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607|回复: 24

由一首《十月的罂粟》,想到普拉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4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普拉斯的《十月的罂粟》,我手上有两个版本。


十月的罂粟花(经典诗歌库提供的版本)

西尔维娅•普拉斯(美国)


今晨的云霞也做不出这么漂亮的裙子,
救护车里的女人也没有
她红色的心穿过大褂,怪怕人地开花——
一件礼物,爱情的礼物 完全是不请自来,
来自

苍白的,火苗闪闪地
点着了一氧化碳的天空,来自
礼帽下呆滞的眼睛。

哦上帝,我是什么人
能使这些迟来的嘴张口大喊,
在凝霜的森林,在矢车菊的清晨?


十月的罂粟(我手上的版本,翻译——赵琼、岛子)


即便是阳光里的云层,也难以制成这样的衣裙
也决非救护车里那个女人
穿透外衣的红色的心盛开沁人魂魄的惊异——

一件礼物,一件爱情的信物
却根本不为天空
所求

天空只有苍郁,炽热地
灼烧一氧化碳,也不为
礼帽下黯然失神的眼睛所祈求

哦,上帝,我正是
那些在落霜的森林里,在矢车菊催开的黎明中
迟迟张开喊叫着的嘴。


我由这首小诗,想到了其作者普拉斯。而说到西尔维娅•普拉斯,我就会想到她临死之前的场景,她那样果断从容,处理好一切事物,然后决绝地走,好似转身,不是扑向死亡,而仅仅是离开人群一小会儿那样从容、宁静。我的内心,每想到这一幕,都如同刀绞般,难过得写不下一字。

现在,我的手里,正好有一本她早期的诗集,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子,是美国自白派诗人代表中最有灵气、最具艺术才华也最年轻的一位。我十七岁时,阅读她。或许,那时我还不能真正地读懂她。想着她活得好好地,才三十出头,为何要让自己的死,成为艺术行为的一次真实实践呢?有必要用自己的生命殉情于诗歌或艺术吗?

这个女子让我隐疼,让我心口的疼年复一年的加重,那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创口。我知道,若干年后,我经历了生死起伏、大得大失之后,终于懂得了她。其实我和她离得很近很近,只有一步之遥。好似阴阳,有时只有一步。

在我看来她不仅仅是把死当成了艺术来实践了,而是她把诗意的唯美和完美实质,无条件地带入了生活。她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都太过完美主义了,所以她容不得——感情的背叛和爱情的消逝。于是她在诗歌里坦率地将个人隐私,家庭矛盾,内心创伤,自杀情绪等等,都通过诗歌载体传达出来。其实这是一个多么率性、真情、唯美、多愁的女子啊!好似人世间容不得的一朵变种的白莲花。

死是神秘的,赴死的念头和决心,也是神秘莫测的,这里我不想探讨她为何选择死的缘由。还是说说普拉斯的诗歌吧。

我少女时,喜欢她,二十年后,依然喜欢她。这喜欢的方式,已经变了。唯一不变的喜欢,就是喜欢她的诗歌语言。一个诗人的语言特徵,就是她的才情所指。若作者的诗歌语言空乏,则说明他的想象力空乏,我想一个没有丰富想象力的诗人,即便写上数十年,也是成不了好诗人、大诗人的。

普拉斯,这个个性羞怯的女子,却有着超一般的女性独有的敏感气质,有时如海妖般的阴冷,带着女巫阴森的超验感触。在诗歌里,她能把歇斯底里和创造性的行为杂糅在一起,成为有机的一体。她在自白派构筑的金字塔的顶端,粲然地伫立着,永远让我们为她诗歌里传递的神秘和精神膜拜着。她是诗歌墓志铭上一朵最绚烂的“金色的莲花”,谁也不能抹杀她短暂生命,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光芒。普拉斯的诗歌是二十世纪的一个奇迹。

这首《十月的罂粟花》,实在不算是她最为优秀的作品。请大家有空读读她的《拉扎勒斯女士》(也有翻译成《拉撒路女士》)《高烧103度》、《话语》、《爹爹》、《巨神像》、《燃烧的女巫》等。我写下这些,只是想大家能够更多地了解她和她的身世背景。这样大家在阅读诗歌时,就能很好地进入,进入作者给我们营造的瑰丽诗境。

