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675|回复: 15

小站无山(铁路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7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站无山

   激昂工业音阶中,钢轨是种坚硬的物质。轮音铿锵、汽笛飞扬赋予它生命的价值。大西南山脉叠嶂,笛声高处抵达蓝天白云,低则跌入湿滑和幽深。太多时候,它的啸叫只在阳光下短暂亮翅,便幻化为轧入大山腹部黑暗的勇气,片刻宁静之后,山那边,笛声挣脱黑暗,勃然响起,犹如一头秀发的女子,明亮而清脆。
更多路途,火车只身行走于荒寂,一路惊醒走兽,吓飞山鹰。在我深入小站的哪天,这情形便发生在车窗外。一只先前还悠然悬挂半空的鹰被突如其来的笛声惊吓,仓皇间奋力煽动翅膀,疾如流星般窜到金沙江右岸,当它再次以种骄傲的姿态将自己定格在碧如水洗的苍穹,俯视只有三、五个人影的小站时。 年轻的我正用十七岁的目光打量着眼前一切。行囊搁在脚下,将一幅高远的画卷收藏进脑海,成为小站的一员。
小站简单,24把道镐分成三个阵营。工长领导下的那群属于父辈,他们中任何一员好像都掌握着若干与父亲有关的趣事,迫使我不敢称他们作师傅或者同事,统统当作长辈,奉称为大爹或者叔叔。恭恭敬敬扮演自己小辈的角色。能唤为师傅者与班长为伍,远离妻儿的男人被相思折腾得有些意志消沉,工作之余大多消耗在常喝常满的酒盅里。没有异性,小站充斥着荷尔蒙味道,醉时板砖相向的事件隔三差五发生在这群平日里称兄道弟的人群中,但这类看起来有些暴力的事件却都会在第二天烟消云散,下一场酒事酣甜时昨日还势不两立的仇人搂肩搭背挤坐在一个小凳,自我检讨之余,非要对方喝下自己亲手斟满的这一杯致歉酒。每个休息日都是他们的节日,衣着光鲜打扮好自己,探亲访友忙得不亦说乎,礼拜一按惯例都会成为工长苦难日,事先安排好的工作计划总会被这群酷爱在开班第一天以生病为由的晚归者打乱,游离于在这两个些群体外只有和我同时分配到小站的老弁。没有电视,没有音乐,没有朋友,彼此对望,最终百无聊赖上床睡觉,无处安放的青春滋生着忧伤和无望。正当无限接近溃败时刻又一群同龄人分配到小站。三男五女,成功将灰色的天空抹亮。青春喧嚣着炸响在两个隧道间不足百平米的小院,如同那棵高大的攀枝花树,活力招摇,年华鲜艳。
群体力量的多寡与人数无关,缺少脂粉味道的小站有了长发晃动,变得柔软。习惯在红土高原阳光下晾晒肚皮的父辈们悄声无息穿上汗衫。中年男人们每日比试的酒精高度也在缓缓下降。那些遗忘很久的优雅词汇已开始复苏。与此相比,唤醒他们记忆中在小站制造的野趣快乐更值得庆幸。于是我多了一双能打开小站美丽的视线。
小站美由水而生,以流淌金子得名的大江奔腾不息,在每个转弯处留下大小不余的沙滩,阳光下闪烁着黄金光泽,一捧细沙扬完,掌纹间留下星星点点碎屑,弄不清是否该放弃还是该仔细收藏。
据说,对岸那幢高大建筑物来源于金沙江慷慨的恩赐,穷困潦倒的彝家老俵某日拉牛到江边饮水,撒欢蹦跳的牛崽将一块拳头大小的狗头金踢出,成就了彝民一个家族辉煌的开端。
我在江岸乱窜,期望幸运之神也将我一脚踢到幸福云端。大概幸运之神已经走远,我只能空望传说,停滞在梦想开始的地方。
寻宝未成,徒生感慨。无法倾吐的语言化为若干青涩文字,飞出山外,直到二十六岁那年,伴随一位诗人的来访开启了我青春岁月中一直关闭的另一扇窗。
仍旧是大江沙滩,奇迹再次重演,诗人不经意的一脚踢出与孩子拳头大小的一块,不过这次与黄金无关,一块有着碧水颜色的奇石出现在我俩面前,光洁的石头表面鬼斧神工清晰呈现出“二情人”三字,“二”和“情”两字飘逸洒脱,宛如行书大家手笔。“人”则中规中矩呈楷书状。诗人狂喜,第二天踏上开往省城的列车满意而归,留守小站的我呆坐整整一个下午,执拗地认为这是冥冥之灵给我的隐喻“我需要一个我爱的,爱我的女人”。
于是,异常顺利地开始了一段两地守望的爱情,并一举步入婚姻的殿堂。
倘若说大江唤醒了爱情,那么山涧水则让我领略了铁路女人的另外一面。
“山螃蟹” 又称“山坑蟹”形似螃蟹,指甲大小,小站百米开外山涧中的爬行动物,去壳后肉少得可怜,更无蟹黄这类美味。曾有好饮者充作酒菜。尝过一次再无人问津。但现在不同,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男性公民们便能找到和异性同行的机会,女性们大概也是小站单调,欣然而往,浩浩荡荡一干人马在日落时分带上电筒、水桶,逆流而上,在女性惊叫声中扒枯叶,挪乱石,神勇异常。收获自然丰厚。待满意而归时,湿滑的下山路上那个叫燕子的女孩一个踉跄,扭伤脚踝。搀起来没走两步,嘴上叫痛不肯挪步向前,执意要我们中学历最高的祥背她回家。近乎撒娇的神态无法拒绝,也许害怕跌倒或者是空气中充满了某种奇异的浪漫情调,受燕子传染所有女孩都一下娇弱起来,月光莹莹的夜晚每一位男性都突然长大,用紧张得微微冒汗的宽厚手掌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身边的女孩。
