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545|回复: 7

《红颜诗国每周诗探讨第十八期》汇总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6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着我的爱人》
     
     我在路上走着
     想着我的爱人
     我坐下来吃饭
     想着我的爱人
     我睡觉想着我的爱人
     我想我的爱人是世界上最好的爱人
     他肯定是最好的爱人
     一来他本身就是最好的
     二来他对我是最好的
     我这么想着想着
     就睡着了

这首诗歌是梨花体赵丽华的作品之一。
  
    女诗人赵丽华,1964年11月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出版诗集《赵丽华诗选》、《我将侧身走过》,2001年参加诗刊的第十七届“青春诗会”,《诗选刊》编辑部主任。现居河北省廊坊市。
     曾在《人民文学》、《诗刊》、《诗选刊》等各大报刊发表大量作品。2001年先后担任全国文学最高奖“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全国“柔刚诗歌奖”评委,《诗歌月刊》全国“爱情诗”大奖赛评委及全国“探索诗”大奖赛评委等。 先后在《南方周末》《中国民航》《晶报》《东方新报》《都市女报》《兰州晚报》等几十家报刊开辟随笔专栏。与郁葱合作主编2000-2002年度《中国诗选》与罗晖、伊沙合作主编2003、2004年度《中国诗歌选》。
     个人荣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河北省作家协会奖、中国诗歌学会奖、“诗神杯”全国新诗大赛金奖等。出版个人诗专集《赵丽华诗选》、《我将侧身走过》,合集《九人诗选》、《中国实力女诗人六人集》等。主编《中国诗选》、《中国女诗人合集》等。诗歌是梨花体赵丽华的作品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期探讨我之所以选赵丽华的作品上来,就是想听听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说真的,第一次看到梨花体诗歌我诧异的半天缓不过气来,难道这也叫诗歌?直到现在我都不认为那是诗歌,我个人觉得那是因为赵出名了,大家追风而已,因为名人所以诗歌也就跟着名,可谓一人得势鸡犬升天。回头看这首诗歌:
我在路上走着
     想着我的爱人
     我坐下来吃饭
     想着我的爱人
     我睡觉想着我的爱人
————————
啰嗦一大气,就是一个想爱人,我们知道,诗歌需要精准的语言去表达,而这里反反复复就那几个词那几个字,说来说去也就表达一个意思,那是出自赵的笔下,若是出在我的笔下一定会让唾沫星子淹死我的。

     我想我的爱人是世界上最好的爱人
     他肯定是最好的爱人
     一来他本身就是最好的
     二来他对我是最好的
     我这么想着想着
     就睡着了
——————————
这几句好像三年级小学生为完成老师规定的字数在那里一二再再而三的说。有个笑话可以为证:老师给学生布置作文,必须写满一页,该学生写到一半,再也无话可说,于是就写到:坚持,坚持再坚持,马上就一页写完了,快了,快了真的快到一页了。。。。。。就这样该学生终于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感谢积极参与这期探讨的诗友们,我们红颜开这个栏目的目的,就是站在不同角度去评一首诗歌。这期,我看到了大家真的畅所欲言,把对这首诗歌的见解与看法都写到这里,谢谢你们!

[ 本帖最后由 牧歌悠扬 于 2011-4-6 10: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低处迷雾语:

这首,是精神病的症状。语言一般化,翻来覆去就那几句。就诗歌话语而言甚至乏味单调。而乏味的背后可感因爱而疯、因爱而痴呆了的精神状态已经失去了正常的理性秩序。作者一定去过精神病院做过深入的体验,才把这种精神碎片化的呓语当作诗歌呈献给读者,其实不是诗歌,而是哀歌,是精神病人在真心身心饱受爱的摧残之后、游离出来的原滋原味的爱情告白。进一步印证了爱情本身就是魔鬼,只有爱情能把人折磨得这样疼痛、绝望、疯癫和痴呆。理性在爱情面前太无力、太破碎。




囫囵食神语:


我读了半天,从字面上我就是无法呻吟出来。但要是从文本的背后来讲,我觉得这个作者是在不加任何情感色彩上(也就是传说中的白描手法),直接转述诗中的她的自言自语,也就是这些来回重复的“想着我的爱人”,就因为这种不断地重复,使得我们从中读到了一种痛!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当她失去最后一个亲人——阿毛之后,总是见人就重复着同样的话:“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物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狼。”
我们会不自觉地去想,为什么诗中的她要重复着这些话?对于一个神志清晰的人来说,是不会喋喋不休地重复着同一句话的,除非她精神不正常了!那么导致精神不正常的原因呢?说明什么?当我们明白了背后的一切原因后,我们能不为其痴心的爱情而去“呻吟”一次吗?
我想,这就是作者在写这首诗的高明之处——
用很直白的、近似于口语化的、看似很平淡如水的文字,在我们的心上,捅了一刀。这也就是读完这首诗后我们感觉到的所谓的疼痛美!