这首诗歌,本是经典诗歌库提供的,我不知道是谁翻译的,如果知道,我就会标注,而我原先阅读的是赵琼、岛子的版本。阅读的版本不同,展现的阅读风貌,也就不同。比较两首翻译作品,应该说我都喜欢。喜欢前者,因为它更贴紧我们的白话习惯,也似乎更贴紧诗歌中呈现的直白热忱的爱情。我喜欢后者,或许是原先的先入为主吧,那是我八十年代最早我阅读的版本。

比较两首诗歌的差异,经典诗歌库提供的这首译作,我感觉已经淡化了作者的原有语气,也就是语言和语气的力度稍稍减弱了。也即:将她精神的内质,也就是蓬勃抒情、内中鼓荡的疯狂性、巫魅之气的丧失或减弱。由此可见,翻译的人实在是太重要了。他们都加入了自己对诗人独特的理解和认识。尽管如此,通过这两首译作的对比,你依然能感受到普拉斯不可一世的才情才气。

我说过:每一首诗歌,都有作者的灵魂和精神的指纹,在其中隐现出没。你可以触摸到作者的心跳、血脉、神经和思维。这是一首充满激情,描绘一个女人正处在热恋状态的心情诗歌。一个昨夜发生过的甜蜜故事,带着隐秘的欢乐,不可言说的神秘气息。罂粟花是爱情的象征,这种美丽而包含毒性的植物,隐含着爱情的丰富性,它不仅美好、甜蜜,同样包含危险和代价。普拉斯,天才画家和诗人,8岁就发表了第一首诗歌和钢笔画,18岁发表小说和组诗,随后又出版了诗集。和张爱玲一样,这是一个成名极早、心气高傲且风姿卓越的女才子。

这样的句子,这样的宣誓“死/是一门艺术,和其它万事一样”,她最终实践了自己的诗句。她的诗作,总是有力地、率性地表现了她的生活,一些句子和诗歌,深刻地展现了她精神分裂的一种前兆,其中最大的痛苦,极度痛苦的来源,就是她不幸的婚姻。她的丈夫是美国著名的诗人特德•休斯。爱情的悲剧,导致普拉斯精神的极度痛苦、寂寞,最后终于精神分裂选择了死亡,而且是从容地赴死。她曾把一些悲恸和恐怖的体验,写进了她的小说和诗歌中。在她三十岁那年,她安排好一切,丢下两个孩子,然后吸煤气自杀了。

我在这里,已经不是在进行经典诗歌的“迷你”点评了,更不是仅仅从解读一首诗歌出发,去旅程那么简单,我已经忘记了我最初的本意,完全地牺牲了自己。我的身心,都毫无抵抗,或者说,根本不想抵抗,完全进入了她的世界,她的生活、她的经历,以及她的痛苦和她的诗歌里去了。我看过《苦涩的名声》传记作者——安妮•史蒂文森,她曾阐述自己撰写此传记的意图:“考虑到面临她的流星似陡升的名气,因而产生的种种误解中的一些问题,尽可能以客观事实的叙述来拨开笼罩在诗人身上的迷雾疑团,刻画初这位非凡的才女如何顽强地投入到诗歌创作中去,通过夹叙夹议富有传记意义的偶然事件和坚定不移的理想,以及远大抱负,栩栩如生地凸现出传主的真实风貌,”她还曾如此评价:“25年以后,我对普拉斯惊人的文学才华的崇敬丝毫没有降低,而我恰恰认识到短促的人生,不允许她趋向创作的成熟期。”

这位非凡的才女,把她短暂的一生,所有的光芒都顽强地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去了。我之所以感觉到内心的疼,也之所以如此爱她。因为那些疼痛和热爱,它们以敞开的创口存在多年。那就是我自己的诸多人生阅历,以及对诗歌怀抱的虔诚、忠贞、痴情等等的韧度和热度。这些也曾将我粉身碎骨、万劫不复过…….有诗友曾给我留言,说:穗穗啊,你不是北岛类的诗人,你是昌耀那样的诗人,你是用整个生命和光芒,呕心沥血地去呈现诗歌,而不是用笔墨。这样的评价,我是多么地害怕啊,因为“死”,那个烟头一般闪烁的念头,时时都在暗影里窥视着我美丽的面容……某个时刻,它总想带走我。