祥略懂医道,将燕子轻放在院内石凳上,半碗烧酒点燃,单膝跪下,将燕子受伤的脚搂在怀里,酒精的蓝色火焰抄在掌心,轻揉脚踝的同时,关切的目光一直未从她脸上移开。这一切在静谧中完成,尽管蟋蟀的颤音成为响在这幅画面的唯一背景音乐,躲过相互纠缠的两束目光,我抬头看见小站的午夜宁静而高远。
直到今天,那晚的月亮一直以一种柔和穿透时光。燕子在祥的背上安静而美丽,轻靠肩膀,一头秀发随脚步的起伏悠悠颤颤。一片温润朦胧的月光轻覆其上。
后来,燕成了祥的新娘。
小站栖身在山腰,故而小站无山,抬头看山,低头见江,一旦安身立命颇有些世外桃源之感,朝迎彩霞,晚送夕阳,生活的圈子也不再被大山禁锢,顺羊肠小道辐射进了彝家山寨。
彝家隔铁路不远,第八次转过山道,香蕉林后飘荡着朴素的炊烟。十多家散落在山洼怀里的柴门虚掩,随意叩开,不大醉而归就算不上一条好汉,我不在好汉之流,血液中缺少酒精因子成为妇孺们耻笑的对象。不过他们喜欢我,因为他们称为“跳脚”的民族舞蹈我用三十分钟就学得熟练异常,并在那个传统的火把节之夜拉着不知名的彝家少女小手狂欢至天亮。虽然一双皮鞋四分五裂,但凭借老乡一双沾满泥巴的胶鞋我仍旧安然回到五里开外的小站。
寨子人称“迤不苦”。乱石中开垦出的坡地大不过一分,小则能容下一窝瓜秧,在传统计划经济时代这大概是全中国唯一一个吃“国家粮”的村庄。
清苦和贫瘠与愁苦无关,大到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小到烹狗宰羊“迤不苦”无不倾家而动,酒饱饭足后拨响三弦琴,迤不苦摇身一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这样的聚会百年来延绵不断。七十年代某位政治巨星陨落,熟知“迤不苦”人习性的公社干部唯恐闹出“政治事件”,得知米切阿诺家嫁女便早早进村蹲点,直到婚礼结束后晚上十点才放心离开,走至半山腰回头再望“迤不苦”时,数十个点燃的火把正从四面八方向米切阿诺家汇集,少时,三弦声起,“迤不苦”依旧整夜无眠。
心境同样与环境无关,小站三月开满山茶,七月百合漫山,十月满枝橄榄,每个季节更替,大山都慷慨赠与我它孕育的璀璨。年少的轻狂也被它的博大一点点安抚,有了些许开悟的迹象。
佛说“一花一世界”那些绽放的野花开放在山野,从不在乎美丽是否被怜爱,芬芳是否被关注,一到属于自己的季节便恣意绽放。下班途中只需停顿几秒,我书桌前的花瓶便可以将它们美丽的装载。无论何时抬头簇拥案前的它们总是言笑宴宴,制造出只有我能听到的声响。
  我与野花的交流发生在夏日的某个下午,当我将采来的几株野百合插进花瓶,隔壁办公室电话响过不到三分钟,工长推门进来,分配我第二天到段上参加一个为期半月的培训,作为一个常年固守在小站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件值得开心的事件,欣然而往。学习之余沉浸在山外眼花缭乱的世界。暂时忘掉小站,十五天后,带着对山外的依恋推开门,满屋扑鼻香味的气息中,走时还未完全开放的那几株野百合已全然凋零,花瓣铺满桌面,随手清理掉那些已经衰败的花瓣,钻进澡堂痛痛快快将车厢里带回的味道冲洗干净,一身惬意躺到在床上,百合蓊郁气息中安享着这难得的午后清净。不经意间抬手,发现右手的食指上一抹粉黄着附指甲上,用左手擦拭几下,粉黄依旧,没有掉的迹象,凑到鼻尖一嗅,百合花淡雅的幽香,悠然自脑后开始升腾,然后顺着呼吸一个优雅地转身沁如心肺,霎时间身心变得轻盈起来,脱离了现实的目光漂浮在从窗帘隙缝挤进的光柱中,看着那群野百合从一点点开放,到一丝丝暗淡,再一点点枯萎,整个过程都在无人关注,无人喝彩的寂寞中谢幕。最终成就了弥漫在房间,残留于指间的余香。
  我凝望着这个过程的开始结束,内心洁净成一片空灵,窗外小站无语,阳光澄明。前方站火车开来,后方站火车开去。更远、更远的铁道线旁只有小站,没有大山。
发表于 2010-10-17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无碍,境自远,题目就很有禅意,文章从几个侧面介绍了大山偏远深处小站的风土人情,自己的成长过程和心路历程,很漂亮很有底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7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周飞雪 的帖子

