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235|回复: 20

纸做的心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4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纸做的心愿
和四水(那马人)

   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滇西北高原的兰坪白族那马人称之为“七月半”,也就是“鬼节”。这是专门为本氏家族列祖列宗和已故亲人祭祀的节日,表达子孙后代对祖宗的孝心,也寄托对已故亲人的缅怀和哀思。它和清明节都是缅怀已故亲人的传统节日,但清明节是到山上扫墓,而“七月半”是在家祭祀。
   七月十四到来之前,市场上摆满了冥货,冥货就是用纸做成如实物般模型的祭祀供品。以前,冥货只有传统的冥封、钱币、衣服、金锭、银锭等几种,那也是买主自己买纸制作而成。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依靠印刷工业,制作出精美的产品,而且品种增加了许多。今年更不一样了,冥货中除了“日用百货品”、“五金电器”外,还有高科技产品如手机、电视机、电脑等,应有尽有。这些东西跟小孩的玩具一般,样子逼真。购买者络绎不绝,冥货商生意兴隆,喜笑颜开。由于传统习俗,我也买了一些传统的冥货。因为新品种太多,我不知道选购什么,那位卖冥货的妇女热情地说:“再买一台电视机吧,让祖先们也看看电视,看看后人们的好生活。”我觉得真好笑,冥货商为了赚钱牟利,真是绞尽脑汁,用心良苦。“咦,冥间有电视吗?”我脱口说道。那妇女象是昨天才从冥间回来似的,说道“嗨!怎么没有电视呢?还有电视转播站哩。”她的话让我无言以对。
    电,对于家乡人来说,象是天上的星星 ,可望不可及,我的家乡坐落在一个大山箐里,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在松明火把的照耀下出生、长大、死去。我的爷爷奶奶死得早,奶奶在国民时期逃荒要饭客死他乡,爷爷在解放不久也驾鹤西游,安葬在村头的一个山梁上。几年前,我回家乡省墓,亲眼看到了家乡通了公路、通了自来水、通了电,看上了电视,喜悦之情不胜言表。想起这些,也觉得这位妇女也许言之有理,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一台电视机。
    “电视机”买到家后,全家人一阵哈哈大笑,父亲很高兴,他在“电视机”上写道:“奉祀:在×××居住,孝男×××,恭逢中元大会之期虔备电视一台,上奉于严父×××/慈母×××二位魂下,就于门前火中收用。伏愿祖德常明、子孙荣贵。公元二0一0年七月十四日化具。”然后毕恭毕敬地在祖宗牌前三叩九拜后,把“电视机”供奉于上。在一对红色的烛光下,在一炷香火袅袅烟雾中,我仿佛看见那台电视机在“天地国亲师”牌位前,在播放一部乾坤间古老神话的电视连续剧。
    父亲在牌位前沉思了良久,然后躬身退到到门前遥望天际不语。我走到父亲面前,轻声说:“爹在想什么?”父亲还是望着天际那朵漂浮的云说:“是啊,列祖列宗也该看电视了。”我说:“明年再买电脑”。
    父亲说,在旧社会祖父根本不知道电视是什么东西,就连他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才听过留声机。有一年,县里开四级(县乡村社)干部会议,县政府播放留声机,惊呆了多少会议人员。他不理解这么个小铁盒子里会躲着那么多人在唱歌,感叹祖国繁荣昌盛发展。到了八十年代看黑白电视,九十年代看彩电,新世纪上电脑,这个时代真是坐飞机似的。如今突然给祖父送数码电视,不知道他会不会弄。父亲说完后,摇了摇头,突然笑起来,笑得像天真的小孩。我也被父亲逗笑了起来,说:“给祖宗送电视只是玩玩而已,人死了怎么看电视,封建迷信。”
    父亲顿时严肃起来,他认为这个节日虽然带有迷信色彩,但更主要是一种民族文化,一种民族精神。“鬼节”供品内容的变化翻新,说明它的文化内涵丰富了、发展了,烙下了时代的痕迹;但作为文化人既要传承好,又要发展好。他还说,“七月半”是很好的民族传统节日,它在提醒人们,牢牢记住自己的祖宗和亲人,这是中华民族最崇高的传统美德。
   听了父亲的话,我深受启发。并由此联想到,自古英雄豪杰为江山社稷撒血折腰,多少革命先烈为祖国捐躯献身,多少英雄儿女为抢险救灾奉献生命。在这样特殊的日子,千千万万的家庭,千千万万的活在人间的亲人在为他们在祭奠。要是他们真的会有在天之灵,知道后世后人如今是“添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的话,也该欣慰了。
    吃过饭后,父亲在一个干净的盆中,虔诚地把“电视机”烧尽,敬献祖先。我看见那股青烟缓缓升空,在清风的护送下,慢慢地消失在碧蓝的天宇之中…

[ 本帖最后由 那马诗人和四水 于 2010-8-27 00:20 编辑 ]
发表于 2010-8-24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父亲顿时严肃起来,他认为这个节日虽然带有迷信色彩,但更主要是一种民族文化,一种民族精神。“鬼节”供品内容的变化翻新,说明它的文化内涵丰富了、发展了,烙下了时代的痕迹;但作为文化人既要传承好,又要发展好。他还说,“七月半”是很好的民族传统节日,它在提醒人们,牢牢记住自己的祖宗和亲人,这是中华民族最崇高的传统美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吃过饭后,父亲在一个干净的盆中,虔诚地把“电视机”烧尽,敬献祖先。我看见那股青烟缓缓升空,在清风的护送下,慢慢地消失在碧蓝的天宇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变化翻天覆地,让祖宗也享受如今的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读得很细,感动中,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父亲还是望着天际那朵漂浮的云说:“是啊,列祖列宗也该看电视了。”我说:“明年再买电脑”。

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卖冥货妇女所说的那句话感触极深,如果有电脑的话,相信你搬走的绝不会是电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杨望远 的帖子

谢谢版主鼓励,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帘卷西风 的帖子

谢谢版主点评,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标题改为《心愿》妥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送的花样,还在不断翻新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却是后人的一片心意和心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你参考一下:

《纸做的心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纸做的心愿为实,写追思怀远之虚,收弘扬传统美德之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杨兴昌 的帖子

感谢杨版主,我就用《纸做的心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7 14: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