难道非得精神分裂,才能造就一些伟大的天才吗?比如梵高,比如普拉斯,比如卡夫卡,比如......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写完这些,我只想沉默、沉默。我已经不想再说一字。



附录诗人小资料

1)西尔维娅•普拉斯(1932 - 1963)简介

生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就读于斯密斯学院和剑桥大学的纽纳姆学院,1956年和英国诗人特德•休斯结婚,后离异。1963年因精神失常,在伦敦自杀。诗集《巨人》、《阿丽尔》被认为是六十年代“自白派”诗歌的代表作,另有小说《钟形的坛子》,也描写自杀者的心理状态。普拉斯的诗歌是二十世纪的一个奇迹,它的意义正被愈来愈多的人认识。

2)西尔维亚•普拉斯(1932-1963)生平

美国自白派代表诗人之一。自幼便显露写作才华,八岁能诗,兼习小说与绘画,少女时代就开始发表作品,从中学时代起就是个成绩优异的学生。1955年在史密斯女子学院毕业后,获得奖学金去英国剑桥大学深造。在剑桥,她结识了当时已决定“献身于诗歌创作”的青年诗人特德•休斯(1930-1998)。他们闪电般地结婚,婚后一起去美国,俩人以教书、写作为生。1959年返回英国,在德文郡乡下购置了一座名叫“绿苑”的住宅。西尔维亚为休斯生下一女一男,但长期存在的精神疾患最终没有放过她。当得知休斯有了外遇,普拉斯终于在一个冬夜,丢下两个小孩,吸煤气自杀,死时刚过三十岁。她仿佛用自己的死,实践了她写下的诗句:“死/是一门艺术,和其它万事一样。”
发表于 2010-8-24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普拉斯,这个个性羞怯的女子,却有着超一般的女性独有的敏感气质,有时如海妖般的阴冷,带着女巫阴森的超验感触。在诗歌里,她能把歇斯底里和创造性的行为杂糅在一起,成为有机的一体。她在自白派构筑的金字塔的顶端,粲然地伫立着,永远让我们为她诗歌里传递的神秘和精神膜拜着。她是诗歌墓志铭上一朵最绚烂的“金色的莲花”,谁也不能抹杀她短暂生命,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光芒。普拉斯的诗歌是二十世纪的一个奇迹。
========
从 穗穗的文字中这才了解普拉斯的,汗颜。没读过她的诗。
选来的诗歌,读后非常喜欢。

[ 本帖最后由 蜀道人生 于 2010-8-24 13:3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她算个老诗人,只是死的早。我十七岁时读她,当时或许还不能很好的理解她,二十年后再读,始知此女心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0-8-24 12:51 发表
她算个老诗人,只是死的早。我十七岁时读她,当时或许还不能很好的理解她,二十年后再读,始知此女心啊。

呵呵,如此推算,穗穗37岁?
哪天在网上搜索她的诗歌,也好好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紫穗穗 的帖子

