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899|回复: 21

[公告] 每周诗探讨第十五期《《第三天,风用它明亮的翅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3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天,风用它明亮的翅膀》

第三天,风用它明亮的翅膀
拍打山梁,也拍打我们的双肩
一整天,我们侧着耳倾听
心中充满不安,和莫名的神圣
山脚下,一顶旧绿帐篷
鼓了起来,那里的风似乎
更大一些
山坡上,所有树木一律向
南方倾斜。春天,我们眼看着它
离去了。我们一言不发

第三天,我们沿着斜长的道路走下山去
我们的爱情像一只黑鸟
站在树枝上,在风中
受伤


《每周诗探讨》栏目介绍:
方式:在红颜版块开辟《每周诗探讨》栏目。
目的:学习好诗,分析好诗,一首,胜过读万首不好的诗歌。
参与者:全体诗歌爱好者
内容:1、诗歌的选择:每周推出一首,尽量选名诗(当然也可以是论坛中你所认为的优秀诗作,因是红颜版块,诗歌以女诗人为主)。
                          推荐者将诗歌的资料先推荐给迷雾以供筛选。
                          诗歌可以是古代也可是是现代,可以是中国也可以是外国,当然中国的尽量选择现当代诗歌。诗歌以短篇抒情诗为主。
            2、讨论方式: 探讨、分析、评论皆可,对诗歌可攻击批评,也可防守赞赏,诗歌推荐者当尽量以防守为主。攻方、中立方、防守方,读者可自由选择加入。
                         或批评,或赞赏,或分析优缺点,允许惊世骇俗的批评,但不允许谩骂和翻脸。
                         对于翻译的诗歌如果不满意,批评者可拿出原诗以及自己的翻译来让大家对比(此方式严重推荐)。
            3、总结: 一周的最后一天公布诗歌的作者,国籍以及鉴赏评论。并对读者的一些有益的评论进行汇总。
发表于 2011-1-23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赏析《第三天,风用它明亮的翅膀》

第三天,风用它明亮的翅膀
拍打山梁,也拍打我们的双肩
一整天,我们侧着耳倾听
心中充满不安,和莫名的神圣

开篇诗人就设下玄虚,调动读者联想为何是第三天。第一天、第二天为何要避开?全篇被“风”这个主意象带动行走。用诗意的情愫与大自然倾心交流,祈望与自然心心相印的物我相融中灵魂与身心获得更神圣的引领,以便忘掉一些难以忘怀的第一天、第二天发生的那些痛苦往事。

山脚下,一顶旧绿帐篷
鼓了起来,那里的风似乎
更大一些
山坡上,所有树木一律向
南方倾斜。春天,我们眼看着它
离去了。我们一言不发

为了忘记第一天、第二天所经历的那些痛,诗人的情思极力地回避,在回避中意识在强化,与自然的感知感应在不断的转换和升华为:“山脚下,一顶旧绿帐篷\鼓了起来,那里的风似乎\更大一些\山坡上,所有树木一律向\南方倾斜。”而看着树木向南方倾斜的恍惚迷离中,终是被第一天、第二天的事物所伤太深。所以似乎在与自然的亲近中心境也易被自然的凄惶所感染,使忧伤更为深沉雍容起来,并因内心的疼痛而看见春天也在离去。透过春天的离去,忧伤的情感在深折、在延伸。那麽“眼看着春天离去了”,这一意象的建构也是对下一节提到的爱情的一种过度和关照,是递进上的软着陆。

第三天,我们沿着斜长的道路走下山去
我们的爱情像一只黑鸟
站在树枝上,在风中
受伤

这节又提到第三天,可感诗人对第三天给予着多麽强烈的厚望。但是毕竟要面对现实,面对生活。并且在与大自然互相洗礼,互相回望与回归中心灵似乎获得了净化与宁静的启示。所以“我们沿着斜长的道路走下山去。”而我们的爱情却无法像当初一样有着用之不尽的美丽与梦幻的色彩和飞翔的欲望。这还不够,我们的爱情已经退化得像一只黑鸟,无声无息无未来可言地站在树枝上,在风中受伤。结笔隐伏着弦外之音,那就是人与自然也有着各自都无能为力、无法互为帮助、互为关怀、互为解救的忧郁和沧桑。那麽结笔之妙也消解了开篇的玄虚之玄。

[ 本帖最后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1-1-27 15:3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收, 后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4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白云,我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4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尝了句子优美,支持百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4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莫名

