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翠影红霞

八月的玉米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0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只眼 于 2010-8-19 19:18 发表
我要打着看望红霞的名义,大吃玉米

“我要打着看望红霞的名义”没对上暗号
谢谢您的大吃玉米
您原来的靓女头像
总是在俺眼前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主要通过人之间的对话和自己内心的反问来表达
而诗的长度过短,又大面积用以上方法,感觉诗意没有完全挖掘出来
而且总体上有些散,诗意不集中
语言还需在凝练一些,扩大诗歌的容量
与你交流
:haze :haze :haze
去红霞那吃玉米~~~~~~ :lol :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诗稿呢?我的职称呢?
面朝大海的房子,我能不能
拥有十五平方?

如果之前此诗诗意还显得开阔的话,到这里突然变窄了,少境界了。所以很赞同撒旦之吻“增加点大背景上的精神趋向”一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读来情是别致的,是真切的,有面对玉米收获时的落寞,有不安定的情结。品了多遍,感觉诗感不是很明显,“嫂子们的铜音,亮铮铮地/从玉米地飘出,一波胜过一波”这句才有诗的感觉。要不诗姐再开阔下视野,或者换换题材。说错了莫怪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翠影跟玉米地干上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张特特 于 2010-8-20 17:19 发表
翠影跟玉米地干上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我又想笑,又想哭。
红霞的诗啊,红霞的职称,红霞的房子,红霞的梦,那仅有15平方的房子啊,我的桃花。
(看来是房价涨的太高了,玉米不价钱啊,泥石流还来了。)

这首诗好啊,冲满了多种思想,与社会现象。我奖给你个什么呢》还是苹果吧,祝你以后的日子里平平安安。

[ 本帖最后由 秋子 于 2010-8-20 19:5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读红霞的诗,淳朴、可爱如诗歌背后的那个女孩。
喜欢呀。

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1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读,感觉玉米地和八月在这里都是一种象征,象征一种生长着的人文精神。
而那些生动的对话,也是这种精神生长的枝叶。
体会中!
问好红霞!

[ 本帖最后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8-21 21: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1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翠影红霞 于 2010-8-16 22:04 发表


谢谢老诗的鼓励。在文学流派里有一个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我特别喜欢他们的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典型生动,活龙活现。读起来亲切感人,觉得就在身边。可能我读他们的作品太多了,所以潜移默化成如此。诗是 ...


问好红霞,我感觉你的第一稿很好啊,你把舟曲放在最后太露了。我说的大背景是另外的大时空,不一定在诗里明示出来啊,也不一定要在这首诗里明示出来,你可以暗示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1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诗是文体和写法的自由,就是要无法无天,又要艺高人胆大。如果缺乏这两点,就会写的很累,就会把“诗”卷缩在诗里,那还不如写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1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撒旦之吻 于 2010-8-21 19:27 发表


问好红霞,我感觉你的第一稿很好啊,你把舟曲放在最后太露了。我说的大背景是另外的大时空,不一定在诗里明示出来啊,也不一定要在这首诗里明示出来,你可以暗示的啊!

让咱们也看看第一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1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评如潮呀,羡煞我也。天真清纯、朴实无华。看来这颗玉米真的红了! 问好红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醉猫 于 2010-8-20 12:33 发表
这首诗主要通过人之间的对话和自己内心的反问来表达
而诗的长度过短,又大面积用以上方法,感觉诗意没有完全挖掘出来
而且总体上有些散,诗意不集中
语言还需在凝练一些,扩大诗歌的容量
与你交流
  ...


谢谢朋友的真诚点评
您说在理,我过后好好想想,重新理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青衫 于 2010-8-20 14:05 发表
我的诗稿呢?我的职称呢?
面朝大海的房子,我能不能
拥有十五平方?

如果之前此诗诗意还显得开阔的话,到这里突然变窄了,少境界了。所以很赞同撒旦之吻“增加点大背景上的精神趋向”一说。

嗯看来我还得努力呢
我再想想,体会一下诗兄的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31 04: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