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牙印
雨 下着
小黑孩
咬着块烧饼
幸福地靠着妈 妈 的背
雨下着
忽下忽停
擦皮鞋的女人
看不出年龄
木呐的眼睛偶尔张望着四周
"擦
皮鞋吗?"
小黑孩
用赤着的脚拍打着积水
雨下着
灰蒙蒙的
一些凶猛的绿色
跑过来
拉扯着这片灰暗
雨下着
板着灰色的面孔
"它们哇哇地哭叫着"
一块烧饼
带着小牙印
溅起的积水
比脚丫更远,更迷蒙
而以绿色的身影为中心
小贩们溅得更远
雨下着
像黑色的怪兽
车站.吞吐着人群
没有牙印
只有偶尔的风
刮起一角雨衣或者脚步匆匆
这是一首反映社会底层劳工生存现状的诗。一个母亲带着一个小孩在雨天的路边擦皮鞋,小孩咬着烧饼“幸福”地靠在妈妈的背上。这里“幸福”二字着实是妙用。对于我们来说这么凄惨画面何幸福之有。这写的是小孩的主观感受,也可能是妈妈的主观感受。因为小孩有了块烧饼他便觉得幸福了。我们再进入情境想一想,妈妈多半是饿着的吧!今天第几块烧饼了!为什么会到街头擦皮鞋呢?是不是单亲家庭,她们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变故,以至于走头无路?
"擦
皮鞋吗?"
小黑孩
用赤着的脚拍打着积水
—————小孩无法理解生活的无奈,他玩着积水,但他一定知道只要有皮鞋擦,就会有烧饼就会幸福。稚嫩的叫卖是生活担当的朦胧意识。诗歌到这里都是静态的描写,以雨为背景呈现出一幅凄美的画面,画里多少还有些温度。
接下来故事的发展急剧变化,城管的出现让悲剧叠加在悲惨的命运之上,烧饼的掉落,是孩子主观幸福感的掉落。在孩子的眼里世界彻底遗弃了他。我们眼里的悲剧远没有孩子感觉的刻骨铭心。
孩子在烧饼上留下的牙印是幸福的,这首诗还有一个牙印就是城管咬在这个城市上的牙印,就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咬在城市流民身上的牙印,我想诗人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在这里吧!
我看这首诗真的流泪了,我不知道这位母亲还有没有生存下去的意志,这个小孩经后会不会成为问题青年?我们的社会这样的状态还会持续多久。
可能从孩子的角度去感悟这首诗才是深刻完整的。
这首诗稍显零乱,问题可能出现在对雨的推进描写不是很成功。雨是不是跟着情绪走会更好点?
问好石兄!说的不当处请海含!我是菜鸟,不要恶批我! 
[ 本帖最后由 宇宙深处 于 2010-8-27 21:0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