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391|回复: 21

●红颜诗歌探讨及诗歌评论、点评汇总帖·9-10月(请勿灌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6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鉴于9月以来,红颜诗国人气回暖,诗歌作品及文本交流增多,有了不错的新气象,尤其晓钟和蓝枪的回归,更是给红颜增色增活力,故而特开此帖,将本月的诗评汇总起来,方便大家阅读,也作更深更好地学习、沟通和探讨。让我们共同进步:)
————————————————————————————————————————————
2楼。晓钟看苗苗: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361738&extra=page%3D4

3楼。又一村之酒: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361207&extra=page%3D5

4楼。柳评依、木: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361816&highlight=

5楼。晓钟品柳诗: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363156&extra=page%3D1

6楼。深圳2读席: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362569&extra=page%3D2

7楼。深圳话依诗: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362372&extra=page%3D2

8楼。晓钟晒阳光: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363012&extra=page%3D1

9楼。晓钟剥李子: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363080&extra=page%3D1

10、11、12楼——晓钟弹月——蓝月、无鱼、以树
         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361790&extra=page%3D3

13楼。           ——晓得&也许不懂你
                             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363204&extra=page%3D1

20楼。千朔读擦擦: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363701&extra=page%3D1

[ 本帖最后由 寒山依依 于 2011-10-7 11:0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  者:晓钟
发表时间:2011-09-12
作品链接: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361738&extra=page%3D4

月亮,月亮,我们做游戏

——读小树苗《她的脸在我和月亮之间》有感

文/晓钟

有一首湖南儿童学声的民谣这样唱道:“月亮粑粑,肚里坐个嗲嗲,嗲嗲出去买菜,肚里坐个奶奶……”。
我的家乡在罗霄山脉里与江西交界的地方,虽属湖南人,但家乡的方言既不是湖南话,也不是江西话,而是客家话。小时候,表姐一直教我的是“六月六日打白霜,打的野鸡没处藏,野鸡还有野鸡毛,可怜鲤鱼水里浮……”。如果我用方言念下,没几个人听得懂。那时候的秋天,我们常常在晒谷坪玩耍,特别是在月圆之夜,打桂花酿酒,唱的就是这样的儿歌。这是我们的乐趣,而现在的家乡小孩差不多都不知道了。
读小树苗的《她的脸在我和月光之间》,我的心中就总是浮现出儿时的那些画面,眼睛潮湿,幸福莫名。


“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她的声音像月光,无风波起
一个浪打在我的脸上,涟漪
荡漾。灯火在远处指引

虫鸣从血管里爬出来,天空
泛蓝光,月亮坐在香樟树上
她发月饼,一人一个小月亮
咬一口,唐朝月光流了一地

“你看,你看,月亮的脸......”这是一首歌的歌词吧,这是大人的歌词吧。但苗苗从整首歌里截出这句,一方面是为了应题“你的脸”,另一方面是向猪猪打开一窗,让猪猪从这扇窗里看月亮,看苗苗和月亮做游戏,乃至看到了猪猪的童年,那么美好。

苗苗说:“她的声音像月光,无风波起/一个浪打在我的脸上,涟漪/荡漾。灯火在远处指引。”在影像的世界里,这种手法叫做蒙太奇,即将不同时间线上的画面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叙事的结构,从而让观众产生连续的故事性的错觉。苗苗用声音、月光、波浪、灯火这些由近及远的也许不在一条时间线上的元素组合成一幅动感的画面,让猪猪也由现在而走向更远的现在。
儿时的“虫鸣”从心中泛起,那“天空/泛蓝光”,表姐说,“你看吖,‘月亮坐在香樟树上/她发月饼,一人一个小月亮’”。香樟树是温带常绿植物,在北回归线贯穿的省份多见,和榆钱树一样,因其生命力茂盛和樟木樟子的气味醒神而多被祖先们选为村头树、避邪树,以便让中秋和年节归乡的游子老远就能看到。所以,我们小时的儿歌里也有不少樟树的内容,这是题外话了。


她的脸在我和月光之间——
轻轻婉约,又一个浪打过来
那棵树摇了摇,她咬我的耳朵
“月亮要走了......”

“走吧,走吧......”跟着月亮
回家,灯火潜在暗处,月亮手电
比我的脸要亮,比她的稍微逊色
我们走在路上,她走在我的右边

好了,地方已经找好,氛围已经营造出来,接下来苗苗和我们和月亮一起做游戏。苗苗小声说:“她的脸在我和月光之间”。大家抬头,你看“那棵树摇了摇”。苗苗说:“她咬我的耳朵”。大家都开心地说:“月亮要走了……”“走吧,走吧……”我们跟着月亮回家……。猪猪想吖,多么美好的情节,纯洁的画面吖。月亮如手电照亮小脸,在右边一直跟着快乐的我们……。

月光包围她,倾入了半个我
月光的姿态从十五楼坠落下来
她说:“今夜月光如水......”
我说:“嗯,月亮真好吃”

后来,猪猪终于从游戏中醒来,那些童年的美好已经过去了。猪猪也跟着感慨:月光留给他的影子已然不同,如水的月光从城市冷漠的楼顶倾泄下来,猪猪听到苗苗已然梦中的呓语:“月亮真好吃。”是吖,你有多少年生命,月亮能够承载你多少情感,美好的,伤怀的她都被你比拟,被你神思。她总是那么静静地来、缓缓地去,周而复始,不急不躁。

附原诗

■她的脸在我和月光之间

文/小树苗


“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她的声音像月光,无风波起
一个浪打在我的脸上,涟漪
荡漾。灯火在远处指引

虫鸣从血管里爬出来,天空
泛蓝光,月亮坐在香樟树上
她发月饼,一人一个小月亮
咬一口,唐朝月光流了一地

她的脸在我和月光之间——
轻轻婉约,又一个浪打过来
那棵树摇了摇,她咬我的耳朵
“月亮要走了......”

