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047|回复: 26

门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3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穿着黑衣服阴沉沉地站在门口
他的面容渐渐苍老
为我们演绎时光的变奏
那些音符像小鱼跳进五条河流
送葬的队伍正准备过桥
桥梁上的刻痕有着微笑一样的苍白
在一道斜阳犁过的水波里我忽然
看见自己阴沉沉地站在门廊里
看不清面容和身后正在迟暮的夕阳
而在我耳边拨弄着白银之音乐的人
他的竖琴连着我的思绪和金色的阳光
一片羽毛是唯一的光源
在我的眸子里飘荡
这黑色幽幻的水波是风在暮色里穿梭
学写诗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4-3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4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读, 慢慢细品你, 没想好说点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4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门廊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经过的地方,虽然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经过,但又必须经过。这个门廊写得太美了,写得让人读了之后产生要走过去的冲动。问好菩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学写诗歌 于 2011-4-3 22:16 发表
有点像那谁哈

WH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公主如花 于 2011-4-4 06:26 发表
而在我耳边拨弄着白银之音乐的人
他的竖琴连着我的思绪和金色的阳光
一片羽毛是唯一的光源
在我的眸子里飘荡
这黑色幽幻的水波是风在暮色里穿梭

很美的故事和意境!虚心学习中!问好菩提老师! : ...

这个地方用的是通感。这首诗歌运用最多的是通感的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4-4 07:21 发表
来读, 慢慢细品你, 没想好说点啥

问好面面,想说就说吧。嘿嘿,这首的缺点我自己觉得可能是表达上显得臃肿了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空气 于 2011-4-4 10:54 发表
这个门廊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经过的地方,虽然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经过,但又必须经过。这个门廊写得太美了,写得让人读了之后产生要走过去的冲动。问好菩提!

恩,这首受象征派的影响较重。还有点唯美主义的影响,那段时期我写得很混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4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我们对比一下,意识流和更纯粹的象征性,二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把气韵消解以后,意境的功能就更显突一些。

门廊

他穿着阴沉沉的衣服,面容渐渐苍老,
为我们演奏的时光,
那些音符如跳进五月的河流。

送葬和队伍,微笑一样苍白,
斜阳犁过的水波里,我忽然看见不清的面容,
以及身后正在倾斜的迟暮。

拨弄着竖琴的人,连着金色的阳光,
一片羽毛在眸子里飘荡,
黑色的幽幻,像风的暮色在穿梭。

[ 本帖最后由 石侃 于 2011-4-4 21: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1-4-4 20:38 发表
菩提,我们对比一下,意识流和更纯粹的象征性,二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把气韵消解以后,意境的功能就更显突一些。

门廊

他穿着阴沉沉的衣服,面容渐渐苍老,
为我们演奏的时光,
那些音符如跳进五月的河流 ...

恩,若是现在,我也会这样写,意境更简洁明澈而不像以前那样晦涩粘稠。这也是我现在觉得臃肿的原因。这首是05年得时候写得,在象征的运用上贴近马拉美和瓦雷里那一派,但没有他们的空幻灵动。说到意识流,在表达上这的确也运用到意识流,特别是感觉的联通和想象的穿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4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菩提 于 2011-4-4 22:13 发表

恩,若是现在,我也会这样写,意境更简洁明澈而不像以前那样晦涩粘稠。这也是我现在觉得臃肿的原因。这首是05年得时候写得,在象征的运用上贴近马拉美和瓦雷里那一派,但没有他们的空幻灵动。说到意识流,在表达上 ...


菩提,其实我们还是不要有这样写和那样写的先入性预期。诗歌因为人是一个完整的事物,而总是自然变化着的好。你看我最近写的《到父亲那里去》还不是你05年的特点,但又不能说下一次,我不会冲毁它们。语言的干净和陌生化,意境的完整或者破碎的依附性,这些事物其实根本就不是我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而是它们是我们整体的经验水平,恰好的出现在应该所在位置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所以这首诗歌我并没有动手去更改。只是我现在写东西也往往偏重于简洁和哲思了。在这点上其实也受到你和我一个诗友大雁的影响。但我最近的东西往往有些质木无文之感,同时也显得流于玄思空泛而没有一个实质的核心。更多的不是因为情感的促发而去写作,所以一直回头看自己的东西。在想怎么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到父亲那里去》我是很喜欢的,有一种清新可爱之感。我一直觉得,诗歌中有情感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好诗歌。作为抒情诗,情感该是第一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4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菩提 于 2011-4-4 22:41 发表
恩,所以这首诗歌我并没有动手去更改。只是我现在写东西也往往偏重于简洁和哲思了。在这点上其实也受到你和我一个诗友大雁的影响。但我最近的东西往往有些质木无文之感,同时也显得流于玄思空泛而没有一个实质的核心 ...


你关于质木无文的考虑是对的,这不是说你的文本就陷入“质木无文”中,而是境界又有了新的认识。我始终相信风格就是死亡,因为当一样事物过于成熟了,它就走向自己的反题。艺术对人总是倾向新颖性,你可以受到一种形式的启发,但根本发动诗歌是你对思想的灵感。没错我们都会说灵感是语言的,但语言却是要去承载思想的,语言的灵感就是思想的灵感,只不过我们很多时候没有发现这个道理。应该摒弃理性和情感的分割,诗歌并没有什么思想和情感的矛盾,而思想在背后牵引着知觉的走向。哲理诗是属于意蕴的类型,只有通达内涵才能收获感性,因为感性是在剥现意蕴的过程中,在思想中焕发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理性就是感性,或者总伴随着感性的同时进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4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过一个完全没有感性的人吗?再科学化的事物都会把感性交付给我们,所以理性和感性的二元对立,在当今的美学界已经得到扭转。诗歌中,理性和感性是谁在前台,谁在后台的问题,一个硬币有两个面,但你不能说两个面不是硬币的。所以,观念上要把自己释放出来。我宁愿你去多阅读,也不要空问自己什么。阅读自然会把你带向诗歌,生活对于诗人也是阅读吗,当然是。所以我想你不该过于纠缠于形式,而是通达内涵,形式在内涵的实现过程中,它是自己呈现出来的。

[ 本帖最后由 石侃 于 2011-4-4 23:2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1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