海鸥飞海上语:


假如红颜没有开辟这样一个栏目的话,把这首诗放在现在的诗歌报的任何一个板块,都会受到一定的打击——白!几乎是白得再也不能白了。现在,它出现在这个栏目里,那么我想他的命运会好些,至少不会一棍子打死他。
发现一种现象,似乎不看一首诗的整体表达,而光看他的技巧和语言来说它的优劣。这似乎比较盛行!至于为何,我不知道?!也许,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人多于受中国文化传统影响的,所以偏向于外来诗歌创作的版主要多很多,也就偏爱技巧和语言的象征性隐喻性及印象派,意识流之类的写作。
说这些,其实并不反对那些喜爱外来诗歌技巧写作的诗作者,而是想说,中国的传统诗歌写作也很讲究技巧的!这一首,就是纯粹的叙述。如果光看表象,真的是一个有点神经质的人在反复地唠叨着一句话——我的爱人是一个(对我)(最好的)好人。但是,从作者的抒发目的和效果去猜度:到底想说什么?可能是愤怒。替自己的老公抱不平!好端端的人,为何要受冤?受不公正的对待?反过来,你们为何要欺负一个老实本分的好人?这是英雄的表现,还是懦弱的体现?是一个是怎样的世道?......
这样的一首诗,如果这样去看的话,就会延伸开去,就会觉得回味无穷,也就不得不承认他是一首好诗!是否?

呵呵,也许想得过多了,就此为止。
感谢悠扬牧歌点了一首好诗来给我们欣赏,并分享她愤懑的心情。同时也让我借题发挥以下个人的阅读之外的读诗看法。如有不敬之处,请多谅解!



空气语:

这是一首不错的诗歌,我个人非常喜欢这样的诗歌。这首诗歌属于典型的意识流。诗歌不仅语言质朴轻灵,而且动感和故事感非常强烈。整首诗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当你读完全诗的时候,如同一阵柔和的清风从你心灵轻轻拂过,留下一种看不见的美好。

诗歌随意道来,将一位沉浸在爱情幸福中的女孩形象栩栩如生地勾勒出来。个人真的非常喜欢这首随性、自然、温馨、朴实的小诗。

[ 本帖最后由 牧歌悠扬 于 2011-4-6 10:5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小钰语:

如同诗句一样,我的看也是反反复复,然很久无法进入,慢慢又想多了。但总的来说,我不希望像诗人一样进入一种由爱至恨的怨。



是菩提语:


这首诗歌真难评点,从本质上说,应该是属于口语诗的范畴,口语诗是消解掉所有诗意的象征,而保留一种朴实的意味
《想着我的爱人》这首诗更多地用一种梦呓般得语言来呈现。作者在虚构一个爱人,因此,此诗歌中出现了两次“睡”,一次是睡觉前对自己的自我暗示,一次是真正的入睡。从本质上说,迷雾分析得挺有道理,“作者”一直在妄图自我催眠,两个理由其实都归根为一个,这个“爱人”必须以“我”所想要的那么呈现,他必须最好并且最疼我。这反映了爱情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相互索取。
最后两句很有意思,我这么想着想着,就睡着了。这是一种逃避,也可能是一种疲倦,更可能是一种自我满足

说到由深入浅,百合可是行家。这是一种境界的问题了,简单而有况味或者意境,就是一首好诗歌。司空图认为味当是“近而不浮,远而不尽”。

严重同意。我在阅读的时候就想起高更的那幅画“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作品中的“我”始终在做着自我的暗示和幻想。特别是最后那两句,越咀嚼越有味道,它蕴含着复杂的内涵



下午百合语:

这首诗引起的争鸣要高过它本身。就诗歌本身而言,它不过就是一首随手写就的小诗。
诗人随意的写了,我们就随意的读读。


一般的创作容易越写越深,好像不深刻就难以成诗。其实,浅又何妨?如果能由深入浅,那也是一种功力。



翩然落梅语:

爱的入骨,心痛。学习大家的评读。



梦里花落知多少语:

我读到前面四句的时候,感觉还不错,想象着后面该是如何地深入,如何地提升。可惜后面的太乏味了,毫无美感和真情可言,个人不喜欢这样的诗歌。




爱哥语:


只是一个痴情女子的梦话。
回头我也找个录音机,把我梦里的话录下来。
只是痴情,而非神经。



石侃语:

自明性的晦暗

——————评论《想着我的爱人》

        不访问一下“我是谁”,“我是我”、“我就是我”、“我还是我”。命题不断地返还给主语,我们说这个主语是自明的。为此,海得格尔说“自明”是晦暗的,它无法展开具体的内涵构成,它就是“无”的遮蔽。如此诗歌就是通过戏剧性的演绎,来提出一个基本的审美命题。阅读就要去感悟自明性的特点,这是一个巨大的话题,需要并提供了思考的各种角度的参与。

