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扁舟一叶

《被判决者》(几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3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唐朝明月的诗《桥》:与扁兄近似:

《回乡记》:桥
1.1
此时,你沉湎于旋转,衰老地不停脱落
或者俯身,摊开冰凉的手
我丢弃的鞋子淌过河滩佑护的草
一个少年携带扎眼的光
把船摇到脚下,水声浮浅
寂静地结出多年不见得赤裸
时间无奈地翻过水渠

1.2
失忆是个通病。我深陷齐腰深的指引
疏散野鸭,疏散水草翻起的水花
炊烟惊讶不已,缠绕摇摆的柱子
扑腾。泥泽里的鳞片喘出粗气
我张开网,鱼群正在尽情地种植
两岸夕阳垂落,溺水的树折断左臂
阴影掩盖下的暮色

1.3
揭开绳带上的帽子
第一页,绿色的光不知疲倦
我、车辙、泥块,背部多余的牲口
第二页,卷曲着的名字
滚烫,让一丝沉默打动
在桥的怀抱坦然卧下
第三页,鞭子抽打闪电的肩膀
你袖手旁观,把生锈的针线放到水面
波光粼粼,我们互换了来生

1.4
我放下一截光环。幻想如你的胆怯
戴着清秀的面具,追逐每一个远去的人
在桥面突起的手掌
那些孩子鱼跃,进入不断上涨的河床
我们从此记住事实:灾难可以复述
苍老越过头颈,拦腰把我们折断

1.5
无端地切割根,为绿色的汁液告别
光泽铺展,扩张的指纹把我们推向极限
我们优雅地活动,背着桥
来自故乡的锄具输血,为城市诊治
营养过剩,我们无力扎根
无力在冬天的散漫下
放置一座桥的破旧的沉重

1.6
发现了荒凉。滴着汗
结冰,并且出奇的凉
蝙蝠出没,那些缝隙里的孩子冷漠
和我一样长着坚硬的外壳
其时,我扶住桥墩的一角摘下果子
果实浑圆,果肉散发香味
我穿行暗淡的表层,只有这一次眩晕
因为果子,我守住来自故乡的召唤

1.7
终究要捏造梦境。我爬到桥的眼睛
驱赶火烧云点燃的羊群
驱赶作物不屈不挠的生长、衰败、死亡
我蒙上自己的眼睛,白昼如此
你短暂的一生卧在桥墩之下
洁净,没有任何惊人的血丝

1.8
你说出证据,翻动的窗子清澈见底
微风轻泻,一些微弱直抵桥头
忠实的牲口鱼贯前进,徘徊在平静的水面
少年接过绳索,船头现出麦地
亡灵经过,那些纸扎的人安静
撒下星光不可更改的线
一路平安,牵着桥梁的尾巴

1.9
只有悲伤可以感知一切
那只飞翔的苹果在母亲的盘子里
长出细小的羽毛,沉睡不再习惯于流浪
我们端坐在桥下,红色的夜覆盖
梦境聚集,我们欢喜地咀嚼苹果流出的甜蜜
沿着宽阔的河岸走失

1.10
沉沦的事物也有苏醒
桥舍弃多余的枝叶。我空有外壳
承受水流地冲洗,支撑一副桥墩的架子
缩小和真实的距离。在你说出离别,回归
我沉默的不知所以,抽出一只白色的手
承接夜晚抛弃的星河,背对这片徒劳

1.11
桥上,我多生了几处惘然
目睹河水埋下更多的人。隐喻只剩下一个词性
只是抬高干涸的走向
我不断地修补,向我已经体弱多病的父亲
索要车辙。阻挡车子前行的砖块
像我这个回乡的外来人
在中年需要经历多处断裂
不失时机的链接,两岸的风景来自何处?

1.12
可以卧成一座浮桥了
忙碌的车马从我的身体上碾过
重量和乡亲说话的语气相仿
将我和桥上的砖石彻底碾碎
或成发着黏性的不息,黏住我们开始退化的手
流出胆怯,流下浑浊的雨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学写诗歌 于 2011-3-23 20:33 发表
词语没有滥用,但刻意的痕迹太重。浅见,问好:)


学兄说的很对。我自己觉得也有些过了。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儿 于 2011-3-23 20:52 发表
和这个世界转身施放的书案,我们藏匿于他的腹部
吞掉所有的空洞。空旷的只有我们射出的两粒钉子
      
    改成——更好
两粒钉子——————两粒子弹!

