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天放

2012第一写:学莫圈圈,也和下午百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在继续,悲愤出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看到生活在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且看今年还有哪三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心寒,不再发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那明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加了一个,不玩了。大家批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蔓哚儿 于 2012-1-13 00:05 发表
好吧。那明年

明年第一愿:选修课有人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6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独立的品格和价值
————评论天放的《海潮》

      天放兄的诗歌写得厚,有纵深感,各种戏剧性也别出心裁。他的思想很尖锐,所以也带有很多批判性的精神和事物。我看重《海潮》多一些,它的困难在于文本各种暗示性的相关物,当然也就是诗歌一贯的喻体和喻指的关系。

海潮

作者:天放

假如大海不是容器
一个只是更大一些的容器
水花是否还会泛起
是否还会有海潮日夜喧响、拍击
在一望无际中
是否有起伏?起伏中的事物
能否被我们所看到


        文本的第一节在一组发问的阵容下,若隐若现地散发出一种神秘的气息。作者是欲取先予的,予者为阅读对文本发问所要作出的必要回答,取者在人学的自我确证中,莫过于作者对审美理解的渴望。“海”当然是水的容器,它经常同构于人的胸腔。而海水作为喻体,也是复合性的,对于诗人而言,它理应是生活阅历、知识、情操、语言造诣、审美水平等等事物的综合体。它更是诗人的境界和自我追求的情感事业,乃至一种傲气被海的归流所打造。大海好比一个人的深沉,它潜伏着黑色的爱的深渊,但同时又是厚积薄发的高扬。而作为“如果”的理想物,海的力量是无边和无穷的,那么一只容量不是很大的容器,它自然没有发起这种暗涌的力量。如此我们回答了这一组诗歌所兴起的发问。

它不会回答。潮起潮落
依然无人知晓海潮公开的秘语
就像有一只公鸡,为什么只叫了一声
就停下,而它身边另一只
却不停地叫唤着
成群结队的蜜蜂卷起浪头和漩涡
把花朵围住,它们是在戏耍
在觅食,在授粉,还是仅仅路过


        但是深海也会因为它自身的掩埋而不被看到和理解,海是它自己的,就好像我也说过“植物在风中不语”。当一个人面朝大海,就果真是春暖花开吗?一个人在他人中活着,他自我的确证是需要风中的知音物的,而对于世人的审美理解来说,诗歌大海的语言多数时候更像自己的自言自语。
       但大海决不捆绑友谊!
       一切都没有秘密可言的大海,正是所有品格者对诗歌最真实的体认。他坦荡,也许是那只唯一的“公鸡”,呐喊过也就自我熄灭在无尽的孤独中。可这绝对只是一个历程中的节点,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出色的诗人,最终是可以“被”孤独起来。相反,坚定的未来对于他极有可能是应接不暇。凤凰是不会和乌鸦贫嘴的,而另一只巧嘴鹦鹉却惹来一群蜜蜂。它们的事业往往也只是播种喧闹,在一个浪头和旋涡过后,对于诗歌而言则已是风中过客。

无人知道。海潮像麦浪
在阳光下随风起伏,不停闪烁
一只花豹在原野中奔跑
这些柔顺的事物,让人赞叹
而人海如潮,行进在城市的街道上
高楼林立的地方,人群是一滩滩
退潮后留在洼地的积水
即使还有鱼虾,却让人觉得支离失所


      那些认为诗人注定是渴求理解的乞丐,将深深失落在这个文本当中。诗人渴求的理解必须是同等的担当力,所谓英雄重英雄,当然美人也重英雄。否则诗人的荣耀将是自我的丰盈,我深信于那些精神的富饶者,他们在肥沃的田野采集自我的果实,繁殖着艺术生命的生长和闪耀。他们是独立在这片精神之地的“花豹”,在速度的力量中也不断培植着世界优美的身躯。诗的自由将成就一种最鲜见和本质的生存,而那些在城市中的人们已经很难察觉到,这种精神的意义和价值了。

[ 本帖最后由 石侃 于 2012-1-16 01: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2-1-16 00:45 发表
诗人独立的品格和价值
————评论天放的《海潮》

      天放兄的诗歌写得厚,有纵深感,各种戏剧性也别出心裁。他的思想很尖锐,所以也带有很多批判性的精神和事物。我看重《海潮》多一些,它的困难在于文本各种暗示性的相关物,当然也就是诗歌一贯的喻体和喻指的关系。

