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84|回复: 12

诗情绿意紫蓬山(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4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蔷薇烂漫风吹落
洞口蒙蒙看雨花

诗情绿意紫蓬山


      
人,总是垂涎远方的美丽,却又总是忘记了身边的风景。就如我,在合肥工作了三十多年,近在咫尺的紫蓬山竟然没有去过。今年盛夏,我独自去看紫蓬山。紫蓬山是绵延大别山的一支余脉,犹如巍巍大别山抛出的一个多情的绣球,飞落在合肥西南25公里处肥西县农兴镇。

      
多情的绣球主峰海拔188.7米,号称“庐阳第一名山”,它以李陵山、圆通山、大潜山三峰为主轴,揽70多个山峰于怀抱,绵延50里,面积120平方公里。山上古树参天,竹林清幽,更有10万只鹭鸟上下翻飞,翻飞着三国古庙西庐寺的钟声清越悠远。1992年7月,一顶国家森林公园桂冠,就自自然然戴在它的首上。我走在山道。夏,低伏在草丛,探着身子凝望。那是绿,涌过来了,涌过来了,如海潮绿波滚滚,在绵延起伏的山峦舞动流淌。我驻足心叹:这是梦想澎湃诗情的山;这是视野净化灵魂的山;这是阳光辉映本色的山。蝉声飘着淡绿的丝绸,穿过绿树的枝桠,亮在绿晴的云彩。那风吹的叶片,遥感佛意紫气东来,便做着蓝绿的梦,那都是紫蓬山的名字。

      
我到山门。三栏四门,雄伟宫殿,门眉有“庐阳第一名山”。中间有楹联:“紫气东来丛林千古毓锦绣;蓬山西去大众十方仰福缘。”联语意味深长,字迹虬劲飞扬。我沿山路前行,撞入眼帘的是“仙人湖”。又是绿,一湖碧水,清澈见底鱼影,俏丽沉静中,几只翠鸟掠过水面,水的花瓣便绽开它色彩的粼波。船儿,轻颤颤地,轻颤颤地,在玻璃的水面剪辑一山绿绸。青绿的水草拉着汗水润湿的民谣,押着碧韵,泛起点点胭脂红。湖边,或密或疏的柳树,细腰随风,婀娜多姿妩媚,那正是在抚慰我躁动的心灵。

      
我走近西庐寺。寺前一棵马尾松,高十丈,苍老粗壮的树身直指苍穹,树冠枝蔓横生,一如孔雀“开屏”。 又见左侧银杏树,10米树干如塔倾斜,虽然老态龙钟,但却依然叶稠枝密托天。西庐寺在碧绿中飘荡香烟佛意,云烟三国名将李典的故事,是他镇守庐州时建庙于此,祀其七世祖李陵。李典,字曼成,山东钜野县人,官至破虏将军,三十六岁去世,魏文帝继位后追号“愍侯”。我触摸银杏树,如触摸着西庐寺,触摸着紫蓬山。想千年前,朝鲜高僧地藏王菩萨前往九华山途经于此打坐,故紫蓬山又称“北九华”,就此,西庐寺为皖中一座名刹。佛堂里供奉着“三世佛”像,中为释迦牟尼菩萨,左为普贤菩萨,右为文殊菩萨。我记起路过的湖边“佛园”,那里云集了四方菩萨——气势挥宏的五百罗汉群、绽放清辉的缅甸玉佛、大肚能容天下事的弥勒佛、高达21米的彩绘如来佛和药师佛及阿弥陀佛,笑面众生,佛意飘荡。紫蓬山有浓厚的佛文化习俗,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七月三十,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佛,福也——智者或觉者之意;福,佛也——平安与豁达之人。变的是世界,不变的是祈祷,涛声依旧,平安健康才是我们心底呼唤的和谐与宁静。

      
我出了西庐寺折向东南,便来到“仙人洞”。这里怪石嶙峋,我想象着诗意,奇石如象如狗如牛,在似真非真中朦朦胧胧。“仙人洞”古趣,历来是游人必到之处,有古人诗赞:“蔷薇烂漫风吹落,洞口蒙蒙看雨花。”我徜徉在山道,忽见一颗挺拔的橡树,树冠塔形,叶片深绿可亲。我蓦然想起诗人舒婷的《致橡树》诗来:“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这是首情诗吗?是与不是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一首明亮的诗。

      
我登上西庐寺旁的“望湖楼”。夕阳洒落在林间,静谧、安宁。远眺巢湖苍苍茫茫,水洗蓝天,心旷神怡。近看紫蓬山起伏林海,一群鹭鸟展翅如点点白帆。大堰湾,一湾烟波浩淼,如情意绵绵的恋人,静静依偎在山下。山下村庄,遥远的真实,想象新农村的面貌定是富足模样;想象使牛的鞭哨洒向天高云淡。我在暗绿的草地上静坐,用绿的手指触摸山的脸庞。那湖河塘泉山峰,都在绿的水影里俏丽,沉静。于是,我的心脏有力,新鲜。可是,一枚橡树叶,羞怯着我的眼睛。于是,我把诗情丢在绿色的紫蓬山上,让它在绿色的波涛里经历拍打。



[ 本帖最后由 浮山雨 于 2010-12-24 11:26 编辑 ]
发表于 2010-12-24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总是垂涎远方的美丽,却又总是忘记了身边的风景。

望远舍近,人的通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杨望远 的帖子

谢谢杨望远老师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4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算是没留遗憾,还能独行于诗情绿意紫蓬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4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能将山写进自己的情理之中,能让每一个心动的景致都赋予诗情画意,那么,这样的行走就铸成了散文的风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4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从文中读到浮山雨朋友对橡树的特殊情感,很有品味。甚至像树叶,像结尾处“一枚橡树叶,羞怯着我的眼睛。于是,我把诗情丢在绿色的紫蓬山上,让它在绿色的波涛里经历拍打。”——关乎您喜欢明亮的诗,关乎您是那种懂得“诗能言志”的才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4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福也——智者或觉者之意;福,佛也——平安与豁达之人。变的是世界,不变的是祈祷,涛声依旧,平安健康才是我们心底呼唤的和谐与宁静。

——在今夜这样的悟道最合适不过了。我们生活在尘世为啥?我们祈祷亲朋好友平安健康,淡泊宁静以致远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4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散文,言之有物,又是山水文章,不红都很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5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福也——智者或觉者之意;福,佛也——平安与豁达之人。变的是世界,不变的是祈祷,涛声依旧,平安健康才是我们心底呼唤的和谐与宁静。

一位朋友正在做一个山的旅游开发工作,让我给里面的景点写点什么,你的这些文章可给我启示,到时还望能得到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6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木芙蓉 的帖子

将山写进自己的情理之中,能让每一个心动的景致都赋予诗情画意,那么,这样的行走就铸成了散文的风骨。
谢谢木芙蓉解读游记的真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6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木芙蓉 的帖子

木芙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6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木芙蓉 的帖子

不变的是祈祷,涛声依旧——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6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周飞雪 的帖子

谢谢首席版主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6 23: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