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蓝色手枪 于 2011-10-29 14:41 发表 光光兄如果能把一些我国传统的意境和美揉合一些 到你的思考和作品里去 将是一个重要的阶段 于你也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升华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10-29 14:38 发表 形式上可以再研究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1-10-29 14:42 发表 没有看我写的千朔的那三首诗的评。。。 这是隐喻蒙太奇的写作吖。长镜头,经典的。。。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10-29 14:43 发表 正在接近它。西诗的手段和中国大写意的原则,目前我在磨合她们。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10-29 14:37 发表 长了吧。第二句克服了散文的倾向。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1-10-29 14:43 发表 关键是要产生意义指向,否则就会有成为华丽文本空壳的危险。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10-29 14:45 发表 这是作品和文本之间的问题。我们需要些毛边,不整齐的东西。诗歌被语法研究,它就死了。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10-29 14:44 发表 看了。我也喜欢长句的,但以韵律为前提。
原帖由 柳鸣 于 2011-10-29 14:47 发表 诗歌反过来把文法也研究透彻了,于是又活过来了。
原帖由 下午百合 于 2011-10-29 14:49 发表 写意的小品,个人还是喜欢这种内质柔软些的,很舒服,很空蒙。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1-10-29 14:50 发表 趴休去了:)晚上再加入讨论:)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07: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