“走吧,走吧......”跟着月亮
回家,灯火潜在暗处,月亮手电
比我的脸要亮,比她的稍微逊色
我们走在路上,她走在我的右边

月光包围她,倾入了半个我
月光的姿态从十五楼坠落下来
她说:“今夜月光如水......”
我说:“嗯,月亮真好吃”

[ 本帖最后由 寒山依依 于 2011-10-7 10:4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  者:又一村
发表时间:2011-09-07
作品链接: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361207&extra=page%3D5

又一村:
前两天写了一首小诗《酒》,感觉还基本满意,至少比我的《九月》心境要明朗些。有时候觉得诗歌不见得立意一定要多高,如果只能发出流萤的光,就不要嚷着为众生指引,先让自己看清脚下的路,不迷糊再说。基于这个概念,愈发宽怀。诗歌贴在论坛之后,寒山依依妹妹表示欣赏的同时,贴出了她07年的一首旧作《当然喝酒》。当然(我也借用一下当然),明白的读者会一眼就能看出,她的诗歌比我的要立体,要丰满(不是仅指形式)。我一读再读,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娇羞、任性的女子、为爱如醉似幻的女子,才情在文字里飞扬的女子。不能不说这是一首好诗歌。同一主题我慢下了三四年的时间,还写的如次单薄,不禁心生愧意。好在殊途同归。酒里的滋味,你懂,我懂。


1。●当然喝酒
文/寒山依依

月挂树梢。水波揽尽清忧。当然喝酒。

是夜。哪朝的琴音吻上柳眉。后海不醉,树影也醉。更不说酒在手,正要入喉。

哈哈笑吗?于韵,不语也当千秋。于酒,一笑自解千愁。咽下去,不过喉结上下一番滚动。十指相扣,管它岁月蹉跎。两相欢,黄花也瘦。

那么喝酒。当然喝酒。

杯在手,我自卸去油彩,狂舞红袖。戏里戏外,有谁人,敢笑我轻狂不识人间旧怨新愁。青丝不羁,春夜阑珊,有酒有你,答应让我一醉方休,可好?

然后,我们喝酒。当然喝酒。

你在酒里细细品我。我在酒里忘情寻你。分秒流逝,我们在时间末梢截获颠沛流离的魂灵。无誓缔盟。哪怕下一秒,便是天上人间,也当于泪里痴痴地笑。不提炎凉。不叹红尘错漏。

更不说。风暖草长愁自醉,行吟无处寄相思。

拥夜。举杯。万般欢心浸入酒。不醉也难。

于是喝酒。当然喝酒。

一杯娇羞。两杯烫手。三杯开怀,把思念说透。四杯五杯魂不归。

会么?醉的时候,是你最疼我爱我的时候?

要是不忍说,我们就继续往下喝。待天明,松了手,打个酒嗝,熏醉风里轻薄的承诺。忘了红尘这夜逍遥。也好。

而醉过。梦里都在笑。

如此。当然喝酒。

…………………………………………
2。酒

文/又一村



一杯开胃
两杯解忧
三杯才可以壮胆
四杯兴奋
五杯张狂
六杯开始泪流满面
七杯痴迷,八杯释然
终于可以凿一条运河通向大海
碧波荡漾,夹杂了生活的百味
不敢奢望把这一海碗的感情一口饮下
只要一个相爱的人
在寡淡的日子里
陪我一醉

[ 本帖最后由 寒山依依 于 2011-10-7 10: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  者:柳鸣
发表时间:2011-09-13
作品链接: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361816&highlight=

依依《你的脸在我和月亮之间》,浅读     文:柳鸣

说实在的,这个题目比较闹心,它规定了的关系很难在文字中得到有效而明晰的书写。好多人文不对题,我也不是做得很好,依依这一个,多少也有些问题。

首节没有你的出现,所以只能算是一个铺垫或引入。我和我们之间的置换通过水蛇们得以完成,不知道依依是自觉还是不自觉?我也不知道这样好不好。当然,依依知道自己是水蛇中的一只。黑白矮是暗示性,指向比较模糊。扭动迎合燃烧也是暗示性的,指向相对明确。前面一种趋于虚,后面一种趋于实。我个人喜欢后面一种处理方式,对前面一种持谨慎态度。这一节,说的是我们(包括我)和月光的关系。

第二节的承接还是略显仓促,急迫了点自然也就少了些摇曳。不过,依依还是把我从复数中独立出来,并给出了我两种与月亮相对待的可能方式:身体的接近和言语的交流。这在写法上是非常重要的,它保证了文本的简洁、清晰、切题。恰恰就是这个当口,你出现了,你成为一个障碍,挡在我和月亮之间。这样,读者可以得到作者提供给读者的揣摩三者之间关系的自觉表达。这个也很重要,文本的可能性首先来自于作者创作的自觉性。“无道”一词,颇有些意思,是作者对你的下意识认定。

