尤物,我是躯壳,使人物无自觉浸染审美主体的个性;进而去触及心灵的最深处:你必须拯救,陪伴,用我的整个存在去对应形象的运动变化而出的反应,这就需要读者从心理机制去意会,对人对物的意义,找到它的指向

比如在《寄月笺》六中“你说我是化石/那我就是吧。我是地壳中隐居的/化石。我是顺着岩浆复活的化石/而你,就是我的岩浆/以虚幻的静,冥想。你呀/就保持如此模样吧!挂在人间,挂在天上/仿佛,我们的情爱,如胶似漆——’”它剪裁了自己的形象,在鲜明和含蓄中对比化石,我记得宋代有个画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这就是衬托和对比的关系:我是。。。我是,然后把你挂在人间,一定是敬爱之情的修正,位于这块石头的形象,进行借用形式和内容,在重复和差异之间再进入心理状态的推动,把虚幻的静,生动表现出来,不管哪种艺术形象模式,总是在调动中去塑造一种境界。这里语调有种嘲讽的意味,似乎更多是需要审视的意味,那麽精神增益就是载体趋弱的反比变量,故而形象和心理对象是等同于存在的物和自然的。它囊括于形而上学之中,实不为误。也所以,而把知觉意识作为阐述行为来反思。

《寄月笺》


上弦月中,还没有我
我独自为你
——苏醒半生
——患病半生
我不知余生是什么样子
但我知道,你的到来
让我久病的身子细密而光亮

此刻,我露水般的心扉
有足够的轻
从感受到你的呼吸开始
我便,不再发声

我的声音,喊出来是一丝一丝
春意,它不紧不慢地
染绿了上弦月
噢,我的月亮
我的干净……

三。情感和幻想特性

对于艺术的本身,不仅与现实不可分割,且是深入到生活的内在结构和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比如《壁虎和我》它在同一角度推动着衍存的延展,它走出了一贯精细而微妙转身的处理模式,而让最真实的本真自然流泻着“我看到一只壁虎/它趴在墙上/老练而娴熟/墙壁上一定有它爬行过的痕迹/但我看不清楚/墙壁是灰的/墙壁上有土/一些烟尘之物将我的眼睛遮住”这种心智必然以意志为转移的关系的过程,使存在性或存在度的递弱进程成为现实的缓存状态,即净化的情感,延展成一条平行等位线的假相,再让读者看到了文化与表现风格的含义,在生命本质后的彻悟与隐喻,以墙壁的灰和土掩盖我们的视觉,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来作为另一种回应,它通过语言,以及壁虎这一形象的使用,把个体和文化连接起来,进行虚拟模式,从而带动歧义和思辨“壁虎动了/我的眼珠一动未动/我一直盯着它看/我不知道自己能如此坚持多久/我甚至在想/为准确发现壁虎爬行痕迹的倒影/我,是否要成为/水中之物/与烟尘,在另一个干净的世界/混合——”提供了有限的回应,它受到的限制,不仅是人、时间、还有心性,这些零星的碎片在寻求一个真正意义上东西,一个干净的世界。沉稳而冷静,却展开了临场过程和在场意义:我看到一直壁虎,它趴在墙上,因为墙上有灰,我无法辨认,就一直盯着它看;一个简单,又简短的过程,它阐明了一个价值观,再从一个参照物扩大思想,还保留了抒情声音的沉思态度,它没有过分去强调什么,只是很平实的去描述,在情感的幻象中一点点展现,从整体看也只是相对而言的,却构建了在场意义的可能性,在本文结束时以展示的思辨而获得力量。以存在性的体现营造场景,也许这就是存在和演化所呈现的另一种形态

比如《换位》““这把刀,果然锋利。”/卖西瓜的人和买西瓜的人同时说/利用这把刀,并被它反利用/在市场的一角,西瓜们/成群结队地走进了城市人的胃/又同时被吐出了籽,扔掉了皮——”这种声音带着对社会的局限去接受另一种反馈的行为,就情感而言,本身就在讥笑那种谁重要谁不重要的论证。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相互依赖的,也免不了排斥,可是刀和买卖西瓜人的要如何换位呢?自白的叙述意义把行为的意义转向了团体,这种建立起来的感情和身份,通过拒诉而存在着,从制造的意义上说,它给予了他者具备的另一种世界观和个体对立,她在要求回应,却不能控制它的这份情感,这种扭曲和丑化,我认为,是相当出色的。因为它不能以要求保持可供一切戏剧模仿的真正典范,同时它的时间、地点都是欠缺的。可它却充满了所教导的意指行为,丝毫没有影响到主体意旨,而幻想的行为意识成为它被动的物质因素,尽管这种精神是以弧形出现的,且隐秘的

