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499|回复: 8

[评论] <鸟笼>评论摘要集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 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鸟笼

打开
鸟笼的

让鸟飞



把自由
还给



1.纪弦<读非马的〈鸟笼〉>

诗人非马作品〈鸟笼〉一首,使我读了钦佩之至,赞叹不已。像这样一种可一而不
可再的“神来之笔”,我越看越喜欢,不只是万分的羡慕,而且还带点儿妒忌,简
直恨不得据为己有那才好哩。

我认为,此诗之排列法,其本身就是“诗的”而非“散文的”。如果把它排列成:

打开鸟笼的门,
让鸟飞走,
把自由还给
鸟,笼。

也不是不可以。但如此一来,就“诗味”全失了。一定要把“鸟”和“笼”二字分
开来,各占一行,这才是“诗”。这才是新诗!这才是现代诗!

说到诗的主题,非马不但把“自由”还给“鸟”和“笼”,而且还有个第三者─我
─在这里哩。让飞走的鸟自由,让空了的笼自由,也让读者自由─所谓“留几分给
读者去想想”,言有尽,意无穷,这多高明!多么了不起的艺术的手段啊!

朋友们:请用你们的想像去创作一幅画吧─站在旧金山最高一座山的山顶上,纪弦
举杯,遥向远在芝加哥的非马道贺与祝福的那种神情。

2.朱二 <论非马的诗>

可以看到,有意识地反逆人们平常的观物、思维习惯,是诗人“求新”的独特方式。
用非马的话说,即“从平凡的日常事物中找出不平凡的意义,从明明不可能的情况
里推出可能”。创新虽为艺术的普遍法则,但通向“新”的道路却因人而异,从这
里往往显示出作家的独特风貌。

择取别人不曾用过的意象,自然能“新”,但如果择取的是一般诗人常用的意象,
这时“反逆思考”就更重要,其作用更为突出,诗人的独特性也表现得更为充分。
最典型的例子是〈鸟笼〉:“打开/鸟笼的/门/让鸟飞//走//把自由/还给/鸟/笼。”
打开鸟笼,放鸟返归大自然,这是多少文人墨客咏叹过的主题,它几乎成为人类向
往自由的公共象征了。而非马却硬是将它拉向相反的方向,呼喊“把自由还给鸟笼”。
这种前所未有的呼声,无疑给读者一个巨大的“不意的惊奇”;而惊讶之余,必然
更深刻地体会到”束缚他人实自缚”的哲理内涵。在这里,反逆思考成为翻旧为新
的主要手段。这种手段在非马诗中运用广泛且效果奇佳。

3.喻大翔 <现代诗神的独舞>

笼鸟还把 走 让门鸟打 
  给自   鸟 笼开
   由   飞 的   

(直排的<鸟笼>诗)

无论就符号的能指义,所指义,还是整体排列形态,它一直是叫我“惊异”不置的
诗。2-4行俨然是一架呈几何图形稳固的鸟笼,鸟在里面受困,它自己也时刻在警惕
着自己的职责。由于位置和“开”字本身的构形,第一行的二字又像一把被打开的
锁。它的突兀有力,则使鸟笼的几何图形破开一个缺口,鸟就从这个门拍翅而飞了。
“走”的符号象征着鸟,她两旁空白的隐符号就是她自由的旷野,四五六三行的距
离及其组合,失去了封闭状态。最后两行,把“鸟”与“笼”两字单列作为单个存
在的形象,很寓深意,鸟与笼在一起必是一块禁地,一座监狱,一个悲剧,这都是
人为的制约,而拆散了才能各得自由。再与题目一关照,二字仍是一个词,又加强
了侧重于鸟笼的象征。短短九行十七字,字句章的系统构形富于变化,且有抽象的
形式美;对于禁锢自由且自我失去自由的社会、组织与个人、家庭与儿女等,无疑
是一篇催人警醒的神话。

4.武治纯< 他站在文学多元化的交汇点上>

采用笼中鸟以喻失去自由是一个相当古老而平常的意象,但非马的惊人之笔在于:
不仅把自由还给鸟,尤其是在最后两个字的两行排列,强调了把自由还给笼。这就
把锐利的诗剑刺向了矛盾对立的世事万物中剥夺自由一方的心脏。

