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823|回复: 13

暗夜(求各位诗友点评,浪子谢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朱金龙

夜色,披一缕崭新的霓裳
犹如坐着小船的莲女
在湖中泛舟
暗夜乘着风情
在我的耳边,低语

年轻的树,躁动无比
血液凝固,一直与我对视
我用一片新绿,遮住心神
像五月的河流
流向远方

远方的景色,在梦里病入老态
然后死于我的心灵
我把一片新绿,贴入胸膛
犹如怀胎十月的少女
逃脱黄昏,在黑夜里,分娩黎明

[ 本帖最后由 朱金龙 于 2011-4-2 01:41 编辑 ]
发表于 2011-4-2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读,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一般化了,句子转换缺少新鲜的生机。乱说了,金龙勿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低处的迷雾 的帖子

语言一般化,是不是注定要把语言扭曲,组合很有味道,这样岂不是和玩弄语言有什么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内核再深厚,也需要精妙的语言帮助诗歌助长新鲜的生机,内核才能像多棱镜一样散射出不同的光彩,给人不同的、多元化的解读信息和思维层面上的感应与调动。而一般化的语言难以产生阅读趣味和调动读者情绪的能力。不是把语言扭曲,而是运用修辞幻象和修辞想象有机合理的相生或交融,让语言自生新的磁场与内蕴互映。

金龙要那麽理解,就权当我是愚昧之见了。以后不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力比多的回车和反讽
——————评论朱金龙的《暗夜》

     人有多少秘密,现代心理学走过了它慢慢的两百年。从“我思故我在”,到康德,到潜意识和后存在主义的兴起,人们在自我的解构中,也完成了现代意义的美学发现。发现者是幸福的,因为他们不需要去迎接一个荒芜的时代。
       人的精神逻辑是一种先天的逻辑,以及相应的社会文化、政治、宗教,都有其必然的普遍性规律。审美也是如此,不管形式如何改变都有其必然的轨道。然而秘密总在,因为上帝还没有死去,我们总是和自己秘密的上帝交流,倾听我们所需和所想。

暗夜

文\朱金龙

夜色,披一缕崭新的霓裳
犹如坐着小船的莲女
在湖中泛舟
暗夜乘着风情
在我的耳边,低语


        暗夜是郁金香的,它焕发着女性芬芳的体味。“夜色”和“莲女”的融合,是现实和理想的统一。夜色不能随便裸露,因为它还胆小。而又必然在裸露,夜裸露在我们的内心,披着“崭新的霓裳”。多么轻的衣服,像一缕青烟那样的薄,我们看到勇气的交锋。
       暗夜涌动着春的潮汐,即是汹涌的波涛,又是吹拂的清风,那生活审美理想的对象物,似乎像燕子一样啄着耳根,要答应和默认些什么。

年轻的树,躁动无比
血液凝固,一直与我对视
我用一片新绿,遮住心神
像五月的河流
流向远方


        于是,作者的夜又树立起“年轻的树”,这自我的对象化显得很是不安,四处游走,又“血液凝固”。树和我的“对视”,就是我和我的对视和观察。他看清楚了吗?他还要闪躲,“用一片新绿,遮住心神”。如果莲花不是梦中的,我们不需要放逐自己,像放逐一条“五月的河流”,把理想寄托在更远的境遇去寻找。

远方的景色,在梦里病入老态
然后死于我的心灵
我把一片新绿,贴入胸膛
犹如怀胎十月的少女
逃脱黄昏,在黑夜里,分娩黎明


      “远方的景色”是什么,当河流延伸到美的远岸,它因虚幻而空乏其身。它的死去就有了新的补偿需要,我们找不到梦中的人儿,却会回到自己。所有人都怀孕过,他们在“自爱”中裂变,剥下肋骨种植在荒芜的地方,秘密地分娩出影子。
      像爱着莲花一样,爱着自我的暧昧,希望通过虚幻的快感而获得修复和解救。固然作者也因此认识到艺术的局限。

[ 本帖最后由 石侃 于 2011-4-2 19:3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低处的迷雾 的帖子

迷雾老师误会我的意思了,我的意思是这样的。我不是质疑迷雾老师的看法,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所呈现出观点不一,这个很正常。而且诗歌最忌评论好坏,因为没人理解作者创作的意图,而且诗歌不同于一般的文体,需要隐晦表达出作品的思想。
我的诗歌,我知道它的缺点在哪,因为我还没有那种功力,权当爱好,迷雾老师说语言一般化,我认为是平淡,或者是表现手法老套,又或者遵从一定语言的组合规律,难道不是吗。所谓用的运用修辞幻象和修辞想象有机合理的相生或交融,如果去刻意用这些,这样的诗歌我个人认为和堆砌没什么区别。张无忌练武功,从不按照一定的武功路数,而他惯用无功甚有功。个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石侃 的帖子

很感谢朋友的这篇评论,至少你用心去解读了,也读懂我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暗夜是一种内在的思想,只不过很多人沉迷在这种思想中,梦想难以实现。
  每位作者在论坛发表诗歌,也是希望每位版主认真的回复,而不是敷衍了事,至少在这点上,大家是相互进步的。语言一般化,那里一般化,为何会一般化,说的是语言还是思想,无从考知。
   一直认为,自己一惯遵从在诗中树立一种印象,让读者去思考,可是诗歌除了文字外,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挖掘,并不是把观点放在文字的强悍上去做评论,我不反对文字是表达作者意图的基本载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这首让我想起了艾兴多夫的《月夜》,语言自然,诗性内蕴,这首的优点石侃可能说得更好。我谈谈我所认为的缺点:这首诗歌可能稍微显得直露了,语言做到自然了,但内蕴的诗性却未能做到自然和谐,象征显得过于生硬。这可能出在作者刻意运用象征和现代手法力求表达透彻的结果。其实这首诗歌还可再进一步,使之同中国古诗的韵味样可以让人品味言外之旨

乱说了,勿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石菩提 的帖子

谢谢石老师的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5 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久没读到金龙的作品,个感这估计又是你的另一种尝试,总体还不错,石侃和菩提的评都值得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5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象征主义的尝试,读来蕴藉有味。感觉诗句的发掘还有潜力。问候金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秋若尘 的帖子

恩恩,谢谢尘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空气 的帖子

谢谢空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16: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