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807|回复: 12

[四月同题]《墓》《四月。水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7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墓》

把碗合上。扣于桌
从此不食人间草木
他们进入我们内心安静的角落
成为疼痛时的寄托

守着潮湿阴冷的泥土
腐同草木,他们结籽
随鸟兽虫鱼
至所有未尽的国度


《四月。水影》

晴朗的天气里有这些晃动的影子
将四月摇成无数的断片
我们无法截取哪一片绿叶的生发
更不知耳鬓何时有了亮银的哨声
我们散在四月的水中
喜多,乐多,苦多,哀多
涅槃于巢枝,渡厄于水波

《树叶的掌声》

树叶在演绎,四季的耳光
春天给我们欣喜
夏天给我们浓情
秋天给我们愁绪
冬天给我们凋零

树叶在四季里演绎生命
催促我们珍惜光阴

[ 本帖最后由 石菩提 于 2011-4-27 16:46 编辑 ]
发表于 2011-4-27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为疼痛时的寄托
_______一直覚得这句的”疼痛时”这个地方可以再想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7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有时的诗歌总是散发出国外诗歌的一种抒情气氛,总觉得这种诗歌有时抒情意味浓郁,而且寓意太明显,缺少遐想余地,缺乏中国诗歌的审美情趣,譬如意境的优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疼痛时。其实是这首诗中的一个亮点。说到意境,其实第一首如果我结尾写成“结籽,归结于飞鸟之远天”之类样似乎就有了,但这样我觉得并不好。最后一首同样如此,稍微一改,结尾模糊点就可以了,但这样同样不好。最后一首的题眼其实是“耳光”这个词。不过在意境上的确是欠缺的,因为我最近一直在反其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7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覚”疼痛时”这个词接上前面的句子,不凸出,但菩提若一定要用这个词,也並非不可,只是千朔读诗的个感,提提參考而已,再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7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散在四月的水中
喜多,乐多,苦多,哀多
涅槃于巢枝,渡厄于水波

  __这个结尾是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谈到国外抒情的影响,我主要受到裴多斐和海涅的影响,我觉得这是拨乱当前诗歌表意过于晦涩化,意象象征过于复杂化,语言扭曲化风气的一种方法。问好二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另,最近读古文论,其实意境在中国古诗传统中只是一小块,也是一偏门。通常指代清远,雅至类的诗风。不过廖兄的批评正确,我这几首给读者的空间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千千的意见有点道理,跟前面的句子连接起来的确不突出了。我再想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7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菩提 于 2011-4-27 19:05 发表
另,最近读古文论,其实意境在中国古诗传统中只是一小块,也是一偏门。通常指代清远,雅至类的诗风。不过廖兄的批评正确,我这几首给读者的空间不多

————菩提的诗歌注重自我探索,值得肯定。文无定论,诗歌也实际没有现成模式。这就是探索的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廖孚嘉 于 2011-4-27 22:26 发表

————菩提的诗歌注重自我探索,值得肯定。文无定论,诗歌也实际没有现成模式。这就是探索的方向。

写法不同吧,这几首我牺牲了意象的奇诡性,追求朴、理、达,比较内敛,诗歌当向内生发。其实张力还是有的,只是可能需要发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8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菩提 于 2011-4-28 10:08 发表

写法不同吧,这几首我牺牲了意象的奇诡性,追求朴、理、达,比较内敛,诗歌当向内生发。其实张力还是有的,只是可能需要发现。


其实我觉得意象不要什么奇诡,而是恰到好处,就像针尖刚刚触及神经的一刹那。

菩提的这一组,有内敛的地方,也有直白的地方,这和菩提追求的东西有关,他一直这样认为,因此,他才这样写。这也是没有办法的,诗观不一致,与功力无关。

守着潮湿阴冷的泥土
腐同草木,他们结籽
随鸟兽虫鱼
至所有未尽的国度
..............我喜欢这一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首的确直白了,所以我写到这首就没有再写下去,诗思枯竭,不可强写,第四首就没有写。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00: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