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521|回复: 2

[评论] 一部气势恢宏的捻军史诗 ——评长史清禄篇历史小说《捻军》人物、语言(贡发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9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部气势恢宏的捻军史诗

  ——评长史清禄篇历史小说《捻军》人物、语言

            

             贡发芹



人们对捻军知之甚少,远不如太平天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面真实地反映捻军历史的非常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太少,史清禄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捻军》(第一部)终于填补了这项空白。作为全景式反映捻军起义的长篇历史小说《捻军》以大量史料为依据,精心构思故事情节,着力塑造历史人物形象,详细地描写了捻军的兴起、发展、全盛到衰亡整个过程。《捻军》(第一部),主要讲述捻军的兴起过程,以清朝咸丰年间为背景,反映安徽淮北平原的亳州、蒙城、寿州等地的农民,因大歉年缺吃食,在大趟主张乐行和太平军北伐部队的影响下,组织捻军武装,公开打捎“吃大户”,挖取富户浮财,打击河南永城牛家集的牛老会、八丈集的联庄会团练等地主武装,聚五大旗与清朝军队勇敢作战的动人故事。

故事从道光皇帝驾崩、咸丰登基开始,至张乐行率五万捻军攻克河南夏邑县城为止。全方位地反映了咸丰朝前半段淮北平原上掀起的这场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运动从准备、发动,到爆发的详尽兴起过程,展示了当地特有的风俗民情,刻画了当时真实的社会生活,再现了当年宏大的战争场面,带领人们走进晚清时期鲜活的历史画面,为人们还原了150多年前动人的生活情景,诅咒了奄奄一息行将就木的大清王朝,抨击了黑暗腐朽的封建没落制度,描绘了捻军奋起反抗清王朝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歌颂了捻军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牺牲精神。捻军历史史实,晚清官场礼仪,特定社会环境,人名字号,乡俗习惯,徽班社戏,行营会哨,山川河流,自然现象,地理风貌,都非常准确无误,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历史功底和高超的文学才情。读完长篇历史小说《捻军》(第一部),倍感真切。这里就笑说的人物和语言,我谈些看法。

一、人物形象鲜活,个性独特,栩栩如生

小说《捻军》成功地塑造了捻军大趟主、大汉盟主、黄旗捻军总首领张乐行,捻军二大趟主、副大汉盟主、黄旗捻军副总首领张敏行,捻军军师、白旗捻军总首领龚得树,红旗捻军总首领侯士伟,蓝旗捻军总首领韩奇峰和首领刘永敬、任乾、任柱、刘天福,黑旗捻军总首领苏添福和首领冯金标、李月、王贯三,黄旗捻军总首张得才和首领卢老照,捻军女捻首领杜金蝉、张刀姐,捻军黄旗童子军首领张禹爵、张宗禹等众多可亲可敬的捻军英雄形象;塑造了其他类似捻军起义组织首领陆遐龄、苗沛霖、李昭寿、薛之元和太平天国北伐军首领林凤祥、李开芳等人的生动形象;塑造了朝廷官员周天爵、吕贤基、李鸿章、袁甲三、曾国藩、福济、和春等地方官员祝垲、宋维屏、孙椿、郭士亨、王启秀、何桂珍等众多令人愤恨的官吏形象;塑造了牛庚、桑殿元、孙立阶,王照琼等许多让人不齿的财主恶霸形象。

整部《捻军》(第一部)有名有姓人物数百人,没有名姓的人物也有数百人。每个人物形象都是鲜活的丰满的,有血有肉,富有立体感。张乐行是淮北涡河一带闻名的“大善人”,他性格主要通过无偿帮助陌生人苗沛霖代赔打碎花瓶,周密策划打捎吃孙立阶大户,耐心处理刘永敬傲慢挑战,巧妙夺取蒙城县衙洋炮,慷慨资助李昭寿回河南老家起事,善于听取龚得树等人进言,机智识破蒙城知县的诱捕,视捻子朋友为兄弟姐妹,为让饥饿乡民活命不怕惹恼官府,遇事认真思考不急于表态,看问题能综合大家意见,时机成熟水到渠成时才果断聚捻装旗起义等一系列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表现出来的。他心地善良,乐得解衣推食资助别人;疾恶如仇,敢于挺身而出扶危济困;沉着稳重,遇事不慌不忙进退自如;胸有城府,平时喜怒爱乐从不外露;足智多谋,善于应对处理复杂矛盾;勇敢善战,开仗身先士卒誓死杀敌。这些都是通过故事、事件、细节、语言、行动刻画出来的,真实可信。其他人物也是如此。张敏行救急除难赶闯赶拼;龚得树多谋善断,武艺超群;刘永敬骁勇善战,缺少谋略;杜金婵大手大脚,柔楚豪侠……等等,等等。性格无不鲜明,呼之欲出。