谢谢飞雪版主 文字粗浅 请多多指教 问大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7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思维线好像有些散了,整读下来不是很凝练。个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7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对写作认真的态度至少是值得我学习的,多来玩,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7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长篇的散文,写得好的,小站无山,却也有着身处野外的青春印记。心中的风景驾驭着山水诗意,一段值得珍藏的人生经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7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芙蓉 于 2010-10-17 20:26 发表
这么长篇的散文,写得好的,小站无山,却也有着身处野外的青春印记。心中的风景驾驭着山水诗意,一段值得珍藏的人生经历。

赞同蓉蓉的观点,多来玩,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7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兴昌 于 2010-10-17 20:02 发表
思维线好像有些散了,整读下来不是很凝练。个见!

杨兄见解 ,写的过程中也是有此感觉,每篇文字都用心去碰撞,无奈造诣、天分所限,故而未能找到解决途径,唯有不断继续,用水磨的功夫去做,看最终能否突破自己。还望多多交流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芙蓉 于 2010-10-17 20:26 发表
这么长篇的散文,写得好的,小站无山,却也有着身处野外的青春印记。心中的风景驾驭着山水诗意,一段值得珍藏的人生经历。

问好芙蓉版主 感谢你的阅读 请多多斧正才是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如 于 2010-10-17 20:35 发表

赞同蓉蓉的观点,多来玩,问好!

每天都会到论坛看看大家的作品 很是受益 问好静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8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文诀窍在于蕴藉,有些地方舍得放弃,那就不会枝节过多造成读者思维的反复,我读的时候要很多遍呢。再次问候,欢迎北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8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北鱼 于 2010-10-18 16:28 发表

每天都会到论坛看看大家的作品 很是受益 问好静如

有时间就来,大家互相促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9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激昂工业音阶中,钢轨是种坚硬的物质。轮音铿锵、汽笛飞扬赋予它生命的价值。大西南山脉叠嶂,笛声高处抵达蓝天白云,低则跌入湿滑和幽深。太多时候,它的啸叫只在阳光下短暂亮翅,便幻化为轧入大山腹部黑暗的勇气,片刻宁静之后,山那边,笛声挣脱黑暗,勃然响起,犹如一头秀发的女子,明亮而清脆。

欣读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芙蓉 于 2010-10-18 21:23 发表
散文诀窍在于蕴藉,有些地方舍得放弃,那就不会枝节过多造成读者思维的反复,我读的时候要很多遍呢。再次问候,欢迎北鱼!

谢谢芙蓉版主 选择论坛并爱上这里是因为在这里可以学习 你的宝贵意见北鱼收下了 盼多多指教 指导 希望能抽出些时间多多赐教 拜托芙蓉版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兴昌 于 2010-10-18 23:28 发表

有时间就来,大家互相促进吧!

还望版主多多指教才是 希望砍得更狠些 好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7 07: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