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872|回复: 20

《浅析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诗歌风格以及与中国诗歌的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7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不久,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获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这在诗歌界是一件大事,因为上一次诗人获得该奖已是十六年之前了!他的获奖是对世界诗歌事业的一次提振,特别是对刚刚处于复苏阶段的中国诗歌,是再一次的触动。早在1983年北岛就翻译了特朗斯特罗姆的作品《诗六首》,他的风格和艺术创造力对朦胧诗的形成是有影响的。他属于现代派的诗人,但很难给他归位于某一流派,这也正是他的特征。他的诗融合了象征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的种种表现手法,同时也吸收了欧洲传统诗歌的营养。我觉得他的诗在现代派里是比较中性的,不属于过于激进的先锋派。总体来说是一种意象性的诗歌。意象的高度提炼和隐喻是他的诗的主要特点,适度的抽象,而不晦涩,使意象可感。中国古典诗歌讲求意境,外国现代派诗歌讲求意象,意境和意象是有区别的,但也有共同之处。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将心理感受通过模糊的造象来表述,而不同是意境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和关系的统一,而意象强调局部特征的突出。这是思想观念以及审美取向所决定的。中国的传统思想是儒家思想,它的核心是中庸,不偏不倚。呈现出的是一种整体的和谐优美,而西方思想自由,强调自我意识,所以呈现出一种突出的造景或造像,也就是意象,意象往往模糊物象的外形,而重视它的精神实质。意象与意境我感觉是一种点和面的关系,中国古典诗歌意境中也有意象,西方诗歌中意象也常在意境中呈现,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王国维关于诗的三个境界里讲:“第一个境界,独上西楼,望断天涯路。第二个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个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中第一个境界是一种物境,表现出的是客观景物的直观感受。第二种境界是一种情境,表现出的是内心的感受,第三种境界是一种意境,表现出的是抽象的精神实质的美!其中这第三种境界(也就是意境)我认为里面也包含着意象,你看: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人朦胧模糊,如有若无,它不是一种意象吗?中国古代(唐代的李贺、李商隐为著)的很多诗歌其实就是意象诗。庞德借鉴了唐诗而创出意象诗,不过是一种形式的转换。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很多也是富有意境的,通过意境来烘托意象,所以他的诗尽管跳跃、模糊,但断裂感不是很强。他的诗没有脱离日常物象,只是采取了更高层次的表现手段,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产生广泛的影响。特别是能被东方所接受,或者说他也受到了东方诗学观念的影响,比如他写过不少俳句,也获过日本的诗歌奖,大家知道日本的俳句是受中国唐诗影响衍生出的一种诗歌形式。其实我认为俳句这种东西远逊于唐诗宋词。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曾两次来访中国(记得是85和90年),说明他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也受到了中国诗歌界的欢迎和推崇,2004年,特朗斯特罗姆获得中国“新诗界国际诗歌奖”,是其中唯一的外国人。他与中国人的审美观很契合。他的诗歌我们是能接受的,并相互渗透,共同促进现代诗歌的进步。当然我们主要是学习和借鉴,学习他那种博采众长、不断创新的精神以及具体的多样性的技法手段,还有他严谨的创作态度。他给我们的启示,诗人首先要成为一个博学的人,现代诗已是一种多学科的综合艺术,对声、光、色、影、心理、哲学等等方面拓展更深。第二不能急功近利。特朗斯特罗姆1953年发表处女作《诗十七首》始,至今公开发表过的作品仅有二百余首(含俳句),六十多年,每年不到三首(俳句除外),但都是精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第三诗歌要美!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在他的诗作《即兴曲》里说:美出现时/会有危险/没有美/则朝不保夕。我深有同感,毋庸多言。
                                                 草于2010年10月16日
以下可参阅。
       一棵树在雨中行走
  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的身边
  它有急事。它汲取雨中的生命
  就像果园里的黑鹂
    
  雨停歇。树停下脚步
  它在晴朗的夜晚挺拔的静闪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息
  当雪花在空中绽开
  
  ——《树和天空》(李笠译)
  
  在这首诗歌里,我们可以发现诗人是一个捕捉意象的高超能手。其诗歌的意象往往来源于诗人对周围自然界的锐敏观察,寓意丰富,风格极其简朴,在意象营造的世界中,诗歌语言具有极强的张力和穿透力,一种强烈的“陌生感”把读者紧紧的抓住。诚如译者李笠所说:“特朗斯特罗姆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机物和科学结合到诗中,作品多短小、精炼,往往用意象和隐喻来塑造个人的内心世界,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特朗斯特罗姆的诗,善于在看似平常的日常生活事物中撷取丰富而新颖的意象,经过诗人的提炼和巧妙的运思,或直接进入诗篇,或构成引人联想的隐喻,用外在意象的繁复表达内在隐秘世界的沉思,努力抒写内心、下意识甚至梦景的自由流动,使他的诗能够在短小的篇幅里,产生幽深的神秘感和极大的冲击力。就此,诗人自己说:“写诗时,我感受自己是一件幸运或受难的乐器,不是我在写诗,而是诗在找我,逼我展现它……更真实的世界是在瞬息消失后的那种持续性和整体性,对立物的结合。”
  
