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囫囵食神 于 2010-11-4 15:39 发表 多谢迷雾首席的赏评和妙笔剪修,问好了! 不过今天偶倒是要反驳一下下滴,请多多原谅哈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0-11-6 10:35 发表 你反驳个屁呀。 作为主题,作者的主观指向往往是单一的,而主题呈现出来的内蕴必须通过读者的接受和理解,才会发挥应有的效能。而读者的理解和接受确是多元的。读者可根据你诗中提供的外在之象领悟出读 ...
原帖由 囫囵食神 于 2010-11-3 19:10 发表 哦,还没谢过您呢,谢谢临帖哦!
原帖由 秋若尘 于 2010-11-4 18:35 发表 这一个很好,多了些烟火的气息,较之以往的犀利温暖了许多。问好并学习。
原帖由 翩然落梅 于 2010-11-5 17:51 发表 也喜欢第二节之后的语言走向
原帖由 最后的诗 于 2010-11-5 20:29 发表 问好朋友!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0-11-6 15:26 发表 -----小我, 本我, 大我, 客观性..........
原帖由 秋若尘 于 2010-11-6 18:49 发表 呵呵,过来学学各家妙谈。
原帖由 囫囵食神 于 2010-11-7 12:56 发表 至少偶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什么该说。总比“两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越看越远)”好吧?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23: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