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782|回复: 20

《应嘉嘉就<一种粒>剖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4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薛省堂
我写一首诗歌通常是首次付它一个想要表达的主题,进而花大量的心思修改。其一,我并不否认灵感,但我

是一个灵感欠缺的人;其二,我更愿意相信感情宁静下来时语言所透达的最大可能化。我们来看原诗:

《一种粒》
作者:薛省堂

一种粒在我的体内安顿下来
躲开言语
和灯光

虫子缓缓地翻动我的骨质
那坍塌的声音
像一个黄昏的碎裂

体内的冻雨
爱抚我的荒凉
亲人的枕边 野草疯长

故乡,我却说不出
任何一种痛伤
我怕骨子里 那沉默的力量



一颗种粒在我的体内安顿下来
躲开言语——从此句可以看出这颗种粒是沉默的
和灯光——这里则透露出这颗种粒是喜爱黑暗的

从这段更能推断出诗中的“我”是黑暗和沉默的


虫子缓缓地翻动我的骨质
那坍塌的声音
像一个黄昏的碎裂
——我想大家都知道虫子在地下翻土,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生长
这里似乎有种子生长而自我塌陷的苗头。
“黄昏的碎裂”也透露出衰老的迹象。


体内的冻雨——“冻雨”而不是“春雨”,春雨意味新生,而冻雨则不是
爱抚我的荒凉——荒凉,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人生一无所获。
亲人的枕边 野草疯长——这个句子可能不太好理解。但是如果提问:为什么亲人枕边野草疯长?
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他们已经死亡。如果“枕边”直接写成“墓地”就一眼看出。
这个段落透露出的是人生的苦闷以及对失去亲人的无限伤感。


故乡,我却说不出
任何一种痛伤
我怕骨子里 那沉默的力量

—一无奈的举动,痛苦至极。如果一个人亲人在故土相继离世,而一人又在他乡一无所获,这种对故土情怯

的心情就更沉重。我们说诗中的“我”是黑暗的,这种扭曲的力量很可怕,和种子生长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整首诗歌透露出苦闷、忧伤和害怕。


附录嘉嘉解析:

一颗种粒在我的体内安顿下来
躲开言语
和灯光————习惯沉默的种子

好动的虫子 缓缓地
翻动我的骨质
整个傍晚开始眩晕————虫子象征社会暗势力或生命暗物质

一场雨 纷纷扬扬
爱抚着我的荒凉
亲人的枕边 野草疯长————这句值得玩味。我的荒凉——可能就是我人生的最不得意的地方,暗示命运的坎坷。爱抚着我的荒凉————实际就是“绳子从细处断”
,表示“祸不单行”,看来这雨,不是好雨,是酸雨。

故乡,我却说不出
任何一种痛伤————因为痛苦而麻木,所以说不出。
我怕骨子里 那沉默的力量————一种无奈的举动,痛苦至极。沉默的爆发力最大,害怕与现实的对抗,产生悲剧,所以,有些害怕。
  个别修饰语,再适当斟酌一下,应该很不错的一首。譬如:
好动的虫子 缓缓地————好动?并不是更准确。
翻动我的骨质————这句很好!
整个傍晚开始眩晕————这句不新,也不能更深刻地表达主题。整个夜晚开始崩裂,都比这句好。不当,望


[ 本帖最后由 薛省堂 于 2011-6-7 08:27 编辑 ]
发表于 2011-6-4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是作者自剖诗作,但这也是一种诗评和觧读的方式,在台湾也有一些诗人会怎么,好让其他學者可以參与更多讨论,谢谢堂堂不吝分享,千朔先挂上,希望大家也不吝指教和讨论,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4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通过作者自我的解剖,让读者了解一定的诗歌的创作思路,是很不错的,使他们能够少走阅读的弯路,也能借鉴到好的创作方式。学习!
一个小疑问:粒,不是名次,是量词,所以我觉得题目有点不妥。应为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4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鸥飞海上 于 2011-6-4 14:48 发表
其实通过作者自我的解剖,让读者了解一定的诗歌的创作思路,是很不错的,使他们能够少走阅读的弯路,也能借鉴到好的创作方式。学习!
一个小疑问:粒,不是名次,是量词,所以我觉得题目有点不妥。应为籽。

——
这个可以这样用的,比如:那几粒黑亮的种粒,实际上种粒等同种子。不过简洁期间改成:一种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4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6-4 13:39 发表
虽然是作者自剖诗作,但这也是一种诗评和觧读的方式,在台湾也有一些诗人会怎么,好让其他學者可以參与更多讨论,谢谢堂堂不吝分享,千朔先挂上,希望大家也不吝指教和讨论,问好

——问好千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4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薛省堂 于 2011-6-4 16:46 发表

——
这个可以这样用的,比如:那几粒黑亮的种粒,实际上种粒等同种子。不过简洁期间改成:一种粒。

恩,谢谢。我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学写诗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6-4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5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一个建议,建议诗歌报的名家等,你比如阳光,千千,紫穗穗等等,将自己的一首诗帖出来,并且象薛省堂一样解读一下。这样其他初学者可以摸清写诗歌的思路。
对诗歌的创作有借鉴作用。建议挑战版主提倡这个栏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5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目我也想好了,或者可以叫《名家创作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5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喜笑怒骂皆成诗 于 2011-6-5 20:10 发表
提一个建议,建议诗歌报的名家等,你比如阳光,千千,紫穗穗等等,将自己的一首诗帖出来,并且象薛省堂一样解读一下。这样其他初学者可以摸清写诗歌的思路。
对诗歌的创作有借鉴作用。建议挑战版主提倡这个栏目。

恩,这样的想法不错,我也支持!
不过题目感觉大了点,是否?《自我剖析》或者是《照镜子》,怎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6 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鸥飞海上 于 2011-6-5 23:21 发表

恩,这样的想法不错,我也支持!
不过题目感觉大了点,是否?《自我剖析》或者是《照镜子》,怎样?

叫什么题目倒是不成问题。关键是这种形式太好了,对于初学诗歌者的启发太大了。有劳海鸥在版主间提倡实施了。期待着。必将对诗歌他作带来好的促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6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鸥飞海上 于 2011-6-4 14:48 发表
其实通过作者自我的解剖,让读者了解一定的诗歌的创作思路,是很不错的,使他们能够少走阅读的弯路,也能借鉴到好的创作方式。学习!
一个小疑问:粒,不是名次,是量词,所以我觉得题目有点不妥。应为籽。

而种粒则是名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喜笑怒骂皆成诗 于 2011-6-6 07:51 发表

叫什么题目倒是不成问题。关键是这种形式太好了,对于初学诗歌者的启发太大了。有劳海鸥在版主间提倡实施了。期待着。必将对诗歌他作带来好的促进

——这个无论自我剖析和评论我觉得必须在合理的理解基础上,不然容易误导初学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显 于 2011-6-6 10:44 发表

而种粒则是名字

——种粒是名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6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读。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17: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