5.孙基林<论非马的意象诗>

这首名为〈鸟笼〉的诗,是“反逆思考”或“多向思考”的经典性作品。把鸟笼打
开,让鸟飞走,诗人不说把自由还给鸟,却说还给鸟笼,这就开拓了审美与思考的
另一空间。鸟被关在鸟笼,鸟失去了闲散的自由,鸟笼失去了自在的自由,不自由
是双方的。事物是相辅相成、相互链接又制约的生态系统;它不是单一的存在物。
诗人后来又写了〈再看鸟笼〉和〈鸟笼〉,前者是:“打开/鸟笼的/门/让鸟飞
/走//把自由/还给/天/空”;后者是: “ 打开鸟笼的/门/让鸟自由飞/
出/又飞/入//鸟笼/从此成了/天/空。”诗人刘荒田在解读这三首诗时说,
他不禁想起了禅的三个境界,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
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诗人的境界层层递进,每层都有独特的风光,实在是叠生惊
奇,令人把玩不止” 。

6.孟祥生< 冷峻深邃的知性透视>

人们的顺向思维通常认为,一只鸟儿一旦被关禁在笼内,它也就失去了遨游山林、
飞翔碧天的自由,因此打开了鸟笼,获得自由的自然是囚居于笼内的小鸟。但是诗
人的透视却并不止于此,他的视觉同时触及到了鸟与笼的两端,他以一种反逆的、
全新的思路向人们揭示出,一旦鸟笼被专门用来关拘小鸟时,失去自由的不仅仅是
笼内的生命,鸟笼本身也被扼杀了自由。这是一种双向的冷静的审视。我们以此哲
理来返视人生现象,便会由诗人新奇的想像的触发而引起多重的联想。当社会中的
某一层次、某一部门、某一领域的人自觉或非自觉地担负起监视、限制、管教另一
层次、另一领域内的人时,实际上他也走上了自身的异化,他同时也失去了本身应
得的自由,只是这种自由的失去,平常人不易察觉,不易体悟,但诗人却以其深刻
新奇的想像,尖锐而又冷静地将它揭示了出来,在读者的心灵上造成了一种震撼,
然后启人细细地咀嚼和回味。

7.古继堂<平地喷泉>

这首九行十七个字的诗,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鸟笼本来是关鸟的,它是限制
别人自由的。但当它剥夺了鸟的自由的同时,也就给自己设置了笼牢,也就把自己
置于不自由的地位。所以诗人说让鸟飞走,把自由还给鸟笼。这十七个字,字字都
是构成一个深刻的,巨大的哲理思想不可缺少的元素。这种哲理思考导出了这首诗
明确但含蓄的主题。

8.刘强 <出实入虚 大实大虚>

非马的诗〈鸟笼〉,在台湾曾引起过轰动,不久前入选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编注的
《国文选》.

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出实入虚,大实大虚”之境。

台湾有好几位诗评家,曾经都说它是非马艺术思维中“反逆思考”的一个典型诗例。
我的理解则是,非马的观物方式同一般人相反:超越“物观”,进入“虚观”。一
般人以为打开鸟笼的门,让鸟飞走,当然是把自由还给鸟。这叫“以实观物”,物
我两“实”,只见“实”,不见“虚”。非马的观物方式不同,所谓“把自由 / 还
给 / 鸟 / 笼”,便是一种“虚观”的超越。

鸟笼关鸟,鸟笼本身也受到拘缚,失去了自由。一般人的观物方式,只见鸟被鸟笼
关的不自由,不见关鸟的鸟笼自身的不自由。这就是一种“物观”,停留于“实”。
非马跳脱“物观”,升华而为“虚观”,眼界大开阔了。他进入了一种高层次的自
由之境:宇宙自由。

9.刘 荒 田<鸟 与 鸟 笼>

这首短诗;是名诗人非马先生的杰作,自1973年在台湾《笠诗刊》发表以后,一直
是海 内外论者品评非马作品的重点之一。它好就好在以最精练 的口语,导出了一
个极其富有个性,形象甚为丰满的哲理。“鸟笼”和“鸟”的形象,是哲学上的代
号 ,象征两个互为依存互为对立的实体。读者与论者尽可以见仁见智,将它们解读
为灵与肉、理智与感情、个体与群体、自由与奴役、社会与个人等相反相成的概念。


10.何均 <从非马诗歌谈新诗的回归与可能>

非马诗歌大多短小,且几乎把形式排列与诗歌节奏推向极致。如〈鸟笼〉...这就像
中国传统绘画的“留白”,很空灵,留下巨大的想像空间。.....其语言朴实无华,
如口语,但张力大,内涵丰盈,富有哲理,值得反复玩味,如〈醉汉〉〈鸟笼〉,
语言之干净到无法再删一字的地步。

