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石菩提 于 2011-2-13 17:21 发表 都是被书本毒害的,这个好像人性本恶和本善论。嘿嘿,我是拿来主义。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1-2-13 17:18 发表 菩提不简单哦,孩子确实是混沌的。上帝对于孩子根本还不能说是一个自明性的事物,但对忙碌于现实中的人来,上帝就是一个晦暗物,就好像他们有时候通常不知道有自己。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1-2-13 17:24 发表 你一旦涉及到本体,就涉及到悖论了。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2-13 17:25 发表 这个石老师说得也对, 孩子1到3岁, 可以这么说, 4岁以上就不同,........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1-2-13 17:29 发表 四岁也不行,四岁的孩子对上帝充满好奇心。上帝成为一个自明物,是成年人的事情。那时,他相信自己大于上帝,相信上帝和相信自己有矛盾吗,我觉得没有的。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1-2-13 17:32 发表 当我们遇到无法解释的一切时,它便悄然而现 ————你再深入一点,上帝很快就出现了,上帝是发问,是判断!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2-13 17:33 发表 其实, 这也是我不敢相信的事情, 我听过4岁的孩子跟我谈及上帝, 当时, 我就傻了, 因为他说得大人们都哑口无言, 我要做事了, 有空来向两位石老师讨教
原帖由 石菩提 于 2011-2-13 17:26 发表 是啊,世界本就是一体两面的的,二进制基本上就可以模拟整个世界了 是和否,这个编程上经常用到。
原帖由 石菩提 于 2011-2-13 17:34 发表 四岁后就可以接受我们灌输的东西了,例如,鬼。不过这是被我们灌输的。而真的要自明,则需要在生活中打滚一番。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1-2-13 17:39 发表 是也。我跟你说个事情,在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了,“罗素悖论”的处理方式在西方哲学语言转向阶段,“人工语言”的成立是以排除悖论为前提。实际这是妄想,以后现代空间物理学正是以悖论(相对),为其世界构 ...
原帖由 石菩提 于 2011-2-13 17:36 发表 我觉得“上帝”是发问,但不是判断,判断可能属于“宗教”。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1-2-13 17:42 发表 菩提,自明性就是你觉得那事物就是那事物,其他不需要构成,也就是那事物被熟视无睹了。有几个人严格地思考过上帝的问题,这个我深有体会。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18: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