从事艺术的人,都不是凡人,他们生活在现实以外自己幻想的世界,而且他们大多数都是理想主义者。据我所知,这位女诗人是一位坚定的女性运动的支持者,就如英国自杀的大作家渥基尼亚。渥尔夫/VIRGINIA WOOLF,她们生活的是男权社会,女人受到的压力非常大。理想与现实毕竟是有巨大距离的,就如梵高追求纯粹的艺术这种理想主义与现实有着巨大矛盾,女性运动在西方虽然搞了几十年了,但受到的阻力一直很大,到现在也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女性受奸案和家庭暴力受害者大多为女性等等现象依然相当严重,可见西方世界的现实对西方女性的压力是多么巨大了。
艺术家们和哲学家们喜欢追求精神世界,或者说是灵魂世界。SPIRIT,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有着分水岭意义的词语,这个词语,在中国一般翻译成精神,在国外一般翻译成灵魂;精神与灵魂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精神,一般是无神论者的观念,它否认人死以后的鬼魂形态,它强调的是人的思想性,它与意识是同义词;灵魂,这观念更趋向于有神论者用的,它包含两个意思1/鬼魂,2/思想。所以说,当你看到西方作品里谈论所谓的精神,其实一般来说指的是灵魂。古希腊、罗马以及中世纪的哲学家都以灵魂为研究对象,尽管他们对灵魂各有不同的看法,但他们一般都把灵魂看做一个超自然的实体,它能主宰身体的一切活动,这就是所谓的“灵魂说”。知道这些,你就会对西方的精神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也就会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注重思想精神探索的人,其灵魂往往与其肉体和现实有脱离、往往会有一定的迷失迷茫,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生活在与现实脱离的状况,或者说是精神上比较孤独的人,这样的人,特别敏感脆弱,常常难以应付现实里的矛盾冲突,看到黑暗处比较多,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不太明白如何自觉运用辩证法,容易走火入魔。
要说走过这个灵魂折磨的刀山火海并不容易,最好的办法就是--1/想开了,这世界并不像你想的那么坏,也没有乐观者认为的那么好。2/不要一昧沉溺于对现实和精神世界的探索,少读中国的古诗词,多读泰戈尔积极乐观的作品。3/不要相信佛教说的-人生是个苦海,不,这是悲观论调,否则你会以为你一直在受苦,只有死了才会达到解脱和希望的彼岸,如果你把人生当作享受一切,哪怕不快乐的事情,也不过是一种体验,是暂时的,享受人生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做苦,忍受人生的人,看不到光明永远感觉苦海无边。4/尽量使自己过得很充足,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多与其他人在一起,尽量减少孤独的时候。5/若不能依照道家说的去自觉运用辩证法转换情绪,就去运用道家说的顺从自然,也就是顺从天性,如果你没有一颗敏感的心,你还不能搞创作了呢,不是么?嗬嗬。6/在不行就去做些体力活;去看看比你更不幸的,你就会达到到某种心理平衡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蜀道人生 于 2010-8-24 13:35 发表

呵呵,如此推算,穗穗37岁?
哪天在网上搜索她的诗歌,也好好拜读。


呵呵~~应该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没读过她的诗歌,经过穗穗的放置,两首翻译对比,从中知道是她临死前从容而就的,其实真的不知道说什么了。
“难道非得精神分裂,才能造就一些伟大的天才吗?比如梵高,比如普拉斯,比如卡夫卡,比如......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写完这些,我只想沉默、沉默。我已经不想再说一字。”——这也是很多人迷惘的事情,穗穗,就算不想说一个字,但我倒是认为你应该把握住生命的黄金期,身体力行为好。记得下午妙妙打电话给我,我说你已经在金字塔顶尖舞蹈了,在我眼里,你是很伟大的女诗人了,不要太苛刻自己了。当然,精神世界会让你忘记饥饿是什么,可你毕竟还要写很多的灵感诗歌,或者说叫做发自肺腑的诗歌,所以还是很希望你珍爱目前,别想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月的罂粟(我手上的版本,翻译——赵琼、岛子)


即便是阳光里的云层,也难以制成这样的衣裙
也决非救护车里那个女人
穿透外衣的红色的心盛开沁人魂魄的惊异——

一件礼物,一件爱情的信物
却根本不为天空
所求

天空只有苍郁,炽热地
灼烧一氧化碳,也不为
礼帽下黯然失神的眼睛所祈求

哦,上帝,我正是
那些在落霜的森林里,在矢车菊催开的黎明中
迟迟张开喊叫着的嘴。


我由这首小诗,想到了其作者普拉斯。而说到西尔维娅•普拉斯,我就会想到她临死之前的场景,她那样果断从容,处理好一切事物,然后决绝地走,好似转身,不是扑向死亡,而仅仅是离开人群一小会儿那样从容、宁静。我的内心,每想到这一幕,都如同刀绞般,难过得写不下一字。

现在,我的手里,正好有一本她早期的诗集,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子,是美国自白派诗人代表中最有灵气、最具艺术才华也最年轻的一位。我十七岁时,阅读她。或许,那时我还不能真正地读懂她。想着她活得好好地,才三十出头,为何要让自己的死,成为艺术行为的一次真实实践呢?有必要用自己的生命殉情于诗歌或艺术吗?

