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温暖的注视 于 2010-8-30 21:11 发表 我一向认为这是最真诚的批评。没事的,提下也好,看别人怎么理解。我也提下,看看。
原帖由 温暖的注视 于 2010-8-31 10:41 发表 我对轮廓式的总结性发言报不信任感。
原帖由 温暖的注视 于 2010-8-31 10:01 发表 这诗歌最适合学习意象,不仔细拆解可惜了。比如题目,《物质的灰烬》。灰烬,燃烧后的剩余物。物质的灰烬,是物质燃烧后剩余的东西。拓展想象,一件东西经历大火之后会剩下什么可以恒存?什么可以恒存,什么就可以立 ...
原帖由 温暖的注视 于 2010-8-31 10:07 发表 我如此说,既不代表赞扬,也不代表批评。对诗歌的优劣抱不置可否的态度。只学习。问好作者!
原帖由 风舞 于 2010-8-31 10:30 发表 精彩的四个。学习了。问好。
原帖由 崔友 于 2010-8-31 10:45 发表 很沉的思考,带着浓浓的眷恋,诗歌承载的太多,是一种深情,还是一种质问,好诗,
原帖由 温暖的注视 于 2010-8-31 16:13 发表 《演习》 毫无疑问这是要模拟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我们看到过的或者经历过的,也是重要的有必要模拟的。从这里到世界的尽头,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起点是这里,终点是事情结束的时刻。有始有终的过程都可以。在这个 ...
原帖由 温经天 于 2010-8-31 19:43 发表 真好 山那边的温暖的注视 是哲学的注视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31 22: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