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917|回复: 4

浅评三国之后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7 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魏武帝宣卞皇后
  这位实乃三国第一传奇女性,本来是娼家,后来一步步走向“皇后”这一古代女性人生的顶峰。
  怎么一个倡家女子,怎么能混到母仪天下的地位呢?这实在很值得研究!
  卞氏是琅琊人,与诸葛亮同郡。20岁的时候被曹操纳为小妾(二奶)。这本身是很平常的,曹操的女人,有名有份的就有几十个,从这一点看,卞氏并不突出。
  按安盛的话说,卞氏能够脱颖而出是有两个原因的。
  第一,卞氏有智慧,不同一般女人。
  表现有:1.曹操本来是京官,因为和董卓的政见不合,一个人抛家弃室跑到了山东(不是指现在的山东省)。
  这时,在洛阳只剩下卞氏等一干小老婆及左右手下等等。袁术这厮竟然跑到曹家报信,说曹操已经挂了。
  于是大伙大惊且慌,纷纷就想要如鸟兽散,跑回老家。此时,卞氏出来说,曹操有没有死还是未知数,不能听某人怎么说就相信了,如果曹操没挂,我们跑回去,还有什么脸去见他?即使真死了,大不了我们一家死在一起,又有何所惧?有何所苦?
  大家伙听说了后,觉得卞氏所说很有道理,就留在了洛阳。
  后来,曹操知道了这件事后,对卞氏非常欣赏。丁夫人(曹操的大老婆,另外还有一个刘夫人,曹昂之母,早逝,昂为丁夫人所养)在曹昂死在了宛城后,非常伤心,屡有怨怼之言,被曹操打入了“冷宫”之后,曹操就把卞夫人扶正了。并且把自己所有失去母亲的孩子交给卞夫人抚养,可见对她的信任。
  2.曹丕被立为世子时,卞氏左右的女官们纷纷来贺喜,给出了个主意,要让卞氏把府中的财富都拿出来赏赐左右(明显不是个高明的主意,大赦天下?呵呵)。卞夫人说,曹丕能混到太子的位子,不过是因为年纪最大而已,我只是可以因为没有教育失当而小小的庆幸而已,又为什么要大赏手下呢?
  曹操知道了这件事后,评价道:怒不变容,喜不变节,故是最为难。已经是相当高的评价了。
  由以上两个事例可以看出,卞夫人虽然出身很低,但是绝对可以说得上是一位贤妻,但是卞氏能上位为皇后也不仅仅是贤而已。
  3.卞氏和曹操一样,非常的节俭,身先下人,多用菜食栗饭,少鱼肉,这可能也是其受曹操宠爱的原因。
  第二,母以子贵。一个母亲最大的成就是教育出了几个好儿子。
  《春秋》有言,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卞氏能最终成为皇后和她为曹操生下了三个优秀的儿子有很大的关系。
  卞氏为曹操一共生了四个儿子,除了曹熊很平庸之外,丕、彰、植都非常人可及。
  卞氏长子曹丕,字子桓。他除了是一位军事平庸,内政有一套,并且是一位关心民间疾苦、推行仁政的贤君之外,还是中国史上著名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典论》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相当有份量的一本著作。但是他这个人太狠心,为了权势,什么亲情,爱情完全的不重要,安盛不喜欢他。
  曹丕在军事上数次大规模伐吴都徒劳无功;但是在曹丕统治时期,魏国的生产力迅速恢复,为后来司马氏灭蜀平吴奠定了基础。
  曹丕开始实行了颍川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开始了世家门阀在魏晋以来六朝大行于世的局面,直到隋代杨氏才用科举制度代替。这一点上,曹丕是背叛了曹操用人唯才,以法治国的精神。
  曹丕一生爱好文学,以著书立说为要务,除了《典论》之外,还有一部《皇览》是其本人和手下的文人集体完成的。史学家陈寿对魏文帝的评价也是很高的,称其下笔成章,博闻强识,遇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卞氏次子曹彰,字子文。是一个以卫青、霍去病为偶像,立志成为伟大将军的人。和曹丕、曹植都是大诗人不同,曹彰从小弓马娴熟,力气很大,能徒手和猛兽单挑。
  曹彰参加了征西凉寇马超的战役,有一些出彩的地方。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叛乱,曹操命曹彰领军征伐,彰听从田豫之计,亲冒矢石,很快的搞定了代郡少数民族的分裂行为,维护了大汉朝的大一统和领土完整,这个功劳可以和后世左宗棠平定新疆相提并论。
