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48|回复: 6

响箭穿过落雪的天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7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95:响箭穿过落雪的天空
——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而作

当暮色已经轻盈漫过江河与大地
当仪式庄严结束,宴会开始
1995年的一天,我喝醉了
为一次胜利的纪念
为那些阵亡的英雄们
我多喝了几杯
并为同是军人却没有机会经历战争
暗自庆幸和羞愧,我开始厌恶
那些关于战争的奢望与梦想
想独自在一片荒凉的海域漫游
或者面对静夜的穹苍和荒原
机会已经到来,1995
地球两壁的人们,互相庆祝和问候
为纪念那场战争中活着和阵亡的英雄们
为他们干杯,献上花环
向他们表达敬意和怀念
把虔敬和爱向世界公开
而我只有这些激情四溢的诗行
但愿这些苍白的诗句,能够
长成茂盛的青草
喂饱那一匹匹曾经饥饿
却毅然猛烈穿行的战马
让我在马背上驰骋
在沙场之上独自漫游
让我和那一匹战马,能够
穿过每一粒尘土
看见时空断断续续的秩序
看到细节和真相
与风走在青纱帐间
沿叶子的脉络进入时光的隧道
像检阅兵器的方阵
像走在战争的长廊
倾听天籁,倾听冷兵器的尖叫
看见旷野,看见
时间背后的另一种辽阔
看见历史的动人时刻
看见,我一直在寻找着的
那把锈迹斑斑的驳壳枪

而那些兵器已经睡去
已经远离尘世
不愿再与我们相遇
不愿再做任何挣扎和思考
它们的叹息像风中的惊雷
像一个个历史瞬间的断层
从阳光或者阴霾中滑过
战争已经结束,如今
战场上已经种满了树木和庄稼
它们生长得如此繁茂,我明白
它们为什么会长得如此茂盛
那是因为有将士们的热血滋养
他们仿佛就是阵亡者的血肉
长成了庄稼这醉人的模样
看上去如此动人,脉脉含情
他们阵亡时还很年轻,还没有体验到
生命的许多滋味
我相信他们依然活着
以另外一种活着的方式
体验欢乐和忧伤
品味爱情的甜蜜与苦涩
但他们的确已经完成自己的使命
却不能再返回自己的故乡
他们只能在此陈列
守望这个属于自己的阵地
供我们缅怀与敬仰
昭示耻辱或者光荣
胜利或者失败
让我的眼睛看见
让我的双眼深深的刺痛
让我的心感受
让我的心灵剧烈的震动
但不允许我去触摸
这是禁忌
我想活着的士兵
应该对逝者做到尊重
让他们保持尊严和安静
他们牺牲在连续激战的第七个夜晚
我们应该让他们酣睡
让他们在梦境里陶醉
这像是超度亡魂的仪式
我试图理解这种仪式,我想
这是对先辈最好的纪念

战争的场景不能重现
也不能让那片飞扬的大刀
再次降临
传说那把砍向敌人头颅的大刀
是一种神器,嗜血而镇定
但决不滥杀无辜
它出手不凡,见血命断
它挥动时仿佛接近透明
它不会因为血而战栗
在战场上,它能创造奇迹
出奇制胜,如入臻美之境
它古老,象征东方的文化和传统
代表智慧,明辨是非和善恶
它诞生的过程需要血和火
汗和泪,需要经过无数次煅烧
经过无数次淬火
我知道无法进入它的内心世界
只能让一些词语序列
尝试着站在历史的边缘
感受它夺目的光芒
但面对博物馆里的那把大刀
谁都不能拒绝或者否认
它曾追随队伍,挺进在
决战前的那个夜晚
让战争伪装成为一片短暂的黑暗
让将士们穿过黑暗奔向光明
命运之手紧握着那个几乎窒息的暗夜
让火焰在金属中酝酿和发酵
一触即发的战争,像饥饿的野兽
伺机吞噬年轻士兵的身体
让他们在黎明前的那场战斗中倒下
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他们被我们称作英雄
他们是勇敢的阵亡者
我会记住五十年前
那个患失眠症的老兵
他身跨大刀,神采飞扬
那是1945,阳光很明媚
异常惨烈的战斗已经结束
双方在停战书上坚持和妥协
绞刑架在那里静静地等待
东条英机、广田弘毅、土肥原贤二
板垣征四郎、魁松井石根……
他们已经被绞死,
他们该死,应该被处死十次
因为他们犯下的滔天罪行
因为他们罪虐深重
他们手上沾染的无辜者的鲜血
足以将他们淹死,绞死他们
是他们应有的下场
对于人类,他们是败类
他们不应该被原谅
应该被诅咒和仇恨
他们只能到地狱的烈火中煎熬
而今天的纪念
虽然为所有阵亡的英魂
但他们并不能看到
这场五十年后的怀念
当我在纸上写下来这些缅怀的诗行
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能够看见
我想让他们看到
请允许我默默的吟诵祷文
送他们踏着赞颂走得更远
朝向故园的方向
朝向另一种不朽
朝向另一种澎湃
此刻,初夏的南京雨声弥漫
曾浸润过热血的石头
为三十万被日寇屠杀的同胞
在细雨中哭泣与呼喊
我怎么能够沉默不语
我怎能够忘却