有些人物形象是通过肖像描写表现出来的。如苗沛霖是一个落魄的穷愁潦倒的小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不甘于现状、充满野心、见风使舵、善于投机钻营的家伙。小说第七回是这样通过龚得树的独眼刻画苗沛霖肖像的:“白脸红点麻子,一对眼珠老是没转住的时候,中等身材,着合适的秀才棉袍,从头到脚一副谦逊里埋着辛酸,温厚里藏有横蛮;一举一动透露出是一龙一蛇的变化,尚未成鬼却已非人的东西。”寥寥数笔白描,就把史书上评价的苗沛霖“反复多疑,机变莫测”;“为人阴鸷有胆略,喜怒不形于色”的人物性格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出来,令人拍案叫绝!有的是通过这一人物对另一人物评价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如对李昭寿的形象就是通过张乐行和龚得树的眼睛和心理活动来进行的。小说第二十六回:
   “想在捻……”张乐行嘴里应着,“这是好事嘛!”心里却在思忖:眼前的这一位柴瘦汉子简直就是苗沛霖的亲兄弟,看他眼嘴鼻哪点儿不像?老法上有句话,“人走到天涯海角,这世界有一个自个儿一模一样的人。”脸模子相似就脾气差不多,这是相书上说了再说的;再闹出一苗沛霖……龚得树也在心里寻思:老子大圣人说过“看人第一眼为是”。我龚瞎子看李昭寿第一眼,就估摸出他是个能做大事的人物,可惜似乎心术不正,墙头草两面倒……

着墨不多,就把历史人物流氓无产者李昭寿“幼而贫,秃而黠”,反复无常,有奶就是娘的性格刻画了出来。事实也正是如此,李昭寿后来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经常偷盗,蹲过商城、固始、霍丘监狱,结捻起义失败后投靠清道员何桂珍,没有得到好处,不久又杀掉何桂珍投靠太平军,隶属忠王李秀成,官至七十二检点,河南文将帅,再次加入抗清行列。但他并不满足,又在滁州清流关接受清军三省帮办军务胜保招降,授参将,迁总兵,升江南提督,帮办军务大臣,盘踞滁州。胜保被革职拿问,他又想投靠曾国藩,遭漕运总督吴棠参劾交出兵权退出滁州后,仍不思悔改,最终被清廷捕杀。这是历史,但作者用文学手法表现出来,给人留下更深印象。

另外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有外号、绰号。如张乐行外号张老乐、老乐,张敏行外号张闯王、老闯,龚得树外号龚瞎子,张宗禹外号小阎王,韩奇峰外号韩嚷子、清军以谐音称韩狼子,苏添福外号苏老天,张得才外号张扬,芦老照外号双老汉,冯金标外号冯锤手,李月外号月亮,刘永敬外号刘饿狼,刘金鼎外号刘山猫,刘玉渊外号二老渊,刘玉渊三弟的外号刘三疯,刘玉渊四弟的外号刘四麻子,张慎得外号头号雷,张慎聪外号张三闪,李允泰外号李大肚子,等等,等等。外号、绰号也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和外部特征。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小说《捻军》(第一部)人物形象鲜活,个性独特,栩栩如生,读后就好象这些活生生的人物就活动在你的眼前。

二、乡土语言贴切,符合身份,原汁原味

小说是语言艺术,靠语言来创造人物形象、塑造典型,靠语言来叙述故事情节,交代事件过程,描绘自然景物,概括社会现象,语言是构成小说的第一要素。小说《捻军》使用了皖北淝水和涡河流域方言充满了当地的乡土气息。小说一开始就为我们描绘了故事发生的特定地点:“亳州和蒙城有个交界的地方叫雉河集,雉河集紧靠涡河,所在位置距亳蒙各约百里之遥。在涡河流域内,雉河集的名头也算得上是个响的。集上的几条街,要数前街和后街最热闹。前街要粮行、盐号、糟坊、酒楼和文庙蒙馆,后街有洋货铺、宝局、土栈、木楼和贩卖人口的人市行。在普济桥边,还有座老古建筑,石板横额上刻着‘山西会馆’。”这段语言贴切生动,再现了一百五十多年前的特定社会环境,这个地方是小说各色人物主要活动的舞台,富有生活情味。