海潮

作者:天放

假如大海不是容器
一个只是更大一些的容器
水花是否还会泛起
是否还会有海潮日夜喧响、拍击
在一望无际中
是否有起伏?起伏中的事物
能否被我们所看到

        文本的第一节在一组发问的阵容下,若隐若现地散发出一种神秘的气息。作者是欲取先予的,予者为阅读对文本发问所要作出的必要回答,取者在人学的自我确证中,莫过于作者对审美理解的渴望。“海”当然是水的容器,它经常同构于人的胸腔。而海水作为喻体,也是复合性的,对于诗人而言,它理应是生活阅历、知识、情操、语言造诣、审美水平等等事物的综合体。它更是诗人的境界和自我追求的情感事业,乃至一种傲气被海的归流所打造。大海好比一个人的深沉,它潜伏着黑色的爱的深渊,但同时又是厚积薄发的高扬。而作为“如果”的理想物,海的力量是无边和无穷的,那么一只容量不是很大的容器,它自然没有发起这种暗涌的力量。如此我们回答了这一组诗歌所兴起的发问。

它不会回答。潮起潮落
依然无人知晓海潮公开的秘语
就像有一只公鸡,为什么只叫了一声
就停下,而它身边另一只
却不停地叫唤着
成群结队的蜜蜂卷起浪头和漩涡
把花朵围住,它们是在戏耍
在觅食,在授粉,还是仅仅路过

        但是深海也同时因为它自身的掩埋而不被看到和理解,海最终是它自己的,就好像我也说过“植物在风中不语”。当一个人面朝大海,就果真是春暖花开吗?一个人在他人中活着,他自我的确证是需要风中的知音物的,而对于世人的审美理解来说,诗歌大海的语言多数时候更像自己的自言自语。
       但大海决不捆绑友谊!
       一切都没有秘密可言的大海,正是所有品格者对诗歌最真实的体认。他坦荡,也许是那只唯一的“公鸡”,呐喊过也就自我熄灭在无尽的孤独中。 凤凰是不会和乌鸦贫嘴的,而另一只巧嘴鹦鹉却惹来一群蜜蜂。它们的事业往往也只是播种喧闹,在一个浪头和旋涡过后,对于诗歌而言则是风中过客。

无人知道。海潮像麦浪
在阳光下随风起伏,不停闪烁
一只花豹在原野中奔跑
这些柔顺的事物,让人赞叹
而人海如潮,行进在城市的街道上
高楼林立的地方,人群是一滩滩
退潮后留在洼地的积水
即使还有鱼虾,却让人觉得支离失所

      那些认为诗人注定是渴求理解的乞丐,将深深失落在这个文本当中。诗人渴求的理解必须是同等的担当力,所谓英雄重英雄,当然美人也重英雄。否则诗人的荣耀将是自我的丰盈,我深信于那些精神的富饶者,他们在肥沃的田野采集自我的果实,繁殖着艺术生命的生长和闪耀。他们是独立在这片精神之地的“花豹”,在速度的力量中也不断培植着世界优美的身躯。诗的自由将成就一种最鲜见和本质的生存,而那些在城市中的人们已经很难察觉到,这种精神的意义和价值了。 ...

感谢石侃兄,你的解读使这个文本所要追求的事物获得了它们的价值!
草原上的花豹,而不是江湖中的鱼虾。多么好,多么美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6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1-16 01:06 发表

感谢石侃兄,你的解读使这个文本所要追求的事物获得了它们的价值!
草原上的花豹,而不是江湖中的鱼虾。多么好,多么美好!


我对一些局部的表达作出了调整,但幅度不是很大,基本精神不变。你还在看文本啊?

[ 本帖最后由 石侃 于 2012-1-16 01:1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2-1-16 01:08 发表


我对一些局部的表达作出了调整,但幅度不是很大,基本精神不变。你还在看文本啊?

谢谢,调整后更为清晰。
人和世界的同构关系,其神秘和伟大,其自在与美好,其无言之价值,总会在某个时刻被某些言语所碰触,我们更多的时候只是倾听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6 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1-16 01:22 发表

谢谢,调整后更为清晰。
人和世界的同构关系,其神秘和伟大,其自在与美好,其无言之价值,总会在某个时刻被某些言语所碰触,我们更多的时候只是倾听者。


呵呵,它们之间是疯子————在狂热中偷得神的语言。(柏拉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2-1-16 01:24 发表


呵呵,它们之间是疯子————在狂热中偷得神的语言。(柏拉图)

我要找个时间读柏拉图。以前读过,读不进去。他对诗人作为言说者似乎不太满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7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偷学本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7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写,期待先生写下去。继续好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03: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