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5046|回复: 38

反季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2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风吹过,茄子丝瓜继续泛光吐绿不思凋落
一些人说,这些重风不可再食

不过是稍稍超出了盛年,便被判刑
难免使人悲秋

大棚菜从不守时,成为市场摊位上的抢手货
这无疑鼓励了一些花反季节开放

另一些花又在嘀咕了,这样不守天时
难道就不遭天遣

2010-8-22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综合白樱、彦平、剑客的意见改的,请大家再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2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读已经蛮有诗意,这种反季节的现象众多,幻幻却找准了一个切入点去巧妙的呈现。展示你心中的思索。


这些重风不可再食

这“重风”两字  不太好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鹰兄:重风是一句俗语,我想还不算生涩的。

谢谢你的意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2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我也觉得改后好多了,诗意很足

不过是稍稍超出了盛年,便被判刑
难免使人悲秋

大棚菜从不守时,成为市场摊位上的抢手货
这无疑鼓励了一些花反季节开放

中间这两节很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2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说的是 作者试图表达什么主题

悲秋?显然不是主要的。
那么嘀咕? 这里的嘀咕反而让我觉得那些被判刑的面目有些小气 不那么讨人喜欢和尊重

到底是鼓励反季节 还是反思反季节呢?
从一般的想法推论,作者估计是要批判反季节的。因为 大抵作者是个崇尚纯自然的人。这样的话, 嘀咕一词就用的和作者本身立场的感情色彩不太协调。此是小论。

再来思考,反季节又为何要遭到“天谴”呢。如果 被判刑的丝瓜茄子代表的是没落的传统 文化 等等。而反季节蔬菜是新兴的事物,那么为何要遭天谴呢? 古人说物竞天择。是的,这里是人的选择。不是天的选择 但这样是否会遭到天谴。天又是否存在呢?对于新事物的出现,是否应该嘲笑,并祈求天谴呢? 作为一个站立场者 是否思维僵化固定的对不同立场的所有方向的事物进行批判呢?值得思考。对于反季节而开的花朵,我们说 可以分开而论 有的是好的 符合人类需要的 这大抵也是天赞同的。有的是恶的花 ,这是人和天都不需要的,那就不仅 仅仅寄托于天谴,应该是人愤。

所以,到底是批判什么,作者的立场在哪里,如此写实的诗歌应不应该尊重一些基本的思维逻辑。应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希望 诗歌 不只是文字本身的游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2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重风 一词 作者执意不改。
我仍旧不懂什么意思。
如果这只是读个老乡听的诗歌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2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的诗歌,这个特点开发的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樱 于 2010-8-22 21:37 发表
嗯,我也觉得改后好多了,诗意很足

不过是稍稍超出了盛年,便被判刑
难免使人悲秋

大棚菜从不守时,成为市场摊位上的抢手货
这无疑鼓励了一些花反季节开放

中间这两节很精彩!


谢谢樱子的意见!可以说是动了大手术,改得面目全非了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长老我不姓唐 于 2010-8-22 21:52 发表
想说的是 作者试图表达什么主题

悲秋?显然不是主要的。
那么嘀咕? 这里的嘀咕反而让我觉得那些被判刑的面目有些小气 不那么讨人喜欢和尊重

到底是鼓励反季节 还是反思反季节呢?
从一般的想法推论,作者估 ...


谢谢长老如此细致如微的分析!

想要表达什么主题,原本是靠作品说话,让读者自己去读,而不是靠写作者自己来解释的。我原以为自己的文字这么简明,大家都能读懂,都能感受。没想到还是要来自圆其说一下。呵呵,说明我写的还不够好。

既然提到一些问题,少不得还是自己来圆说一下,画蛇添个足吧。
1,主题问题;对于一个问题的多种表现,多种看法,可以么?(还有个时代因素在内。)
2,嘀咕和天遣问题:只是,不是主流。只是新复古主义者提到的,一切要顺应自然,否则就要受到惩罚。比如影响身体,比如自然和必然灾难。。。至于恶之花类,和主题关系有点远哦。
3,思维逻辑:我认为自己还是遵守了的。或许写得含蓄了,个人态度没有明确表现。我想做的只是把事实写出来。
4,重风之说:我在回鹰的帖子里已经明确了观点,我坚持。什么食物吃了重风,我想许多人都听说过吧。这里不过活用了一下。

长老一定是个博学之士,很有见地。这样的交流很好。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撒旦之吻 于 2010-8-22 22:55 发表
有意思的诗歌,这个特点开发的很好!


谢谢鼓励!问好撒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另 我查了词典 才发现 重风就是中风。
不过 尽管如此 读起来依然有点不顺的感觉。 这或许与我自己的弱弱的理解能力有关了。

向作者致敬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3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意思和意义有好几层,你如此理解也可,不如此理解也好,这首诗歌,给出了歧义的道路。

有调侃、幽默的一面,也有认真、批判的一面。而且这里面有一个悖论。
正方和反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3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长老再次进来!

民间的说法,重风不是中风。比如说,有些食物吃了容易引发疾病,这叫重风之食物。而中风是一种生病的现象,人中风了,可不得了!

不要说学习。互相交流,一起进步。能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才有利于进步。

向长老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3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0-8-23 00:13 发表
呵呵,意思和意义有好几层,你如此理解也可,不如此理解也好,这首诗歌,给出了歧义的道路。

有调侃、幽默的一面,也有认真、批判的一面。而且这里面有一个悖论。
正方和反方......


是的,穗穗的理解非常正确。你的解说比我的分行文字本身要好。

问候穗穗,我要下了,你也休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31 15: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