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772|回复: 37

散步(旧作,请大家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2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散步
随意走动,漫无目的,漫不经心。
听不见水声时,
我来到一条干涸的小河边,
灰蒙蒙的天压得很低,
好像上膛的枪抵住大地,白亮的沙子提醒我,
这条河以前多么健康。

我仿佛听见蔚蓝的涛声
正击打浣衣的手臂,远处的山峦
起伏着诱惑的爱情。

晌午,路过一片小麦地,
我看见一根根面条,在农民的目光里
跳舞,满含热泪。我和它们一起跳。

我不幸福也不痛苦,
我不快乐也不沮丧,我是一块石头
傍晚坐在田埂上打盹,
吞下自己的口水,醒来时发现一根稻草。

在稻草中间,一只蚂蚁躺着
黑斑上左腿残缺,
浑身战栗,我对它的处境深表怜惜。
此刻,我望见深冬的原野
铺向天边,黄色的麻雀落入寂静的树林。



修改之后的第二稿:

----------散步
我在冬天四处走动
只是为了看看那条干涸的
河流,看看那一块又一块干枯的
泥巴,如今它们孤独地躺在河床上

衣不蔽体,望着光阴像流水一样
远去,望着风在灰蒙蒙的苍穹下
奔跑,河滩上,一条烂木船
散发出腐败的气息,只有那些白亮的
细沙,依然像从前一样美好

它们像糖粒子一样
分布着,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跳舞,让我的舌头在不经意间
咂动,河床上灰蒙蒙的天空
飘飞着烟尘

穿过烟尘,我仿佛听见蔚蓝的
涛声,在山峦间游走
在岸边每一块庄稼地里
逗留,我对河流的惋惜程度

来自于那一块块干裂的
泥土,它们在叹息声中搁浅
没有眼泪,那些水
一半到了天上,一半不知去向



修改之后的第三稿:

----------散步
你说我现在还出去散步吗
正是冬天,我心里记挂着
那条干涸的河流,我在早晨到达它
在它干枯的河床上行走
我并不想伤害它

太阳高高在上,被灰蒙蒙的云
遮盖,风从北边来,向南边溜去
一条搁浅的船,在污泥里沉陷,散发着
腐败的气息,赤身裸体的河床
干瘪而瘦小,只有边缘上那些
白亮的沙子,它们提醒我
这条河流以前多么健康

我仿佛听见蔚蓝的涛声
正在濯洗浣衣的手臂,远处的山峦
起伏着诱惑的爱情,河流的两岸
是一片麦子地,我看见一根根面条
在沉默的风中跳舞,我和它们一起跳

我不幸福,也不痛苦
我不快乐,也不沮丧
我是一块石头,此时端坐在
田埂上,一边打盹,一边吞咽自己的口水
我多想分给河床一滴水,但它静静地躺着
已经流不出半点眼泪

[ 本帖最后由 空气 于 2011-2-23 07:4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的旧东西,现在修改如下:

----------散步
我在冬天四处走动
只是为了看看那条干涸的
河流,看看那一块又一块干枯的
泥巴,如今它们孤独地躺在河床上

衣不蔽体,望着光阴像流水一样
远去,望着风在灰蒙蒙的苍穹下
奔跑,河滩上,一条烂木船
散发出腐败的气息,只有那些白亮的
细沙,依然像从前一样美好

它们像糖粒子一样
分布着,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跳舞,让我的舌头在不经意间
咂动,河床上灰蒙蒙的天空
飘飞着烟尘

穿过烟尘,我仿佛听见蔚蓝的
涛声,在山峦间游走
在岸边每一块庄稼地里
逗留,我对河流的惋惜程度

来自于那一块块干裂的
泥土,它们在叹息声中搁浅
没有眼泪,那些水
一半到了天上,一半不知去向

[ 本帖最后由 空气 于 2011-2-22 14:3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2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你旧的那首更好,质朴,纯真,有回味!个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雾都蓉儿 于 2011-2-22 12:53 发表
今天读到你的诗,值得学习!

以前的旧作,现在自己正在重新修改中。问好蓉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如风. 于 2011-2-22 12:59 发表
我感觉你旧的那首更好,质朴,纯真,有回味!个见!

我会考虑你的意见,但我现在正在重新修改,还没有改完呢!问好如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2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觉得旧的好,自然的气息浓郁没有雕琢之感。

我不幸福
也不痛苦,我不快乐
也不沮丧,我是一块
石头,

“沉默
倔强”不要这几个字更好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翩然落梅 于 2011-2-22 13:34 发表
也觉得旧的好,自然的气息浓郁没有雕琢之感。

我不幸福
也不痛苦,我不快乐
也不沮丧,我是一块
石头,

“沉默
倔强”不要这几个字更好一些。

问好落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已基本改定,不知道哪个更好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2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改后的更具诗歌的语言和气息。也更凝炼。
虽不比之前的质朴,但这样让文字更显成熟一些。
问好空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2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2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诗也很好,尤其一句“我不幸福 也不痛苦 ;我不快乐 也不沮丧;我是一块石头~”感觉不错,应予保留;浅见。问好    又,“石头”感觉沉重点,是否再过渡一下,让她如璞玉般隐忍待发;真是浅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2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文本,还是保留原来的那个,再写一个新的。