最后一节还是转得急,但也还是有效。“楼火”对应首节的“黑”,“天上”对应二节的“月”。看来“你”的力量非常强大,“我”只能强自振作,以人间为天上了。但是,有时候失败和胜利的转换也就在意志力的干预下瞬间改变。“你”再强大也终于走了,桂花(可以解释为月光,因为月宫里有桂树,古诗常用此义)香的强悍难道真的来自于它的冰凉?冰凉到居然可以让“你”绝口不提!当然桂花香是个可以多解的词,是我在月下独饮的美酒也未可知。


附依依原诗:
你的脸在我和月亮之间

如果我说,黑是我所能看到的全部
水蛇们还会不会扭动腰肢,迎合燃烧的白
直到天空矮下来

提袖奔月还欠点火候,对歌
也为时尚早。你这样把着风口,这样看着我
是不是有点无道

借我丁点儿楼火,天上和人间
就没什么两样。你走后,绝口不提
桂花香如此冰凉

木木《你的脸在我和月光之间》,简评  文:柳鸣

作品链接: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361818&highlight=

1、花好月圆

走吧,那轮圆月
抚摸的小翅膀,被桂香许愿了
当它结出果实,秋风不在往南
我们要围着你,吐露蜜水的甜意
是一轮圆月,一些家常
交付出的愉悦

第一、看不太懂。到底是什么结果了?“走吧”和“我们要围着你”到底什么关系?句子之间到底在哪里断哪里续——也就是主语和谓语怎么搭配的?

第二、没有感动。仅仅是个人读感。

第三、新意不多。也仅仅是个人看法。



2、秋水伊人

我偏爱秋天
取出一节肋骨种下夜色
在我荷锄的时候
飞出一片流萤
掠过山河

嘘---
二胡的弦叫住了流水
往江南的伊人,嚼着
三千里渔火

喜欢这首开头两句,鲜明有力。接下来“荷锄”的意象选择暴露了笔墨游戏的内里,个人认为虚了。一片流萤,掠过山河,也许有小大之辨的考虑,但个人还是觉得山河一词用得过大。

第二节首句可去,这是我的成见。第二句改为“二胡叫住流水”,应该也可以,省了三个字。伊人嚼着三千里渔火,与首节结尾做法相同,也是小大之辨,个人还是认为三千里过大,一江半江、一船半船,似乎更符合伊人身相。

至此,可以思考标题的秋水伊人与正文的我之间的关系,从肋骨和二胡的取象上看,还是偏于局部和阴柔,这就是我为什么觉得她不适合大词的原因。



3、如此偏爱

当一株小仙抱住鹅卵石
书桌上的冬天还来不及植入
就把窗外的月亮涸圆了

告诉我,你喜欢秋天吗
就是它们擦拭的语言
跳到舌尖

其实,你的脸在我和月光之间
那些散在眼角的宋词,网住了长长的叶子
斜下一臂金黄

小仙是什么东西?植入发出者和接受者是谁?涸圆了怎么回事?关联词指示着怎样的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总之,第一节看得我糊涂。

第二节起句是个很突然的插入,提了一个突兀的问题。我看不出这么生硬的介入有什么好处。它们是指什么?如果是秋天,应该是它。还是不懂。

最后,终于出现一节很有文采的句子,我也知道宋词是指示性的用语,只是不少人喜欢套用,也就没有什么稀奇。至于一臂金黄也是故意为之吧,大概月亮金黄月色金黄的缘故了。


[ 本帖最后由 寒山依依 于 2011-10-7 10: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  者:晓钟
发表时间:2011-09-12
作品链接: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361737&extra=page%3D3

围炉夜话之诗歌抒情

--读柳鸣《你的脸在我和月亮之间》有感

文/晓钟

《你的脸在我和月光之间》是一首命题诗歌,也许今天是中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感怀。所以,柳鸣在命题出来后即写作完成了,可谓是应景快手。

自古以来,伤怀就是诗歌的主题之一,只是伤怀的内容不同。有的伤志之不达,故诗言志,有的伤情之不得,故诗抒情,等等。柳鸣的这首诗在猪猪看来应属于后者吧,比如:“你好好看看我和她之间/开阔而坦然。你好好看看我和她/为什么要长相怅望”。如果是言志,则不会有相互,就不会有情投意合“开阔而坦然”一说。通常,我们以为理想(所谓“志向”)是动态的,你怎么追,它都离我们远,似乎它在和我们捉迷藏。其实不然,人的理想是终极而静止的,只是因为人的欲望的膨胀和延伸造成自己无法到达。因此,既然是终极和静止,也就不会有相互。这是我认为这首诗非言志的原因。

有了上面对这首诗的认知,猪猪就将它看成是故事,是一个关于有着知己之情,有着情投之意而又有着对天地之间的秩序满怀敬畏之心的两个人的故事,是一首纯粹的抒情诗。抒情诗歌有意境和意象抒情等不同的写作方法,柳鸣的这首诗的写作应该说是纯粹的传统意境抒情写作。即将故事隐藏于文字之后,通过对即景的描写,渲染出气氛,营造出意境。从而把作者的情感烘托了出来,所谓情由境生。而文字背后的故事总可以从这些境中找出端倪。是这首诗的成功的地方。

诗歌的前两节为整首诗的引言,虚拟而美好的月和现实的生活形成反差,形成矛盾体,从而构造出伤怀的氛围,引你入内,去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而结语又幽怨地质问“为什么”收拢,让人读后伤情良久,也跟着作者自问良久……