我们再来看《你不在》“唇还在,牙齿还在,脖子运动的方向还在/手还在,脚还在,心还在/手里攥着的一直下不了口的涩果还在/疯了的人还在,聪明的人还在,旁观者还在/被你反复验证的你的爱还在/他还在,我还在,浮躁之后的笑容还在/风和霜的轮廓还在,动植物的纹理还在/空屋子里的风还在,时钟还在,日子还在/岛屿还在,水月还在,花还在,那么多那么多的星星/还在,镜子还在,你怎么偏偏在镜子中就找不到自己的脸了呢?”相对《换位》情感的趣味更为浓烈了些,在这样一个舞台,宣称“存在”是无比血腥的,且慎重的。运用肢体语言构筑,把对于现代社会的荒谬、荒漠意识,置放在过往的背景下,让场景错位、混乱,已达到情感恍惚的情愫,以及奇异的风格思维。它有种漂泊的感伤,内心深处也是蕴藏着追寻与另一种矛盾的释然,通过割裂,我们认识到它的个体创作,以涵盖语言机能,来体现更有理性的情感,唇也好、牙齿也好、脖子也好、手也好、脚也好、心也好,无非是知觉;疯人也好、聪明人也好、旁观者也好,无非是参照物;笑容也好、风霜也好、动植物也好、空屋子也好、时钟、日子、岛屿、水月、花,甚至星星,镜子也好,它都在情感里尝试沟通,相互依存,连续性的指出那些状态和阶段,并诉之于它的直觉,偏偏找不到自己的脸。这种个体情感的活动,直接表现在生活经验和目的性。我忽然想起战略性回避这一行为。也许一切在被闯入生活之后,我们索要和占领的不是把目光投向地面,而是向外看去,或者朝着屋顶的方向

《壁虎和我》

我看到一只壁虎
它趴在墙上
老练而娴熟
墙壁上一定有它爬行过的痕迹
但我看不清楚

墙壁是灰的
墙壁上有土
一些烟尘之物将我的眼睛遮住

壁虎动了
我的眼珠一动未动
我一直盯着它看
我不知道自己能如此坚持多久

我甚至在想
为准确发现壁虎爬行痕迹的倒影
我,是否要成为
水中之物

与烟尘,在另一个干净的世界
混合——

四。内隐的智慧和释放的冷

我们如何看待自由主义和意识形态,本相呢?智慧和勇气呢?可我们只能在生活中面对这个世界。就像《失音者》,“如果他生来就是一个哑巴/故事就不会有开始/他想说的话/永远是可以坦露的谜/他将自己的心,放入一块石头/那样他就成了铁石心肠/他为自己鼓掌”它构成了一个假定关系,这个故事从一个哑巴开始,到成为铁石心肠,它使闭合的存在获得打开的契机。每个人都想拥有健康的身体,一份真挚的感情,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对于哑巴,他想说的话永远只能是个谜,甚至在生活中被人奚落,他只能一天天被现实磨灭希望之光。在内心深入将自己封闭起来,且越变越冷漠“他是痛苦的。但他不得不爱上/荒凉的姿势。他的苦,他要打碎眼镜/咽到肚子里/他生存在一个又一个卡口上/即进不去,又出不来/这很像他。他/失音的原因,与舌头无关/他不是天生的哑巴/哦,虚伪的言辞在他面前/也曾收起记忆的门环/快,什么也别想了,用沉默对抗喧嚣/还需要一小段开口说话的/时间”这样的感知能力,显现出本文作者的内隐智慧,它将一个哑巴的出现开始,以冷静而沉稳的语言阐述了人在现实社会面前忍辱负重,消极,到用沉默对抗现实的残酷,而失音,与舌头无关,这不是天生的哑巴,而在虚伪的言辞面前,他实在厌倦了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或者更多令人发指的龌鹾事情,在这里作者一语双关,将那些道德腐败者揭示出来,同时表现了失音在背景下人与人的冷漠、无情、和失去关怀的心情,也表露出丧失于爱的眷顾,在最后她说:还需要一小段开口说话的时间,大大强调了失音者的欲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求。这种冷叙述不仅体现了大多数人们在现实面前的消极的一面,也体现了心灵映照的机能。整首没有华丽的言辞,只在存在这一社会现象中,一点点去完成其纯粹的语言。就像一个表演者,他在镜头面前命运随时可能发生质变。但是,他遵循了作为表演者的职责而去表现生存状态,这就是需要他具备能力和素质和内隐的智慧去掌控自己。生存在这个社会并不是单纯地参与活着,而是要充分发挥个人,不断创造与进取,为人生共存而努力。正是因为如此,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化,人的意志会成为本质上的力量的确证,那就是心性和内隐逐渐上升为智慧的象征,这就意味着人与社会与自然界的统一,因为我们生活在当下。