随意走动,漫无目的,漫不经心。
听不见水声时,
我来到一条干涸的小河边,
灰蒙蒙的天压得很低,
好像上膛的枪抵住大地,白亮的沙子提醒我,
这条河以前多么健康。

我仿佛听见蔚蓝的涛声
正击打浣衣的手臂,远处的山峦
起伏着诱惑的爱情。

晌午,路过一片小麦地,
我看见一根根面条,在农民的目光里
跳舞,满含热泪。我和它们一起跳。

我不幸福也不痛苦,
我不快乐也不沮丧,我是一块石头
傍晚坐在田埂上打盹,
吞下自己的口水,醒来时发现一根稻草。

在稻草中间,一只蚂蚁躺着
黑斑上左腿残缺,
浑身战栗,我对它的处境深表怜惜。
此刻,我望见深冬的原野
铺向天边,黄色的麻雀落入寂静的树林。

[ 本帖最后由 石侃 于 2011-2-22 18:3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1-2-22 18:31 发表
这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文本,还是保留原来的那个,再写一个新的。

随意走动,漫无目的,漫不经心。
听不见水声时,
我来到一条干涸的小河边,
灰蒙蒙的天压得很低,
好像上膛的枪抵住大地,白亮的沙子提醒我, ...

最喜欢别人帮我改诗了,省得我自己想破脑壳。改得非常好,我很满意。在此谢谢石侃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2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美的同构性缺失和自我的重建

         同形同构是一种共振的张力,两种属性相近的事物,获得感知上的共通和共鸣,所以情景交融。数学上来说,人是自然的子集,所以人通过自己沟通于自然,二者有产生共性张力的先在条件,感知就是存在。
         然而当自然受到破坏,它给予人的美感已不复,人将何去何从。自然美感的缺失,就是人对自己的缺失,因为我们就是自然。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在当下,每个诗人都几乎面对自我精神重建的压力。

随意走动,漫无目的,漫不经心。
听不见水声时,
我来到一条干涸的小河边,
灰蒙蒙的天压得很低,
好像上膛的枪抵住大地,白亮的沙子提醒我,
这条河以前多么健康。


        第一节的头一句是审美态度的无功利性,一个人只有不为糊口而奔波时,才能感知自然的召唤。然而这里还埋下情感上的伏笔,“荒芜”随之而来了。诗歌是平静中回味到的情感,也就是创作是一种观照过的经验。
        “听不见水声”,是一种心灵的缺少,所以也是美的缺少。没有水声的打动,看见的是“一条干涸的小河”,这是环境现实美的贫瘠性。“灰蒙蒙的天”不仅仅是景色,还是压抑的情感,环境和心境获得压抑方面的同构。
        压抑向着夸张的直觉发展,“好像上膛的枪抵住大地”。所以我们也看到了扭曲和逼迫,“白亮的沙子”就好像河床上的骸骨,发射出死亡收割的光芒。

我仿佛听见蔚蓝的涛声
正击打浣衣的手臂,远处的山峦
起伏着诱惑的爱情。

        
        为此,作者需要重建自我的精神审美,他只能靠想像了。“蔚蓝的涛声”只存在于他的假想,而“打浣衣的手臂”更像是古长安的事物。作者只能越过并回溯时间,才能感知美在历史的存在。“山峦”是大地丰熟的乳房,作者要表达的是对自然的爱,对美的向往。

晌午,路过一片小麦地,
我看见一根根面条,在农民的目光里
跳舞,满含热泪。我和它们一起跳。


        “麦子”还很弱小,但它要疯长。在作者的关联性里,他勾连起农民对粮食的情感,唯有这质朴的事物才让他在现实里,感到些许的抚慰、激情和生机。

我不幸福也不痛苦,
我不快乐也不沮丧,我是一块石头
傍晚坐在田埂上打盹,
吞下自己的口水,醒来时发现一根稻草。


        前四句都是一种麻木的心态,这个时代诗人是徒劳的,他无力改变什么。“吞下自己的口水”既是一种肌体干枯的表现,也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可当他从想像中醒来时,只有“一根稻草”陪伴他。
        这是一个幻灭和自我察觉的过程。

在稻草中间,一只蚂蚁躺着
黑斑上左腿残缺,
浑身战栗,我对它的处境深表怜惜。
此刻,我望见深冬的原野
铺向天边,黄色的麻雀落入寂静的树林。


       还有一些事物也是这个时代的牺牲品,“一只蚂蚁”也受到了环境的毒害,变得畸形。它无力抗争什么,成为残疾的事物躺着,“浑身战栗”。
       蚂蚁也是作者的自我对象化,他塑造出一个生灵,在那里寄寓他对现代世界的无助。作者对蚂蚁的同情似乎是“廉价”的情感,这种审美态度是因为他和蚂蚁一样弱小,无法和一些事物作出对抗,所以回到那麻木的心来,蚂蚁就是作者和蚂蚁的同构和命运共通。
      “深冬的原野铺向天边”,是通过视界的广阔,来表达贫瘠、荒芜、迷失和彷徨的心境。那“黄色的麻雀”就是一颗自然的心脏,在毫无表情和无所发言的树林中,向着深渊覆没和坠落。

[ 本帖最后由 石侃 于 2011-2-22 19:2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1-2-22 19:18 发表
美的同构性缺失和自我的重建

         同形同构是一种共振的张力,两种属性相近的事物,获得感知上的共通和共鸣,所以情景交融。数学上来说,人是自然的子集,所以人通过自己沟通于自然,二者有产生共性张力的先在 ...

谢谢石侃兄,我收进自己的博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17: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