诗歌的前两节以引言的形式开门见山。“不要一直往天上望/我们要的结果其实只在地上”,开篇即表述出一种不可能,而这种“不可能”其实是每个人内心都有的,这就会形成阅读的共鸣,仿佛作者在说:“你看,我也有一个故事,一个关于缺憾美的故事,你愿意听吗?”。在诗歌写作里叫做直抒胸臆,让人好奇又叹息。其后的“霜雪、打着花骨朵的嫩、散发久藏的佳酿”等等都是由月圆而生出的情怀,那是美好的。但那“窝在月色下”的“老饼”分明在告诉猪猪,生活就是生活,生活有着残忍的一面,是我们必须直面的。而生活更残忍的一面还不在于现实和虚拟的不可调和性。

在第三、第四节,作者以质问的语言呈现了人世间扭曲的人性。“你何苦这么飘着久久不肯落下/你何苦,挡在我/和洁白之间”。这里,题目中的“你的脸”成为天上人间的桎梏,成为美好憧憬与梦想实现的篱栅。“我们只想一壶冰心一壶茶的空闲”,“一片冰心在玉壶”说的是纯洁的友谊,连这个都不能,是世俗阻挠?还是作者自身对世俗的敬畏?

猪猪接着读,第五、第六节作者以剥笋衣的手法将核心内容暴露出来。当洁白的月光“落在黑暗中的事物身上/被吸附成黑色”。流言中伤了美丽的童话,“而你,你洁白的脸如此仓惶/美好而无辜的事物/恰巧在中间”,故事的主人公之一的“你”显得“仓皇”,这份知己之心,友爱之情也就挂在了半空,成了“第三种人”。因此,“我心弦震颤/暗哑的天穹中布满白光”,“我”是苦痛的,“间隙如此巨大,却又无一漏网”,“你”也是苦痛的。

最后,作者将自己的迷茫带给了读者,将自己对前述的“俗”的质问带给了读者,猪猪由此共鸣而深思。“你好好看看我和她之间/开阔而坦然。你好好看看我和她/为什么要长相怅望”,“为什么?我们遥相怅望”。作者让猪猪伤神地想,在生活中我明白自己的内心,与我息息相关的那些活生生的人也明白我的内心吗?他们信任我吗?如果不信任,为什么?再设想,如果与我息息相关的人发生与我相同的故事,我会完全彻底信任她吗?如果不信任,为什么?在这个物化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在说“我相信你”的时候,是否该问一下自己,这是不是一种“伪信任”?在我们越来越沦落成物奴的社会里,真正的信任太过稀少,所以,我们只能在夜不闭户的古书里找寻了。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首诗读来就像与老友煮酒聊天,娓娓道来,胸中癔气在徐徐月光下逐次消融,叹之息之。作者运用场景为猪猪展现出的月洁如冰心之美的意境,让猪猪动情动容。读后即有“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感怀。由此,猪猪也认为,在现时充斥着“先锋”口号的诗坛,不管是“伪抒情”、“冷抒情”还是传统的抒情,这都是必要的,情动于衷,发而为言成为诗歌,我们不能因为现代的某些诗歌理论拒绝抒情而去远离诗歌抒情的本质,因为理论是冷漠的,生命之树才能真正为我们遮风避雨。


附原诗:

●你的脸在我和月光之间

文/柳鸣


不要一直往天上望
我们要的结果其实只在地上
你看那些霜雪
你看那些打着骨朵的嫩
全在窗台上

秋兰即使是铁骨的剑
在案上的白
也如米粒等着散发久藏的酝酿
那一口松动的老饼
窝在月色下

你何苦这么飘着久久不肯落下
你何苦,挡在我
和洁白之间。我们无言
我们只想一壶冰心一壶茶的空闲
青石板多么清凉

流过的水也都透彻
流过的身影也都毫无遮拦
你何苦?我和你也曾肩并着肩
今晚的月光,她要垂直
落在反光体上

落在黑暗中的事物身上
被吸附成黑色
而你,你洁白的脸如此仓惶
美好而无辜的事物
恰巧在中间

要隐匿不止是中秋中的我
你让我心弦震颤
暗哑的天穹中布满白光
这柔和的线
间隙如此巨大,却又无一漏网

你好好看看我和她之间
开阔而坦然。你好好看看我和她
为什么要长相怅望
篱笆低矮,黄狗们熟睡如猫
为什么?我们遥相怅望

[ 本帖最后由 寒山依依 于 2011-10-7 10: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  者:深圳欲望2
发表时间:2011-09-20
作品链接: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362569&extra=page%3D2

读席芷《恰恰的小小》一组——可爱的女人,可爱的生活
这么早,阅读席姑娘的诗歌,提早开始生活这一天。那么这一天,应是用心体会,有那样的小小,一个小女人,恋着小生活恋着小自己和小别人,写着小诗歌。踏实,过小日子,面对小生活,诗心潜行,上帝这样说的:我养着你,如诗如歌,你就天天写诗歌,施与天下苍生。小女神啊,那个上帝就是你的主人。你的爱人。枪手哥说:读你的诗歌有缴纳阅读费用的欲望。那么他可能是处心积虑的对比现实的交出一种疼爱的思考之说。那么我的感觉是:面对这些诗歌,我将缴纳的是自己。下面开始;

《恰好的小小》,小小,有些轻,有些亲,是一种生活的小小的,低低的呼唤。恰好的小小,一种满足感溢于言表。“你是那样恰好的小小,将自己 小小的环抱”,这个特别温暖,特别自我的叙述,生活如此,小小,将自己小小的环抱。作者体验细腻深入,终究带着对生活的美好探求,那么往往有新鲜而熟悉的视角,展现浓浓的诗意和情感,对上一个小板凳的情有独钟。