面对这个世界的所有不幸
当我看见
失去家园和亲人的少女
当我听见那暗哑的歌声,多少母亲
站立在风中孤独的守望
她们曾经是那么安详
如今只剩下悲伤,让我明白
战争与和平的真相
多么像一个迷宫
让我相信人性的善良与凶残
贪婪和兽性,屠杀与欺骗
假如遗忘能够承担所有的苦难
像祭祀的仪式
大地的沉默和包容
我们该如何面对

而战争已经被孩子们淡忘
成为一种游戏的方式
多少年后
除了回忆还能留下什么
空间因为时间的锋利而断裂
然后上升,逐渐消逝
仿佛天籁中的绝响
几乎不动声色地
使世界旋转于最纯粹的音乐
那是悲怆的哀乐,为安慰亡灵
犹如天葬里负载灵魂的鹰群静止在风中
当我含泪,在他们亲人们的泪光里
看见牵挂与心痛,当我怀抱纸花
在阵亡将士们的碑群间漫游
当我写下这些诗句
种植下一片片青草
在忧伤的月光和燃烧的冰上
写下历史视野里的阵容
我仿佛看见黑色的大雪飘舞
你是否能够听见,在梦境里
我为你的呼喊,我想知道
是谁在支撑着你坚定的前行
让你义无反顾
是谁在荒芜着原始的秩序
颠覆和重建,用自己的血肉
报答着苍天与厚土
独立宽阔之上
让我理解英雄的气度
信仰的高度与坚守
让我不敢懈怠,更不能遗忘
当战场熊熊燃烧的大火熄灭
当黑夜重现,当墓地安静下来
战斗已经暂时停止
我想在这战争的间隙
做些我能够做的事情
我想实现一个预言
让所有阵亡的人们复活
让他们从我们面前走过
让他们穿上干净的军装
戴上所有的勋章
我们准备好美酒
让少女们给他们端上
让他们看见自己的亲人
让亲人们看见他们
让他们和自己的恋人互相看见
这虽然奢侈,但不要拒绝
就让奇迹再一次发生
就让石烂海枯
一切梦想都在这一刻实现
就像这样的所有日子
这样的抒情方式,音乐和阳光
尽情挥洒,只要不是麻木和冷漠
让我们感知到牺牲者的博大
让牺牲者感受到温暖和尊敬
让我们彼此知道并记住这一切
为了一个善良的愿望
为了和平,不让疯长的野草
占领他们的陵园,此刻
柔软的阳光正在石阶上漂泊
我仿佛看见一支喋血的队伍
以及1945年的初雪
蓝色的大雪,静寂无声
像死亡已经逼近
落雪和火焰交织辉映
他们的额头闪动着金属的光芒
就像故乡的月夜
他们踏着兵器的光芒出征
他们再没有回家
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已化作水、火焰和泥土
滋养世代的庄稼
他们已经成为尘土的双眼
在那五谷的上面漂泊
成为五谷的眼
成为大地的眼睛,日夜注视着
我们的真情与荒唐

当青春的骨髓
开满欲望的花朵
当史诗再次浮起我们的大纛
那群青铜中诞生的处子
在生和死的边缘
以不可抗拒的方式悲歌
然后降临大地
让骨头之花盛开为遍地火焰
我能在十面埋伏最后的绝唱里
看见他们的背影
听见他们的呼喊
我想敲响那面战鼓
与他们共享凯旋的光荣
让少女们献上花环
花环中,萨克斯在沉睡的风中响起
像花朵秘密的诞生,我看见
孩子们在音乐中奔跑
炮手在沉寂的碑上
长笛临近火焰的翅膀
逝者在大火和天地间舞蹈