比如《我们》“给我一把斧头吧/我要盛赞它的锋利之美/它可以砍断一块木头/哦,使之变成几截或/粉身碎骨。木头惧怕它/它也惧怕木头/它们是各自世界的/统治者。叫嚣者是我——我无法统治我的/世界。我在反反复复的/言不由衷中/领悟着木头与斧头的哲学/一会儿,置身事外/一会儿,深陷其中”对于一把斧头,我们的审视是本体与言说者的观照。那麽我们倾听的不是一把斧头如何锋利的声音,而是它在这个过程中所承载的给予我们生活的象征:它砍断一块木头,以致粉身碎骨,木头和斧头是相互对应的,也是相互制约的,那麽谁给了谁生活?谁是谁的统治者?“我”是叫嚣者,因为只有旁观者的存在,才能借此以获得观察这一行为动作,幻想语言在场景中,构成了内隐智慧的一大因素,1是“我”充当了证人,2是视觉充当了证据,3是另一个操纵者(即创作者)的审视和自省终极表现。无疑语言是揭示者,就像我反反复复的言不由衷,本文在试图释放属于个人的情感,且一步步射入到群体之中。。。。

比如《美的话语权》“用水做一根绳索/用一些并不宽广的失误/创造一种美学/在时光钟楼的底部,我们/并非,只是我们/噼叭作响的青春静坐着/它在,或者不在已/无关紧要/它释放出的奇异神火掌握了/话语权/听!火在诉说:/火在用水、用绳索,捆绑着火/哧,哧,哧……/燃过柔软的经文/那尚未形成的美,顺声倒下——/我们成为了我们/或,美的一部分”用水做一根绳子,这是很荒谬的,且幻化的,它将失误导出来,去创造美学,我想大笑,笑它的无厘头,笑它的智慧,可是现实并非只是我们,作者即马对存在的态度进行了审视,它把视觉里的东西升华,把静坐、火说、全都生命化了,而生命的意义意在于诉说。从艺术角度说:一个人使自己变成本身意识对象,它可能会转向辩证唯物美学观,因为情感是想象的心里形式的功能,不仅包涵感知,还有感性客体的对象化情感,这需要渗透于内隐的侧动性。然后释放与觉醒。。。。。

《失音者》

如果他生来就是一个哑巴
故事就不会有开始
他想说的话
永远是可以坦露的谜
他将自己的心,放入一块石头
那样他就成了铁石心肠
他为自己鼓掌。彼时
明月正当头
星星的声音
被烘干。那些未说出的话如
陀螺——
旋转。多么荒凉
他是痛苦的。但他不得不爱上
荒凉的姿势。他的苦,他要打碎眼镜
咽到肚子里
他生存在一个又一个卡口上
即进不去,又出不来
这很像他。他
失音的原因,与舌头无关
他不是天生的哑巴
哦,虚伪的言辞在他面前
也曾收起记忆的门环
快,什么也别想了,用沉默对抗喧嚣
还需要一小段开口说话的
时间

[ 本帖最后由 半遮面 于 2012-2-2 15:5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有限,大致罗列了一下,只做了一个小总结。。。(误读,偏差应该很多,青蓝姐勿怪,顺便给我指出来,以便未来我会更好的去改进,补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勤奋的半遮面~~辛苦!

俺先给你上壶好茶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是我的,小板凳也是我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排,还是俺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在红颜大街上,四处巡展一下~~等会挂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她说的一样“我常常喜欢一个人在诗歌中独自与万物对话。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拥有一颗什么样的心,丁香的、蚂蚁的,还是凌空的紫燕的……或许,我不需要知道,我只需真实地拥有着它,像枝头拥有叶子,像水面拥有倒影,又像是大海拥有波澜……”

ye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晕S,俺才发现~~半半啊,沙发被你自己占了。555555555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2-2-2 09:36 发表
时间有限,大致罗列了一下,只做了一个小总结。。。(误读,偏差应该很多,青蓝姐勿怪,顺便给我指出来,以便未来我会更好的去改进,补充)

面面手快,辛苦了。细读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半版的评论.我认识青蓝好象不止两年,一直喜欢和关注她的诗,常常去她的博客. 一段时间有朋友在她博客留言认为她的诗陷入了一种语言的纠结,当时好象的确有这情况.近一年没读她的诗了,发现她新出来的诗变化较大,继承原来的优点,而语言上更加精练有力,祝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2-2-2 09:39 发表
勤奋的半遮面~~辛苦!

俺先给你上壶好茶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2-2-2 09:39 发表
沙发是我的,小板凳也是我滴~~

美妞眼神不好,沙发没了,嘎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2-2-2 09:39 发表
第三排,还是俺滴!!


喂,很霸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2-2-2 09:41 发表
先在红颜大街上,四处巡展一下~~等会挂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2-2-2 09:42 发表
就像她说的一样“我常常喜欢一个人在诗歌中独自与万物对话。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拥有一颗什么样的心,丁香的、蚂蚁的,还是凌空的紫燕的……或许,我不需要知道,我只需真实地拥有着它,像枝头拥有叶子,像水面拥有倒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01: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