作者好象习惯于日常生活和事物。那怕是《这样一件旧衣裳》,也可以带给自己无尽的美好的想象,可以在八月雨里瘦回去,做梦,写诗。不允许别人说,不允许风儿笑。就连作者自己,那怕是自己,当了一个婴儿的母亲也不能责问。这个诗歌,虽然没有编织太多的诗歌花样,就是一个简单真实的叙述,足以让人为之沉溺的诗歌之水啊,呼吸着安然的睡去,永不要醒来。

作者时常还有《来不及的美好》,“这一年,没甚么提问”,这个与:这一年,没问题提,是两个不同的主动。作者就是这么主动,不作探访,不温习旧伤。就如:“白露之茫茫草尖上,不相遇”,自然形成,“那末就只是还不来及相遇的美好”,哎呀,作者就是有这样的超常力,没有的,也可以说成,留存,那是还来不及相遇的美好。人们,需要这种现实的救治,没有的,都是还来不及的美好。这样的Q哥精神,快乐之本哈,作者用诗歌发现的。

在《灰烬之前》,作者也仿佛绝望,悲伤。但是最终她都拒绝了。作者坚固的建立着建立了她内心的,现实的,生活的快乐城堡。大约都是生活和诗歌的恩赐。在这一首诗歌中,作者用了好几个:之。还有一些副词。语气严肃很多。前面的都是用的:的。也许是她没在意的自觉。还有:小小,还有:环抱,还有:还不来及。这些无疑,又是作者用词上的乖性。我喜欢作者这些小小的之处。不是装出来的可爱。在曾谈及这个时,作者说:喜欢搞一点这样自己的东东,有时造一些属于自己的词语。哈哈太嚣张了。

读到这里,我爱席姑娘。以此献给你和你的老公。祝你们幸福!是为结束。


附:席芷诗歌四首

◆恰好的小小
多少的事情啊
多少的美好与辛酸只是你独自的事情啊

小马札这样的小独凳
恰好的矮小 院子里面你晒太阳

你是那样恰好的小小
将自己 小小的环抱

◆ 这样一件旧衣裳
穿上它
你就瘦回去
你就走回八月雨
做甚么样的梦 写甚么样的诗
绝没有风笑你痴
绝没有人说这不可思议

不会有一个婴孩的母亲
责问你何以还想回到少女

◆来不及的美好
这一年没有甚么提问
雨多晴少 这可是北方

秋雾浓在很远的地方
不写信件不作探访 不温习旧伤

白露之茫茫草尖上
不相遇 那末就只是还不来及相遇的美好

◆ 灰烬之前
我那样悔恨过的痛改之是非
曾以全部泪水投向你
不曾珍贵么

昨夜之梦以你角色陷入之氤氲
能因花之细小而不辩颜色
而不认错么

唯一的桥啊
看这两个曾默许誓言的结伴而行的稻草人
各自引火,即将灰烬么

我不要那样的绝望之望
那仿佛的,无伤之伤

[ 本帖最后由 寒山依依 于 2011-10-7 10: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  者:深圳欲望2
发表时间:2011-09-18
作品链接: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 ... &extra=page%3D2

■你的脸在我和月亮之间
作者:寒山依依

如果我说,黑是我所能看到的全部
水蛇们还会不会扭动腰肢,迎合燃烧的白
直到天空矮下来

提袖奔月还欠点火候,对歌
也为时尚早。你这样把着风口,这样看着我
是不是有点无道

借我丁点儿楼火,天上和人间
就没什么两样。你走后,绝口不提
桂花香如此冰凉

简评:
首先跟依依说的是:面向诗歌,春暖花开。祝你快乐!
题目:你的脸在我和月亮之间,定出了位置,所有抒写的位置。一般的人可能会写:你在我和月亮之间。脸,近似月,一种代表。作者因此,默默的等待和传达,第一、自我感觉。第二、你的感觉。第三、没你感觉。分成三节进行。完成自我关于月亮,你,我三者的叙述,实现诗歌的深情表达。

第一节,我认为是写得很好的一节。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在月亮,我和你这些美好事物之前,我们都是美好的。作者却作出了另外一种假设,如果我要的“黑”,“水蛇们”会不会为之趋之?在这种自我的幻想中确实发生了人生积极的思考。那么这样的人生是比较安全而更加完美的。而且用了一组“黑”,“水蛇们”的反的意象,很好的完成诗歌所要表达的转换。是值得学习的。

第二节,作者婉转表达这一份没有接纳的爱意,在月亮和我之间照耀。“你的脸真的在我和月亮之间”。作者因此是骄傲的。幸福的。这时,你可以想象作者的小样子。她在得意儿的藏心的笑。

第三节,这个“楼火”,作者是有所指的。对生活的添加。“桂花香”,象征的爱情故事,因你的出走,而冰凉。我不说。不提。在平淡,在平静,重归于生活的美好。你的脸,悬挂如空,静静的观望,如月。一切美好如斯。

这一首诗歌,从侧面进入,善于组织运用意象,有转换有构造,结合传统题材,深情仔细的带着自己的体会,形成小情小调的诗歌。


[ 本帖最后由 寒山依依 于 2011-10-7 10:4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  者:晓钟
发表时间:2011-09-24
作品链接: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363012&extra=page%3D1

●《忐忑》

文/这里有阳光

她捡来一个夏天
未知的绿
注视餐桌另一端的茫然

指尖触摸的声音
流淌一些凉。她相信
偶然会像梦一样
经常遗失。她的手臂充满歉意

这个夏天,不安的手指
捏不住果香

○猪猪读诗:季节经过生命是秩序的必然,而对于主观意识,思维里的幻象会让真实充满不确定,真实就像真理一样,会因为心理的节制而垮塌,而产生对真实的不信任或者走向荒谬。忐忑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心理失衡会造成人性的扭曲,从而使事物发生质的变化,向前还是后退,忐忑是一个节点。
猪猪想,如果一个人的忐忑会使她试图用“不安的手指”去捏“果香”。那么社会的忐忑会让一个群体产生怎样的期盼和不安呢?比如,在物价高涨的现时,你是否会因为口袋里的钱钱不够用而“充满歉意”?


