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599|回复: 89

读木中巷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9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放假闲来无趣, 读“木头巷子”, 写下胡言乱语, 看罢, 一笑了之

      诗歌语言有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正如我读“木头巷子”.) 它培养了人的感情和人道的感情,变得比上帝或大自然,历史和人们自己所创造的人,更加优秀,更加有趣。它不在于无可争辩地解决问题,而是在于通过无数穷竭的一切生活现象, 使人热爱生活________
比如◇桃花乱 ,句式的单一存在, 从阅读后就感觉局部技术的表现, 这里她的语言及意向一直处于运动状态, 在这个前提下进行非理性的处理, 造成整体的视觉的分散. 由于名词的并置,不见动词, 造成语言的迷惑性, 使整首飘忽不定, 且跳跃幅度过大,那么我且用朦胧的复意义, 多义性去进入角色, 相对来说, 比较容易的多, 因为创造的诱惑是最大的诱惑, 从而体现了一种艺术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 同时还介入现实存在方式的不同, 这种方式注定了内容的独特性(每个人经验而论)
      意向的层层渗透, 从而形成一个有机体,而这个有机体与词性的选择, 它包涵了一个最佳的切入点, 这里当然还有结构主义, 我个人以为观察构建尤为重要. 我们如何从逻辑外延去构建一个加框, 这是简单的也是艰难的, 它取决于一个人的意识形态与另一种客观角度, 那就是感情色彩, 这种感情色彩是一种物象学, 它的原理就是突出和重复. 诗语言形式与其意义的透明性,在存在与非存在的状态下, 引发另一种开放性。往往这样的时候, 很多读者会曲解它的本意, 从而我们更应该给自己一个更大的空间疏散自己, 而不是显出浮躁与自我.或者用各种技法诱捕读者, 同样我不太赞同解析一首诗歌, 它误导读者进入自己的状态, 缩小了想象的空间, 巨大的限制了阅读的意义,我们可以以评论的角度倡导一些口感, 让更多的读者去品味, 因为我们不断经历着各样优秀作品的诱惑,,试图超越心目中经典诗篇,这种努力,是诗人寻求写作中变化的动力, 语言就意味着我们自己的存在. 诗来自审美的视觉,来自整个社会的结合,来自个性的发展,它从社会羁绊中解放进来,它是满足的来源之一,发展成一切美好的东西。
<桃花乱 >
桃花,在晨起的鸟鸣中起舞
我在鸟鸣中囚禁春风
有那么一刻,我深度怀疑那还是我吗
这个南方小城,习惯不分四季的气候
并在迷离的空气中暗地茁壮
一时大地迷惑

那会是多年以后的火种,还是暗疾
我开始唠叨,我的唠叨无序错乱
没有人听见,没有人回应
之后,小城借着桃花的嘴
说好

桃花恋上了暗处勃积的力量
桃花捂着嘴吐出了刀子似的词语

     语言是依赖生存的工具, 即使语言成为一种神话, 它也无法进行伦理选择, 无论流泻的文字对读者产生怎样的效果, 其结果是一种与语言直接接触的感受, 实质上是客观实在的主观思维的形而上学性及形式逻辑化的方法, 集中表现为写作的一切感受. 引领我们向诗歌创作与语言活力获得密切相关的意识中来, 也许诗的魅力的秘密尽在诗人对语言的使用中
    比如◇后江湖 , 托物言志. 用借和假托,从情趣、追求、来表现某种象征意义,这样更巧妙、也更富有感染力. 这是自生一种心态的象征. 潜气内转,达到另一种境界。但无论怎样的境界, 都受到自身世界观和生活的制约, 诗歌贯穿于特定的民族文化土壤,是审美文化心理的概括与总结.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那么, 在这里她特别强调了主观感情的表达. 这种主流意识往往会导致心情郁闷和压抑, 之所以以意识形态写作, 是保持个人经验与社会意识之间的生存,信仰,寻求个人特殊性与社会普泛性平衡度的写作。所以意识形态只存在于内部价值平庸和风格狭窄的状态, 而非正是外部扩展.
      “个性化的立场标志了一种梳理团体运动的自觉意识,它要求诗人从自己的生存经验出发, 坚持个人精神独立性,充分体味孤独的个体的生存处境,并自觉地吸纳来自外部世界的种种复杂的, 多样性的生活现象” 我们只要和现实碰触, 才能向前一步. 我们需要树立 “寓教于乐”意识,关注现实生活,而不是沉醉于文学的字面化。解读只是一次兴趣问题, 而我们必须在这样的模式里进行反思与探讨, 就像空间动力要来源周密的逻辑思维和视觉的排比, 它是一种参与真实存在的方式, 合二为一的方式. 语言的艺术同样是间接性的, 因而我们并不惊讶于诗人如何运用各种语言手段, 当然这里包含一定的危险性, 诗语言的延伸,总是隐藏着一种悖论, 悖论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人们对某些概念的理解认识不够深刻正确所致. 语言艺术在整体上是包含多样性的,当无限集合本身就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规定,在某一个范围内无限大,它不应该成为一个任意性选择或适用的范围,我们所能达到或认识的程度便进入无限的范围之中。所以无法准确精确地规定无限与有限它们之间的界限究竟在那里。我们只能探讨,再学习, 那么◇后江湖最精彩的的就是        “她想,绕过一个词语,是可以打断无知 是可以省下之后的回想” 以有限的思想扩展无限的空间………