  曹彰曾对曹操说,做将军的,应该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黄须儿(曹彰的体貌特征,曹操也以黄须儿称呼曹彰)已深深的体会到了为将的要诀。
  文帝黄初四年,曹彰在进京朝见皇帝兄长的时候病死,很值得玩味。
  曹植,字子建,卞氏所生第三子。晋宋奇才谢灵运说,天下才一石,子建独占八斗,谢灵运自己占一斗,余下的一斗由古今才子共分。这是才高八斗这一词汇的来源。
  在屈原之后,李白和豆腐之前,以诗才和诗名而论,没有超过曹子建的人。
  曹操也很欣赏曹植,很多次想立他为太子的。
  可惜曹植是一个大文豪,大诗人,而不是一个好政客。
  他的同胞兄长曹丕不同,有贾诩、吴质这些擅长阴谋阳谋的出谋划策,有崔琰、毛王介这些儒家清士力挺,再加上曹丕本人心黑面厚,可能也是性格决定命运吧,曹植的性格偏向理想主义,浪漫主义。
  曹植在文帝期间,11年内三次转徙封地,其地位形同幽禁,无时无刻不受到曹丕派来的属官监视。魏制,中央下派的属官经常呵斥王侯的。王侯手下的官吏是最菜的,士兵不是老人家就是残弱者。在41岁的时候,曹子建抑郁而终。
  曹熊没什么说的,平庸,又死得早。
  曹丕逼曹植做七步诗等等事件,很多次是想直接杀掉曹植和曹彰兄弟的,这样就可以一举免除后患,可是卞夫人非常伤心,反对这种搞法,曹丕还算有点孝心,没有把事做得太绝,太明显。
  曹丕、彰、植这三子如此有成就,和卞夫人的成功教育是分不开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卷五——武宣卞皇后;三国志卷二——文帝丕;三国志卷十九——任城威王曹彰;三国志卷十九——陈思王植;三国志卷十九——萧怀王熊;魏书)
  ……
  孙破虏吴夫人
  吴夫人,吴郡吴县人,是孙策、权、翊、匡四兄弟的母亲。
  在最早孙坚向吴家下聘书的时候,吴家是很反对的,认为孙坚配不起他家女儿,这可能和当时孙坚的军阀形象有关,孙坚果于杀伐,在吴地的名声并不好(这和演义小说中孙氏父子两代在东吴的伟光正形象并不一样,孙坚、孙策都是袁术的部将,名声并不好,而且都喜欢杀士人,孙氏的形象转变是在孙权那里才完成)。
  可是吴夫人有胆有识,认为不应该为了自己一个小女儿而得罪军阀孙坚,这才嫁过去。
  婚后为孙坚生了四子一女。有平定江东的小霸王孙策和“生子当如孙仲谋”令后世词人感叹的一世英主孙权。
  吴夫人的兄弟吴景也很早就跟随孙坚建功立业,并且非常受主公袁术的重用。
  曾被袁术任命为骑都尉、丹杨太守、督军中郎将、广陵太守等职。
  吴景任丹杨太守期间,宽仁得众,吏民所思,是个好官。
  孙权年纪轻轻继承兄长的位子之后,吴夫人助治军国大事,很有补益,可以说得上是一名奇女子。
  吴夫人临终时,把孙权托给张昭照顾。后面,张昭屡次直斥孙权,如父兄长辈一般,孙权也只是暗自忿忿,不敢把张昭怎么样。有一次,孙权实在很恼火,想要和张昭翻脸,张昭讲起吴夫人临终的嘱托,孙权和张昭君臣两人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张昭在赤壁之战时主张投降并不是出于私心。相反,此公是吴国第一刚正之人,是出于不懂军事,错误的估计了敌我力量对比,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孙策和吴夫人托孤,是把张昭当成了诸葛亮一样的完全可以依靠的对象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卷五十——孙破虏吴夫人;三国志卷五十二——张昭;江表传)
  ……
  蜀先主甘皇后
  甘氏,是沛人。也是做二奶出身,因为刘备很不厚道,数丧嫡室,给刘备当老婆可是一个风险相当高的职业,可以说是玩命的级别。在甘氏之前,就有刘备的数个大老婆因为战争还是什么别的原因而牺牲了。
  本来甘氏也是一个平凡的美人而已,因为她是刘阿斗的生母,所以被载入了史册。
  曹公征荆州,在当阳长坂,刘备学了自己的祖先刘邦,抛妻弃子来逃命,置甘氏和阿斗于险地,幸好有赵子龙,母子才得已保存。(史实,和演义中有些不一样的地方,赵云不像小说中的那样英勇,但是救了刘备的妻和子是事实。)
  后面甘氏也是早逝。老男人刘备又有了如娇似玉的孙夫人,吴夫人等等。呵呵,本来,男人嘛,尤其是像刘备这种成功的男人怎么会缺女人呢?只能叹古代的美人红颜薄命!
