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章羽 于 2010-11-1 09:32 发表 “在当下,在舶来品的尘土飞扬之中,中国诗人的砥砺,且有一争高下的氛围之中,如若添加民间因素,可能中国诗歌会别开生面,也未可知吧?” 好见解 非俗手
原帖由 风雨青衫 于 2010-11-1 10:46 发表 你认为诗歌的本质是隐喻与寓言,也有人认为诗的本质是抒情,也就是诉诸于情绪的成分更重。“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 ...
原帖由 火岩 于 2010-11-1 11:16 发表 很多意义
原帖由 宫之白云 于 2010-11-1 09:38 发表 哦 西翔老师来了。。先欢迎下。。再细品。。
原帖由 风雨青衫 于 2010-11-1 14:35 发表 我并不认为你的观点落伍,我是觉得多种主张并存。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问好新诗友。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2-24 14: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