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70|回复: 3

铜鞋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7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铜鞋拔



  文/心文花雨



铜锈斑斑

有点害羞  从不示人

躲进故事的某一段

在鄱阳湖

在莲湖乡

在瓦屑坝

露了一两回脸

和老奶奶面对面谈着

昏花的眼睛沁出泪水

一滴辛酸

一滴幸福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大家,敬请评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7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略微单薄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瓦屑坝  瓦屑坝移民,是明朝初期官方组织的从江南外迁大量人口进行垦荒事件,是“洪武赶散”的一部分。瓦屑坝移民从洪武三年到永乐十五年(1370-1417)历时48年,到洪武二十二年(1389),安庆42万居民有27万来自瓦屑坝。   瓦屑坝,今属江西省波阳县莲湖乡,地处鄱阳湖畔鄱江口,是明代江西饶州(鄱阳)地区的外埠,是中国古代八大移民圣地之一。   元末明初,江淮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红巾军起义,造成这一地区赤地千里,这对新兴的明朝政权防守不利。另外,江西的袁州(宜春)、饶州、江州(九江),淮西的安庆、湖广的蕲州这一大片地区都是彭莹玉、邹普胜、徐寿辉活动的地区,而苏南则是张士诚的根据地。朱元璋在鄱阳湖与陈友谅交战时险些丢了性命。大明初立,虑大族相聚为逆,为巩固政权,朝庭在政治上采取一项重要措施,从洪武三年起,以垦荒为由,下令将这些地区内原来支持和拥戴过张士诚、彭莹玉的士绅商贾没收家产,责令全家迁徙到外地垦荒屯田,将饶州、江州大户赶往江北,使各道武员率游骑击散,进行强制性的大规模移民,谓之“洪武赶散”。他们当时迁出时,都集中在瓦屑坝登记造册,其中大部分就近落户在安庆一带,还有一部分流向麻城。为了禁止这些人返回原籍,还责令移民只能说自己是瓦屑坝的,朝庭只对瓦屑坝移民发放川资救济,减免赋税;而对逆向移民却给予严惩。   这次移民,是明朝庭的专制措施,与以往的历次移民都不同,它发生在战后,是从江南流向江北的定向移民,并且割断了与原居地的一切联系。过去的五胡乱华、安史之乱、建炎南渡都是发生在战争中。明朝庭于民的理由不足,不得民心,所以正史一向讳言。这些移民迁到安庆后,期待着机会再迁回江西,人死后不愿埋入土中,只停柩于地面,等待着回迁。可是年复一年,天长地久,人们觉得无回迁希望后,只得再埋入土中,但还对回迁抱有幻想,浅埋委棺,形成了安庆地区独特的丧葬“厝柩”两步习俗,沿习到今。到了清朝康乾年间编修谱牒时,这些移民就只知道瓦屑坝了。江西的赣语流向这里形成了赣语怀岳片,是这里的通用语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31 21: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