  (参考资料:三国志卷三十四——先主甘后)
  ……
  蜀先主穆皇后
  吴夫人,陈留人(也非蜀地本地人,属于一种天所说的东州集团,是随江夏刘焉父子入蜀的)。
  吴夫人的兄长是吴壹,是在刘璋、刘备、刘阿斗时期都非常重要的大将。
  吴夫人先是嫁给了刘璋的兄弟刘瑁,刘瑁死了之后,吴夫人当了几年寡妇。
  刘备接手她的时候也只能算个二手货,为什么要娶她作皇后?
  可能一方面是此姝漂亮媚人,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出于政治需要。
  刘备需要团结东州集团,而吴壹是东州集团的核心成员。
  法正、吴壹这些东州集团要员,也是非常受刘备和诸葛亮信任的。
  这也不奇怪,先主孙夫人也是典型的政治婚姻,我奇怪陈寿为什么没有为孙夫人立传?
  刘备入蜀后,吴使如孙夫人,孙夫人要拐跑小阿斗,又是赵子龙把少主给截了下来,又一次救了阿斗。孙夫人归吴后,吴夫人才被立为刘备的大老婆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卷三十四——先主穆后;汉晋春秋)
  ……
  吴主权徐夫人
  徐夫人,吴郡富春人,和孙权同县,而且是孙权的近亲。
  徐夫人的祖父徐真是孙坚的好朋友,孙坚把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了徐真。
  从血缘的角度来说,徐夫人是孙权姑姑的亲孙女。徐夫人从辈份上来说应该叫孙权表叔的。
  这个大概是1800多年前的怪大叔和萝莉的故事。
  无独有偶,孙权之子孙和(也是吴国的皇帝)还娶了亲姐姐朱公主生的女儿朱夫人,孙家娶侄女和外甥女还真是有传统。
  徐夫人先是嫁给了同郡的名门陆家,死了老公后,作了一阵的寡妇。后来孙权娶了她,并把长子孙登交给她抚养。后来一是孙权本人喜新厌旧,二是徐夫人好妒忌,于是徐被孙权扔在了吴郡不管。
  后来孙登成为了太子,因为生母出身低贱,由徐所养,登为人颇有孝心,向老爸申请立徐夫人为皇后,孙权不批准,还因此冷落了太子孙登。
  太子孙登也是一个贤明的人,可以说权数子里面最贤的一个,不过有些悲情,登当了21年太子,但是33岁就去世。其他孙权的儿孙里面一个比一个凶,一个比一个暴。
  (参考资料:三国志卷五十——吴主权徐夫人;三国志卷五十九——孙登;三国志卷五十——孙休朱夫人)
  ……
  吴主权步夫人
  步夫人是临淮淮阴人,是吴丞相步骘的族人。是从江北到江南避难的一族,按一种天的说法属于江北士人集团。
  三国志原书记载:步夫人以美丽得幸于权,宠冠后宫。
  除了人长得漂亮之外,步夫人还有一个绝招,就是为孙权拉披条,物色漂亮MM,当然了,在古代,这种属于妇女的美德,叫性不妒忌,是男人喜欢的极品,三从四德的典范。
  所以步夫人长期稳定的得到孙权的宠幸。
  步夫人有两个女儿。长女叫鲁班,字大虎,先嫁给周瑜之子周循,循死后,又嫁给全琮,号称全主。次女叫鲁育,字小虎,先嫁给朱据,后面又嫁给了刘篡,号称朱主。大虎和小虎这对姐妹花也是吴国政治上的风云实权人物,而且相互之间是政治对手,以后另外开帖详论。
  (参考资料:三国志卷五十——吴主权步夫人)
  ……
  魏文帝昭甄皇后
  又是一位传说中的女性,一个嫁过两次的女人,一个皇帝的母亲,一个普通的女人,还据说是曹植《洛神赋》的原型。
  光荣游戏《真三国无双》里有甄妃这个人物,一个非常妖艳的形象,安盛比较喜欢选的说。
  甄妃,中山人,出身高贵,祖上甄邯曾当过汉朝廷的太保(三师之一,位在三公之上,名义上的最高官职)。以后世吏二千石(大概是世代都是省部级高官),中山甄氏在汉魏这段时间来说,可以算是一流的门第了。
  甄妃本来是幽州刺史袁熙(袁绍次子)的老婆,袁熙在幽州当官,甄妃留在邺城侍奉婆婆,这是她后来命运变更的开始。
  官渡之战后,曹操曹丕父子攻占了邺城,曹丕一看到甄妃,马上见色起意,给接收了,这个时候袁熙还没有死(袁熙、袁尚兄弟后来兵败逃到辽东,被公孙氏杀了献首级给曹操)。我们从儒家的道德观来看,甄妃是不符合三从四德的要求的。