———————————————————————— ...


不太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南方朔 于 2011-3-23 21:24 发表
附唐朝明月的诗《桥》:与扁兄近似:

《回乡记》:桥
1.1
此时,你沉湎于旋转,衰老地不停脱落
或者俯身,摊开冰凉的手
我丢弃的鞋子淌过河滩佑护的草
一个少年携带扎眼的光
把船摇到脚下,水声浮浅
寂静地 ...


说实在的这个我第一次读,确实在一些手法的运用上有些近似,不过这没有甚么大惊小怪的,或许我们都是学的别人的也不足为奇!
请兄弟不要乱猜啊!
问好了,难为你这样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3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唐朝明月的《桥》与扁兄的何其相似:
回乡记》:桥
1.1
此时,你沉湎于旋转,衰老地不停脱落
或者俯身,摊开冰凉的手
我丢弃的鞋子淌过河滩佑护的草
一个少年携带扎眼的光
把船摇到脚下,水声浮浅
寂静地结出多年不见得赤裸
时间无奈地翻过水渠

1.2
失忆是个通病。我深陷齐腰深的指引
疏散野鸭,疏散水草翻起的水花
炊烟惊讶不已,缠绕摇摆的柱子
扑腾。泥泽里的鳞片喘出粗气
我张开网,鱼群正在尽情地种植
两岸夕阳垂落,溺水的树折断左臂
阴影掩盖下的暮色

1.3
揭开绳带上的帽子
第一页,绿色的光不知疲倦
我、车辙、泥块,背部多余的牲口
第二页,卷曲着的名字
滚烫,让一丝沉默打动
在桥的怀抱坦然卧下
第三页,鞭子抽打闪电的肩膀
你袖手旁观,把生锈的针线放到水面
波光粼粼,我们互换了来生

1.4
我放下一截光环。幻想如你的胆怯
戴着清秀的面具,追逐每一个远去的人
在桥面突起的手掌
那些孩子鱼跃,进入不断上涨的河床
我们从此记住事实:灾难可以复述
苍老越过头颈,拦腰把我们折断

1.5
无端地切割根,为绿色的汁液告别
光泽铺展,扩张的指纹把我们推向极限
我们优雅地活动,背着桥
来自故乡的锄具输血,为城市诊治
营养过剩,我们无力扎根
无力在冬天的散漫下
放置一座桥的破旧的沉重

1.6
发现了荒凉。滴着汗
结冰,并且出奇的凉
蝙蝠出没,那些缝隙里的孩子冷漠
和我一样长着坚硬的外壳
其时,我扶住桥墩的一角摘下果子
果实浑圆,果肉散发香味
我穿行暗淡的表层,只有这一次眩晕
因为果子,我守住来自故乡的召唤

1.7
终究要捏造梦境。我爬到桥的眼睛
驱赶火烧云点燃的羊群
驱赶作物不屈不挠的生长、衰败、死亡
我蒙上自己的眼睛,白昼如此
你短暂的一生卧在桥墩之下
洁净,没有任何惊人的血丝

1.8
你说出证据,翻动的窗子清澈见底
微风轻泻,一些微弱直抵桥头
忠实的牲口鱼贯前进,徘徊在平静的水面
少年接过绳索,船头现出麦地
亡灵经过,那些纸扎的人安静
撒下星光不可更改的线
一路平安,牵着桥梁的尾巴

1.9
只有悲伤可以感知一切
那只飞翔的苹果在母亲的盘子里
长出细小的羽毛,沉睡不再习惯于流浪
我们端坐在桥下,红色的夜覆盖
梦境聚集,我们欢喜地咀嚼苹果流出的甜蜜
沿着宽阔的河岸走失

1.10
沉沦的事物也有苏醒
桥舍弃多余的枝叶。我空有外壳
承受水流地冲洗,支撑一副桥墩的架子
缩小和真实的距离。在你说出离别,回归
我沉默的不知所以,抽出一只白色的手
承接夜晚抛弃的星河,背对这片徒劳

1.11
桥上,我多生了几处惘然
目睹河水埋下更多的人。隐喻只剩下一个词性
只是抬高干涸的走向
我不断地修补,向我已经体弱多病的父亲
索要车辙。阻挡车子前行的砖块
像我这个回乡的外来人
在中年需要经历多处断裂
不失时机的链接,两岸的风景来自何处?