读这首诗,让我想起一首歌。莫名我就喜欢你。这种“莫名”是一种纯粹的非理性。
在诗歌中存在着这一种纯粹的情感上的莫名,莫名的伤感,莫名的喜欢,莫名地在一起,融化在风里

第三天同样让我想起一首歌,名字我忘记了,只记得里面有个句子:在你出现后的第三天,我就改变了行车的路线。但这首诗歌中第三天可能代表着第三个阶段,也就是结束。这可能是相识,相爱,分开。三也可能是一而二,二而三,三是无穷的意思。同样的,还有一种叫做四不过三。这个第三天很有趣。

风是自由的,大,空,无形,不可捉摸但又可以感知,风只能被实体捕捉,例如树,例如飘舞的波涛。在诗歌中,风就是彼此的爱,它登上山顶,它又下来。个中体味,大家可以读诗

这首诗歌通过外在的浮光掠影来捕捉复杂的内心,是一种非常好的写法,含而不露。我很是喜欢。不过最后的点题让我觉得有些过了,不是太好。

[ 本帖最后由 石菩提 于 2011-1-25 18: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表面上看,“风用它明亮的翅膀”似乎应该是情感基调比较欢快的诗歌,但是,字里行间却充满着不安和忧伤.
“第三天,风用它明亮”----------这首诗里的动态意识就比较强,而前一首侧表现着静态的意识。同样意识中所表现的事物却没有改变,特别是存在的方式没有改变。用意识决定叙述流向,用局限的或是局部的事物诱使读者进入诗人造就的诗意氛围,感受诗人经历过和感受过的那些场景
 作用于意识的诗作很多,“第三天,风用它明亮的翅膀 拍打山梁,也拍打我们的双肩”---------以重复式的描叙建立意识中的孤独的人。“一整天,我们侧着耳倾听 心中充满不安,和莫名的神圣  山脚下,一顶旧绿帐篷鼓了起来,那里的风似乎 更大一些”--------短促的语言中表现了意识的寂静和孤独。尝试是自己的真实感受,也是这些真实感受确定了运用了意识的效果。伤感多于欢乐,高昂少于低沉。是在将这些象征意义的意象,用诗的方式加以阐释,辅以衬托,造成伤感的氛围,使伤感有效地进入读者的情绪中,并且获得共鸣。
  这可能就是诗人最具特色之处在她的诗歌中充满着不可言说的、却可以轻易拨动每一个读者心弦的感伤。也因此具有了感人的力量和独特的抒情品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天,风用它明亮的翅膀
拍打山梁,也拍打我们的双肩
一整天,我们侧着耳倾听
心中充满不安,和莫名的神圣
山脚下,一顶旧绿帐篷
鼓了起来,那里的风似乎
更大一些
山坡上,所有树木一律向
南方倾斜。春天,我们眼看着它
离去了。我们一言不发

第三天,我们沿着斜长的道路走下山去
我们的爱情像一只黑鸟
站在树枝上,在风中
受伤
=====================================================
整首诗语言优美,特别是对细节的处理非常到位。可以说,这是一首唯美的、忧伤的爱情诗。说它唯美,不仅仅指诗歌的语言是优美的,“我们”的爱情曾经也是优美的;说它忧伤,是因为现在,“我们”的爱情肯定是出了问题,因为“心中充满了不安”。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是分手吗?是闹别扭吗?还是其它什么原因?如果说分手也是充满了“莫名的神圣”,至少说明“我们”曾经的确深爱过;而如今,“春天我们眼看着它离去了”,“爱情像一只黑鸟在风中受伤”。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闹别扭,或者将要分手呢?是“我们”性格的不合,是“我们”家庭的原因,是“我们”的爱情过了保鲜期,还是其它原因?等等,这都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 本帖最后由 空气 于 2011-1-26 18:3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1-25 10:07 发表
从表面上看,“风用它明亮的翅膀”似乎应该是情感基调比较欢快的诗歌,但是,字里行间却充满着不安和忧伤.
“第三天,风用它明亮”----------这首诗里的动态意识就比较强,而前一首侧表现着静态的意识。同样意识中所表现的事物却没有改变,特别是存在的方式没有改变。用意识决定叙述流向,用局限的或是局部的事物诱使读者进入诗人造就的诗意氛围,感受诗人经历过和感受过的那些场景
 作用于意识的诗作很多,“第三天,风用它明亮的翅膀 拍打山梁,也拍打我们的双肩”---------以重复式的描叙建立意识中的孤独的人。“一整天,我们侧着耳倾听 心中充满不安,和莫名的神圣  山脚下,一顶旧绿帐篷鼓了起来,那里的风似乎 更大一些”--------短促的语言中表现了意识的寂静和孤独。尝试是自己的真实感受,也是这些真实感受确定了运用了意识的效果。伤感多于欢乐,高昂少于低沉。是在将这些象征意义的意象,用诗的方式加以阐释,辅以衬托,造成伤感的氛围,使伤感有效地进入读者的情绪中,并且获得共鸣。
  这可能就是诗人最具特色之处在她的诗歌中充满着不可言说的、却可以轻易拨动每一个读者心弦的感伤。也因此具有了感人的力量和独特的抒情品格.