[ 本帖最后由 寒山依依 于 2011-10-7 10:4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  者:晓钟
发表时间:2011-09-25
作品链接: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363080&extra=page%3D1

●《秋,还是秋》(组诗)

文/苦李子

桂花

我要把天空写得晴朗一些
把晴朗写得辽远一些
它们灿烂着,像那些桂花
绽开笑靥,一缕一缕
香遍四野

我要把汉水写得高深一些
把高深写得温暖一些
它们与乡村城镇,大树小草
额对额,唇对唇
心手相握永不裹挟

我要把桂香写得浓郁一些
让雨水、乌云、泥石流
退回天空
让欢乐和幸福在祖国辽阔疆域
停驻下来,相互鼓励
愉快成长

○猪猪:
什么是情怀?情怀就是真挚滴感情和宽广滴胸怀。李子直抒胸臆并以递进滴方式把《桂花》写得清朗、辽阔、温暖、坚定和快乐。诗绪由桂花向上到天空,由天空平铺开来到我们的祖国。诗歌很传统,很明快向上也很快乐、温暖。


野菊

先是崖畔,后是小路
先是一朵两朵,后是一串两串
雨一直下,菊花亦没停歇
田间地头金黄的涟漪一圈圈
荡开去

每年,上帝总把这尊贵的外衣
赐予山林
他的骄傲和自信顺着山梁冲下来
一点点逼近我,带着温热的喘息
带着秋天那辽阔的,难以表达的
幸福和深遂

○猪猪:
在李子的眼里,野菊花是秋天的感谢祭,是生命感谢生命昭示幡。也由此感慨生命的强大、坚韧、适时宜和默然于季节之中。你看,由一朵开始到遍布田间地头,这个过程是多么迷人和壮观,一如我们渴望在风一样的尘世能够矗立。唯一不同的是,它们能够按秩序撤离,而我们渴望一块墓碑,这正是我们的负累所在。
因此,悟道是多么的重要。什么是道?自然即道。世间万物都有其生存的秩序,顺着“他的骄傲”、他的“温热”和“辽阔,让我们感受生命的“深邃”和“幸福”。这是上苍给我们带来的最好礼物。


黄昏

依然是这条江边
依然在黄昏散步
江水依然平静如常
绕着这座名为安康的城池
稳稳东去
堤边的柳树,桂树、香樟
挺立的挺立,俊秀的俊秀
丝毫找不到浸泡在水中时的
脆弱和张惶

四周城堤静默,群山也一如既往的
苍翠和丰富
仿若江水的暴戾从未抵达
……
迎面而来的风,似乎有一股
神秘的力量
我需要停下奔跑的脚步
安然地,静静聆听

○猪猪:
当常态持续呈现,会给人带来欲与无言的效果。
我们来看看李子的这首诗。“江边”是地点上的常态,“依然”是时序上的常态,而“平静”、“稳稳”、“挺立”等等又是物的常态。人在常态中最擅长的是适应或者麻木,因此,在这些常态中发现不同寻常的东西需要诗人的敏锐的触觉、感性的思维和内省的灵魂。李子发现了什么?“神秘的力量”让她停下脚步“静静聆听”。这就够了。李子将一个过程呈现在读着面前,更多的是提示和感染,让人若有所思而不是说教,这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在写作上,如何将常态的“境”活化,而形成诗歌内部空间,如何将“物”情感化,而将沟通建立在诗歌的平台之上,形成感染力。这首诗的第一节将“境”叠加处理,然后以“脆弱和张惶”来收束,很好地做到了。


孤城

最后一片悬着的叶子落了
整棵树空荡荡的
风从这个枝叉窜到那个枝叉
毫无忌惮的样子,
像那个常在鼓楼街肆意叫喊
的疯女人

改造后的东西大街宽宽绰绰
人车如流
谁会在意一棵秋天的


○猪猪:
这首诗是这组里最好的。
在猪猪看来,这首诗将集体无意识和集体无知呈现出来,效果相当好。诗歌整体流畅自然,发人深省。“最后一片悬着的叶子落了/整棵树空荡荡的/风从这个枝叉窜到那个枝叉/毫无忌惮的样子”是不是一个末日预言?而在这个场景之后,突兀间来一句“像那个常在鼓楼街肆意叫喊/的疯女人”。你会作何感想?在这里,李子向猪猪呈现了一个萧杀的氛围和诡异的场景,迫使猪猪想得更多,当我们像萧瑟秋风一样,去摧毁我们内心的“树”,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我们内心的灵魂是不是“疯女人”。推而广之,现时的集体无意识地对自然秩序的破坏,到头来就不仅仅是儿时清清水不见这样简单的事了。尽管如此,街道还在改造,城市还在扩张,人们还在画地为牢,并不断因为牢房的价格而喋喋不休。。。谁会留意那些应该留存并与我们生生相息自然正在被我们捂住,正在窒息并逐渐消亡。。。留给我们的只是一座孤城吧。


