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126|回复: 15

(第四期赏图诗)三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3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里里外外缩进自己的梦
他们整天摆弄疼痛
偶尔抬眼空中的妩媚
进进出出过那样的生活
所有清晨和黄昏推开门关上门
偶尔有人横穿夜晚将凉披在身上





将桥落在停留的方式上
水成了必不可少的道具
复活某种意识形态  有刺
没有小鱼吱吱叫
于是断定浪漫史不便流长
如同远方的小皮疹很痒
如同淡青色幽灵的妖娆
如同自己厚颜无耻借黛色真悲伤





都说花很美  谢与死亡不同
都说女子如花  美而不妖
我说荷不就夏天吗
这个夏天的风景已没有我
我只想把冰淇淋都吃了
嘴唇红紫 肠胃舒适
舌头像极了跳动的像皮筋
此刻我活泼的声音
决不允许任何秋思打劫我
发表于 2010-9-13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图很美
诗也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3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佳诗美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3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刻我活泼的声音
决不允许任何秋思打劫我

最后一个语言最是活泼灵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3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3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钰的有张力,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3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钰的这组不错,构思比较别致,象芙蓉说的有张力,呵呵,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3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一题墙的这段,我读来感觉是这个样,读后感表述起来较难,约略为:

这段文字看似不能完全脱离开照片,所呈现的是意念的线条,线条以矢量和距离的参数特性,穿插平面照片内外。
笼统来说文字展现了心情状态,首二行以疼痛为关键字,扫描数日之心境,
通过“缩”的行为姿态,在墙里和墙外挟夹角之势构成两个同质的核,若自我的本体和自由远处的一个自我镜像体,来去之间摆放心情的镜子。

中间三行似状态的快进,生活是光阴的播放键,推开门关上门是触摸生活的动作,时间计时器每天以同样的显示方式出现在所有的清晨和黄昏,
妩媚是偶尔划过眼角的色彩,在抬头的一瞬或弯腰的一刹,动人定格化。

末一行的语言行为渗透性较强,处理模式为过程控制,温度传感器作用于事物本体,时间背景为夜晚,其中一字“披”为人物艺术行为,表现特征为心静自然凉,传递的信息变化于内心。

整体来看文字的构建有支架但少柔度,有质感但少特效,有风格有纹理但少渲染。

先到这里~明后再说其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仅支持自己活动,一路谢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4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二题桥的这段文字,是段很好的东东。

语句结构弹性回环,若干语言流转的很润滑,气息成为节奏的测定方式。

第一句表述形态有反转回递的奇妙,桥是停留的前提和落点,
停留的方式中可见或驻足发呆或流连或匆匆而过。
整句结构为主动官能“桥”提前,而延伸势能“停留的方式”移后,语句的速度和语义的位移达到能量的统一。

第二句中 水是眼神,你关注它,才会觉得它必不可少,桥在水上,构成风景。

第三句是连接头脑思维的传输线,“刺”是思维数据流中堵塞的产物,“意识形态”是思维数据的界定标准,
“某种”是以模糊常数提供选择的可能。

第四句称为联想,整句理解为提示的声音信号,象QQ等里头的提示音一样,一闪一闪小鱼的头像,整句的输入为形态,输出为音节,
转化的关键点来源于头脑中存在的随意的一个日常生活细节。

后四句为打包结构,呈包裹状,路径上为一个并联加三个串联,是以想法和感慨做为情绪的建模几何体,
因环境和现实生活的制约因素从而影响情感的处理色泽,叙述的姿态委婉而伤情,串联的特征达到情感的递接响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5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钰的诗歌,向来多有生活的哲思在其中。更喜欢第一首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5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过春天喜欢,谢过不明的细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5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三题荷的这段我不好说,因为欣赏的角度不同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层次感受~
前期我从一个角度得出一个不好的结论,后期我从另一个角度得出非常好的结论~
或者两个角度我都可以诠释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角底,你都说吧,没关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6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嫣雨也来学习,更欣赏第一首,源于生活,更深入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1 02: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