这是你对女诗人杜涯的诗歌《第三天,风用它明亮的翅膀》的真实心得吗?是在十品的博客里抄袭的吧!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db26e01007w1w.html。你这些句子是在十品的评“一生的意象都在清晰  ──简评杜涯诗集《风用它明亮的翅膀》”里的一、意识决定的流向 和 二、记忆留下的伤感 中挑挑拣拣后整句偷摘来的呢。去过很多家诗歌网站,一直以为诗歌报无论在评读上还是在诗歌质量上都是一流的,值得大家借鉴和学习的。今天仔细一看,你连诗歌评读也要抄袭,还是斑竹。我不想多嘴的,实在看不下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兰兰 于 2011-1-26 09:04 发表


这是你对女诗人杜涯的诗歌《第三天,风用它明亮的翅膀》的真实心得吗?是在十品的博客里抄袭的吧!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db26e01007w1w.html。你这些句子是在十品的评“一生的意象都在清晰  ──简 ...

是的, 你没说错, 你多嘴也没关系,那也是别人的讨论, 感觉和我没有区别, 看到了, 就摘下来了, 这里没有要表明要一定是自己写的啊

[ 本帖最后由 半遮面 于 2011-1-26 09:1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1-26 09:08 发表

是的, 你没说错, 你多嘴也没关系,那也是别人的讨论, 感觉和我没有区别, 看到了, 就摘下来了, 这里没有要表明要一定是自己写的啊


搞如此惹眼的活动,原来都不是本人对诗歌的真心阅读得到的评论啊。都如你一样靠抄袭别人的评读然后帖上来,让读者以为诗歌报的评论多厉害。是吗?摘就应该摘的光明正大,说明出处。可你发帖并没有说明出处。所以就是抄袭了。据我所知诗歌报是原创诗歌论坛,既然是原创不用特意表明,诗歌与评读是一样的高度,都应该以原创为前提。你的解释太滑稽了,诗歌报这样有影响力的诗歌网站有你这样的斑竹更滑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兰兰 于 2011-1-26 10:41 发表


搞如此惹眼的活动,原来都不是本人对诗歌的真心阅读得到的评论啊。都如你一样靠抄袭别人的评读然后帖上来,让读者以为诗歌报的评论多厉害。是吗?摘就应该摘的光明正大,说明出处。可你发帖并没有说明出处。所以 ...

据我所知诗歌报是原创诗歌论坛,既然是原创不用特意表明,诗歌与评读是一样的高度,都应该以原创为前提的, 我以为这篇大家都看过, 就疏忽了写下注明出处..,

[ 本帖最后由 半遮面 于 2011-1-26 12:1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兰兰 于 2011-1-26 10:41 发表


搞如此惹眼的活动,原来都不是本人对诗歌的真心阅读得到的评论啊。都如你一样靠抄袭别人的评读然后帖上来,让读者以为诗歌报的评论多厉害。是吗?摘就应该摘的光明正大,说明出处。可你发帖并没有说明出处。所以 ...


问好兰兰,感谢你对诗歌报的热爱和关注,感谢你对活动的关注和支持.“诗歌报是原创诗歌论坛,既然是原创不用特意表明,诗歌与评读是一样的高度,都应该以原创为前提。”你说的没错..我们在活动中也都是以自己对诗歌的体验,自己对诗歌的真正感受后 得到的自己的评读.。不像你说的靠抄袭别人的评读来支撑活动..这次的事件是头一次发生,面面已经说是自己疏忽了注明出处..她本人平日生活中也是丢三落四的人,毛躁性格。也请兰兰网开一面,给予宽容和谅解。我们以后会更加认真负责的做好诗探讨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19: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