[ 本帖最后由 寒山依依 于 2011-10-7 10:4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  者:晓钟
发表时间:2011-09-12
作品链接: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361790&extra=page%3D3
注:此评未单独发帖

“①月光滴在花上的疼痛--读绿Z衣的月光诗篇 

·晓钟

“月光滴落在花上,竟然会有痛的感觉。”读绿的这首诗,猪猪就这样喃喃自语。绿说,她“在想完美的结局”,在不断地“开门、关门”。在中秋这样的节日里,这样的心境除了如潮的孤单感,还有什么样的心情下能写出这样的诗句。


我在想完美的结局
开门,关门
不断地演习人间
如果爱情是飘浮在月亮里的水滴
我可以背对秋风,背对着树叶
不去讨论云层的色泽

绿说,如果月圆的爱情是“水滴”,我们就不讨论它弥漫于天空色彩斑斓(也许是虚幻)的气息,我们只坚持它的原本。绿说,我可以有“背对秋风、背对着树叶”的决心。这里的“秋风”、“树叶”即是意境,也是意象,具体指向相信大家有自己的判别。

在这一节,绿将一个中秋女子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坚定的情感撒落纸上,诗的字里行间浸着亦真亦幻的泪水,在这样一个中秋,人们共有的内心的孤单感与宁静寂寥的月色被交替放大,让读诗的人沉入其中,不可自拔。


今夜月光下缺席佳人
我还在一朵花上出没
空荡荡的院子有露珠儿滴落
斜斜地几支淡竹
你的脸逐渐变得清晰

延续前节,“今夜月光下缺席佳人/我还在一朵花上出没”。这里的“我”很有意思。前面的“爱情是漂浮在月光里的水滴”,到了这节月光“在一朵花上出没”,这个“我”即是绿的具象,又是象征爱情的月光的抽象。即是具象的疼痛,又是抽象的美好和幸福。是绿特意安排的物我的交融。同时,这种交融也为“我”的述说对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出场平台和时机。

因此,绿用了一串景致来向一个具体的指向述说,(哦,声明下,这个指向不是猪猪,一定是哪位帅哥吖)。绿说:“空荡荡的院子有露珠儿滴落。”这里露珠是一个意象,是为了境而刻意包装了的,是为了营造意境之美而为之的。绿说:“斜斜地几支淡竹/你的脸逐渐变得清晰。”淡淡的月光飘荡在院落里,在竹子间,空朦朦的院子,若隐若现的淡竹也就让日思夜想的绿产生了幻象,那个“你”就变得清晰。

绿的整首诗运用了隔纱看花的朦胧诗的写法,将一个隐现的美好呈现在诗歌中,并以此淡化伤情内心的感觉,并逐次为自己也为读者累积些信心,那个你既然能够清晰,就一定能够得到。(金圣叹在旁边注解道:“那个你好幸福哟。”所以,绿,猪猪祝福你哈。


附原诗:

○你的脸在我和月光之间
文/绿衣

我在想完美的结局
开门,关门
不断地演习人间
如果爱情是飘浮在月亮里的水滴
我可以背对秋风,背对着树叶
不去讨论云层的色泽

今夜月光下缺席佳人
我还在一朵花上出没
空荡荡的院子有露珠儿滴落
斜斜地几支淡竹
你的脸逐渐变得清晰

[ 本帖最后由 寒山依依 于 2011-10-7 10: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  者:晓钟
发表时间:2011-09-12
作品链接: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361790&extra=page%3D3
(注:此评未单独发帖)

多少年来
我用生命给心灵画圆
滚动的弧线围绕在你的身边
一圈  又一圈

心灵画圆是一种渴求,而一圈又一圈指的是渴求的螺旋发展状态,不断地实现又不断产生新的渴求,其实只有最终的圆满才是生命中真正的圆。如高尔基说,直到死亡,“我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借月抒怀,心灵舒畅。

今夜,无婵娟
我登临高楼把天涯望断
你的脸在我和月亮之间
忽隐忽现

婵娟是月亮的代名词,来自于词“明月几时有,千里共婵娟”。“登临高楼。。。”源自于宋·晏殊的词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词的主旨为离恨苦,这里和你的脸“忽隐忽现”方向相同,在传递离恨苦的基础上,将意境朦胧化,符合现代诗歌情景相容的特点。

空山不见人
月亮的影子,躲入云后
看灯火阑珊

这里的“空山不见人”源自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是一首完全的意境诗,可以入画,可以入文。作者引在这里,是试图通过空来表现月圆期盼的实,这不是一个顺利的过程,如我们的人生。所以,“月亮的影子,躲入云”。问题在于,无论什么样的阴影都阻挡不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辛弃疾的青玉案所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仿如灵魂飞升于天地之间,借天上月之光华祝福人间的美满。潭本无鱼怀着善的心灵,积极的心态,对人和事,对世间万物的正思维形成了诗歌的意境。并对唐诗宋词重解读,而自诗歌里流出的美好的圆满的愿景。


附原诗

《你的脸在我和月光之间》

文/蓝月无涯

多少年来
我用生命给心灵画圆
滚动的弧线围绕在你的身边
一圈  又一圈

今夜,无婵娟
我登临高楼把天涯望断
你的脸在我和月亮之间
忽隐忽现

空山不见人
月亮的影子,躲入云后
看灯火阑珊

[ 本帖最后由 寒山依依 于 2011-10-7 10: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  者:晓钟
发表时间:2011-09-13
作品链接: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 ... &extra=page%3D3
(注:此评未单独发帖)

