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230|回复: 9

家园的声音(组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30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园的声音

                              



一盏灯光的声音。

在风雨中,树叶飘摇的声音。

是静默的老屋,没有声音的声音



是墙壁上的那面钟,它自己

走走停停的声音

是我偶尔回家,失眠时

虫子在墙壁的四周,发电的声音



白色的声音。

是母亲哽在喉咙里想说

却没有说出来的声音



是家园门前的小河,千遍万遍地呼喊

我却一声也没有听见的声音





           雪天





水终于从河里站了出来

吹奏起千万支号角



抖索的小草盖上了暖被

鸟儿在窠巢里一遍一遍地温习

沼泽的酸辛和苦累



我站在窗前,与山、树木

以及所有的建筑物

一起默哀



为所有离去的好人

为活着的,没有良知和仁义的活人





             老屋



                     

老屋的坚韧

是从一块瓦片开始的

泥筑的墙,木质的桁条,和椽皮

支撑开之后,像风中的一把伞



那是戴着一块大斗笠的父亲

就凭一个简单的身躯,养活一家人



太阳把瓦片晒得吱吱响

雷电在墙壁上,擦出火星,老屋

轻轻地抖了一下

它以为是我早起的母亲在灶前点柴禾

摩擦火柴的声音



处惊不变的老屋

滋润着我面对困苦的胆识

在长大的日子里,随着老屋头顶上

黄泥瓦的风化

父亲的脊骨,也没有从前那么挺

有时老屋,从瓦顶上渗下来一些雨

把它的内脏打湿,这多么像



我今天面对,这不会表述的汉字

心中总是溢满,烘不干的泪水





            夜雪无声





窗外是什么,我难以分明。

到底还要多黑

我站在窗前,看不清雪的身影



树撞在风中,提携着呜鸣

冰刀塞在衣领里。

究竟还要多白

满地面颤动的,都是水一样洁净的灵魂



无声的夜雪

它在我的心里涌动着雪

一个啸号着的谐音





          观音庙






观音庙用眼睛观望声音

用耳朵听穿着。

庙门外面的病痛灾祸,观音庙里

有菩萨去祛除。

大门是一个开关

门打开接荣华富贵,多多益善

门关闭防夜里有贼,十八个罗汉

把守着观音庙的严实

和幽深。

踏进庙门的朝拜者,香火蜡烛先放下

然后卜卦:消灾、祈福、佑平安



不需要开口。

半醒半睡的老尼僧叩击着木鱼,南无

阿弥陀佛,南无……





             守候





岸守望潮汛。

航标灯守望颠扑的归船。

水草守望鱼



鸟守候天空。

一枚导弹,守候另一枚导弹。

捡破烂的老弱病残,守候

猛然飞来的一只啤酒瓶



柴禾守望寒冬。

瓦片守候雨水。母亲的眼睛是炉膛

守候我没有病痛的归程



弱者守候欺辱。

万民守望清官。

大道边的破旧矮屋,守候规划拆迁的补助



我温习汉字

守望一个叫作诗歌的女人,纯朴如初







    行走在一个夏天的记忆



                       

有一个夏天,它一直没有过去

那个夏天的洪水一直撞击着我的心堤

无论是幽冥,还是冷静

我的内心

一直应和着那个夏天的潮汐

也无论那个夏天,什么东西被冲刷

我总感觉那个夏天的声音

是魂魄的喧腾



任何五颜杂色的日子

都不可能把那一个夏天掩去

我纤弱的手剥不开那个夏天的苦痛

可是我的诉说,是一个走失的孩童

在沿着人性沿记忆走回







               老屋





老屋终于,还是没有倒掉。这栋父亲

四十岁时的新屋

泥筑的墙体,在雷电的泥石流中

挺立着腰骨



而我是一个败家子。

屋后的菜园地被我卖了,父亲

用苦槠树榨出来的收成,被慢慢蚕食

与买地的人喝酒,一天到晚

我醉生梦死



我醒不过来。只有老屋

望着桌子上的残羹,只有老屋

才能看见,那桌子上的一只只杯子

粘满血渍





天冷了,向你寄几个温暖的词




从这里再往前走,就是小寒,大寒了
我只能向你,寄几个温暖的词
比如生姜、辣椒
开水,在那边你自己想办法
酷暑的草帽我已经把它,挂在墙壁上了

现在的问题是,荒野,不准点篝火
而那块翻滚的巨石,并没有砸在恶人的头上

所以我想,向你寄一张明信片

问一声,你还好吗
我想向你,寄去一个篮球,假如最好
我还想向你寄去一个宽大的球场
我要告诉你啊,生命,别的一切,都不是重要的





            雨前的天空

                     



一阵风吹走一阵风

还有满甬弄飘飞的,唱歌人凄切的哭



阳光以慈蔼的状态,向大地

发放着宽恕:一切坏天气,都会过去的

天空一边吹奏号角,一边把黑色

揽向胸怀

天空的心脏被叠嶂的云块遮盖



它睁闭着一只眼

白天歌唱,晚上也歌唱

没天没夜的歌声让土地陶醉。呴

多么美妙的天空

氢、氧、氮、氦错落有致

徜动着水的游鱼,在天空

这口宽阔池塘里

吻着厚厚的泥土的我们,是多么幸福



  