这个女子让我隐疼,让我心口的疼年复一年的加重,那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创口。我知道,若干年后,我经历了生死起伏、大得大失之后,终于懂得了她。其实我和她离得很近很近,只有一步之遥。好似阴阳,有时只有一步。

在我看来她不仅仅是把死当成了艺术来实践了,而是她把诗意的唯美和完美实质,无条件地带入了生活。她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都太过完美主义了,所以她容不得——感情的背叛和爱情的消逝。于是她在诗歌里坦率地将个人隐私,家庭矛盾,内心创伤,自杀情绪等等,都通过诗歌载体传达出来。其实这是一个多么率性、真情、唯美、多愁的女子啊!好似人世间容不得的一朵变种的白莲花。

死是神秘的,赴死的念头和决心,也是神秘莫测的,这里我不想探讨她为何选择死的缘由。还是说说普拉斯的诗歌吧。

我少女时,喜欢她,二十年后,依然喜欢她。这喜欢的方式,已经变了。唯一不变的喜欢,就是喜欢她的诗歌语言。一个诗人的语言特徵,就是她的才情所指。若作者的诗歌语言空乏,则说明他的想象力空乏,我想一个没有丰富想象力的诗人,即便写上数十年,也是成不了好诗人、大诗人的。


研读美国著名女诗人的诗,研读紫穗穗精彩的评,心情文字非常需要紫穗穗这样的诗评开拓大家的眼界,提高大家的创作和理论水平,建议掛红

[ 本帖最后由 杨望远 于 2010-8-26 00:0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10-8-25 23:54 发表
十月的罂粟(我手上的版本,翻译——赵琼、岛子)


即便是阳光里的云层,也难以制成这样的衣裙
也决非救护车里那个女人
穿透外衣的红色的心盛开沁人魂魄的惊异——

一件礼物,一件爱情的信物
却根本不为天 ...


谢谢杨兄,谢谢你的喜欢。我有时想,或许心情,更喜欢一些风花雪月、轻松随性的文字吧。
我这篇解读。本是从迷你点评里,分离出来的。我看到自己喜欢的诗人,我无法不写写自己内心的感受。或许是太沉重,让大家不喜欢阅读吧。

你能喜欢,我很高兴。握! 紧握!! 再握!!!

呵呵~~~俺要还你三次的欣赏。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0-8-26 00:5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潇湘竹影 于 2010-8-24 17:24 发表
从事艺术的人,都不是凡人,他们生活在现实以外自己幻想的世界,而且他们大多数都是理想主义者。据我所知,这位女诗人是一位坚定的女性运动的支持者,就如英国自杀的大作家渥基尼亚。渥尔夫/VIRGINIA WOOLF,她们生活 ...


谢谢潇湘竹影。与其说她是女权主义的代表,女性运动的支持者,不如说,是后来的人加上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芙蓉 于 2010-8-25 23:49 发表
也没读过她的诗歌,经过穗穗的放置,两首翻译对比,从中知道是她临死前从容而就的,其实真的不知道说什么了。
“难道非得精神分裂,才能造就一些伟大的天才吗?比如梵高,比如普拉斯,比如卡夫卡,比如......我不知 ...


嗯,问好芙蓉,诗人何其多,只是要随时看,随时学,那么就积少成多了。那么你写诗的水平,就会越来越高了。谢谢芙蓉的点灯。

普拉斯本身也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她是被两个人逼死的,一个是她的丈夫,一个就是自己。她太过完美地看待婚姻和爱情了。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0-8-26 01: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6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紫穗穗 的帖子

哦。是这样的啊~~总觉得这么个女诗人,自己走不过自己,被打倒了,精神分裂了,很可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6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死是神秘的,赴死的念头和决心,也是神秘莫测的,这里我不想探讨她为何选择死的缘由。

说说浅见吧。
对于自杀的行为不赞同。
对于文人、艺术家的自杀更不赞同。

不明白能写出《老人与海》这么坚强的文字的海明威为什么自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6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oppies in October

Even the sun-clouds this morning cannot manage such skirts.
Nor the woman in the ambulance
Whose red heart blooms through her coat so astoundingly --

A gift, a love gift
Utterly unasked for
By a sky

Palely and flamily
Igniting its carbon monoxides, by eyes
Dulled to a halt under bowlers.

