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下午百合

红颜诗国《每周诗探讨第四期》《我感到了阳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0-8-31 10:06 发表
简评《每周诗探讨第四期》《我感到了阳光》

文\低处的迷雾

我从长长的走廊走下去……
啊,迎面是刺眼的窗子,
两边是反光的墙壁,
阳光,我,
我和阳光站在一起!

     诗人是以这样日常的描述开始了对 ...

哈哈,迷雾班偷懒,把博客的评照搬过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lg 于 2010-9-1 09:22 发表

哈哈,迷雾班偷懒,把博客的评照搬过来了~~~~~~~~


偷啥懒,都是我新写的.. 你看发表的时间..我只是先在博客里发了而已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0-9-1 09:28 发表


偷啥懒,都是我新写的.. 你看发表的时间..我只是先在博客里发了而已呀..:...

哦,是滴!没逮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lg 于 2010-9-1 09:35 发表

哦,是滴!没逮住啊~~~~~~~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大家支持。

[ 本帖最后由 下午百合 于 2010-9-1 11:1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菩提 于 2010-8-30 14:21 发表

说到打动自己,再打动别人.但许多时候,特别对于令我们感动的事物来说,其实是最个人的.例如这首中的两个"啊".字,这种感叹许多人是很难明白的,甚至会觉得去掉也没什么大不了.
有些事物令我们很激动,但对别人而言甚至 ...

接菩提的评。语言洗尽铅华的确是我选择这首诗的原因之一。个人比较喜欢语言“干净”的诗。我想诗歌语言达到一定境界是应该“回归”的。自己离这个境界还很远。

也说说两个“啊”的运用。这一类的语气词初学者常常用滥了。但在这里我们并不觉得它突兀或矫情。这是由整首诗的气息决定的,读到这里,这两个感叹让人觉得舒服,而且把气息拉长了,使得诗歌更饱满。

一首诗的表达应该是由诗人内在气息调动的,而气息又来自于诗人情感、情绪构成的“场”。在这一方面这首诗完全做到了。我们被带入了诗人营造的“场”中,进入了那十秒钟阳光。

再来说诗人是为自己写作还是为读者写作的命题。这应该是写作者的两个阶段。一开始驱动我们提笔写作的自然是个人的因素,但当你拥有了一定的读者或是当你写作时心中有了读者,那就到达了写作的另一层面。我们是在“渡”己也是在“渡”人。是在“爱己”也是在“爱人”。

[ 本帖最后由 下午百合 于 2010-9-1 11:3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子 于 2010-8-30 18:03 发表
蓝蓝的一首诗。不错。支持。

猜谜游戏:这首并不是蓝蓝的。谜底最后揭晓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玉 于 2010-8-30 21:14 发表

赞同百合这个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温暖的注视 于 2010-8-31 08:39 发表
明亮、感性、激情。诗歌尽量放大让人满怀希望、激情和美好的东西,尽量忽略那些令人觉得沮丧、颓废和厌恶的存在。我以为诗歌对大众的意义就在这里,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把美好的东西呼唤出来。个人比较喜欢这首。问好百 ...

温暖道出了我选择这首诗的另一个原因。个人比较反感所谓“大美”、“大爱”之论。还是让我们在生活的细微之处去发现源源不断的美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0-8-31 10:06 发表
简评《每周诗探讨第四期》《我感到了阳光》

文\低处的迷雾

我从长长的走廊走下去……
啊,迎面是刺眼的窗子,
两边是反光的墙壁,
阳光,我,
我和阳光站在一起!

     诗人是以这样日常的描述开始了对 ...


细读迷雾的评。当内在情感与外在表达达到了贴合和统一,就有了我们读到的一首好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淡若春天 于 2010-8-31 12:27 发表
读这首诗,能明确感到作者对所处环境转变的一种由衷喜悦,整体流畅而明朗,内韵丰盈、气息流淌自然。应该说是初学诗歌者的一个好范本。历经挫折,仍孩子气十足,仍充满希望,这便是诗人最可贵之处,也是全诗最打动人 ...

还有没有带刀子来的?多砍砍呀。这次好像大家意见出奇的一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下午百合 于 2010-9-1 11:44 发表

还有没有带刀子来的?多砍砍呀。这次好像大家意见出奇的一致。


不是出奇一致,只是从规范表述来说,作者是做到了,层层推进的感情线一直到引爆,做得很好。且这首诗是在作者刚刚遭遇不幸以全新姿态进入生活后写的,情感的真执便是最好的诗了。我一直认为,理解一首诗,一定要和写作的背景联系起来。因此,不便提什么意见。如果非要砍,个人觉得这样的表述热情有余,沉着不足。虽质朴,但流于直白。个见!!!

[ 本帖最后由 淡若春天 于 2010-9-1 12:5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下午百合 于 2010-9-1 11:34 发表

猜谜游戏:这首并不是蓝蓝的。谜底最后揭晓哦。

我记得好像还有一组诗叫(十枝水莲)忘记作者是谁了。我再想想~

[ 本帖最后由 秋子 于 2010-9-1 17:3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小妮,不会是?呵呵,不说作者了

[ 本帖最后由 秋子 于 2010-9-1 17:2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子 于 2010-9-1 17:21 发表
王小妮,不会是?呵呵,不说作者了

我该怎么罚你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1 02: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