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木中巷

探索者客栈(试运行)(12月1日---12月7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之水


在水中,独处
在水中,感恩
在水中,放置尘埃
其实在水中的人
安于溺亡。并非深思高举
也并非如鱼得水
而渔夫们纷纷
长出鳍和鳃,与膳鱼为伍
万里晴空,鹤上云霄
谁在逝水中迎风高歌
秋日胜春朝......




阳光读诗:
我们说诗人是必须有思想性的,思想性中含有哲学、经验、预见能力、揭示能力。
甚至诗歌中的哲学是必须具备颠覆逻辑能力的,这是高手的暗器,
而经验是主观世界里的铀,所有的思维动能来源于它,
当一个诗人具备以上两点,他通过新的逻辑思维来预见事物的结果,这就给人震撼
我们被迎头一棒之后,诗人甚至用很轻微的语言就能揭示出一个崭新的逻辑来让我们折服。

我们来看看穗穗对我们说了什么:
沧浪之水,这是多么美妙的水,
地球在水中,人的生命在水中
这令人感恩的水,那么蓝的水,我们生于此中
造孽于此中。我们甚至就是渔夫
如果我们上善若水,如《老子》所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种最高境界的善行
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那么你再看蓝天,仙鹤
抚摸流逝的水,仙境也~


特点:
具有宏大的气势,和与水相行的流动性
在较高的境界上定位,因而减少了语言上的瑕疵
具有古词牌的内部韵律,上口

建议:
前半部分介入的很不错,后半部分有踏空之嫌疑,因此
这首诗比较适合赠诗言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强大的阵容啊,有好戏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三句,有典故:)),问好阳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之水,也是一个典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嗯,阳光能干,俺继续来贴,先上茶~~再续水。

归期

朝南伫立,身未动,心未动
有影子和目光同时转身
七仙岭迎面撞来,暮色依次摧毁

如果留在原地,躺在陌生的岩层
会有悲伤在暗夜流过。醒来,饮水
月在水杯里亭立

眼里的云雾,无根也无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在水中的人
安于溺亡。并非深思高举
也并非如鱼得水
而渔夫们纷纷
长出鳍和鳃,与膳鱼为伍

屈原:)宁可玉碎,不可瓦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12-1 21:26 发表
沧浪之水


在水中,独处
在水中,感恩
在水中,放置尘埃
其实在水中的人
安于溺亡。并非深思高举
也并非如鱼得水
而渔夫们纷纷
长出鳍和鳃,与膳鱼为伍
万里晴空,鹤上云霄
谁在逝水中迎风高歌
秋日胜 ...


这首诗歌里,有两个典故哦。

“沧浪之水”出自屈原的《渔父》:“渔夫莞尔而笑,鼓世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

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于是我从生命之道,对此,重新将此“沧浪之水”,来一次全新的诠释和自我的理解。

在水中,独处,感恩,放置世俗的尘埃,我断断不是“深思高举”,而是“安于溺亡”。因为这是自己甘心情愿的痴情且决绝的选择。而最后的发现是,“水中者”也成不了“鱼”。可是渔夫们可以。他们是自然的,长期的,如鱼得水。两种人,两种生命,在水中对峙着。“向善若水”,水是最好的品质。而渔夫们以自然之道只能长出“鳍和鳃,与膳鱼为伍”。

要知道在“逝水”中还能迎风高歌的应是“水中人”--------屈原。屈原以社会之道消亡为水,以他的“无”换取了今天的“有”。“秋日胜春朝”,屈原才是最终的秋天的收获者。

这首诗,是我内心之歌,也创作之叹。

“秋日胜春朝”本也化刘禹锡之诗《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秋词》虽写于刘禹锡官场生活失意,政治抱负难以施展之时,但诗人却无丝毫的沮丧和气馁,而是用“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幅开阔辽远而又富有生气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气氛。这不仅是现实秋景的客观描绘,而是诗人人格理想的形象写照。我或许也渴望着这样的豪迈情怀吧

我愿效仿屈原之气节,走自己之荆路,也决不选欺世之虚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客栈单是题就很诗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哇!今天热闹啊!这阵势我端茶都来不及啊



