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697|回复: 0

《散文选刊》2011年1月第一期目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5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散文选刊》2011年1月第一期目录 新鲜出炉
卷首语:观点与声音

人,应该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红孩

精品园:大众推荐榜

美女如云—韩小蕙
美女与GDP(评论)—王景科

散文诗方阵:旗帜飘扬

沉沙  周庆荣 爱斐儿 亚楠 黄恩鹏

主编有约:非专职实力派茶座

厉彦林乡土散文选:春天在我的村庄/  聆听春天的脚步/  乡间秋雨/ 乡村情结/  回家吃顿娘做的饭/  煤油灯/  乡村货郎/  怀念我家那条老黄狗/
我的散文观 -----厉彦林
生命与艺术的春天永驻——谈厉彦林乡土散文  石 英

文史随想:趣味历史思考文化

茶叶里的江南-----陈晨
谁是《水浒》中最贞洁的女人---郭倩
李杜:唐朝两个没有文凭的诗人----胡济卫
俊雅大度的薛宝钗--------林永英

关注:女性散文实力派展示

辛茜作品·我的青海湖  在那遥远的地方/  措甘玛,母亲之海/  初秋的夏拉草原/  迷人的牧歌/  青海湖的美/   飞翔的水珠/

中国地理游:四面八方

新 疆 散 记-------郭宝庆
遥远的碧色寨——赵统斌

台北两章——尚长文
西藏  西藏  刘文波

域外访记:世界旅行笔记

/啄着阳光的鸽子

                 
点题策划:沂源风光三人行

沂源三景感怀     郝树江
雪情雾韵俏鲁山   黄照广
春游唐山   宋以民

创作品评:审视与过程

让云的形状变成艺术的形状

——石才夫散文集《坐看云起》的美学考察   谭延桐

序言跋记:印象与感悟

每个人都有本心—— 陈雄

艺术漫步:笔墨其中

认识卓儿

新星系: 推介新秀

邝美艳作品·旗袍,女人一生的挚爱、小米粥样的女人、幸福在低头刹那、小阳台

图文视窗
笔行游记人阅风景:乌镇,来了,就不想走。 马儿

循着地理找风土:利津水煎包……           李静


李杜:唐朝两个没有文凭的诗人

□胡济卫

    李白和杜甫,是高高耸立在大唐诗坛的两座不可逾越的丰碑。华夏大地历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以来,产生了无数伟大的诗人和优秀的诗篇,人们把诗圣和诗仙这两顶代表诗歌最高荣誉的王冠戴在他们头上,足见后人对他们诗歌成就的认肯。但是,就是这么两位冠盖大唐的诗人,却是两个没有文凭的诗人。

    先说李白。李白出生在四川,他幼年聪颖过人,十岁就精通诗书。直到二十岁时,当地的官员就以有道科举荐他,他没有应举。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是他的人生信条和做人准则。就连当时名震京城的著名诗人贺知章看了他的诗文后也不禁赞叹道:“子,谪仙人也!”后来,经贺知章的举荐,李白被唐玄宗下诏命为翰林待诏。当然,这个翰林待诏是编外的,要等到其他翰林提拔或者退休腾出空缺后才能补上。因此,也就享受不到国家的俸禄,这是大唐王朝的体制所决定的。能够进入翰林院的,大都是进士及第,唯独李白是一介布衣。唐玄宗之所以给李白一个翰林待诏,其原因也可能是嫌他的文凭太低。他一生恃才傲物,轻财好施,蔑视权贵,狂放不羁,尤其是看不惯高力士那种奴颜婢膝,阿于奉承的作派。一次,唐玄宗召他进宫写诗,他趁着酒劲逼着高力士为其脱靴,让杨贵妃为其研墨,因而得罪了高力士,遭到了高力士的算计,并最终被逐出长安。

    说穿了,李白就是一个纯粹的文人啊,他不知道宫廷和宦海的险恶,更不知道“宁可得罪君子也不得罪小人”的基本道理。其实,唐玄宗是很想重用李白的,但是,在每一次要提拔他的关键时刻,均遭到了高力士和杨贵妃的极力阻拦。试想泱泱大唐王朝,人才辈出,文人荟萃,能够让唐玄宗亲自为其调羹的也只有李白一人了,足见唐明皇对他的赏识。嗜酒如命的李白几乎喝遍了长安的大小酒馆,这是唐朝任何一个诗人都无法比拟的。他每天必喝,每喝必醉,醉了就躺在人家酒馆里呼呼大睡。以至于唐玄宗想听李白写的新歌也找不到他的踪影,不得已让高力士带着一帮太监们,满长安城到处乱找。这有他的好朋友杜甫的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对于李白来说,有得也有失。失的是由于秉性耿直,酒后失态得罪了一些他不该得罪人,到老也没能混个一官半职,还险些送了性命;得的是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诗人。

    再说杜甫。杜甫出生在河南巩义市,他比李白小十几岁。与李白不同的是,杜甫曾多次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屡试不第,最后向朝廷献了一篇《三大礼赋》才引起了唐玄宗的重视,被授予京兆府兵曹参军。没干几年,安史之乱爆发,被俘,后脱身赴行在,官拜右拾遗,因上书救房玄龄遭贬。后或仕或隐,最终入川,居成都草堂。严武镇守四川,聘请他为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杜甫离开了四川,病卒于湘水扁舟之中。杜甫虽然做过几次小官,但间隔的时间都较短。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颠沛流离和贫病交加中度过的。尤其是到了晚年,生活更加凄苦,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就是他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亲自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群众所造成的痛苦,因而才会写出《三吏》、《三别》等一大批深刻反映下层人民疾苦的诗作。

    李白张扬狂放,而杜甫内敛隐忍,两个人的性格迥异,其作品风格向背。李白当时在唐朝诗坛的名气很大,比起李白,杜甫的名气就逊色多了,就连李白也看不上他的诗歌,为此李白还曾经写过一首《饭颗山》的诗来讥讽杜甫。直到后来元稹为杜甫写了一篇评论,他的诗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虽然两人的诗风不同,但他们的死法却惊人的相似,都是与水有关。李白晚年寓居当涂山,由于夜晚赏月时饮酒过量,不慎栽倒在湖里溺水而亡。后人为了纪念他说他揽月而死,这是有悖于历史事实的。杜甫离开四川到湖南耒阳投奔好友,恰遇暴雨泛滥,江水暴涨,被困在船上连续十多天就没吃上饭。后来,耒阳聂县令知道这个消息后,亲自撑船把杜甫接到了县衙,并为他炖了一锅牛肉,温了一壶酒。由于暴食暴饮当天夜晚就撑死在了耒阳,时年五十九岁。

    唐朝诗坛上的两颗耀眼的巨星就这样相继陨落了。我们在慨叹他们命运多舛的同时,也为他们为后人留下旷古未有的不朽诗篇而倍感欣慰。试想,假如唐朝缺少了李白和杜甫,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唐代的诗歌无论如何也不会达到这样的海拔高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6 01: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