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94|回复: 1

制度和较为理想的状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西方的话语习惯里,资本主义和自由是相生的。
      事实是这样的吗?制度往往是一种结果,而并非是原因,或者说自由不产生于制度,而在于整体中的个体状况决定自由的文明(私有)的诞生。事实是智慧解放了它的个体,使个体无须在群体的合作深度中,便能获得其基本的生活资料和再生产的所需。而当群体的氏族部落合作,阻碍了个体的发展,那么原来那种氏族公有便向历史的动力缴械了。
      于是文明的制度附帖上去,成为个体自由的服装。
      基于私有的文明再次向历史显示了它必定的桎梏,即垄断,换言之恰恰是自由收缴了自由。或者说当垄断产生了,作为推动生产进步的源初性动力,即个体的创造在整体上陷入了停滞,而不能保证其可用于再生产的盈余部分。于是西方便在当下又复归于对资本主义和民主的关系的怀疑,因为过去那种私心的武断,本来就是一出本末倒置的戏子。

      情况于中国来说来,也并无什么幸运之处,因为历史并不能,也从没有出现过一种制度可以用来终生决定自由的。制度只是也许永远都只是一种结果,它最好是适应性的,而不是什么历史的终结。终结的理想自行废除了它的价值,个体的自由和创造也许就永远处于自然的发展中,这是制度所不能规定出现的事物。作为制度本身的适宜性,它不去阻碍源于个体的历史动力,那么它就是较为理想的状态和乌托邦了。
      然而有一个悲观的论调,当文明产生过,文明也同样没有被个体的自由和创造所抹平。革命陷入了革命的蜕化,个体较为自由的时代并不能保证其获得整体上的公正和幸福。个体的自由也往往预示着开拓的背负和艰辛,而制度却窃取了果实。那种个体绝对的自由,也从未栖息于大地上,甚至栖息也从未通知过开拓。

      诗意是昂贵的,决大多数地远离大地的劳作者,而当诗意从制度获得一种特权,贵族也必有了它的虚伪、冷漠和阴森的台阶。如果一个人模糊了制度的台阶,并从有限的身份中,获得无限的感召,如此整体命运的诗意转让给痛苦。它要么是一种物质的驱逐,要么就是精神的流离失所,两种驱逐都使诗人和思想者离开了可以抓牢和稳固的位置。一个无限中的诗人,他往往抵挡不住无限呐喊中所带来的回声,因为在自由和文明的悖论中,哲学陷入了迷雾,甚至无解于历史和未来。
      可以肯定的一点,作为思想是无奈的,就好比历史最伟大的数学家,也不能为一个纷乱的世界创造一种实用的模型,来准确地把握未来,乃至明天。如果它不能马上地把明天指示出来,那么对于更远,现实又会是,或者算是什么呢?很大程度上它将给你以判断损失,或者考验你操持的耐心和意志。

      就这点,必定建立在超然中的栖息,也同时不过多地存在的。那么便由此凭空打造一个理想的支点,来获得时间在艺术中的延展,从某个方面上,这是值得敬佩的纯洁。要么还有一种生命的抚慰,便是更多地投入现实的具体中,而获得实在的根据。同样的,如果你不能消解无限对无限的自我否定,你也不能取消实在所固有的悖论,就好像你也不能在实在中完全摒弃理想。
      这些关系无时不导致人的变化,使你永恒地处在解决中。如果有了一种秩序,使栖息得以通知,你是否应该去简化它?至少一点,你的观看者希望看到你吸食于她,就好像和平的光照,也必有沉浸的丰富。诗人从来就不能解决世界,无法获得最后的,具有社会完整意义上的实在的共同。但至少能让他的观看者,保持一种生活的激情,尤其是当一个诗人知道了时间的秘密是无奈的话,那么他同时收获了珍惜。而当他收获了珍惜,也就意味着个体的幸运和最真实的复归。

      如此,必须划清一种界限,诗人并非是什么大宗情人。他的货物的发出,应该是明确的邮寄。你无可否认这点,当那种爱,诗人并不施舍给所有,那么爱就真的是唯一的纯洁。如此幸运就仅仅是个体的,于社会无关,因为社会和理想都不实现整体的公平。这种命运是必然,当你依然处在泛爱中,你无非要得到是那个具体。让我们承认这点,以及已经成长起来的心迹,否则泛爱将成为一种乱情。
      你也没有必要不断拔高自己的头发,去诟病民族的缺少,因为在什么时候你的抱瓶被打碎了,你就得去拼命。这样的民族感是否更可信一些,不是吗,农民因为分得土地便去拼命,诗人因为有了爱的充实而去拼命。现在呢,你无非是先要获得一种沉浸,所有的私心莫过于此。
      没有情人的士兵是没有战争意志的,就好比朝鲜里的奥斯曼勇士,仅仅为了掠劫几个铜碗?这些误会的金子,应该如何去读懂底比斯的神圣军团。在这里所有国际都不过是民族,而所有泛爱,也不过是为了一个真实的恋人。那么让她理解你吧,告诉她,关于思想你去过的地方,并归于她。这几乎是诗人唯一可以解脱并实现的地方,对于一贯信誓旦旦,而又莫名其妙的时代来说,便以此为名义。就好像昔日浪漫主义运动,评论总是自作多情的社会,而于诗人莫过于但丁对贝雅特丽齐。
发表于 2011-12-2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很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5 07: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