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53|回复: 1

在血液循环中呼吸——耿翔《长安六记》赏读(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6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血液循环中呼吸——耿翔《长安六记》赏读
痴 山
古城长安经汉历唐,层层积淀如负载着人类前行的环球,其核难以触摸,其心深不可测。就现代文学作品言,写长安诸体皆备。可与历史息息相通如母子连心者,读后总仿佛依稀。
无意中读到耿翔组诗《长安六记》,心中一沉。顿有一种呼吸在苍茫历史中的真挚,恍又如随长安荡向远古的切实。生活困顿中很长时间不写诗评。本以为,诗的感觉渐行渐远,岂料《长安六记》,勾起“雌黄唇吻,朱紫月旦”兴致。
耿翔组诗《长安六记》:《半坡记》鲜活,《秦兵马俑记》雄浑,《碑林记》深厚,《大雁塔记》飘逸,《钟楼记》磅礴,《城墙记》沉重。诗人如潜行于历史母体之中,呼吸着岁月的血液,神与物游天人一体。
读《半坡记》,仿佛看见诗人被一块陶片陶醉,陶片亦对诗人着迷。鱼图腾,跳跃着撩人的火焰。随风起伏还有大片金黄的谷子。人类母亲在火焰中穿行,在金黄谷穗中潜行,在历史长河中前行。万年光阴浓缩心底,鲜活纤毫毕现。请读《半坡记》“鱼在半坡舞蹈。一块陶片;告诉我鱼在半坡,最初是和一束谷子,一块舞蹈。”“半坡,铺开一块,陶片的红土,那些离我们最远的女人,走在黑色的花朵上,很像水中,起伏的鱼群”, 《半坡记》首尾如鱼游浅池,图腾随光阴摇曳。
读《秦兵马俑记》,古战场震地喘息滚滚涌来,一群生命在烈焰灼灼中结体。生命所需养分所需精神,在泥与焰的熔铸中一点点凝聚。灵魂穿越颤粟的灵魂,扑面而来是人类奇迹。是的,“泥在泥土里站着;而焰,深入泥的呼吸。”“而手模集体被缝补过的,肢残的兵马俑,秦人的气息,穿越汉字,扑面而来”。兵马俑幸与不幸,都让人隐隐作痛,唉,残杀,哦,历史。
读《碑林记》,面对一方方富有灵性的石头,面对无数生命的磨砺。入石三分,形神兼备。感受“一管手工的毛笔,一锭手磨的墨,几千年深长的呼吸”。忘情于今夕何夕的诗人,从“几千年黑白的呼吸里,听到历史,也站在一册山河前,开始磨墨,润笔和运气。”
读《大雁塔记》,无意间想起徐州燕子楼,想起苏东坡《燕子楼记》。无论大雁塔还是燕子楼,只要羽冀丰满,都一样翱翔于人文的天地。只是,还是大雁塔更飘逸些。“一塔如云,从一年四季,都有大雪飘下秦岭的山顶上,你为谁飞来?倾斜在长安清寂的天空里”。“让我沿着,你七个音符的高度,重读一位身披袈裟者,从遥远的丝路上,返回长安的表情。他的背影,不站在天空下,就被夹在,那卷经书里。”
西安钟楼,几回晨钟响起。“一枚官治的大印,蘸满落日的红泥,把一页纸上长安,盖得皇天浩荡”。“一边敲日,一边敲月,把钟楼,放进长安的呼吸里”,诗人“完整地望着它,熔在落日里”。来钟楼,当听晨钟暮鼓。《钟楼记》气势磅礴,袅袅千万年千万里。
读《城墙记》,想起南京的城墙,哪里的残坦断壁只属大明皇帝。城墙修茸一新,不见了历史气息。2008年数十次从西安未央收费站交卖路钱而过,与西安失之交臂。《城墙记》读来读去,“浮雕一样,烧制在墙体上”,“那双沾满泥土,也沾满血丝的手印”。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这双手印,是汊王朝万梓良们的吗?不知大汉王朝有孟姜女否?这长安有寂寞长门闭阿娇。孟姜女一定很害怕,就是哭,最多可能只哭在雨雪霏霏里。
读耿翔组诗《长安六记》,历史人文经纬套叠,主观客观纵横交织。人文烙印刻骨铭心,民族元素深植其里。读者如没去过西安,我劝你也就不用去了。什么时候想去西安时,就读《长安六记》。

2012-1-13于鲁南

附耿翔组诗《长安六记》

长安六记(组诗)
                      耿 翔

半坡记

鱼在半坡舞蹈。一块陶片
告诉我鱼在半坡,最初是和一束谷子
一块舞蹈

一块陶片,也带着一个人
手或镯子上的温度
告诉我在半坡,一位生活着的女人
把鱼纹和谷物植入盆底。荒凉的大地上
她不能省略服饰
也不能省略歌声。一只尖底的
陶瓶里,一片浩荡的水
合唱着为她祈福

而坐在水边
半坡,最先看见鱼群
大水的裂纹中,有一只突然游进陶瓶里
受孕的感觉,被一双手
神秘地捕捉出来,万物的腹部
迅速凸起,像一只陶瓶
一只鱼,游出生命的牡门
被封为图腾

