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270|回复: 21

《试解薛省堂先生的诗歌<井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4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腋窝

我读一首诗歌首先是读文字,其次是感情,进而对诗歌进行分析。我个人认为一首优秀诗歌应具备:
1、文字上做到简练,用词拿捏精准,包括用词新颖和表达能力。如果我们细读很多诗歌都没有做到;
2、情感内敛质实,我想任何人都会倾吐感情,但做到内敛却并不容易;
3、诗歌本身所具备的穿透力,而不是评论强加的;
4、生活和诗艺的统一。诗歌的技法是不可或缺的;
5、美

来看诗歌《井鱼》,我个人觉得具备以上这些。

《井鱼》
作者:薛省堂

“让我住在你的心里吧
那些苦水我依稀得见”

井面飘着落红
鱼儿轻轻含住

“那些陷进去的日子
可曾露出笑脸?”

浮出的月亮就跳起舞

许多年后
鱼骨卡着喉咙 却哭诉不出


“让我住在你的心里吧
那些苦水我依稀得见”——这段的“我”的本体我一时拿捏不准,但是诗歌中的“你”却可以理解成“井”。这是一个问句。

井面飘着落红——这一句我暂时理解为井的常态,由上面的“那些苦水”似乎可以看出。
鱼儿轻轻含住——这个“鱼儿”我个人认为可以理解成上段中的“我”。
——这两段大概的意思:鱼对井说“你心里的苦我能看到,让我帮你承受”,这样我觉得是可以解释的通的。这里也透露出了井接受了鱼的请求。


“那些陷进去的日子
可曾露出笑脸?”——这个句子我的假设是井问鱼的。

浮出的月亮就跳起舞——这个句子是承接井问的,鱼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由“浮出的月亮就跳起舞”来做侧面回应的。我觉得这个句子是诗歌的关键所在。“月亮跳舞”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这里说实话我个人拿捏不准。

许多年后
鱼骨卡着喉咙 却哭诉不出——这里我个人觉得有饮鸩止渴的意味。

这是我个人逐段分析出来的一些信息,也是简化得来的信息,即把鱼和井各自独立出来,但也似乎说的通。
整首诗歌来看,我把“井”作为一个感受个体,所承载出来的信息就更多:井里有住进来的“鱼”、“苦水”、“落红”和“月亮”,包括后来的“鱼骨”。

但把“鱼”作为“井”的派生也未尝不可,所有的话是井的自言自语,和自我承受。诗歌中的“我”是极其矛盾的。

而如果把生活成分加入,这首诗歌所道出的诗人的生活状态就可想而知。我个人认为没有忍受长久的痛苦和生活的洗礼就想写出好的诗歌是很难的。
发表于 2011-6-14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腋窝

1、文字上做到简练,用词拿捏精准,包括用词新颖和表达能力。如果我们细读很多诗歌都没有做到;
2、情感内敛质实,我想任何人都会倾吐感情,但做到内敛却并不容易;
3、诗歌本身所具备的穿透力,而不是评论强加的;
4、生活和诗艺的统一。诗歌的技法是不可或缺的;
5、美
——这几个观点比较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4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把“2、情感内敛质实,我想任何人都会倾吐感情,但做到内敛却并不容易;”放在第一位。没有感情的文字,再好也是空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块橡皮擦 于 2011-6-14 17:16 发表
我把“2、情感内敛质实,我想任何人都会倾吐感情,但做到内敛却并不容易;”放在第一位。没有感情的文字,再好也是空壳。

——诗歌好坏的标准多样,没有顺序之分的,只有强调的重点不同。情感很重要,但作到内敛质实更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1、文字上做到简练,用词拿捏精准,包括用词新颖和表达能力。
——因为我觉得接触诗歌最初要接受文字,并不代表1、2、3、4、5有高下之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评论对诗歌的空间填的满了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4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来看一下堂堂和窝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6-14 20:09 发表
这个评论对诗歌的空间填的满了一些

——由于和作者相熟的缘故,就慎重了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水滴水 于 2011-6-14 21:47 发表
先来看一下堂堂和窝窝

——问好水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5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6-14 20:09 发表
这个评论对诗歌的空间填的满了一些


个体解读,通常会有这样的结果。
但也不得否认,个体解读反馈回来的阅读导向和作品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是指堂兄这篇,泛指)。

这窝窝,又是谁的马甲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卷帘人 于 2011-6-15 09:58 发表


个体解读,通常会有这样的结果。
但也不得否认,个体解读反馈回来的阅读导向和作品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是指堂兄这篇,泛指)。

这窝窝,又是谁的马甲啊?

——我个人反对解读诗歌的,《井鱼》本质上是优秀的。解读者就是尝试着失败或成功。对于任何解读诗歌的人都意味着风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5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腋窝 于 2011-6-15 10:25 发表

——我个人反对解读诗歌的,《井鱼》本质上是优秀的。解读者就是尝试着失败或成功。对于任何解读诗歌的人都意味着风险。


“对于任何解读诗歌的人都意味着风险。”
窝窝还是很有冒险精神,俺也干过这种事,呵呵。

不管成功与失败,那都是一种体验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5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识:鱼能活在井里吗?
若能,这首诗可以成立;若不能,则这首诗就是失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5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鸥飞海上 于 2011-6-15 17:53 发表
常识:鱼能活在井里吗?
若能,这首诗可以成立;若不能,则这首诗就是失败的。


海鸥考虑得真慎密,也就是说诗歌还要考虑到自然规律,逻辑上等等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5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嫣雨yanyu 于 2011-6-15 20:19 发表


海鸥考虑得真慎密,也就是说诗歌还要考虑到自然规律,逻辑上等等的问题

嫣雨好,不知我这样的想法是否有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15: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