  曹丕本来是一直很喜欢甄妃的,从邺城把她接收后,就非常宠幸她,和她生下了魏明皇帝和东乡公主。但是花无千日好,曹丕后来得到的美人一个又一个,有郭妃(继甄妃为皇后)、还有李贵人、阴贵人,于是就少去和甄妃OOXX了。
  甄妃最大的错误在于,她有普通女人的缺点,失宠后有怨怼之言,被人打小报告到了曹丕那里。曹丕这个没良心的,命人赐死了甄妃。曹丕这厮绝对属于脸厚心黑的典型,害同胞兄弟,杀老婆,貌似眼都不眨一下。
  甄妃是个可爱又可悲的女性,死于非命,名誉还被剥夺(后来明帝继位后才恢复皇后的地位)。
  明帝后来还修了一个庙,给甄妃立了像,算是一个有孝的孩子。
  (参考资料:三国志卷五——文昭甄皇后)
  ……
  后主的两个张皇后
  两个张皇后是亲姐妹,都是车骑将军张飞的女儿,先后成为蜀国的皇后。
  光荣游戏《真三国无双》里有一个星彩,是蜀国的女生角色,其原型就是后主敬哀后。
  游戏中是一个很娇小,很可爱的MM。
  建兴十五年,姐姐敬哀后死后,妹妹才入宫,后来刘阿斗投降魏国,小张后随阿斗到了洛阳。
  张氏姐妹相继为后,由此也可以看出张飞在蜀国的地位。
  关公和张飞才是真正刘备最信任的人。要论亲信,论贵重,诸葛亮也要次之。
  关公在赤壁前后,在刘备入蜀后,全是独挡一面的,并且掌握了刘备军近半的兵力,可见刘备对他的亲信。关公死后,刘备明知不可为而之,要为关公报仇,可见君臣感情之深。
  分析一下蜀国的上层婚姻网也是很有意思的。
  孔明之子诸葛瞻娶了公主(刘禅女婿)。
  关公之孙、关兴之子关统娶了公主(也是刘禅女婿)。
  马超的女儿嫁给了安平王刘理(阿斗异母弟)。
  费祎之子费恭娶了公主(也是刘禅女婿)(费祎被魏国刺客郭修杀死)。
  ……
  (参考资料:三国志卷三十四——后主敬哀后;三国志卷三十四——后主张后;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瞻;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三国志卷三十六——马超;三国志卷四十四费祎)  ……  (2008)
发表于 2010-8-17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朋友对三国之后妃们颇有研究。非常欣赏,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7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蜀道人生 于 2010-8-17 07:43 发表
看来朋友对三国之后妃们颇有研究。非常欣赏,学习了。


蜀道兄过奖了。08年写的。
那时很长一段时间在历史论坛里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7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菩提本非树 于 2010-8-17 06:42 发表
  魏武帝宣卞皇后
  这位实乃三国第一传奇女性,本来是娼家,后来一步步走向“皇后”这一古代女性人生的顶峰。
  怎么一个倡家女子,怎么能混到母仪天下的地位呢?这实在很值得研究!
  卞氏是琅琊人,与 ...

应是研究三国的学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7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10-8-17 21:08 发表

应是研究三国的学者了


杨兄过誉了。真的只是业余的业余的历史爱好者而已。

谢谢杨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7 14: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