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翠影红霞

牛(A面:牛 B面:裸牛)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牛(第二稿)

夕阳粉刷的小山村
横着来了两头牛。好家伙
步伐庄严,四平八稳
好像秋天就在它们的掌控之中
说黄就黄,说收就收。真牛

赤脚的少年,拉紧牛尾巴
啪叽啪叽走。瞪着两只牛大的眼
盯我,似乎我要偷他家的牛

怎么会呢
孩子,两头牛换不下我,一平方的愁
我要偷,也去偷股市的牛......

2010-8-26

(此稿由紫穗穗大姐定稿,在此鸣谢)

[ 本帖最后由 翠影红霞 于 2010-8-31 08:3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牛(第三稿)



夕阳粉刷的小山村
横着走来两头牛。好家伙
步伐庄严,四平八稳
好像秋天就在它们的掌控之中
说黄就黄,说收就收。真牛

赤脚的少年,拉紧牛尾巴
啪叽啪叽走。瞪着两只牛大的眼
盯我,似乎我要偷他家的牛。机警地
挺起胸膛,昂首阔步。一种
勇士逢贼,无所畏惧的派头

我的脚步虽轻,踩出的莲花
落地有声。七彩的背包
背着鼓鼓囊囊的乡情。牛仔短裙
落满忽闪闪的眼睛。一村惊喜
一路问候,一样牛气升腾

2010-8-31

[ 本帖最后由 翠影红霞 于 2010-8-31 08:4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长老我不姓唐 于 2010-8-30 22:18 发表
不谢。
因为你也真诚。

不谢就对不起您的真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影子鸟 于 2010-8-30 22:47 发表

横着走了来,牛横着没法走来,斜着将就说得过去,夕阳在前面已经粉刷了整个山村,也包括你,晚霞又来映红你的脸,???七彩的背包,七彩的梦---白日梦???结尾如新年贺词。
应该说不算成功的作品,越改越次了~~ ...

横着来了两头牛,那是并排的两头牛
我把原稿重新做为主贴
改稿放在跟贴
让大家好好批评
我这人就是这种人,看一次就想动一次手,动一次,是一次想法。昨天修改,是想突出牛气,牛,孩子,我都牛

[ 本帖最后由 翠影红霞 于 2010-8-31 08:3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撒旦之吻 于 2010-8-31 00:42 发表
我都不知说啥好,挺有个性的诗篇,咋都改得没精神了。这才相信只有纵性的诗人,没有作诗的诗人。诗歌是语言的自由,也是心灵的自由,凡是释放心灵的都应该成为诗歌的一部分。
我觉得这首诗,包括最后一句,哈哈,股 ...

谢谢老师这样关注,我这个人可能是猴子转的,不仅爱动,且爱听别人的话。因咱从小就是好学生,老师说什么好就是什么好。
现在我把三个都拿出来请老师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1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稿活拨,富灵性
二与原稿没什末区别
三稿比兴
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
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1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偷牛到你踩着莲花走

如和一二段的接连方式来看

二三 还是缺乏过渡的。尾巴有强力自我表达之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1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隔离感

“我”的表达 跳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1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夕阳粉刷的小山村                                    夕阳陶醉的小山村
横着来了两头牛。好家伙                          我归晚的路口
步伐庄严,四平八稳                                  斜斜走来两条牛 好家伙
好像秋天就在它们的掌控之中                     步伐庄严   四平八稳
说黄就黄,说收就收。真牛                        好像秋天就在它们的掌控中        
                                                                  叫黄就黄  叫收就收  真牛
赤脚的少年,拉紧牛尾巴
啪叽啪叽走。瞪着两只牛大的眼                     赤脚的少年   拖着牛鞭杆
盯我,似乎我要偷他家的牛。怎么会呢             吧唧吧唧走   两只牛大的眼
孩子,两头牛换不下我,一平方的愁                盯我  似乎我要偷他家的牛  怎么会呢
我要偷,也去股市偷。哈哈                              孩子  两条牛换不下我  一平米的愁
股市无牛                                                         我要偷  也去偷股市的牛

供参考,

[ 本帖最后由 影子鸟 于 2010-8-31 13:1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1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青衫 于 2010-8-26 20:50 发表
结尾的转换实在是出奇。但是正是这样的出奇,让我有风牛马不相及之感。我认为破坏诗情的递进与诗意的连贯。纯属个人读感,不妥之处诗妹见谅

第二次完全引用“青衫”童鞋的原文。
都是在一片叫好中个“不和谐”之音。
我是个别人说的二百五,看东西怎么就跟别人不一样。这首诗若说是文字练习或语句游戏是很有灵气的,显示了文字者灵敏的大脑具备了诗歌写作的天分,但我们以诗歌作品的眼光看,明明是首逻辑混乱的习作,怎么就视而不见地一味叫好,这是在帮人还是在害人呢?
我是个很愚钝的人,特好说二百五话,如果作者不喜欢我说的这些话,告诉我,我自己过来删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1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章羽 于 2010-8-31 13:38 发表

第二次完全引用“青衫”童鞋的原文。
都是在一片叫好中个“不和谐”之音。
我是个别人说的二百五,看东西怎么就跟别人不一样。这首诗若说是文字练习或语句游戏是很有灵气的,显示了文字者灵敏的大脑具备了诗歌写 ...

赞同。大家都叫好未必就真好,顶多有些灵气。

[ 本帖最后由 荆无涯 于 2010-8-31 19: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1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头牛换不下我,一平方的愁
这句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1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附加说一句:红霞诗觉得要在保持自己纯正品性的基础上,增加些意义上的逻辑思维。特别是结尾部分,这是很多人感到跳出格的地方,也是红霞需要增加内容意义衔接的地方。
但必须确保自己的独特的东西未被污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张文 于 2010-8-31 11:06 发表
原稿活拨,富灵性
二与原稿没什末区别
三稿比兴
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
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 ...

谢谢您的美评
请多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长老我不姓唐 于 2010-8-31 12:19 发表
隔离感

“我”的表达 跳脱了。

你说的有道理
我听了你的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 04: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