1.12
可以卧成一座浮桥了
忙碌的车马从我的身体上碾过
重量和乡亲说话的语气相仿
将我和桥上的砖石彻底碾碎
或成发着黏性的不息,黏住我们开始退化的手
流出胆怯,流下浑浊的雨水

[ 本帖最后由 南方朔 于 2011-3-23 21:5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3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3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园林是很好的景致,但每逢假期高峰,穿行在肩碰肩脚碰脚的园林中,一路行下来,感觉到的不是美,是累。我总感觉这样类型的诗歌,可以写的深入浅出些,主要在语言上,化神奇为腐朽即为大家,晚礼服虽然不能做成波西米亚风格,但不一定非得雍容华贵,素雅也是可以的。

判决者与被判决者,着眼在我们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判决与被判决。
“水脱离分子的诱惑,说一个词的殿堂离我们多近”
“...在物质的中心急速的膨胀/球形的表面,...哭泣的外壳”
“孩子睡在巨浪的创伤,黑色的眼睛四处溃散”
“...向暗门,...泛出微笑”
“...空洞需要他顺从的初入”
“...在压低,...通向背叛”

所有的这些词句,似乎都是出于第一首“暗语”中的这一句偈语:“我们像诗人,从书籍的背后卸下盔甲,打造修饰的利刃”。重点在于“诗人”这两字,写诗的人,似乎往往在思考世间万物时,最先想到的是诗人,而不是思想家或者哲学家之类的词汇。在这样一组类型的诗歌中,诗人是与后两者等同的。从广义来讲泛指人类在物质世界遇到阻碍时,就会像个哲学家一样潜入精神上去寻找一些答案或者反思。

另外,从狭义上来讲,这个“诗人”可以理解为单一的一类诗人,比如海子,用诗歌穿行到物质之外的精神世界,在里面寻求物质世界的解构,近乎疯狂与偏激,对这种疯狂与偏激我不敢妄言曲直,只对这类诗人怀有矛盾的同情心。人是个有思想的动物,需要有精神上的支撑与解构,这于大众是有意的,但于个体来说,似乎又是极其悲哀和残忍的。我的同情心无非是缘于这点上。

读这样的诗歌,内心是有点担忧的, 仅仅从诗的风格与表达上来写了点个见,瞎说的,误读之处见谅。

[ 本帖最后由 楚魂 于 2011-3-23 21: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3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我举例说:我可以假装看不见,你也可以假装很想念!

刚漏了一个字,给补上。
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3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实的说,大概的看了一下,不错!
在我看来,越是好诗,越需要在越黑的时候读,比如黑夜深处……

改天细读这篇,太长了,我需要慢慢品,细细嚼,否则,不消化,是对不起作者呀!

祝好!莫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3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扁舟一叶 于 2011-3-23 21:10 发表
答南方兄弟:

   其实你是为难自己。你应该知道:一首诗歌每一个人的阅读空间都是不一样的,阅读视角也是不同的。所以他读出来的意思也是一样的。我先要向这位兄弟(其实我知道我是托大了,你应该比我入道的早啊。 ...

扁舟啊,我本来想解读这首《暗语》来着,你却忙着捷足先登了。我迟了一步。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扁舟一叶 于 2011-3-23 21:23 发表


怎么可能那。就不允许别人也写这样的诗歌了,他的我读过,只不过有些相似罢了,我的主要是在空间上更注重一些,不要乱猜啊,我可不想跟着沾沾光,我可不是秃子

不是有点相似, 是几乎差不多,嘿嘿, 只是问问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帮你数了一下"的"用了50多个, 我想说得就是这个
整首有自己的特色, 问好

[ 本帖最后由 半遮面 于 2011-3-24 05:3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组张力十足,且内部的诗意衔接得非常紧密,我在阅读的时候,还是按照你以前那种简洁明快的风格。比如我这样读你的第一首:“这个世界转身施放书案,我们藏匿于他的腹部,吞掉所有的空洞,空旷的我们射出两粒钉子。黑暗沉陷,那些泥浆奔跑着闯入,我们像诗人,从书籍背后卸下盔甲,打造修饰的刃。”我去掉了一些修饰性的词语。这一个整组我都非常喜欢。支持精华。

    问好扁舟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细看,但我相信迷雾和空气的版主的眼力,我先操作而后看了。
问好扁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5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这种陌生化的语言机制。空间感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16: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