●以树《你的脸在我和月光之间》

梅子
你真的很美
你挖坑的脸
月亮有时你就有
我抱紧胳膊
也搬不动你月饼的腿

梅子,猪猪没有见过面也不熟悉的但超喜欢的网友,灌水超厉害。所以,以树以灌水的口吻表达了一种想念,让猪猪也有点点想念了。

昨晚你在喝酒
我在厕所忧愁似水
到底要怎样你才肯回头
到底要怎样才能带你走
今晚
我等了很久
等你来追尾
就算腰痛
就算断腿 也要
和你骑上神马
搭上浮云

神马都是浮云,单相思表达的样板文本,大家可以学习下。。。比如到底怎样才能让你回头,到底怎样才能带你走,其实根本不会发生的事情,说的跟真的一样。。。厉害。

附原文:

《你的脸在我和月光之间》

文·以树

梅子
你真的很美
你挖坑的脸
月亮有时你就有
我抱紧胳膊
也搬不动你月饼的腿

昨晚你在喝酒
我在厕所忧愁似水
到底要怎样你才肯回头
到底要怎样才能带你走
今晚
我等了很久
等你来追尾
就算腰痛
就算断腿 也要
和你骑上神马
搭上浮云

[ 本帖最后由 寒山依依 于 2011-10-7 10: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到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6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依依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  者:晓钟
发表时间:2011-09-27
作品链接: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363204&extra=page%3D1


■上善.阳光.漏影.水

文/落落


●上善


所有心事沿着时间倾斜
我的驿马;
别去招惹秋风了
这片静谧中死去了许多热闹的孩子
你流泪时
我会不断的打喷嚏
让你的形与神一瘦再瘦

○猪猪:
“驿马”为古代官方传递文书的交通工具。在命里学中为四柱神煞之一,面相说中位于人的天庭部位,皆主乘骑之亊。如果是落落有意,则这个“驿马”确为“上善”,它可以直接指向往南的那些怀抱着梦想的人们。“上善”源自老子关于人的境界的论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因此,这节的内容可想而知。“秋风”的目的地是果实,也是凋败,在诗歌里指的是既成事实的安定的东西,不要惹着“秋风”去争这些。而让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失去本该属于自己的心、血,让自己的灵魂和肉体都会“一瘦再瘦”。
猪猪读到这节的故事就是这样,落落以直诉的写法将内心的话倾倒出来,告诉她的“驿马”,在时间倾斜的不安里,要学会珍爱自己。是对人生的重审视,也是对自身的再警示吧。


驿马;每个人都会掩盖自已的内心
在刀尖上舞蹈
有时候,天蓝蓝 水蓝蓝
不是爱上风筝
就是爱上爱的旅人

○猪猪:
这节的“:”让猪猪迷惑于“驿马”的指向,后来落落告诉猪猪这里的“驿马”是命,那么“:”后面的内容当属于命中注定吧。在这节,落落依然使用直述的方法将自己的内心呈现出来。这几句话将人的两面性、无知者无畏和无意识者的盲目刻画得淋漓尽致。是值得迷茫的人思考和惊醒的。最后的两个“爱”字指向不同。第一个说的是诗歌的主人,第二个说的是秋风通道末端安定的果实。


阳光

你遗弃你自已
作为食人间烟火的俗人
心去了哪儿并不重要
因为这;
偌大的世界
荒原总会被绿洲轻轻而缓慢的覆盖。

忘却又是多么美妙的词语啊;
不曾忘却的:倾尽一生早已被自已囚禁。

○猪猪:
这首颇有点佛家“相”的味道,所谓相由心生,你遗弃你自己并不重要,你的心在哪里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不要去试图阻止内心的绿洲会轻轻覆盖荒原,更重要的是,你不要倾尽一生为自己打造牢笼并且囚禁。由爱则生忧,生怖,生烦恼。因此,忘却是多么的重要。如果你不能留住美好,那么你就忘却吧,然后重新行走。


漏影

天空空了
假想它;瞳孔扩散,躬下身
黑夜从云朵里落下来
许多人
“就不再相信眼睛了”

你能缅怀一切,
却不能撕开沉睡中的自已

俯下唇
远不止在梦里
我们不后来

○猪猪:
天空是一场戏剧,曲终人散,天空也就空了。天空也是一张网,从那些网孔里,我们看不到什么,但它却空空地将我们网罗。当一切结束,猪猪也不会“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么,在这个空幻的世界里,醒来是最重要的事情了,所以,不管是否撕开沉睡还是在梦里接受了唇吻,但“我们不后来”。


“牛羊哞咩,小冤家不说话哟
草青青,水蓝蓝”
看风景的人 终于
完成了旅人对旅途的表达

○猪猪:
生活是美好的,只要你回到生活中,那些司空见惯的东西也会让你惊奇。这是对自己说的吧,看风景的人已经回归,所以,猪猪也感到了轻松和愉悦。




后来;
是时间让我不能忘怀

○猪猪:
后来,时间也会洗去你内心的伤疤,当你得到的时候意味着你会失去更多,那么你失去了戏子的角色,得到的是生活里中的自我,你会拥有更多。祝福落落。


[ 本帖最后由 寒山依依 于 2011-10-7 10:4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07: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