◇后江湖


她喝了一口汤,淡了,缺营养似的
她加了一点盐,懒洋洋的惦记什么
她夸张地笑着,夸张地打捞
人在江湖的理由

她花很多的时间打捞,有条路忽隐忽现
随后,很多的兵器囚禁青苔,镀上虚假的满足
炉火嘶嘶笑,“有客人要来。”

她想,绕过一个词语,是可以打断无知
是可以省下之后的回想
发表于 2011-5-9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恐恐 木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9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9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她的语言及意向一直处于运动状态, 在这个前提下进行非理性的处理, 造成整体的视觉的分散. 由于名词的并置,不见动词, 造成语言的迷惑性, 使整首飘忽不定, 且跳跃幅度过大

面面看得清楚呢,也说到点子上了,谢谢面面。
这那首桃花乱,确实存在着上述问题。
那时,我想,是不是我的意象契合问题还是的一惯的跳跃灵活
造成了一种类似恍惚的处理。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9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意识形态只存在于内部价值平庸和风格狭窄的状态, 而非正是外部扩展.

面面说得好,个人情绪的带入及思维的外部拓展,这一点我要好好把握,
然后再练习。
收到这礼物很开心,
谢谢面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9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后江湖》写得好。可感强,易进入读者的状态。看似平坦的心绪,却能引发读者更深一层的思考。前面一首,有点故意说理的痕迹,反而显得拘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9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完了。我说过,木头箱子是体验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9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鸥飞海上 于 2011-5-9 16:42 发表
个人感觉《后江湖》写得好。可感强,易进入读者的状态。看似平坦的心绪,却能引发读者更深一层的思考。前面一首,有点故意说理的痕迹,反而显得拘谨。

嗯,后江湖个人也觉得比桃花乱好。:)
第一首,那么说吧,恍惚?可成?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9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桃花前两句好象是多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9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块橡皮擦 于 2011-5-9 16:47 发表
桃花前两句好象是多余的

谢谢擦擦,前两句的我在考虑一下。
本是想,因为有乱,所以才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9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块橡皮擦 于 2011-5-9 16:43 发表
读完了。我说过,木头箱子是体验者。


其实有人能指出不足,这是幸福的一件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9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木木高兴,心里那个美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9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子心 于 2011-5-9 16:52 发表
木木高兴,心里那个美呀


你美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9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子心 于 2011-5-9 16:52 发表
木木高兴,心里那个美呀


美。
我也打算写几个评。
最近口水诗太多了,我都分不清哪个是自己了。
不过,我一向拒评,所以。
还在考虑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9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总结过的

代容的诗,精细,安静,温情,时而带有忧伤的情绪。她总是创造一些小情绪,这些小情绪中常常散落着一种超然若无的气质。她不是发现者,她是揭示者,制造者,不断地制造,又不断的找出释怀的理由。
    木头箱子的诗,冷静,尖锐,宽阔,时不时的带有挖掘。其实,她还不到挖掘的年龄,堆积的土还不够厚,她正用自己的年轻在体验和感受,她不是挖掘者,她是体验者,她说冰是睡着的火。
    小影子的诗,沉重,挣扎。我说沉重,是因为她在用力气写,花大力气写。她写的燥热、不安,时不时的感觉出那么一点颓废。但她是有警惕性的,她是守望者。
    千水的诗,活泼,固执,轻柔,甚至是情、色、声并茂,就象流水,山间的流水。静下来读,会读出很多思考,因为这样可以整体通透。那么她是思考者。
    花子的诗,自然,洁净,忧伤。这里我说的忧伤,是大的忧伤,写到忧伤,那有可能指的是喜悦,来反称喜悦。她忧伤着说,忧伤着任何事务,在她眼里,所有的诗都是忧伤的,如果用一个“者”来说,那么她是感受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19: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