      吃花生米的贝贝





出租屋的主人,养一条博美

叫贝贝

肉鹅的油腻厌倦了之后

贝贝改吃莴笋和花生米

博美是名犬

智商的身价,是四个月的幼婴



脖子上晃动着,发光的银圈子

一天到晚都有人陪着

贝贝的生活,被打理得细致入微



这时我想起了,远在家乡的母亲

想起了儿女分离的低保老人

看贝贝吃花生米,吃牛奶莴笋,如果有幸

我真想也能做一次贝贝

或者,我真想到什么时候,也能做一回

分配生活的管理员





            寂寞





一盏灯关掉,这个冬天

寂寞得只剩下寒冷了



床上寂寞得只有二床薄被

随着夜色的推进

走错了的钟,把晚上九点

走成了三点的凌晨



屋外的山脚沿

只有偶尔的一辆车通过

窗外的月光

也寂寞得被云遮住,后来的

世界,空洞得只有几声狗叫



想你的这一夜,我无法合眼

满墙壁都是虫子,不停的嘶叫







脖子上没有圈牛皮圈的狼狗





要饭的人,不要走这里过

拾破烂的人,不要走这里过

身上沾满泥灰的人,不要走这里过

哭哭啼啼的人,不要走这里过

衣服破旧的人,不要走这里过

表情悲郁的人,不要走这里过

挑着重担,喘着粗气的人,不要走这里过

拎着破篮子的人,不要走这里过

对生活磨磨蹭蹭,似乎要写诗的人,不要走这里过

耍猴戏的人,不要走这里过

孔乙己更不要走这里过

总之,衣冠不整,一副寒碜像的

都不要走这里过





              老屋





三十多年

我一直居住的那间房屋

应该是叫老屋了。在这里

三十几年的进进出出

老屋,在我对它的感悟中

它就是我的母亲



瘦削的母亲,是一根棉杆。

在我疲惫,或者寒冷的时候,老屋

它就向我呈现着母亲的情绪

这就好比一个砖窑

少时的我,就是砖窑里面的一块砖坯

我需要温暖的时候,母亲

她就往窑里添柴禾

我需要冷静的时候,母亲就是那一担一担

倒向砖窑顶的溪水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老屋

和我的母亲

是它们用最挚的情,把我从砖坯

烧成了一块砖

是它们让我,在这样凛冽的冬里

反刍着温暖,和寒冷







              麦秆





小满三日无青麦

我翻滚在,小满三日后的麦地上

一支麦秆

就是唇边的一只鸟



蜻蜓在上空飞舞,还有麦衣

母亲坐在一个木盆的旁边

木盆里的水浸着麦秆。根据夏天

与蚊子的形象

母亲的煤油灯,把蚊帐的容颜

亲切地照亮



醒来的我默默地看见

母亲的一生

就是一柄摇动不停的蒲扇

[ 本帖最后由 亿华 于 2011-3-31 08:00 编辑 ]
发表于 2011-3-30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完, 感觉挺好, 明天来细品, 亮起大家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3-30 17:20 发表
没看完, 感觉挺好, 明天来细品, 亮起大家欣赏



问候面面!问候! 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0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组的风格和以前开始有些不同,我看得出你的诗歌开始走向“写虚”。个人认为,“实”可以成为艺术,但“虚”更是一种升华了的艺术。问好亿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空气 于 2011-3-30 19:27 发表
这一组的风格和以前开始有些不同,我看得出你的诗歌开始走向“写虚”。个人认为,“实”可以成为艺术,但“虚”更是一种升华了的艺术。问好亿华!



谢版主鼓励!问候朋友,一切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0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着感动着,这样质朴的文字,有如庄稼地里的老玉米,甘甜而淳美,一字一句总关情,世间情爱不过如此。诗思饱满,有感人的质地,建议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0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写“虚”和写“实”,第一首让我想起了袁可嘉的《母亲》,这是两种不同的手法,但其中共有的,其实就是“情感”的力量。所以,在诗歌创作中,情感首先是第一位的,诗歌是抒情的艺术。

附:
母亲
    袁可嘉


迎上门来堆一脸感激,
仿佛我的到来是太多的赐予;
探问旅途如顽童探问奇迹,
一双老花眼总充满疑惧。

从不提自己,五十年谦虚,
超越恩怨,你建立绝对的良心;
多少次我担心你在这人世寂寞,
紧挨你的却是全人类的母亲。

面对你我觉得下坠的空虚,
像狂士在佛像前失去自信;
书名人名如残叶掠空而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1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完了, 切入和糅合都很不错, 轻盈,有力,比起以往亿华的诗歌更多的是出新,  推荐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质感的一组,看了两个,有时间再来细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盏灯光的声音。——现实的,引起回忆的线
在风雨中,树叶飘摇的声音。——回忆的,虚幻的线
是静默的老屋,没有声音的声音——情感的
这一段三句很有味道。欣赏学习。

看出楼主在寻找意象和语言的新鲜。如果保持第一首第一段的深度和厚度,就比寻找新奇来得更加美妙。

[ 本帖最后由 峰城 于 2011-4-1 20:4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16: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