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5003|回复: 26

巴山夜雨涨秋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8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尘世外跌落的声音,穿透黑夜,随着一场
雨势的起伏
进入庭院

厚厚的门楣
经不住一叶芭蕉的叹息


被风合围的窗
咿呀着莫名的心事
想怎样一双红酥手
推云拂月
恰于霜落之时,止步西厢


给我一部时光穿梭机
让我欲罢不能的青春,水一样退回,那个
诗词泛滥的唐宋
让我粉墨含香,于一本线装的书册里
安身立命


与菊作一场慎重的对话:可不可以
在含笑秋风时,先开一枝,而
另一枝,要等我
洗尽铅华之后
作我归乡的翅膀


雨水正盛
秋的心,结在青砖黛瓦的缝隙
谁在暗夜里来去自如
收拢尘世的烟火


坐等秋起
携万叶千声的萧瑟
赶赴巴山
发表于 2010-9-8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夜雨有一种意境时空的回环之美。只是若尘的诗歌在意境上欠缺许多。

纯粹个人感觉,勿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菩提斑点评得极是,因为家中连下了几天雨,一时郁闷,随性写了一点,也觉着诸多不妥,无力修改,只是糟蹋了李商隐的这个名句,希望他不会气得来找我算账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8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大的亮点意境的空灵之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8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云拂月
恰于霜落之时,止步西厢
意境的拓展在文墨中飞扬
与菊作一场慎重的对话:可不可以
雨水正盛
秋的心,结在青砖黛瓦的缝隙
谁在暗夜里来去自如
收拢尘世的烟火
灵性的语言造就和衍生意境的唯美

[ 本帖最后由 守望炊烟 于 2010-9-8 23:1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9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诗要看整体,而不是抽出某些句子.某些章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9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秋雨凉意的句子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9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的意向或意境来自与内在旷达和意会(而不是固定的一些束缚)而这些我们必须通过文字的唯美抵达。何谓整体?整体是我们在特定的思维。而整体必须是文字的每个环节衍生的综合。它包括,意向,意象,灵性,印象,文字的趋向,技巧,以及一首诗歌给我衍生的美感和它提供的艺术价值。读一首诗,我们的目光不能将整体放在狭隘的空间里,更不能束缚思维的延伸。所谓技巧或手法它仅仅是文字成熟后人们赋予的词汇(一种归纳)什么叫抽取?而抽取这些不是一首突出的整体吗,这些文字引领我们抵达更大的阅读与遐想空间,不是整体诗歌一个突出的体现和价值吗,。读诗,要有更大空间延伸。按部就班和择取123。只能束缚我们的阅读思维和诗歌更大的空间,何为意境?何谓整体?人云亦云。争议更需要更大的思索思维和实质的探讨,个人皮毛之论,论于我本我固,犹如争议取决与心态的释然

[ 本帖最后由 守望炊烟 于 2010-9-9 11:2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9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你的吧!你觉得好就好吧。你这一大段的论述我没有看懂。反正我觉得这首整体意境上是有所欠缺的,不是没有,而是不够。更多的还是未曾升华的情绪,未能空灵起来。当然,大家各有所感,与心态无关。

[ 本帖最后由 石菩提 于 2010-9-9 13:4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9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秋若尘诗中的意境空灵之美。这首诗还好在结尾,不是简单的引入《夜雨寄北》的心境,而是反其意逆向的赶赴巴

山。提一点小建议,带雨的句子是否可以藏得更深一点,如雨势的起伏,雨水正盛,若改成磅礴的起伏,渐凉的丰沛之

类,愚见,不必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守望炊烟 于 2010-9-8 23:08 发表
最大的亮点意境的空灵之美

问候炊烟,随性而写,无论好坏,终是忠于自己的心罢了,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翩然落梅 于 2010-9-9 08:34 发表
有秋雨凉意的句子
问好

问候落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炊烟及菩堤:))谢谢你们两位如此认真的写作态度,关于写作的技巧及意境的铺陈,我也所知甚少,只是在尝试着把心里某些东西表达出来,以求心脱离俗世的羁绊,归于一种沉静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瑜伽 于 2010-9-9 12:24 发表
学习秋若尘诗中的意境空灵之美。这首诗还好在结尾,不是简单的引入《夜雨寄北》的心境,而是反其意逆向的赶赴巴

山。提一点小建议,带雨的句子是否可以藏得更深一点,如雨势的起伏,雨水正盛,若改成磅礴的起伏, ...

问候瑜珈:))谢谢细心赏读及点拨,若尘受教,以后会尽量注意这方面的措辞,欢迎常来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0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对不同阶段的作者我会提不同的要求,因为你本身的水平已经很高了,所以我就吹毛求疵下.勿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1 02: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