今夜,这片土地陷入深深的怀念
怀念的深度
像是纪念碑的高度
越来越高
原来越深
越来越远
月光中冷艳的笛声
动情而低沉的回荡
谁都不能拒绝这天籁
在通往来生的大路上
我踏雪而行
重现沧海与桑田的场景

而这一切都已过去,1995
岁月正缓慢地通过亚欧大陆
在所有纪念碑上停留
逝者寻找自己的名字
此刻,鹿群和蜜蜂到来
以及鸽群和乐队,参与庆典
至于真理和谎言,荣誉和功勋
以及被子弹击中时的疼痛
只有阵亡者知道
死在异乡的人成为孤魂
没有地方可去
他们只记得战场
但他们回不到家乡
他们的战靴
在最后一场战斗中失落
不穿鞋子的灵魂找不到来时的路
总是迷失故乡的方向
但我们不要吝啬祝福
也许我们只能送给他们一声祝福
但谁都不会拒绝
战争已经结束五十年了
你可能记得巴顿将军的皮鞭
抽碎了墙上的那幅裸体油画
你看盟军的坦克多么威武
原子弹的爆炸多么震撼
可以让世界失语,花朵枯萎
石头粉碎,心灵绝望
连冰冷的钢铁都流出了泪水
但法西斯已经被碾成碎片
因为战争而罹患失眠症的老兵们
到底在焦虑什么
前线漂亮的护士小姐们
都回到了后方,她们渴望结婚
她们渴望生育一大群儿女
她们想让后代记住这场战争
记住也许是为了彻底的忘却

你可曾记得
我们曾经漫游的那片神秘海域
会唱歌的海螺,顽皮的小海蟹
还在痴痴的等你归来
我不会忘记
而我写下这些诗行时
我还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
不知道大海在启明星宫的哪一侧
1995,你告诉我要少吃海鲜
霍乱或别的什么可能到来
从海上来吗
海里有一种大鱼
它生于海,死于海
海在这种鱼的身内
海在这种鱼的身外
与霍乱或别的什么无关
鱼与我一样并不知道海
但我们都没有过错
五十年前我们在哪里漫游
似乎全是虚幻
但停泊在东京湾里的美国密苏里号旗舰
并不是幻像
多么像是一条无辜的大鱼

如今,半个世纪之后
我终于听见,那匹
在海浪上奔跑的战马
临死前的嘶鸣和呼吸
那匹战马开始燃烧
在蓝色的海水衬托下
那匹战马是如此矫健与迷人
1995,当响箭穿过落雪的天空
淡紫色的落雪,踏着马蹄的音韵
踏过轻盈的月光漫过草地和山川
像一支安魂曲抵达黎明前的暗夜
那天籁,你是否能够听见
也许亡魂在这个世界并不存在
但我却深深相信,他们能够
感受到安魂曲里所传达出的爱和思念
也许那安魂曲并不存在
但那旋律总在我的内心里萦徊……



1995年6月第一稿于北京;
2010年8月定稿于福州。
发表于 2010-8-17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新朋友,并拜读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7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

初来乍到,敬请批评指教!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7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你的第二首作品。长诗我没写过也写不得,挺[佩服你的。
剧情古老文字铿锵。
很喜欢这篇的开头及第六节全篇,后者为甚。

有力量的文字,挺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7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

谢谢!这两个长诗都是我十五年前的作品,新修改了一下。这么多年来长诗也就这两首,其余公开发表的诗歌大部分还是小的作品。但这两首写得很艰苦,几乎都要放弃了。有点驾驭不住。 谢谢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7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赶明把你的短的发上来我瞧瞧,我很想看看,真的。
看来你是老大哥了,写了这么多年。
不敢指教,欣赏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8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好!

您好!我刚出版了自己的诗词选《大河之南是故乡》。里面收录了自己创作的新诗和一部分填词。这两首长诗恰因为没有找到,以为遗失了,就没有收录进去,有一点遗憾。如果方便的话,告诉我您的联系方式,我寄本自己的拙著给您斧正!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30 05: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