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656|回复: 82

几个小随笔(半遮面,小橡皮,郁郁香芷,子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6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周末本来是想好好的写点东西,整理一下前段时间飘浮着的思绪。可是雨绵绵,人也泥泞起来。那么,好吧,就找几篇文字写写随笔,看看能否换一种心境。

1、读半遮面之-思想篇

  面面《思想篇》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或者正如她说的,她是在写思想,是呀,就是思想篇22,她可不是在写思想,是认知,是感悟,是哲学。

  但又不只是如此。她的诗歌一向能让读者具有很强的现实现场,有点冷,是锐角,我一直这样觉得。但同时她的诗歌具有很大的磁场,是因为她把所有的观察(有时甚至是当时的思维),体验全部融入在诗中。

  “诗人总是在当下的背景中,开展创作的。时代、生活总会不知觉的留下印记,”那么,面面诗歌中的时间的语境就是一个个活灵活现,视角多变,触手可及的世界。她用她独特的方式在展开,在打开事物的内部,但是锐利的打开,这个地方是不是会和诗歌的语言艺术性产生冲突呢?

  有时我希望她的她的诗能在割裂后缝合,能够跳出来一些。就是像梅兰芳京剧表演中的间隔效果。这样,我相信效果会更好。也曾读过而戈先生的创作短言:“写作是伯凶险的事,至少在我的经验是如此。当世界的镜像在身体里一次一次复活,每一次发现它并揪出来,关入身体或道德意识的囚笼。都要剜一块嫩肉丢进去,将它们喂养。后来我发觉不是把它们关起来,而是让他们自由,哪怕是一个恶鬼。我忽然明白,众生在体内,尘世乃修行。”

  可以说,面面的诗歌一直在思考,她没有停止过思想。哲学,理论,心理学等等都在她诗中找到归宿。是一种必然的巧合。她的诗歌视野开阔,我从中获益良多。若是,再跳出来一些,让读者与作品间隔一些,是不是会有另一种味道呢。我也不清楚,但所有的坚持与探索都是为了飞得更高,这我绝对相信。

附原文:

之-思想篇
文/半遮面


22刑警与侦查连长的对峙

这绝非偶然之偶然  它是闪电之后无声的对话:
“如果你在视觉之内找不到答案,你将是败者”  军人说
“如果你在视觉之内找到答案,你将会自取灭亡” 警察反驳到
——一切沉入静默之中  他们无法跟踪自己的目光
他们变得敏感而窒息--------

26欲望等同

如果光获得自由,我们将只存在于黑暗
它是我们对某些事物欲望的苛求
超越了常规,我们必将受到惩罚

27生活是对人生的戏弄

它要你获得一定的形状
它要你的四肢进化,它要你的脑袋长刺
无论你停留某个阶段,或某个事物上
你必须受尽磨难而丛生
当你完全获得,也或不完全
你终将剩下一堆白骨,一小罐粉末
而你永远不会具体,除非你让后人
感到的力量,力量的一半是光辉
一半是虚构

28只有光,它才会为你存在

或许,只有光的参照,你便是唯一的
占有者,它是影子,它与你连体
有着和你一样的脑袋
在名字里,它和你的姓氏开枝散叶
但它没有流向,它们所有的形态
依然由你掌控,为你存在的此刻

2、读半块橡皮擦之村庄

   诗歌需要悲悯,需要爱,否则作品会显得干硬,生涩,显得干巴巴。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有其自己特有的方式和使命。而任何评论,能探测到也只是其中的一点,这也是诗歌能永存的所在。

   擦擦的的诗歌很多都是从生活的正面或侧面切入,彰显了个体对生命、对人生、对情感的体验和感悟,从而使诗歌显得质朴而又充满生气,让人有零距离的日常生活感受。

   而且他诗歌的语言和意象也有一定的特质,总是显得特别亲和亲切。那些最平常的句子在他笔下就变得色香味俱全。可能这就是他曾说过的,不能忽视对平常句子的养护。

    有时我想,诗歌是不是应该转向人的内心,人性的本来面目呢?特别是在读完一些干净,闪光的诗歌之后。白桦也曾说过,生活是什么样,我们至少要把它还原,然后才能达到深刻的认识。”擦擦的村庄,可不就是这样。好像有人说过的,圣洁的东西总在高处,沉重的东西总在尘世。是吧,呵呵,是的。

村庄
文/半块橡皮擦

当我认识奶奶那天起
奶奶每天都在搓绳子

爸爸用绳子捆麦子
捆豆子,拴牛

妈妈从没有搓绳子
给我做了第一个风筝

在夜里,我有时候哭
妈妈瘦成了一截绳子

我的女儿没见过奶奶搓绳子
她没有村庄


3、读郁郁香芷醉眼看花及喜马拉雅山

    生活是多维度的,不是平面。诗歌也是,她需要作者去观察生活,并站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把生活的复杂性,深刻性诗意下来。郁郁这两首,立意轻巧,也是女性面对世界的特殊方式。她在发现中创设了不容忽视的空间,在审视、情感、经验和想象中发出了心灵的对话,现加上相对开阔的思维呈现出斑驳的,开阔的面影,而且是不是让人有新发现呢。