O my God, what am I
That these late mouths should cry open
In a forest of frost, in a dawn of cornflowers.

竹影的翻译----

十月的罂粟花

今晨的霞云也无以制出这般短裙
救护车里的女人亦无能为力矣
她那火红之心穿过外套盛开着花朵摄人心魂——

一件礼物,爱的馈礼
完全不为
一块天空所求取

那天空苍无血气,灼烈地
将它的一氧化碳焚燃,却被一双双的眼睛
在圆顶礼帽下滞缓驻停

哦,天啊,我究竟是什么呢
竟令后来这些嘴巴愕张而泣
在一片冷霜之林,在一个矢车菊盛开的黎明


* 注解:1/ skirt,意思应该是-短裙,腰裙,腰部开始的裙子。dress,意思是-长裙,身裙,礼裙,连衣裙;从头颈至下的裙子。

2/ a sky:一块天空。the sky:天空。

3/ coat:外套,套装,外衣,大衣,短大衣,风衣。

4/ 据考证,这首诗歌是作者离婚以后写的一组诗歌之一,而写后不久她果然很快就走了;所以,我认为,第一段应该说是她想象自己被一氧化碳煤气毒死后被急救的情形,至于短裙是否美丽,不一定,作者没说,也有可能是乱七八糟的情形,由于急救人员的慌乱所致,所以--


一块天空----应该指的是她的前夫。


那天空苍无血气,灼烈地
将它的一氧化碳焚燃,却被一双双的眼睛
在圆顶礼帽下滞缓驻停

----应该指的是她前夫对她的冷酷无情,以至于造成她的自尽;然而,她这前夫将在急救她的现场以及她的葬礼上出现,被公众的眼睛审判,在公众面前他是有愧有罪的所以也就不会再肆意显现他的冷酷无情。圆顶礼帽,指的是按照西方旧俗,葬礼上男人们必须带着圆顶黑色的礼帽,女人也必须戴黑色礼帽,尤其对有钱买这种昂贵帽子的中层和上层阶级而言。此诗人应该属于中层阶级,她的亲朋好友也应大多如此。
....,by eyes
Dulled to a halt under bowlers.
----原来的句子应该是Dulled  to a halt under bowlers by eyes。Dulled ,这里应该是被动语态的省略


哦,天啊,我究竟是什么呢
竟令后来这些嘴巴愕张而泣
在一片冷霜之林,在一个矢车菊盛开的黎明

----应该就是指她自己葬礼上的情形。cry,本意是-哭泣,引申发展成-叫喊,这大约与基督教活动有关,基督教徒过去是默默祈祷,后来有些极其痛苦者干脆向上帝大声疾呼;但也许也与诗歌有关,诗人的语言不是一般的语言,大多更浪漫一些,哭泣,在诗人的眼里可能属于一种心灵的呼唤。在这里,意义比较复杂的是-矢车菊,这种野花9月份一般已经都凋谢了,所以到了十月,十一月的应该指的是这种花的干花,矢车菊,在西方民俗里,指的是男人的爱,如果这花很快凋谢了,就意味着男人的爱很快就没有了,所以矢车菊干花在这里可能暗指她前夫对她的凋亡之爱;另外,矢车菊的提取液,在西方民间,是用来清洗眼睛的,所以在这里也可能同时指-人们用矢车菊之水来清洗他们的悲悼之眼也没有用了,逝者已矣!

5/ 另外,罂粟花,也是开放在晚春的5、6月份,西方人一般在纪念英雄的时候使用这种鲜花或者这种的工艺花卉,因为在战争结束后往往原来的战场上会长出许多鲜红的罂粟花。在这里做成题目,诗人无非想说,她的死是为了自己纯洁的爱情而英勇的殉难之死。



[ 本帖最后由 潇湘竹影 于 2010-8-26 23: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6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竹影是位老师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7 12: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