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46|回复: 2

[随笔] 沉默十秒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3 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突然,沉默凝冻在电话线的那一头,足足有十秒钟之久。

他同一位台湾籍的作家朋友在电话里聊天,正聊得热络,不知如何,话题竟扯上台湾的方言,彼此的声音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半音,然后便是那难堪的沉默。

他马上警觉,他已打破了自己所订的不跟朋友谈论牵涉到宗教或政治问题的戒律。

在他的经验里,宗教与政治,都是充满危险的火药库,即使亲如夫妻,一旦陷身其间,随时都有触爆的可能。他认识的一对美国夫妇,每四年总要为投共和党或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一票的事而争吵一番。对于这种纯属私人的、情绪化的信仰或信念,几乎无理可讲,而且谁也别想说服谁。

他只是提到他最近在香港,从中港码头搭乘计程车到西环他亲戚家的一个不愉快经验。他用普通话告诉司机要去的地点,司机却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然后叽哩呱啦讲了一大堆他听不懂的广东话,而且越讲越大声越气愤,使他丈二金刚摸不到头脑,不知到底说错了什么话或做错了什么事。后来听出来好像是要他指出显明的路标之类的,他只好用英文说他对香港不熟,只知道街名及门牌号码。后来同亲戚谈起,亲戚笑说,一定是把你当内地人了。近年从内地来港的人口日众,有些本地人把一些社会治安及经济问题都归咎于外地人,你刚好成了他的出气筒。

他在电话里对他的朋友感叹道,要是香港也像台湾早年一样,在学校里推行国语普及教育,多好!至少不会令人有置身比外国还外国的难堪感觉,像从前不会说台山话的人进入唐人街一样。可惜现时的台湾,本土意识高涨,居然要在学校里教方言,未免开倒车。

他的朋友说,这我可不同意。国民政府以提倡国语为名,把台湾的方言几乎摧残殆尽,补救的办法,当然是在学校里实施双语教育。

但台湾有说闽南话、客家话、高山族话以及内地各种各类方言的族群,如广东话、潮州话、福州话、上海话、四川话、湖南话、安徽话、山东话,甚至新疆话与蒙古话等等。在一个学生来自不同族群的学校,如何界定双语?难道要少数服从多数,强迫所有的学生都学某一种方言?那岂不又落入了你所反对的霸权教育的覆辙?其
实,一个在讲方言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自然而然地会讲方言,何需特别去学习?不如把时间拿来学好一两种外语,在这个地球村的时代,也许更实用些。当然我也不反对,把方言列入课程,让有兴趣的学生去选修。他滔滔地说。没听到对方搭腔,便又接了下去。

美国近年来也常为双语教育的问题发生过激烈的辩论与争执。虽然正反意见双方都各有他们的理论根据,但我相信你会同意,除了在过渡时期对新来的移民子弟有所帮助外,双语教育有时反而会减少他们学习及精通英语的动机,对他们的融入主流社会以及日后的事业发展,反而可能成为一种障碍。同时我也担心,强调某一种方言,在一个多族群的社会里,会造成族群之间的隔阂与摩擦。不如大家从小都学习一种共通的语言,作为沟通的工具,即使我们有汉语这共通的文字可充当书面上沟通的媒介。当然我也知道,像黄春明及王祯和等台湾作家,曾经用台湾方言丰富了中文的词汇,使中文的运用显得更灵活,更多彩多姿,但他们不是都没在学校里受过正规的方言教育吗?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去为每个地区的方言都另创一套文字。

他的朋友说你这就不知道了,闽南话及客家话都已有它们各自的文字系统。

他突然想起最近从台湾诗刊上读到的几首用闽南话写成的现代诗。即使他会说流利的闽南话,仍读得满头雾水,比后现代诗还晦涩难猜。便不禁用充满质疑的口气说,是吗?

然后便是那使他匆匆结束谈话挂上话筒、短短十秒钟却长如一世纪的沉默,让他再度经历了他在不久前读过的一首题为〈五官〉的诗里,那种难堪的感觉:

众声喧哗中
耳朵
被一阵突来的
静默
震得发聋
发表于 2011-6-23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一下。问候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3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语是主,地方方言为辅。问候非马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3 17: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