    其实诗歌作为一种精英文化,特别讲究语言的艺术。好的作品必须体现个人化及诗歌的本体意识。个化最难做到的怕是怎样让读者有最切肤的感受,而本体化是一种拓展,一种无限的张力,一种沉淀下来的思想。当然这两首显得理性了些,虽然这是一种沉淀下来的思想,诗体也是优雅精致的。

    这两首其实不是郁郁最常写的风格,之所以找这两首,是因为这两首,让我容易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沉静节敛的语言特点,但清澈透明,让人觉得这是一种可以企及的对话世界的方式,是不是也是作者内心的一种召唤呢。

《醉眼看花》
文/郁郁香芷

在爱情中走醉步
你一定会跌倒,且摔得很重
情和爱,是一道方程式
却不是家具组合
你搬椅子,搬梯子,搬出所有
以为油漆是面纱,可以隔着
清浅的吻。看着你一路跑到黑
我提醒一下,高处太险
低处有水坑


《喜马拉雅山》

是高山,就有冰封的雪
这与风月无关,与你井底的遐思
也没多少关联。海水洗不干净
你的袜子,海水更像眼药水
滴一滴,你就会明目,就会看到
转角的爱情,有山,有水,有着
可以攀援的高度

4、读子非金陵十二钗(选二)

    说到这组金陵十二钗,我就一肚子火,子非鱼鱼,你肯定知道我在说什么的吧。你也别纠结了,要说,纠结,这件事应该是我更纠结吧。我就说说前面两首。首先,第二首比第一首好,第一首,个人觉得你个体认知到的林妹妹与我想象中的林妹妹有差别,这就会让我从印像上给作品扣分。第二首,好多了,而且你对人物把握更到位。不是说符合原型,而且是你理想中对宝姐姐的勾勒。其实,写作有的时候中一种可以回味的底色,那么诗歌真的是一个最好而又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与世界对话的方式。在这样的对话中,你的思想,体度等等都在其间穿扬。

    诗歌是一种发现,揭示和心灵的律动。那么,什么是它的营养?什么是安抚我们心灵的良方?什么是读者可以感知和抚摸得到的安慰?就像你的林妹妹,为什么不能打动我呢。

    你的叙述功底相当的好,合理的叙事性会增强诗歌的容纳能力及张力。再加上沉思和内省的质地,打开事物的内部,让人们看到内在的光芒,不需要智慧和技艺的。有人说过,“诗人生活与写作的丰富性,是要通过不同断面,及至是互相矛盾的断面来体现的。”我的说说,也不过是听从内心的召唤,若是,你的林妹一首,能在场景的安排,细节的再现和结构的呈现上具有戏剧性和敘事性的效果。我想就以为那份随意自然的诗意,娴熟流畅的表述能力,再加上时不是有的新发现,不知道会打动多少人。

金陵十二钗(选二)
文/子非

1,玉带林中挂

   ---林黛玉  
月亮走进抽屉的时候
风白和镜声只是梳妆台外
闲置的嫁妆
没有任何一种泪水
能流出窗外,将田野打湿
在春天里埋葬桃花
是对余生的一种褒贬
关于爱情,我们只能说
亲,请把门打开



2
,金簪雪里埋

---薛宝钗
梨香院不大,但足够一只簪子
在秋风中取得死亡
牡丹开不开,总有人来
往年的雪水
在窗机内发芽
只有路过的人
眼泪属于他自己
今夜,偏南风二十三度
指南针休眠
“嫁给我吧,我给你幸福”
寒号鸟的叫声,在天空的深处
空洞而晶莹



[ 本帖最后由 木中巷 于 2011-5-16 11:11 编辑 ]
发表于 2011-5-16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木木做回顾性整理与导读,很有意义。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6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木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6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妈呀, 这木巷子把我写得太好了, 是给我这老脸涂彩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6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回来仔细阅读,抱抱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6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6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泥泞过后就是清爽
木木没有刻意去追求诗评的全面性
没有过分关注语言的严谨
这种小桥流水似的叙述,是容易读进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6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楼的,你那老脸看着满俊的,也给我涂一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6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好评。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6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跟在一群诗人后面,满兴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廖孚嘉 于 2011-5-16 11:10 发表
木木做回顾性整理与导读,很有意义。支持!

嘉嘉,我这个只算是随笔。
本来还想再写几个,不过,累了。
以后想写的时候再来。
大家就蛮看蛮忘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卷帘人 于 2011-5-16 11:15 发表
支持木木

帘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5-16 11:24 发表
妈呀, 这木巷子把我写得太好了, 是给我这老脸涂彩吧


你老了,那我不是也老了
哪呢,没写出特色,所以就用随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5-16 11:25 发表
一回来仔细阅读,抱抱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子非 于 2011-5-16 11:26 发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17: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