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5141|回复: 42

诗歌:阅读评论以及其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9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什么是诗歌,什么样的诗歌又能让人产生共鸣,怎样一种语境让读者去理解比较到位,怎样一种手法是我们能够感觉迷离,真的不好说。

一、先说诗歌。
文学来自生活,当年在大学的时候,比较反感这句话。后来自己有点感觉后觉得这句话是一种宏观概括,所以,偶尔受到误解。误解无外乎就是:
(一)诗歌是不是生活的纯粹临摹,就像安格尔派的画家里有一个画家(忘记名字了),他画画可以画到比照相机还精确(把人的毛细血管都可以精确临摹出来)。当然有人反对,有人赞扬。有人路过打酱油,有人围观,有人观其有语,有人观棋不语;
(二)诗歌是生活本身和主体的感受交错、冲撞之后产生的,离开了诗人驾驭范围的独立存在体。于是,每个阅读者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阅读,还有一些是从纯评论家的角度用理论模型分析。还有一种是纯粹技巧角度阅读。可谓,各有所好。
(三)生活的确就是一系列的诗歌现象。人们去发现她,但主观体验化的写作出来后,一首诗歌首先会脱离诗歌作者的控制和驾驭。变成任人理解的万花筒,我倒觉得有这样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我理解为诗歌有以下方面的特征。

二、        诗歌形式的五个层次的存在本体和表述本体

(一)        生活中的诗歌元组潜伏
这个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情感、质地、复杂性已经以诗歌的方式存在。比如我看见两个人拥抱离别,落泪、彷徨、哀怨凄凉、孤独、矛盾、冲突、社会的种种现象都会勾起一个具有敏锐的灵感的人的关注和思索。于是,我个人认为生活本身是诗歌,只要你有悟性。
  (二)、人的诗歌禀赋的潜伏
    我相信每个人都是诗人或者天生有这样的潜质。
只是有些人不曾留意自己。
1、        没兴趣
2、        没追求诗歌的方式
3、        思维的特性。即有发散性思维、跳跃性思维加上敏感和人文情怀的人选择自杀和文学道路的比较多。而聚合性思维、理性情节以及务实的人大都不会选择诗歌这一方式。  
另一些人留意自己的情感的痕迹。这些人往往比较多走上文学以及艺术的道路。
1、        在乎自我体验
2、        悲天怜悯的情怀
3、        体验压抑和由此爆发的情感的火花;
(三)        后天的训练和追求包括环境的影响(略)
(四)        历史的影响下把写作当作一种职业
(五)        纯粹当作一种群体交流的情感媒介。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里、网络环境里。
1、在纸质媒介时代或多或少有一种类似霸权化的环境。爬格子到发表于报刊杂志上一两篇作品是极其艰险的。但是,一旦成功,你不可能在网络环境那样与他平等对话,你只能用眼睛来投票。不喜欢一首诗歌你能做的只能是不去阅读。而交流一般很难产生,除了评论家以外。
2、网络环境下几乎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参与到对话机制(前提是一台电脑、一根电话线、你会敲敲打打)。于是,诗歌终于从神坛上走下来了。原本是称之为诗人的那些人的特权几乎荡然无存。

三、        阅读诗歌
阅读诗歌自有诗歌以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的一场把“理解”作为核心的战争。
这场战争还会打下去,只要诗歌这一文本形式存在。
因为,每个个体的体验不同。
因为,每个个体的境遇不同。
因为,每个个体的价值取向不同。
因为,每个个体和他所做选择的倾向不同。
因为,每个个体的故意和过失化阅读不同。
但终究本着一首诗歌,一般情况下大体趋同于一种“理解”模式,虽然,不是绝对定义,但大体会有个“感觉”的趋同化。

四、        网络诗歌的种种阅读与被阅读

由于每个人有着不同的心态,进入网络,开始写诗。觉得部分的人都希望得到赞同。只是,这种渴望赞同是用不同形态表露出来的。

有一种人,尤其像我这样的初写者,只要被说两句好话,就会被安慰。这种方式其实渴望的不是诗歌本身,而是诗歌以外的交流乃至交友的心态。

有一种人,他喜欢被阅读,但是,对他敷衍疗治,他并不满意,他认为阅读着应该很认真的去阅读,评价。其实,这种情况下,他还是想驾驭它的作品,并定义它的作品。你说好,我就要求你好在什么地方?!由此,产生纠缠,纠结,情绪化。

有一种人,类似著作等身或者名望等身。
这种情况下有两种情况,要不豁然宽阔,要不放不下架子,要不好为人师,居高临下。

有一种人,属于打酱油,围观情绪。看看作品,觉得好就多看两眼,然后再去流浪。

有一种人,把诗歌当作理论文章阅读,甚至会当作学术论文来看待,非的要“定义、理解、明白、逻辑、证明”等等。

五、        诗歌阅读

诗歌阅读,毕竟需要有一种吃水果拼盘的心态。
吃苹果的不要笑话吃葡萄的酸;
吃梨不要嫌弃吃黄瓜的土即可。

阅读,是在阅读作品。
阅读,是在阅读作者。
阅读,是一种美德。
阅读,是一种宽容、幽默中略表心态的阅读。

所以,切不可马虎;
所以,切不可不马虎;
所以,切不可较劲;
所以,切不可不较劲;

而其中有个度,那就是尊重、体验、回炉。更重要的是对什么样一种作品,一定要从不同角度去品味、解读。

最终的理解是:诗歌没有终极“理解”和“定义”

忽忽感悟,不知道放哪里。只好放在红颜。如有其他去处,我移过去。
发表于 2011-8-29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挂起来大家一起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9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悟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9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惊动两位,嘻嘻,有点窃自忐忑。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0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我理解成,诗歌就是分行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0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放这样高,才望到。先占个位子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0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有个文友追着撵着问我什么叫诗歌
我说我说不了什么叫诗歌
我也没权利给诗歌定义
看了妮子的这个帖子
我想若再有人问起
我多少回答上来一点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0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来学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半块橡皮擦 的帖子

我也一样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寒山依依 的帖子

呵呵,熊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牧歌悠扬 的帖子

牧歌 忽悠:)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唐朝明月 的帖子

明月以及诗,还得唐宋呢,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1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人,属于打酱油,围观情绪。看看作品,觉得好就多看两眼,然后再去流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1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这么实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1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占位,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09: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