小说语言主要是人物语言。“地丁钱粮没完没了,我一孤老婆子已经穷命半条,连噙嘴钱都没有,这银子呆哪弄……”这话只能出自哭着下跪、乞哀告怜的寡居老婆婆的口;“你个老不死的!下心眼子说孬话,是想鼓动刁民造反呀?”这话只能出自狗仗人势的地痞无赖恶霸孙立阶之口,他不仅说了,而且更是做了,“说罢,狠出一脚将老婆婆踹翻在地”,这也只有没有丝毫人性的孙立阶才能干得出来;“救人一命胜早七级浮屠,晓事的就赶紧把人放下走你的路!我们这一头‘孩娃不哭奶不胀’,没谁跟你过不去!”既要救人,又讲道理,还给对方台阶下,语气坚定,没有余地,先礼后宾,以不出手为上策,这话只能出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捻首龚得树之口;“到了张老家都是客人,都是主顾。两山碰不到一块,两人总有碰头的时候,世上没有啥过不去的河。宝瓶打碎了也不能锔上,炭晶的啥买卖价?听都没听说过,谁也没有断法。二位且请息怒,别把话说戗了,喝碗茶,平平气儿,这茶钱就算小号里送了。一旦经官,就各位打点衙门也难摆划。我看这么办吧……我手头有一对柴窑瓶,算是替这位朋友赔还如何?这桩案子,拉拉手,点点头就算结了。”排难解纷,仗义疏财,古道热肠,主动出手相助素不相识的打碎别人贵重花瓶的苗沛霖,这话只能出自当地大善人张乐行之口。等等,等等。这些人物语言都是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口语化、通俗化的淮北涡河流域语言,使用这些方言俗语,富有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贴切自然,好读好懂,符合人物身份。张乐行的语言只能是张乐行语言,龚得树的语言只能是龚得树的语言,绝对不会混淆,这就是这部小说语言的魅力。

作者非常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小说对晚清时期淮北涡河流域人们生产生活、经商贩运、交往流动、入捻结社、家长里短、生老病死、官场陋习、百姓苦难和斗换星移、沧海桑田、时事变迁、民族矛盾都作了详细地刻画,富有浓厚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这些主要得力于作者二十多年的执著努力。为了进一步了解捻军,作者多次按图索骥、寻根溯本,去捻子家乡亳州、涡阳、宿州、蒙城、寿州、商丘等地,收集捻军文物,与田野冬闲的捻子后代们,在场角檐前笼袖曝日,家长里短倾谈为乐;大量时间花费在诞生“老庄”的涡河流域的“粗糙贫薄、衣饰华宇”的“捻军研究”上。十年磨一剑,功到自然成。作者出生在上海,生活在上海,工作在上海,但凭着对捻军历史的深厚研究和对当地生活的亲身体验,通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他充分了解了捻军发祥地的风土人情。因此,小说《捻军》使用了经过提炼加工了的纯正的乡土语言,原汁原味,力透纸背,具有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许多淮北涡河流域特有的地方语言和晚清时期官制术语,特别是一些历史环境和历史词汇,现在的读者大多不懂,字词典上恐怕也难以查到。如“不恤典”,是清代朝廷对死亡大臣的一种处理方式,现在的读者很少有人知道是什么意思,作者在出现此词一回后面作了注解:“即清朝政府不予办丧银两,也不举行任何仪式。以正一品大员卒而不予恤典的事,在清代是绝无仅有的;这是季昌芝阻挠接受继位锦匣的结果。”“上忙下忙”,是清代田赋征收制度,读者也是很少有人知道是什么意思的,作者在回后作了注解:“清时,田赋分上下两期征收。上期二月起开征,五月停征。先收半数,叫着‘上忙’;下期八月起开征,十一月间全部收齐,叫着‘下忙’。”“装旗”——捻子用语。捻子每次出动之前,由首领发出号令,把农民从田野里召回,放下锄头,拿起刀枪,按照旗帜的颜色集中起来。这一集中过程,称“装旗”;“卖堆”——方言,即不讲理耍赖的意思。等等,等等。这些管制术语、方言俚语、特定语言、历史词汇,如果改成现代白话文,那就失去了小说乡土气息、地方风味、历史韵味;如果不改,就有许多人看不懂,于是作者就在每一回后面作了注释,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也是一个很大的创新,确保了小说语言的原汁原味。

——该文发表于2008年6月12日上海《文学报》上。
发表于 2011-7-19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贼寇立传,涂脂抹粉,是天朝特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菩提本非树 于 2011-7-19 15:49 发表
为贼寇立传,涂脂抹粉,是天朝特色。

不知什么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5-17 09: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