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看海 于 2011-9-22 11:31 发表 喜欢最后一个。。。。问候半半。。。。
原帖由 踏破皮鞋 于 2011-9-22 13:31 发表 先看题,再读诗。皮鞋对“颤音”的理解有两个 一个是那些能让我们心灵颤抖的声音 一个是“主旋律”外的可能是不怎么和谐的余音
原帖由 踏破皮鞋 于 2011-9-22 13:39 发表 通组诗歌篇幅都较短小,所以铺垫就相对紧凑了些,这样也许阻止了一些读者阅读的快速进入,但同时也延伸了诗味的扩张
原帖由 踏破皮鞋 于 2011-9-22 13:45 发表 当然诗歌的妙处也是在于此。当你冥思苦想、费尽心思领略到了作者想表现想传达给我们的东西,心灵便会豁然开朗
原帖由 李显 于 2011-9-22 20:50 发表 《广场》 市政大楼的广场上 邋遢的女人,她长发披散 像疯子,旗帜下的轿车犹如蚂蚁 在万众人群中,阶梯 朝着深处滑去;风颤栗 我目光里埋葬的孩子 与意外爆炸而碎裂的土地 所有这些是我的一叠状纸 如此 ...
原帖由 剑客无剑 于 2011-9-22 21:27 发表 初读了一遍,喜欢《外来妹》《广场》《老记者》。面面诗歌用锐角呈现诗境或者说放大“人”局部的生活。有尖尖的东西,扎心。给力的诗歌。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9-21 19:30 发表 就这个几个事件,从昨天开始写作的,昨下午写得很惯性,今天上午写成评击版的,下午我又写了这个版的,共三个版本,最后我否定了前面两个。。。。。。。。。 。。。。。。。疯就疯 吧。。。。不破坏不抽离不颠 ...
原帖由 深谷幽兰 于 2011-9-23 07:19 发表 你熟悉的东西。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2-24 03: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