11.陈忠干<诗界的轻骑兵>

全诗才十七个字,但明确表达了开放门户的主题。鸟和笼均得到自由。使人联想到
如果放不开或闭关自守,效果就不好。比如,孩子大了,翅膀硬了,就应让他飞向
社会、飞向广阔的天地.可是,有些父母放不下心,要他们守在自己身边,结果,
孩子不自由,父母也不自由。只有打开鸟笼放飞鸟儿,鸟和笼才能都得到自由。诗
的思想性和现实意义的容量是如此的博大。

12.杨兹举<一只自由飞出飞入的鸟>

“鸟”是自然之存在物,“笼”是人为的社会之存在物,作者是在表现人类社会与
自然宇宙的对立,还是人的社会--历史性对人的自足的本性的束缚? 是灵与肉的冲
突,还是自由与奴役的矛盾? 非马诗歌丰富形象,深广的内涵,决定了人们对它诠
释和演绎的多元化。

13.查干<独辟蹊径的飞马>

初读此诗,令我惊奇和感叹,他怎么想到了把自由还给鸟笼,这样寓意不凡的“反
逆思考”的句子来?这让人叫绝。他的思维方式,这里就与众不同,高出一格。从
“物”入“虚”,扩大诗的空间,哲理的光辉,引读者神游一方妙境。
在一般人的眼里,“鸟笼”是自由的、主动的、掌握别人命运的。非马告诉我们,
这种想法是浅薄的。只有深入思考,变幻地思考,辩证地思考方能得出“鸟笼”也
不自由的道理来。这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大跳跃。这种大跳跃的实践者,就是非马。
这是一个大实大虚的自由之境,非马来去无阻。

14.张立科 <知性的触动>

他的这首仅17字的小诗〈鸟笼〉,可以说将自己诗歌的创作技巧、艺术风貌、思
想蕴藉等众多方面和谐的熔为一炉,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鸟笼作为一种客观意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探寻自由的诗歌在创作中也是屡见不鲜。
然而,就是在这普普通通毫不新鲜的两者组合中非马却独具慧眼,以偏执的视角对
其进行深掘,带给读者难以言说的陌生感,并让读者在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极具韵味
的主观领悟中获得审美的享受和满足。....

读完全诗只是几秒,走出全诗却忘了时间,我不免为非马冷静的表现手法、知性的
笔触击节叫好。17个汉字机器零件般排列起来,惜字如金,断句独特,在一些看
似平常的意象再造中孕育着一股活泛流动的诗魂。

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品性和经验介入这首诗,或许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这也是非马
诗歌空间开掘的无限性的体现。诗人善于运用单纯鲜明的意象,从中切中时代脉搏
最强劲的一支,用最简单的形态演绎最严肃的人性主题。技巧上兼容并蓄,诗意上
意味隽永,表现技巧独特,贴近现实人生,关注社会生活,并有着自我诗风的执着
张扬--这就是非马--一个在现代和写实两种技巧中出出进进的兼具诗人性格魅力和
诗歌艺术魅力的个性诗人!

15.陈幸蕙<小诗星河--非马诗三首>

〈鸟笼〉则是非马名诗,曾多次被转载与讨论。此诗仅十七字,却分三段,但形式
上如此特殊设计却有其必要。请注意此诗单独成行的四个字:门、走、鸟、笼,都
是关键--门,是自由的枢纽,它的开阖与否,决定了自由之有无;走,是投向自由
的动作,门开启而不走,自由仍然不存在;但是打开鸟笼的门,是把自由还给谁呢?
一般回答自都是「还给/鸟」,但非马超越众人平凡思维局限,把「笼」也纳入获
得自由的行列,于是一首平常小诗便因这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而精采深刻起来!
因为把自由还给「笼」的观点暗示了--禁锢的施加者也是不自由的,在钳制他人的
过程中,其实自己也往往陷入无形的囚笼;唯有松解禁锢,还他人自由,禁锢者也
才能走出自囚的牢笼。

各篇评文详见
评文选录http://home.comcast.net/~wmarr9/pinglungb.htm
发表于 2011-5-3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首小诗,呈现出不同的文本解读。这就是诗的魅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我最初读到时,跟读“桥”那首小诗的感觉是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非马老师,五月安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兴昌对我作品的持久兴趣. 春天的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4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品读非马老师《鸟笼》的评论锦集。祝春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4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1.纪弦<读非马的〈鸟笼〉>

诗人非马作品〈鸟笼〉一首,使我读了钦佩之至,赞叹不已。像这样一种可一而不
可再的“神来之笔”,我越看越喜欢,不只是万分的羡慕,而且还带点儿妒忌,简
直恨不得据为己有那才好哩。






纪弦是我很敬佩的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4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好诗,品好诗,如饮甘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4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读非马老师佳作,赏读好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5-21 09: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