        一、回答世界的问题创造了人。

       “世界是什么”、“人是什么”和“我是什么”,它们都是哲学的开始,也是人的开始。人就是通过回答自己的问题,而拉开了和动物的区别。人没有锋利的牙齿,却有一个过硬的脑袋,人创造和实现了自己。
       再者,反过来思考,人如果不回答问题会怎么样呢?从这里我们靠近了上帝。

       二、自明性晦暗是智力消退的表征。

       人如果不会发问,甚至连判断都会消亡,就更不用说创造了。一些问题提出来的时候,甚至我们都不知道,或者根本就没在意。比如“我要干什么”,就在人清醒的时候,判断和指挥着人的行动。没有问题的发出,人就像傻子一样站在那里,成为一株植物。
       自明性又是一种相对的事物,在于问题有没有引起人的注意力。一些事物我们过于熟悉了,就不再发问了。为此海得格尔说,“存在”就是最自明的事物,因为人“感知”到自己就停止对“感知”的发问。
        海氏却抓住这点开启起了一个辉煌的哲学话题,人学的兴起导致现象学的繁荣。从这里,我们又引申出自明性是人们日常持有的一种平均化的惰性,它是麻木的。在诗歌中,没有构成则没有审美,如何消解自明物对我们遮蔽,就是审美的要义。

       三、麻木的爱和精神创口。

        “什么导致了麻木”和“麻木导致什么”是两种不同的事物。这个爱着的“我”像鸵鸟一样,把爱的问题无限地埋进沙堆。是什么导致了麻木,一种怀疑的创口吗,为此而回避爱的澄清。
        通过自明性的回避,在怀疑中又导引出爱的求诉,二者互为因果。
        阅读不知道是同情于我,还是抱以嘲笑的态度,而嘲笑又继续放大了精神的创口。于是阅读继续提出自虐的话题,并诟病于情商。我对我的折磨,又衍生出社会关怀的冷漠,而反省于社会。这些都是物自显的艺术手法达到审美效果。
        文本引起了我们对自己的反思,我们也是那只鸵鸟吗,对生活缺少了起码的清醒,自明需要思维的澄清。但在另一个方面,这种事情在每一个受到爱的伤害的人身上都发生过,因此就带有社会的普遍性,只不过是程度的差异。为此,又是一个精神医学的话题。
        “我”还是放下这种无尽重复的折磨了,而进入精神的休息中。“我”的入睡本身也是阅读的解脱。总之,原因和结果都是推理的方向,深化着诗歌的内涵,要阅读深入去参与了。

[ 本帖最后由 牧歌悠扬 于 2011-4-6 11: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楚魂语:

古诗词在千古浪淘沙后,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而且还能够继续流传下去,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在于用情真切,我们看到的唐诗宋词等等,它们写出来都是有感而发的,要么是送友人,要么是中意的女人,要么是云游四海感怀等等,你会很明显的看到两个影子,一个主体诗人自己,一个客体对象,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主体参与到了客体活动中,即真情实感,这种真实感,才是古诗词的灵魂,因此,古人的情怀即使到今天也不会有陌生感。

说了上面的废话,无非是想说到这首诗歌。按照现在诗歌的很多评判标准,这首诗无非是一首平庸之作,如果出自大师之手,那必然被尊为上乘,若是出自无名之手,恰恰相反(为什么是这样?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因为在当今的很多其他领域,比如书法,画,摄影,也都是这样的现象,在这里暂且不论)。说到这首诗歌,他最好的一点,就是它的用情:真。大白话的短短几行字,学过汉语的都能理解。这种真,就是自然而然的流淌出来,相信很多人,上到学富五车的才子,下到不学无识的市井小民,碰到这种爱情的纠葛时,也会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这大概的意思。这种情感的真切,等同于李白之于汪伦,陆游之于唐婉,等同于你要出远门,老母亲的千叮嘱万嘱咐。

个人觉得诗,应该有两种,严格地说应该是诗人有两种,一种是能用语言文字表达真情感的人,比如李白们以及论坛里的诸位诗人,一种是活的像诗的人,能做到一生活的像诗的人不多,芸芸众生一生中总有几个片段是活在真情中的,比如初恋,比如死刑犯的最后忏悔,都是真情,也都是诗,在这种意义上,人人都是诗人,都有一篇好诗歌。

因此,这是一首不错的诗。



公主如花语:

虽然是口语诗,却也有小小的亮点,个人觉得诗歌的深浅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打动人心!
问好牧歌jj!喜欢你的文字和点评!支持你拉!  



[ 本帖最后由 牧歌悠扬 于 2011-4-6 11: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6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牧歌悠扬 于 2011-4-6 10:31 发表
这期探讨我之所以选赵丽华的作品上来,就是想听听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说真的,第一次看到梨花体诗歌我诧异的半天缓不过气来,难道这也叫诗歌?直到现在我都不认为那是诗歌,我个人觉得那是因为赵出名了,大家追风而 ...


赞同。我和大哥是一样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6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牧歌辛苦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8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牧歌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15: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