半坡,铺开一块
陶片的红土,那些离我们最远的女人
走在黑色的花朵上,很像水中
起伏的鱼群


秦兵马俑记

泥与焰 ,越过汉字的
最象形的记忆,把一群从黄土里起身者
很安静地送回黄土

泥在泥土里站着
而焰,深入泥的呼吸
像在一个人身上,藏下战场的喘息
像在农事繁忙的原野上,暗合千年伤口
却让旁观者,看见一棵桑树
正沿着一位俑士的泥身扎根
采桑子的日子,让谁想起
丝绸与皮肤的触摸
要比铠甲绵密

而站在一直拥挤的坑边
我怕,怕人群怂恿的目光
再次诱发他们身上的杀气。麦田如衣呵
还耕者一个朴素之身
握剑的手,握住一些手工的农具
像从命脉上,一把握住
失去多年的童身。让我跪膝
追思秦人,一次盛大的土葬

泥与焰,在一块麦田下
已经彻底冷却。而手模集体被缝补过的
肢残的兵马俑,秦人的气息
穿越汉字,扑面而来


碑林记

一管手工的毛笔
一锭手磨的墨,几千年深长的呼吸
被一群集体舞蹈的汉字
或阴或阳地,留在一堆
石头上

只有阳光的力量
沿着时间的毛边,才能装帧起
这部用黑和白,听写心灵的长安之书
而飘逸其中,一个王朝的背影
在谁呼风唤雨的笔下,曾经临摹得
云舒云卷?陪一株隶书一样的
古槐,我在石门颂前
仰望和倾听


告诉碑林,只有把脚步
放在它的长廊里,只有把目光
放在它的前额上
才知道笔墨自由的诗篇,被长安收藏
而领我在异端或夹缝里
展露人性的锋芒
是挤满石头的汉字。追问在乡下
触摸过石头的手,今天敢不敢
触摸另一种石头

扶住一块碑石,我在笔墨
几千年黑白的呼吸里,听到历史
也站在一册山河前,开始磨墨
润笔和运气


大雁塔记

一塔如云,从一年四季
都有大雪飘下秦岭的山顶上
你为谁飞来?倾斜在长安清寂的天空里
一扇打开的红色山门,告诉我
一个朝代远去后
留在大地上的样子

大梦唐朝。从一个人
多情的怀抱里,我抽出丝绸
像抽出一条丝织的大道。而一阵机杼的
穿梭声,被大雁驮上藏满经卷的塔顶
那些化成佛影的青砖呵
还能向天空,发出长安的
七个音符?此刻
我不会出现在田野上,但我愿意
被当成一位聆听者

只要我抬头,藏在大雁塔上
或经卷里的目光,就会从灰色的砖缝里
向我袭来。那是一个人的绝唱呵
被丝绸铺软的平原上
谁会说出:我的关中
我的大雁之塔,像一个人穿旧的
一件袈裟,更像大雁飞落的
一根羽毛

让我沿着,你七个音符的高度
重读一位身披袈裟者,从遥远的丝路上
返回长安的表情。他的背影
不站在天空下,就被夹在
那卷经书里


钟楼记

一枚官治的大印
蘸满落日的红泥,把一页纸上长安
盖得皇天浩荡

一边敲日,一边敲月
把钟楼,放进长安的呼吸里
就像把一座城市的心跳,放在我的身上
隔着一圈,用青砖打磨天空的城墙
血色,从我脸上腾起
而一路仰望白云
或聆听花朵者,请先从心上
打开钟楼的印谱

完整地望着它
熔在落日里,我不敢
伸出苍凉的手,去抚摩它神秘的金顶
盖在一卷,国画一样润色和饱满的长安
钟楼,像一方传世的闲章
在收藏者,用城墙装订的
长安扉页上,它被盖得
不偏不倚

蘸满落日的红泥
而有谁读过,一座在纸上绝响的长安
藏在身下,或阴或阳的印文


城墙记

火已从外表熄灭
火却把工匠们,那双沾满泥土
也沾满血丝的手印,浮雕一样
烧制在墙体上

这是西安
最坚硬的部分,也是城墙
隐隐发疼的记忆。像要聚集平原的气血
圈点大地的手,想把天下
放在一座四方城里。关中坦荡呵
只取一杯腹部之土
只用密布的火纹,凝固
一个王朝的背影

砌在城墙最隐秘的部位
一块青砖,能辐射出天地
不可逆转的力量。而一篇青砖上的文字
铺陈在阅读者的视野里,是另一种风景
我看见,西安的表情
怎样被城墙折磨着
而抚摸一些,青砖上的火纹
手工的温暖,唤我回到
被城墙密封的年代

其实,从外表熄灭的火
并没有从内心熄灭。那些把泥土
抚摸成青砖的手,正从城墙上伸出来
从我的背后,开始抚摸自己
或西安的肌肤


大雁评:把长安放到今天来看,历史上的繁华蜕尽,留下的是古朴的风貌和陈厚的历史反思价值,以此为诗歌题材,就要体现出很强的概括性为好。这组诗歌,是以人的不断变化的认识为经纬来构造的,很有启发力。
发表于 2012-1-18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5 07: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