[ 本帖最后由 子心 于 2011-12-1 22:1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醒,吃完饭。
好热闹,支持先。
偶收完菜,再来读大叔滴诗,久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下春天大哥,说说我们的傻小姑

<傻小姑>


1,

翠城虚设的二月,有一些薄
我在车子里听陈瑞的歌曲
竟伤感的不敢抬头
我怕小城的阴影
一晃,就没了

2,

从春天走回家,只要一步
从春天走回生活
我却走了,十步

3,

翠城的三月,真美啊
那些花儿们,一朵一朵的
开在山坡上

遥望着北边,有星星的夜晚
最美的那个
我一直舍不得命名

只有月亮,才配戴在
树梢的头上

4,

很多话,我都没有对你说
比如天黑也是一种悲剧
比如爱情是世上最美的轮回

如果你不走,我会压着它们
顺着你家门前的溪水
一起流淌

我会和那只羊羔一样
一直赖活在村子里
村子老了,我还不老

5,

你还是走了
翠城的五月
无风的夜晚,我也怕冷
傻小姑,我只想说
请允许我,在有颜色的风里
使劲地想念春天
并不是一件遥远的事情

6,

小南风吹到脸上才会发烫
看见你留在桌子上的照片
我一直不敢,把自己
从里面抱出来

翠城的南边有一条河
傻小姑,你知道的
我喜欢用温暖做它的小名

7,

你不傻,只是你的名字叫傻姑
我们一起看月亮的时候
我还曾对着你的影子
轻声喊过姐姐

傻小姑,称呼只是一种距离
压在心底的声音,发不出来
我才有些难受

8,

八月和兰舟有关
我们都用衣服做过证明
那夜你穿着白裙子
竟真的,在小路上
飞了起来

傻小姑,
你穿着书包的样子
除了小巧,还有点可爱

9,

九月,你遇到了爱情
你说只是你不小心
才把自己丢进了秋风里

傻小姑,你知不知道
你越是这样小心的说话
我的心,会越疼

10,

翠城的十月
我听不懂,云朵从天空
捎来了什么

我也是不小心
从一条街的厚度
看出了它的年龄

11,

我不想说
可我还是不得不承认
那夜,我对着杯子
流出了无茶的泪

偶然也是一个劫数
只是我们常忽略了
一些细节

12,

这一年,只有这一月
最为漫长
你从南方寄来的暖气
刚到南阳
就被风吹散了

我把它们端到了屋顶
阳光也没有晒干
亲爱的,我忍不住
我看见大把的菊花
挨着田野的脸

13,

如果星期八不止是念想
为何,翠城的空气
竟越来越陌生

12月31到1月1日
这之间,一定隔着什么
只是我们没能让自己
进去

傻小姑,
那些漂浮在空气里的尘埃
我伸手,也没有抓住

一生,不长。但也不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1-12-1 20:33 发表
这首,点淡若春天大师傅~~


病句

我,在野外生长
享受阳光、空气和水

时常口吃,结结巴巴
在月光下,生些小病
让体内松动的零件
慢慢归位

求天,求人,求医
不如自留一块菜地


接了穗穗的活,烹调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雪废墟 于 2011-12-1 22:08 发表
刚醒,吃完饭。
好热闹,支持先。
偶收完菜,再来读大叔滴诗,久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牙小长 于 2011-12-1 22:09 发表
点下春天大哥,说说我们的傻小姑




1,

翠城虚设的二月,有一些薄
我在车子里听陈瑞的歌曲
竟伤感的不敢抬头
我怕小城的阴影
一晃,就没了

2,

从春天走回家,只要一步
从春天走回生活
我却走 ...



这个得慢慢地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牙小长 于 2011-12-1 22:09 发表
点下春天大哥,说说我们的傻小姑




1,

翠城虚设的二月,有一些薄
我在车子里听陈瑞的歌曲
竟伤感的不敢抬头
我怕小城的阴影
一晃,就没了

2,

从春天走回家,只要一步
从春天走回生活
我却走 ...


晕倒,你不看看要求啊,不可这么太长哦,想累死大厨师们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 14: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