·可惜

我从头疼中醒来。头疼是我必须居住的房间。我在别的地方无钱支付房租。头发因头疼变白。戈尔迪之结——大脑——在疼,意志膨胀的大脑。大脑也是挂在淡蓝天空里的新月,面色惨淡,鼻子下垂,整个卜占杖指向潜流。我搬入了一幢有风水问题的房屋,床底下,靠枕头的地方,就是磁极。气候变化,人就上电。我不止一次想象天上的某个按摩师能妙手回春地捏一下颈椎骨,从此解决问题。但头疼还没到退房时间。我得在那里住一两个小时,半天。我起先说头疼是房间,后来改成了屋子,但问题是它是否就是整座城市。车辆在爬,慢得让人难受。报纸新闻被挂了出来。一个电话在玎玲作响。

·左手音乐会

我的左手在黑暗里干吗?
我长长的哑剧手臂在潜水艇的旅行中干吗?
右半身疼痛。忙碌
那是日光,重重的碾压,家庭生活
左手的劳作像碎片到来
或如彩虹闪耀
我心脏所在地的左半身在干吗?
我的手在响亮地奏弹

·即兴曲

即使福利国家
也有孤身女人
用眼泪的锤子
在楼层里敲打

咖啡馆里,一个龟缩
大衣的男人
在嘴的臼中
不停捣着同样的词语

教养所的男孩
在彼此纹身
表明自己
属于另一个部落

美出现时
会有危险
没有美
则朝不保夕








发表于 2011-10-17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希群兄带来这么好的评论!挂起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7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二十世纪瑞典著名诗人。

我很喜欢的诗人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7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的街
文/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

1

公园里这只白色的蝴蝶被许多人读过
我爱这只雪蝶仿佛它是真理飞舞的一角

黎明时人群奔醒我们宁寂的星球
公园到处是人。人人都长着八张玲珑的脸,以对付各种情况,避免各种过失
人人都有一张无形的脸,映印着“秘而不宣”的东西
它在疲惫时出现,并像蝰蛇酒一样腥涩,回味不止!

鲤鱼在池中不停地游动,它们边睡边游
它们是信仰者的楷模:运动不息

2

中午时分。鱼贯而至的自行车上空
洗过的衣服随灰色的海风飞舞。请注意两侧的迷宫!

我被无法解读的文字包围,我是一个十足的文盲
但我支付了我所应该付的,东西都有发票

我攒集了如此多无法辨认的发票
我是一棵老树,挂满了不会掉落的叶子!

一阵海风使这些发票沙沙作响

3

黎明时人群踩醒我们宁寂的星球
我们都在街的甲板上,像在渡船甲板上一样拥挤
我们将去哪儿?茶杯够吗?我们因踏上这条街的甲板而感到幸福!
这是幽闭症诞生的一千年前

这里每人背后都有一副十字架,它飞着追赶我们,超越我们,和我们结合
某个东西在背后跟踪我们,监视我们,并低声说:“猜,他是谁!”

我们在阳光下显得十分快活,而血正从隐秘的伤口流淌不止

李笠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7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顶顶这个帖子,问好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7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白兄的分享。非常赞同你文章中提到的两个观点:1、“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很多也是富有意境的,通过意境来烘托意象,所以他的诗尽管跳跃、模糊,但断裂感不是很强。他的诗没有脱离日常物象,只是采取了更高层次的表现手段,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2、“当然我们主要是学习和借鉴,学习他那种博采众长、不断创新的精神以及具体的多样性的技法手段,还有他严谨的创作态度。他给我们的启示,诗人首先要成为一个博学的人,现代诗已是一种多学科的综合艺术,对声、光、色、影、心理、哲学等等方面拓展更深。第二不能急功近利。特朗斯特罗姆1953年发表处女作《诗十七首》始,至今公开发表过的作品仅有二百余首(含俳句),六十多年,每年不到三首(俳句除外),但都是精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谓说到了关键点上,值得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7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顶顶!问好白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7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学习的份了
希群应该多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7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剑客无剑 于 2011-10-17 08:44 发表
谢谢希群兄带来这么好的评论!挂起来学习!

只是肤浅的理解!剑兄多批!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7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10-17 09:43 发表
来学习,顶顶这个帖子,问好白老师

只是肤浅的理解!不当处请半版指正!多批评!问好!
另再不要称老师!叫希群可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7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白兄!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莫寒 于 2011-10-17 10:56 发表
谢谢白兄的分享。非常赞同你文章中提到的两个观点:1、“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很多也是富有意境的,通过意境来烘托意象,所以他的诗尽管跳跃、模糊,但断裂感不是很强。他的诗没有脱离日常物象,只是采取了更高 ...

多谢莫兄赞同!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踏破皮鞋 于 2011-10-17 11:15 发表
只有学习的份了
希群应该多写

鞋兄谦虚了!多谢您的鼓励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唐朝明月 于 2011-10-17 11:54 发表
问好白兄!学习!

多谢唐兄的鼓励和支持!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8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群咋排版的呀?把头看晕了
希群上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24 04: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