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久的母爱>> ,杰岀的写意
读三闲斋的诗<<永久的母爱>>
永久的母爱
麦黄时
母亲去了
去收割金黄的夕阳
揉成青石板上的银钉
钉住儿子的无限思念
如今 菊花黄了
远在天边的母亲
把金黄的太阳
披到了儿子身上
那是永久的慈祥
(一):
大写意,梦幻笔调!
她妙在诗句的神似形不似,言简意赅,一语中的的表现诗意的起伏,而呈现在读者脑海里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欣赏直觉。
她大巧若拙。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似是而非似非而是。但摆在整首诗中,你怎么看她,她就是她,且中流砥柱。
她形简而意丰。只注重神态的勾勒,以及抒发诗者的情趣。
她狂放而大胆,放纵又简练,刻意物象的意态神韵,只注重内在的东西!
她藏而不露,却含蓄有味。
她与工笔对称,她的俗名是叫"粗笔",她的学名则叫"写意"。
(二):
就诗论诗,这个三闲斋,她是这首诗的始作俑者,她还为她的这首诗刷了一道底色,看得出来,她是故意为她的诗加进了民歌元素。反正,我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只知道这首诗的底色是一种纯朴美!我想反诘她:为什么要加进这种元素符号,不加不行吗,加进有什么好处?
还有,一般讲来,举凡这类亲情诗都是工笔实写,以至于煽情,以至于让人落泪--不管用何种手法?!但如她这种采用粗笔勾勒,描绘意态神韵,扔下许多留白,可真是少之又少。反正在我的印象中,那是沒有。
诚如我的诘问,我在诘问她:嗨,姐们儿,你是谁?
我仿佛看到了三闲斋在诗中的回答:我就是我!
这个三闲斋啊! --我是个诗人,我探索,我渴望成功!
(三):
诗,风格迥异,五花八门,千人千面。但我觉得,这种建立在实有基础上的凌空蹈虚,还闪射出浪漫主义的光华。无疑,这首诗有着中国式的独特艺术魅力!
虽然,这首诗还稍欠圆润!(难度写作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